第49章

推荐阅读:白鹤染君慕凛六零年代炮灰小姨子[穿书]魔道回忆录顾少霸宠小医妻华娱:从神棍到大娱乐家迷糊萌妻拐个总裁回家养婚途璀璨:邪魅BOSS深夜来毒宠谋妃霍格沃茨:別叫我制杖师我缔造了超凡时代

    许栀和在梅府待到了午时,用过饭后,向梅公和刁娘子告辞回去。
    刚到家门口,就看见良吉站在门口打转,他看见许栀和,连忙上前,“娘子,刘家木坊的刘娘子来了,现在方梨正在招待。”
    许栀和应了一声,抬步进去后,站在院中的两个人同时向她望过来。
    说是招待,实则不然,方梨看着心急不已的刘家娘子,出声:“娘子要不明日再来吧?今日我们家姑娘出门,不定什么时候回来呢?”
    “无妨无妨,她既然回来了,我便多等一等。”刘家娘子微微笑着,目光落在门框。
    看见熟悉的一抹身影的时候,刘家娘子的眼睛亮了亮,连忙走到许栀和的身边,“许娘子,好久不见。”
    许栀和:“你怎么来了?可是又有人要刻纹?”
    刘家娘子频频点头,“正是。娘子有所不知,上次常家郎君回去后,又逢常府的中秋夜宴,不少世家子弟都去了,席间这面琴台露相,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姑娘不在的这段日子,来刘家木坊的人快踏破了门槛。”
    她说话绘声绘色,带着显而易见的喜悦。
    这可都是钱啊。
    许栀和:“可以,你算清楚一共多少人,每日午后我回去刘家木坊,作两幅画。”
    刘家娘子听闻后,笑容灿烂,“娘子放心吧,一准儿办的妥帖。”
    许栀和肯画就好,就怕许栀和不肯动笔,他们连一分钱都挣不到。
    刘家娘子微顿,继续道:“我公爹说娘子劳神费心,要与娘子重新商定银钱划分……”
    许栀和微微怔然。虽然画作是基础,但刘家木坊出的力同样不小。刻纹亦需要精神高度集中,偏差一点就会前功尽弃。
    “不……”
    “娘子可别推脱,”刘家娘子满眼笑意,“我们全家都觉得这是娘子应该的。”
    当时公爹在家中说出这个提议的时候,全家人可谓是举双手双脚赞成,许栀和就是他们的财神娘子,花任何代价留下她都是值得的。
    从前刘家木坊门庭冷落,现在不少人慕名而来,将之前堆积的几张桌椅都买走了——几两银子,这些衙内是不缺的。
    许栀和与刘家娘子都心知肚明,并非她们的画技有多高超,东西有多精致,而是这些权宦子弟想借此机会巴结常家,顺道夸赞常家郎君常稷轩眼光独到。
    “既然如此,还请娘子替我谢过,”许栀和想通了,朝她微微一笑,“今日事忙,明日午后,我准时上门。”
    刘家娘子喜出望外,立刻点头应下,“娘子既然说了,我们心中便有底了。我们全家……都盼着姑娘能够过来。”
    她本想学着那些世家郎君口中的什么以盼,但是一时间想不出来,只好用大白话讲了出来。
    许栀和目送她离开后,唤了方梨过来,量着掌心大小裁剪。
    羊毛毡到底不算日用品,只有这些喜欢的人会视若珍宝,她心中有另一套计划,不过眼下却还不是时机。
    眼下她更想做的,是手套围巾的生意,北宋的商品经济空前繁荣,手衣手笼各种保暖品常见,一般来说,手衣的主要制作材料是丝绸和动物皮毛,前者轻巧美观但保暖效果不甚理想,后者倒是足够保暖,将两片皮毛缝合在一处,留一个口子,将手放进去,能起到良好的御寒效果,不过这样一来,却又笨重,这双手就干不了事了。
    除了世家郎君、小姐能够穿着手衣,抱着暖炉,其他穷苦人家,便是寒冬腊月的天气,也不能懈怠,井水冰冷,刺人掌心发痛也不能停下。
    许栀和想到了织出小巧轻薄、但防寒性好的毛手套,上面镂空五根手指,既能保暖,又不耽误做事。
    汴京官宦人家的丫鬟婆子,一个月的月钱少说也有五百文,花三五十文买一副手套还是舍得的。平民百姓,省吃俭用个两三回,总能凑出一双……反正这钱就算不花在这儿,也要花在药铺里面买猪油膏。除了这二者,还有京中念书的学子,冬日苦寒,手指僵硬难以执笔,若是点不起火炉,只能硬着头皮读书习字。
    方梨听了许栀和讲完,明白了她的用意,她在许栀和手掌的基础上又放大了一寸,以防有女子买回去后大小不合。
    她画完,将稿子又粗略修整,拿给许栀和过目后,才定了最终形状。画完女子的手套,又捏着裙摆出去找良吉,用他的掌心比划,在原基础上扩大,算是男人用的手套。
    方梨拿了先前织的毛线,对着纸上的尺寸一点点比划调整,最后裁下了两张巴掌形状的布,沿着边缘缝起来,便是一只手套。
    第一次尝试还算不错,方梨将手中的针线放下,拿给许栀和过目,“姑娘你觉得怎么样?”
