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推荐阅读:白鹤染君慕凛、六零年代炮灰小姨子[穿书]、魔道回忆录、顾少霸宠小医妻、华娱:从神棍到大娱乐家、迷糊萌妻拐个总裁回家养、婚途璀璨:邪魅BOSS深夜来、毒宠谋妃、霍格沃茨:別叫我制杖师、我缔造了超凡时代、
许栀和与梅静宁坐在凉亭中对弈,两人从天光明亮下到了夜幕深降。
她知道自己的对弈水平,可今日下午和梅静宁的输赢居然对半开,微微诧异之后,反应过来梅静宁正在让着自己。
让一个十二岁的小女孩不动声色地让着自己,许栀和的脸有点红。好在对弈时她全神贯注,不需要分心去想象陈允渡正在做什么,时间过得飞快。
不知道什么时候梅尧臣和刁娘子已经走到了许栀和的身后站着,在许栀和落子之后,梅尧臣“哎呀”了一声,伸手在棋盘上拿起她刚刚下的那一颗棋子,移动到了另一个位置,“下这儿才对嘛。”
他爽朗大笑,显然觉得自己下在此处精妙无比。
直到他看见其他三个人一动不动地盯着他瞧,才反应过来自己说了什么,有些心虚地移开视线。
“说好的观棋不语真君子,你这都亲自上手了。”刁娘子故作大惊小怪,笑着揶揄他,“也对也对,梅大人未语,只动手。”
梅尧臣顶不住这个压力,转移话题道:“哎呀!现在天色不早了,咱们一道去吃饭吧。这棋盘咱们留着不动,等吃过了再来。”
刁娘子笑望了他一眼,也没拆穿他生涩的话题转移,“饭已经好了,那咱们现在去,趁吃饭的功夫,我叫人过来熏一熏这儿,免得有小飞虫。”
梅尧臣:“娘子明智。”
众人相携走到堂中,桌上已经摆满了菜肴。许栀和算得上梅府的熟客,刁娘子也没刻意招呼,直接将她按在座位上,“想吃什么自己夹,够不着的叫人帮你布菜。”
说完,相同的话又对着梅静宁说了一遍,才坐在上首,一边吃饭一边照看称称。
现在的称称,已经能适量吃一些辅食,桌上有刁娘子特意制作的绵软蒸糕,还有一碗南瓜小米糊。她的分量少,吃完了就眼巴巴地盯着众人瞧,嘴巴边上吐着泡泡。
许栀和不经意和称称对上视线,后者挥舞着圆润白皙的双手,发出咯咯的笑声。
刁娘子伸手刮了一下她的鼻尖,“别闹你许姐姐。”又看着许栀和说,“别搭理她,你要是搭腔,她待会儿更来劲,装作没看见就成。”
梅尧臣:“称称从不对我这么笑。”
“称称和我一样喜欢许姐姐。”梅静宁下了结论,眉眼弯弯。还有一句话她没好意思说:年轻时的父亲称得上美男子,山林遇鹿鸣,翩然若谪仙。现在也是好看的,不过脸上留了文人胡须,多少逊色了一些。
但梅尧臣不以为意,称这样看上去更有学士风范,晏丞相和张知白都留着这样式儿的。
梅尧臣不说话了,他凑上前,用自己蓄满了胡须的下巴蹭了蹭称称的脸蛋,直逗到襁褓中的称称露出一张苦瓜脸,才哈哈大笑,他颇为得意道:“没那么喜欢又能怎样,还不是要被我蹭。”
刁娘子被他的动作惊掉了下巴,半响后才道:“你……你可真是。”
许栀和鬼使神差地补充道:“童心未泯。”
梅尧臣一张脸涨得通红。梅静宁十分不给面子的笑出声,笑声感染了旁边侍奉的丫鬟小厮,顿时,场中一派和乐。
陈允渡就是这个时候过来的,他站在院中,抬眸看向橘黄色灯火处。
夜风裹着凉意,悄然漫过庭院。竹影斜斜投在青砖上,恍若谁研了一砚松烟墨随手泼洒的写意。廊下灯笼晕着昏黄的光,惊起两三片伶仃的竹叶,打着旋儿跌进石阶缝隙的苔痕里。
竹枝簌簌地晃,新抽的细叶还蜷着嫩尖,却已学会与风絮语。这场面被春月捕捉,将其裁入他干净的青衫上,平添两份风流恣意。
许栀和是最早注意到他过来的人,堂中喧闹,笑声阵阵,但几乎是下意识地,她的目光越过众人,落在了陈允渡的身上。
两人的视线在空中相交。
月光被筛成碎银,在竹节斑驳的旧痕间游走。许栀和忽然想到了一眼万年这个词,当下即永远。
她的状态很快就被细心的刁娘子注意到了,她顺着许栀和的目光看过去,了然地笑了笑,然后抬起声音问:“允渡来啦?吃过没有?”
