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推荐阅读:白鹤染君慕凛、六零年代炮灰小姨子[穿书]、魔道回忆录、顾少霸宠小医妻、华娱:从神棍到大娱乐家、迷糊萌妻拐个总裁回家养、婚途璀璨:邪魅BOSS深夜来、毒宠谋妃、霍格沃茨:別叫我制杖师、我缔造了超凡时代、
许栀和没有刻意压低声音,话一出口,立刻引来旁边两人的视线。
陈允渡习惯了她会将糕点分给方梨和良吉,闻言只一笑,旁边的良吉却像是听到了召唤,探头探脑地朝这边张望。
方梨脸庞微红,嗔怪地瞪了她的一眼,“姑娘,就会捉弄我。”
饭菜上桌,门口忽然响起了一道敲门声,良吉离门口最近,听到声响,立刻走到门口抽出木闩。
门外站着一个黑灰色褂袄的小伙子,他站在门口,见人过来开门,将怀中的信件交到了良吉的手中。
“这几日天色不对看着要落雪,递铺明儿关门,”小伙子简单解释几句,继续说,“是许娘子家吧?这封信是从江州送过来的。你瞧瞧对不对?”
良吉低头扫了一眼,朝来人露出一抹大大的笑容,“正是,有劳你走这一趟。”
送信的小伙子摆了摆手,“分内之事,还有两封呢,我还急着送,就先走了。”
良吉目送他离开,关上门回到正堂,将书信交给了许栀和,“大娘子。”
许栀和扫了一眼落款,这封信是从江州白鹿洞书院寄过来的,她心中大抵有了数,拆开蜡封后,拿出三张写满了字的纸张。
前两张是对许栀和的关心,大部分都是说天气转凉,记得加衣,大舅和二舅在家一切都好,他和汤娘子再过段时日也要启程回水阳县了。
落款是十一月初九,今日十二月初八,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天。
许栀和抬头看了眼陈允渡的脸,仿佛他脸上有地图一样,“二十多天,小舅和小舅母应该已经回家了。”
她继续低头看第三张纸,第一句张弗庸像是突然想起来一样问了一句陈允渡的学业如何,然后紧接着说起了另一桩事。
许县令正在打听他们在京城的住处。
时隔四五个月,许栀和再一次听到了许县令这个名字,她愣了愣,继续看下去。
许栀和与陈允渡在汴京安定下来之后,寄信给张弗庸和汤昭云报了平安,至于许府那边,两人都没当一回事。
张弗庸在信上说,他原没打算告诉许县令她与陈允渡的居所,但许县令不知道从哪里搞到了消息,去了水阳县临桥坊骚扰梁伯,但梁伯确实不知道主家一行人的住处,他问不出结果,还打算去梅家老宅。
张弗庸怕昏懦的许县令真的不管不顾去打扰梅家人,只好一拖再拖。
他在询问许栀和的意思,并且委婉地表示许县令实在难缠,他可能也要撑不住多久了……总不能真的放任许县令去骚扰梅家人吧?