    许栀和接过,套在了自己的手上,大小很合适,只是缝合的边角有些不美观,方梨朝许栀和吐了吐舌头,“奴婢第一次没经验嘛。”
    “没这么想,”许栀和用手摆出不同动作,包括模拟握笔和端东西,都没有任何的滞涩感,她笑,“我想说,方梨做的真好。”
    方梨得了鼓励,眉眼中满是开心,嘴上却道:“姑娘,奴婢能做的更好!”
    许栀和:“好好好,方梨自然可以。”
    两人一人织毛线,一人裁着布,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许栀和的速度没有方梨快,一下午时间,方梨做出了五双手套。第一双的时候经验不足,两只虽然同样是照着图纸描的,但是大小却还是出了岔子,她后面学聪明了,一次性剪出四张。
    随着动作的熟练,方梨的缝边也变得越发轻松,对齐边缘后,沿着轮廓落针,用绕针法将剪断的毛线边收住,以防它松散开来。
    许栀和则专心地织着毛线,偶尔看一眼方梨的进度。
    方梨在针线上很有天赋,基本上没让她操心,就自己摸到了门路。方梨意犹未尽,然后看着被裁减下来的边角料,心底觉得要是这么丢了实在有些可惜。
    这可都是姑娘、秋儿和她一针针织就的。
    “姑娘,奴婢舍不得丢了。”方梨眼巴巴地看着许栀和,姑娘那么聪明,一定能想到法子的。
    许栀和被她炽热的眼神打断了手底下的功夫,她停下来认认真真思考,但刚想了一瞬间,就忍不住扑哧一声笑出来。
    若说别的还好,可这是毛线,只需要稍加弄散开,无论是制作羊毛毡还是填充被子的底料,都是极其方便的。
    许栀和将自己想到的两种处理方式和方梨讲了,后者后知后觉地一拍脑门:“对哦,我怎么没想到。”
    许栀和看着她搓着手便准备捣散毛线,心中却在想着另一桩事。
    冬日临近,他们院子也需要给各人都添置一床厚实些的被子,秋日堂中是要点火炉的,买炭火也要顾虑到。
    在应天府赔偿的九十贯她留了三十贯给秋儿,剩下的都带回来了,原先还觉得多少能松口气,现在想想只是自己太天真了。
    明日,明日午后就去刘家木坊!
    ……
    第二日上午许栀和照常织着毛线,期间良吉洒扫完院子,又将水缸水填满后,好奇地看着两人手上的动作。
    看到方梨缝合的成品后,他目光有些挪不开——馥宁体虚怕寒,若是能有这样的东西保暖,骨节会好受许多。
    他抓住了许栀和换线的功夫,询问道:“大娘子,这个……我想买。”
    良吉的视线落在尺寸稍小一些的那一款上,那是方梨刚制作出来的,要送给谁不言而喻。许栀和看了一眼便收回视线,笑吟吟地开口,“你既然想要,说什么买不买?拿去吧——”
    “……”,良吉愣了愣,反倒有些不好意思,他将两双柔白绵软的羊毛手套揣在怀中,坐在了两人的身边,“我来纺线。”
    许栀和也没拦着他,现在家中人手不够,一人缝制一人织线,刚好缺人纺线。
    方梨在穿线和咬线头的功夫会抽空看一眼良吉的进度,见他搓得粗了细了会指出来,被方梨提醒的多了,良吉也没有丝毫不耐烦,反倒更小心谨慎。
    用过午饭后,许栀和拍了拍手,起身准备去刘家木坊。
    方梨数了一遍做完的手套,昨夜下午到现在刚好做了十二双。见许栀和准备出门,方梨下意识询问道:“姑娘,要不要我陪你去?”
    “不用,”许栀和摇头,她随手从架子上取下一根素青色的袖带,“刘家木坊也算熟识了。”
    方梨送她到门口,目送她离开。
    许栀和的目的地很明确,刚走到刘家木坊所在的街头,就看见刘家娘子正在踮着脚张望。
    远远地看到她的身影,刘家娘子连忙跑上前,“许娘子来了,家中已经准备好纸笔、细面、木炭……现在就等着姑娘过去呢。”
    许栀和点了点头,笑道:“有劳了。”
    刘家木坊其余三人都不算陌生,略一颔首后,许栀和坐在斜对着大门的椅子上,这里光线好,却又不会太过刺眼。
    她坐下后,刘家娘子便紧张地伺候在侧,以随时应对许娘子的各种需求。
    许栀和先拿起纸张看了眼贵客的需求,然后在脑海中构思着画面,等想完,她拿起桌上的小刻刀——这次刻刀和上次用的有不一样了,柄端部分缠了一层软布,没那么生硬。
    刘家木坊会使刻刀的只有刘家娘子的公爹,他手上茧子厚实,根本不在意刻刀柄端,会特意缠布,是怕许栀和手疼。
    许栀和不着痕迹地一怔,片刻后才有些迟钝地感叹刘家人看着粗笨,实则细心。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216476/6098555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