陈允渡说:“还没有,劳烦刁娘子了。”
刁娘子:“客气什么,多添一双筷子的事儿。”说罢,看向旁边的丫鬟,后者会意,连忙去准备。
梅尧臣将碗筷一丢,连忙走到陈允渡身边,像是看某种稀世珍宝一样,目光中充斥着浓浓的自豪与欣慰。他张开了嘴巴想要说什么,又闭上了嘴,伸手拍了拍陈允渡的肩膀。
他有千万句恭喜,但真见了人,却又说不出来,旁人能喜气洋洋恭喜他金榜题目,但梅尧臣不行。
陈允渡刚出生的时候,他回到宛溪老宅,听闻了陈家生子,主动下马给孩子取了名字。他抱过还在襁褓中的陈允渡,牵起五六岁的陈允渡行走在麦穗吐花的田垄,握着十二三岁的陈允渡的手教他作画。
麦穗吐花的时节,尖芒炸出白色的絮。绿色的麦浪被风吹成流淌的江水,朝着地平线翻涌。田间耕作的老汉的草帽缺了边,斜斜漏下几缕夕阳。他记得当时陈允渡似懂非懂地看着山野无垠,眼神纯澈。
后来的烈日骄阳,陈允渡丢书不顾,他说不失望是假的,却说不了陈允渡说错的,好在他是个聪明的孩子,自己开导了自己,从此后更加努力,日日读书,不曾懈怠。他最知道陈允渡一路走过来有多不容易。
梅尧臣的眼眶难得的感到酸涩,自步入不惑之年来后,他鲜少流泪。
上次兄长过世他泣不成声尚且情有可原,但如今允渡中了榜眼,乃是大喜事,他要是哭出声,别说刁娘子会说他讨嫌,他自己也会嫌弃自己。
故而,只能装作镇定地伸手拍一拍他的肩膀,一切尽在不言中。
陈允渡又何尝不懂自己的授业恩师。
哪怕梅尧臣记挂着他的前途,从不让他以恩师相称。
可他不在乎梅尧臣口中“能给他更多提携”的前辈贵人。
梅尧臣忽地看见陈允渡绽开一个笑容,难得的带上了孩子气。他的眉眼本就生的精致俊美,嘴角向上勾起的时候带着铺面而来的蓬勃朝气和生命力,叫人挡无可挡。
月光都格外偏爱他,在他身后勾勒缠绕。
极美的一幅画面,但梅尧臣心中升起一抹不妙的预感,他略显紧张地看着陈允渡:“你……”
陈允渡:“今日紫宸殿上,陛下看我未束冠,主动问我年岁几何,听我生辰就在月底,说要为我赐字。”
原是自己想多了。梅尧臣送了一口气,笑着说:“这是好事儿!官家亲自赐字,这是多少人求都求不来的福气。也是赶巧,正好逢你二十岁整。”
梅尧臣想象着上首的皇帝看见陈允渡还没束冠的场面:先诧异他的年岁,随后便是浓浓的惊喜,让他一个高居庙堂的帝王也不禁恻隐之心,主动提及赐字之事。
思及此,他脸上的笑容更明显了几分,带着期待问:“官家取了没有?”
陈允渡未答这个问题,而是俯身朝着梅尧臣作揖。
梅尧臣一脸莫名其妙,他连忙伸手去扶他:“你拜什么。”
灵感一闪而过,梅尧臣看着他的面孔,隐约猜到了什么,不敢置信。
陈允渡:“恐怕还要劳累恩师了。”
这是第一次,陈允渡没有用梅公称呼梅尧臣。他打破了梅尧臣对他的叮嘱,公然承认了这段授业解惑的关系。
梅尧臣心头警铃大作,但阻止不了陈允渡纯澈清晰的话语——
“夫天地立极,君亲定伦,师道居五礼之枢,实人伦之砥柱也。我对陛下说,我希望我的字,可以让恩师亲取。”
陈允渡说的坦坦荡荡,像是为了应对梅尧臣的怒气,他紧接着说出自己准备的一套说辞:“负箧而不思饮水之源,执经而敢忘传灯之德,此非沐猴之冠,禽兽之披衣乎?梅公也不希望我是悖逆之徒吧?”
自贬过后,是感情牌,他语气真挚,尤其是双眸凝望着旁人的时候,几乎鲜有人能不被其打动。
“我无恩师,无以至今日。难道恩师嫌我愚钝,不肯收我?”
梅尧臣斥:“强词夺理!”