许栀和握着信纸的手微微一滞,将信纸递给陈允渡。
方梨和良吉都眼巴巴地围在旁边,等陈允渡刚一放手,方梨就顺势接过来。
看清许县令几个大字的时候,方梨低声地“呸”了一声,“晦气。”
良吉对许府的事情了解不多,乍然看见方梨这样的神色,瞬间往后缩了缩。
陈允渡视线落在许栀和的身上,见她眉心微凝,目光沉了沉。
“小舅拖不了多久的,”许栀和的声音轻柔又冷静,“梅家人绝不能被牵扯进来。”
小舅和她在这一点上是共识的。十一月开始,到了现在,说不定许县令已经知道了两人的住处。
许栀和担心,许县令知道了位置之后,会像甩不掉的牛皮糖一样沾在身上。
她的眉眼中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厌倦,不是畏惧,而是无奈。
“别担心,”陈允渡说,“有我在。”
许栀和抬头看向他。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你不想周旋,我便去帮你。”陈允渡向她保证道,“以后一定会好起来。”
陈允渡的嗓音平静温和,不慷慨激昂,却带着一种别样的信服力。
他说的日后,应当就是科举之后的事情。许栀和对陈允渡的学问从不怀疑,他多日的辛苦都被她尽收眼底,但是她担心许县令不懂得知足。
沉默了一会儿,许栀和说:“那便交给你了……不过你也别太为难自己。”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陈允渡变得越发游刃有余,令人不自觉想要相信。
陈允渡莞尔,“我知道。”
僵滞的气氛重新变得活络起来,陈允渡盛饭放在许栀和的面前,帮她布着菜。
方梨站在门口看着两人的动作,心底一阵气闷,姑娘和姑爷好不容易熬过初到汴京最难的时日,现在突然蹦出来个许县令,当真和苍蝇一样扰人。
唯一值得慰藉的是,姑爷对姑娘很好,自己还没吃饭,一门心思地落在姑娘身上。
还是姑娘的眼光好啊。
方梨站在门口等两人吃完,将碗筷收拾了。
许栀和已经缓过神,没了一开始的烦闷,她看着方梨比往日沉闷的神色,走到她身边,将手中的糕点塞入她手中。
“还在生气呢?”许栀和伸手捏了捏她冰凉的脸,“真来了也碍不着我们的事情,你就别难受啦。”
方梨望着自家姑娘安抚的笑容,低声道:“我知道。”
她只是担心姑娘,好不容易远离了,却又被一家子吸血虫扒上。
“我们在汴京城也有段时日了,”许栀和安抚的看着她,“现在他们过来,人生地不熟的,该担心的,不是我们。”
口中是甜甜的糕点,耳畔是姑娘的安抚声,方梨心中那根绷得紧紧的弦放松了,只要能陪在姑娘身边还有一口吃食,就没有什么捱不过去的。
反正许家那一大帮人也不是说走就能出现在汴京城的。
她专心品尝着糕点,许栀和见她弯了眉眼,笑:“这就对了,可千万别因为未来发生的事情提前焦虑……桃花糕的味道是不是不错?”
“嗯。”方梨点点头,咽下最后一口后,旁边多了一杯茶水。
许栀和将茶水递给她,“行了,过几日送丹青和羊毛毡去常府,你跟我一道。对了,你不是说想学吗?我明日开始教你。”
方梨眼中闪过一丝惊喜,立刻点了点头,“姑娘,我一定好好学。”
“好,等你学会了,以后这些都让你做。”许栀和答应得轻快,“我正好累了。”
良吉在旁边一知半解,他知道许府是许栀和的娘家,却不知道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许栀和本想和他解释两句,转念一想,今日小舅特意送信过来提醒,良吉应该看得明白她与许家不睦。
方梨也会忍不住告诉他前因后果。
许栀和梳洗完毕,走到书案前坐下,陈允渡落后一步进来,看到她纤瘦又挺直的背脊。
陈允渡抿着唇。
许栀和正在完善手中的羊毛毡,听到后面响起的脚步声,头也不抬道:“有点冷。”
陈允渡在炭盆中多添了两块碳,又用铁撬拨弄了一下,直至烧得通红一片。
做完这些,他在对面坐下,目光落在书上,却有些看不进去。
这还是他第一次读不进去书。陈允渡抿了抿唇,抬眸看向许栀和。
他的视线很轻,落在她衣袂的兰花上,没能惊动正在埋头做着东西的许栀和。
许栀和将羊毛毡衣物细节做完。她将银针放在桌面上,伸了个懒腰。
一抬头,刚好对上陈允渡落在她身上的视线。
也不知道他盯了多久。
“望什么?”许栀和问。
“我想问问,”陈允渡在心中酝酿了一番措辞,才继续说,“我想知道栀和对许家的真实看法。”
说完,他有觉得这样表述似乎不妥,连忙更正:“不是说你之前有欺瞒的意思。我只是……我只是怕日后做错了事。”
“能做错什么事?”许栀和已经很少见到他这么慌张了,她忍不住眯眼笑了笑,唇边的笑意清浅,“你我是夫妻,有什么不能说的?”
陈允渡得了她这番话,翻涌的思绪渐渐平静。
他看着许栀和,等她整理好话语。
对陈允渡,许栀和已经从一开始的希望通过他让自己摆脱许家的束缚,变成真心实意与他携手度过这一生。许栀和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彻底心动,或许早在去年“是风动”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沦陷。
秋风吹动水榭悬挂的铜铃,当时不止一人心动。
又或许雪中执伞回眸,他的承诺飘忽又赤诚。
许栀和无法明确说出自己什么时候对陈允渡有了全部的信任,但现在的她很确信,在陈允渡的面前,没什么是她不能说的。
“许家,对我算不上好,”许栀和在自己的回忆中翻找了一遍,在许家的日子算不上开心,她简要说了几点,“在遇见你之前,许县令想将我送去给魏县尉当妾。”
陈允渡望着她,手指微微缩紧。
张弗庸曾经和他说过,许县令膝下儿女众多,许栀和的生母张小娘早逝,她是最不受重视的那一个。
但是听到许栀和有一种“往事如烟”的平静语气说出来自己当初在许府的境遇,又是一种别样的滋味。
十八年来,陈允渡自问不算一个共情能力很强的人,比如和峨桥县的同窗分别,又比如郑柏景的离开,他都能以一种理性而客观的视角看待这一切。但是这种理智在遇到许栀和之后,变成了齑粉。
他想象不出来许栀和在许府孤立无援的时候,该怎样做,才能让铁了心要将她当成物件送去结交权贵的许县令回心转意。
许栀和:“后来,即便没了魏县尉,还有一个太平州的鳏夫富商……不过当时我已经遇到了你。你当时做的很好,比我想象中还要好,大娘子吕氏以为你平庸无奇,许县令以为你奇货可居,你我顺利成婚后,才摆脱了他们。”
陈允渡习惯了她会将糕点分给方梨和良吉,闻言只一笑,旁边的良吉却像是听到了召唤,探头探脑地朝这边张望。
方梨脸庞微红,嗔怪地瞪了她的一眼,“姑娘,就会捉弄我。”
饭菜上桌,门口忽然响起了一道敲门声,良吉离门口最近,听到声响,立刻走到门口抽出木闩。
门外站着一个黑灰色褂袄的小伙子,他站在门口,见人过来开门,将怀中的信件交到了良吉的手中。
“这几日天色不对看着要落雪,递铺明儿关门,”小伙子简单解释几句,继续说,“是许娘子家吧?这封信是从江州送过来的。你瞧瞧对不对?”
良吉低头扫了一眼,朝来人露出一抹大大的笑容,“正是,有劳你走这一趟。”
送信的小伙子摆了摆手,“分内之事,还有两封呢,我还急着送,就先走了。”
良吉目送他离开,关上门回到正堂,将书信交给了许栀和,“大娘子。”
许栀和扫了一眼落款,这封信是从江州白鹿洞书院寄过来的,她心中大抵有了数,拆开蜡封后,拿出三张写满了字的纸张。
前两张是对许栀和的关心,大部分都是说天气转凉,记得加衣,大舅和二舅在家一切都好,他和汤娘子再过段时日也要启程回水阳县了。
落款是十一月初九,今日十二月初八,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天。
许栀和抬头看了眼陈允渡的脸,仿佛他脸上有地图一样,“二十多天,小舅和小舅母应该已经回家了。”
她继续低头看第三张纸,第一句张弗庸像是突然想起来一样问了一句陈允渡的学业如何,然后紧接着说起了另一桩事。
许县令正在打听他们在京城的住处。
时隔四五个月,许栀和再一次听到了许县令这个名字,她愣了愣,继续看下去。
许栀和与陈允渡在汴京安定下来之后,寄信给张弗庸和汤昭云报了平安,至于许府那边,两人都没当一回事。
张弗庸在信上说,他原没打算告诉许县令她与陈允渡的居所,但许县令不知道从哪里搞到了消息,去了水阳县临桥坊骚扰梁伯,但梁伯确实不知道主家一行人的住处,他问不出结果,还打算去梅家老宅。
张弗庸怕昏懦的许县令真的不管不顾去打扰梅家人,只好一拖再拖。
他在询问许栀和的意思,并且委婉地表示许县令实在难缠,他可能也要撑不住多久了……总不能真的放任许县令去骚扰梅家人吧?