那可是官家主动提出要给人取字,谁知道就被这混不吝的小子轻飘飘的推辞了,他知不知道自己错过了什么?皇帝亲仁和善,被人拒绝,心中是否又会生起不满?是否会影响他日后的仕途?
他心中担忧的不行。
原以为当年行事倔强的小子已经长成大人,现在看来,当真荒谬,连梅丰羽都比不上!亏得长得比他高了一个头,但行事还是孩子心性。
他心头闪过了一百句一千句斥责,又闪过了一百句一千句的利害分析,可话到了嘴边,却什么都说不出来,化作眼角莹润的水汽,再也消散不了。他伸手在陈允渡的肩头重重一拍,然后伸手抱住他,身影单薄。
罢了,终归是自己没教好他。梅尧臣指尖颤抖,心中暗自下定决心:若是陈允渡因为这件事惹了官家嫌弃,他也要尽己所能,让他不埋没人海。
——可那是官家啊!
梅尧臣愁眉苦脸。
陈允渡察觉到了梅尧臣身上传出的极不安定和忧心忡忡,嗓音带上笑意温声道:“恩师若担心陛下因此嫌我,倒不是小瞧了我,而是小瞧了陛下。”
梅尧臣缓缓抬头:“嗯?”
“陛下没有责备我,”陈允渡说,“他夸赞我忠义礼孝,说梅博士教出了一个好学生。”
陈允渡的声音带着奇异的安抚力,见梅尧臣镇定下来,他接着问:“所以现在,恩师愿意亲自为我取字了吗?”
眸子灿若星辰,少年般清脆无束。
她知道自己的对弈水平,可今日下午和梅静宁的输赢居然对半开,微微诧异之后,反应过来梅静宁正在让着自己。
让一个十二岁的小女孩不动声色地让着自己,许栀和的脸有点红。好在对弈时她全神贯注,不需要分心去想象陈允渡正在做什么,时间过得飞快。
不知道什么时候梅尧臣和刁娘子已经走到了许栀和的身后站着,在许栀和落子之后,梅尧臣“哎呀”了一声,伸手在棋盘上拿起她刚刚下的那一颗棋子,移动到了另一个位置,“下这儿才对嘛。”
他爽朗大笑,显然觉得自己下在此处精妙无比。
直到他看见其他三个人一动不动地盯着他瞧,才反应过来自己说了什么,有些心虚地移开视线。
“说好的观棋不语真君子,你这都亲自上手了。”刁娘子故作大惊小怪,笑着揶揄他,“也对也对,梅大人未语,只动手。”
梅尧臣顶不住这个压力,转移话题道:“哎呀!现在天色不早了,咱们一道去吃饭吧。这棋盘咱们留着不动,等吃过了再来。”
刁娘子笑望了他一眼,也没拆穿他生涩的话题转移,“饭已经好了,那咱们现在去,趁吃饭的功夫,我叫人过来熏一熏这儿,免得有小飞虫。”
梅尧臣:“娘子明智。”
众人相携走到堂中,桌上已经摆满了菜肴。许栀和算得上梅府的熟客,刁娘子也没刻意招呼,直接将她按在座位上,“想吃什么自己夹,够不着的叫人帮你布菜。”
说完,相同的话又对着梅静宁说了一遍,才坐在上首,一边吃饭一边照看称称。
现在的称称,已经能适量吃一些辅食,桌上有刁娘子特意制作的绵软蒸糕,还有一碗南瓜小米糊。她的分量少,吃完了就眼巴巴地盯着众人瞧,嘴巴边上吐着泡泡。
许栀和不经意和称称对上视线,后者挥舞着圆润白皙的双手,发出咯咯的笑声。
刁娘子伸手刮了一下她的鼻尖,“别闹你许姐姐。”又看着许栀和说,“别搭理她,你要是搭腔,她待会儿更来劲,装作没看见就成。”
梅尧臣:“称称从不对我这么笑。”
“称称和我一样喜欢许姐姐。”梅静宁下了结论,眉眼弯弯。还有一句话她没好意思说:年轻时的父亲称得上美男子,山林遇鹿鸣,翩然若谪仙。现在也是好看的,不过脸上留了文人胡须,多少逊色了一些。
但梅尧臣不以为意,称这样看上去更有学士风范,晏丞相和张知白都留着这样式儿的。
梅尧臣不说话了,他凑上前,用自己蓄满了胡须的下巴蹭了蹭称称的脸蛋,直逗到襁褓中的称称露出一张苦瓜脸,才哈哈大笑,他颇为得意道:“没那么喜欢又能怎样,还不是要被我蹭。”
刁娘子被他的动作惊掉了下巴,半响后才道:“你……你可真是。”
许栀和鬼使神差地补充道:“童心未泯。”
梅尧臣一张脸涨得通红。梅静宁十分不给面子的笑出声,笑声感染了旁边侍奉的丫鬟小厮,顿时,场中一派和乐。
陈允渡就是这个时候过来的,他站在院中,抬眸看向橘黄色灯火处。
夜风裹着凉意,悄然漫过庭院。竹影斜斜投在青砖上,恍若谁研了一砚松烟墨随手泼洒的写意。廊下灯笼晕着昏黄的光,惊起两三片伶仃的竹叶,打着旋儿跌进石阶缝隙的苔痕里。
竹枝簌簌地晃,新抽的细叶还蜷着嫩尖,却已学会与风絮语。这场面被春月捕捉,将其裁入他干净的青衫上,平添两份风流恣意。
许栀和是最早注意到他过来的人,堂中喧闹,笑声阵阵,但几乎是下意识地,她的目光越过众人,落在了陈允渡的身上。
两人的视线在空中相交。
月光被筛成碎银,在竹节斑驳的旧痕间游走。许栀和忽然想到了一眼万年这个词,当下即永远。
她的状态很快就被细心的刁娘子注意到了,她顺着许栀和的目光看过去,了然地笑了笑,然后抬起声音问:“允渡来啦?吃过没有?”