许栀和握着信纸的手微微一滞,将信纸递给陈允渡。
方梨和良吉都眼巴巴地围在旁边,等陈允渡刚一放手,方梨就顺势接过来。
看清许县令几个大字的时候,方梨低声地“呸”了一声,“晦气。”
良吉对许府的事情了解不多,乍然看见方梨这样的神色,瞬间往后缩了缩。
陈允渡视线落在许栀和的身上,见她眉心微凝,目光沉了沉。
“小舅拖不了多久的,”许栀和的声音轻柔又冷静,“梅家人绝不能被牵扯进来。”
小舅和她在这一点上是共识的。十一月开始,到了现在,说不定许县令已经知道了两人的住处。
许栀和担心,许县令知道了位置之后,会像甩不掉的牛皮糖一样沾在身上。
她的眉眼中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厌倦,不是畏惧,而是无奈。
“别担心,”陈允渡说,“有我在。”
许栀和抬头看向他。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你不想周旋,我便去帮你。”陈允渡向她保证道,“以后一定会好起来。”
陈允渡的嗓音平静温和,不慷慨激昂,却带着一种别样的信服力。
他说的日后,应当就是科举之后的事情。许栀和对陈允渡的学问从不怀疑,他多日的辛苦都被她尽收眼底,但是她担心许县令不懂得知足。
沉默了一会儿,许栀和说:“那便交给你了……不过你也别太为难自己。”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陈允渡变得越发游刃有余,令人不自觉想要相信。
陈允渡莞尔,“我知道。”
僵滞的气氛重新变得活络起来,陈允渡盛饭放在许栀和的面前,帮她布着菜。
方梨站在门口看着两人的动作,心底一阵气闷,姑娘和姑爷好不容易熬过初到汴京最难的时日,现在突然蹦出来个许县令,当真和苍蝇一样扰人。
唯一值得慰藉的是,姑爷对姑娘很好,自己还没吃饭,一门心思地落在姑娘身上。
还是姑娘的眼光好啊。
方梨站在门口等两人吃完,将碗筷收拾了。
许栀和已经缓过神,没了一开始的烦闷,她看着方梨比往日沉闷的神色,走到她身边,将手中的糕点塞入她手中。
“还在生气呢?”许栀和伸手捏了捏她冰凉的脸,“真来了也碍不着我们的事情,你就别难受啦。”
方梨望着自家姑娘安抚的笑容,低声道:“我知道。”
她只是担心姑娘,好不容易远离了,却又被一家子吸血虫扒上。
“我们在汴京城也有段时日了,”许栀和安抚的看着她,“现在他们过来,人生地不熟的,该担心的,不是我们。”
口中是甜甜的糕点,耳畔是姑娘的安抚声,方梨心中那根绷得紧紧的弦放松了,只要能陪在姑娘身边还有一口吃食,就没有什么捱不过去的。
反正许家那一大帮人也不是说走就能出现在汴京城的。
她专心品尝着糕点,许栀和见她弯了眉眼,笑:“这就对了,可千万别因为未来发生的事情提前焦虑……桃花糕的味道是不是不错?”
“嗯。”方梨点点头,咽下最后一口后,旁边多了一杯茶水。
许栀和将茶水递给她,“行了,过几日送丹青和羊毛毡去常府,你跟我一道。对了,你不是说想学吗?我明日开始教你。”
方梨眼中闪过一丝惊喜,立刻点了点头,“姑娘,我一定好好学。”
“好,等你学会了,以后这些都让你做。”许栀和答应得轻快,“我正好累了。”
良吉在旁边一知半解,他知道许府是许栀和的娘家,却不知道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许栀和本想和他解释两句,转念一想,今日小舅特意送信过来提醒,良吉应该看得明白她与许家不睦。
方梨也会忍不住告诉他前因后果。
许栀和梳洗完毕,走到书案前坐下,陈允渡落后一步进来,看到她纤瘦又挺直的背脊。
陈允渡抿着唇。
许栀和正在完善手中的羊毛毡,听到后面响起的脚步声,头也不抬道:“有点冷。”
陈允渡在炭盆中多添了两块碳,又用铁撬拨弄了一下,直至烧得通红一片。
做完这些,他在对面坐下,目光落在书上,却有些看不进去。
这还是他第一次读不进去书。陈允渡抿了抿唇,抬眸看向许栀和。
他的视线很轻,落在她衣袂的兰花上,没能惊动正在埋头做着东西的许栀和。
许栀和将羊毛毡衣物细节做完。她将银针放在桌面上,伸了个懒腰。
一抬头,刚好对上陈允渡落在她身上的视线。
也不知道他盯了多久。
“望什么?”许栀和问。
“我想问问,”陈允渡在心中酝酿了一番措辞,才继续说,“我想知道栀和对许家的真实看法。”
说完,他有觉得这样表述似乎不妥,连忙更正:“不是说你之前有欺瞒的意思。我只是……我只是怕日后做错了事。”
“能做错什么事?”许栀和已经很少见到他这么慌张了,她忍不住眯眼笑了笑,唇边的笑意清浅,“你我是夫妻,有什么不能说的?”
陈允渡得了她这番话,翻涌的思绪渐渐平静。
他看着许栀和,等她整理好话语。
对陈允渡,许栀和已经从一开始的希望通过他让自己摆脱许家的束缚,变成真心实意与他携手度过这一生。许栀和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彻底心动,或许早在去年“是风动”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沦陷。
秋风吹动水榭悬挂的铜铃,当时不止一人心动。
又或许雪中执伞回眸,他的承诺飘忽又赤诚。
许栀和无法明确说出自己什么时候对陈允渡有了全部的信任,但现在的她很确信,在陈允渡的面前,没什么是她不能说的。
“许家,对我算不上好,”许栀和在自己的回忆中翻找了一遍,在许家的日子算不上开心,她简要说了几点,“在遇见你之前,许县令想将我送去给魏县尉当妾。”
陈允渡望着她,手指微微缩紧。
张弗庸曾经和他说过,许县令膝下儿女众多,许栀和的生母张小娘早逝,她是最不受重视的那一个。
但是听到许栀和有一种“往事如烟”的平静语气说出来自己当初在许府的境遇,又是一种别样的滋味。
十八年来,陈允渡自问不算一个共情能力很强的人,比如和峨桥县的同窗分别,又比如郑柏景的离开,他都能以一种理性而客观的视角看待这一切。但是这种理智在遇到许栀和之后,变成了齑粉。
他想象不出来许栀和在许府孤立无援的时候,该怎样做,才能让铁了心要将她当成物件送去结交权贵的许县令回心转意。
许栀和:“后来,即便没了魏县尉,还有一个太平州的鳏夫富商……不过当时我已经遇到了你。你当时做的很好,比我想象中还要好,大娘子吕氏以为你平庸无奇,许县令以为你奇货可居,你我顺利成婚后,才摆脱了他们。”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216476/6098558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