陈允渡说:“还没有,劳烦刁娘子了。”
刁娘子:“客气什么,多添一双筷子的事儿。”说罢,看向旁边的丫鬟,后者会意,连忙去准备。
梅尧臣将碗筷一丢,连忙走到陈允渡身边,像是看某种稀世珍宝一样,目光中充斥着浓浓的自豪与欣慰。他张开了嘴巴想要说什么,又闭上了嘴,伸手拍了拍陈允渡的肩膀。
他有千万句恭喜,但真见了人,却又说不出来,旁人能喜气洋洋恭喜他金榜题目,但梅尧臣不行。
陈允渡刚出生的时候,他回到宛溪老宅,听闻了陈家生子,主动下马给孩子取了名字。他抱过还在襁褓中的陈允渡,牵起五六岁的陈允渡行走在麦穗吐花的田垄,握着十二三岁的陈允渡的手教他作画。
麦穗吐花的时节,尖芒炸出白色的絮。绿色的麦浪被风吹成流淌的江水,朝着地平线翻涌。田间耕作的老汉的草帽缺了边,斜斜漏下几缕夕阳。他记得当时陈允渡似懂非懂地看着山野无垠,眼神纯澈。
后来的烈日骄阳,陈允渡丢书不顾,他说不失望是假的,却说不了陈允渡说错的,好在他是个聪明的孩子,自己开导了自己,从此后更加努力,日日读书,不曾懈怠。他最知道陈允渡一路走过来有多不容易。
梅尧臣的眼眶难得的感到酸涩,自步入不惑之年来后,他鲜少流泪。
上次兄长过世他泣不成声尚且情有可原,但如今允渡中了榜眼,乃是大喜事,他要是哭出声,别说刁娘子会说他讨嫌,他自己也会嫌弃自己。
故而,只能装作镇定地伸手拍一拍他的肩膀,一切尽在不言中。
陈允渡又何尝不懂自己的授业恩师。
哪怕梅尧臣记挂着他的前途,从不让他以恩师相称。
可他不在乎梅尧臣口中“能给他更多提携”的前辈贵人。
梅尧臣忽地看见陈允渡绽开一个笑容,难得的带上了孩子气。他的眉眼本就生的精致俊美,嘴角向上勾起的时候带着铺面而来的蓬勃朝气和生命力,叫人挡无可挡。
月光都格外偏爱他,在他身后勾勒缠绕。
极美的一幅画面,但梅尧臣心中升起一抹不妙的预感,他略显紧张地看着陈允渡:“你……”
陈允渡:“今日紫宸殿上,陛下看我未束冠,主动问我年岁几何,听我生辰就在月底,说要为我赐字。”
原是自己想多了。梅尧臣送了一口气,笑着说:“这是好事儿!官家亲自赐字,这是多少人求都求不来的福气。也是赶巧,正好逢你二十岁整。”
梅尧臣想象着上首的皇帝看见陈允渡还没束冠的场面:先诧异他的年岁,随后便是浓浓的惊喜,让他一个高居庙堂的帝王也不禁恻隐之心,主动提及赐字之事。
思及此,他脸上的笑容更明显了几分,带着期待问:“官家取了没有?”
陈允渡未答这个问题,而是俯身朝着梅尧臣作揖。
梅尧臣一脸莫名其妙,他连忙伸手去扶他:“你拜什么。”
灵感一闪而过,梅尧臣看着他的面孔,隐约猜到了什么,不敢置信。
陈允渡:“恐怕还要劳累恩师了。”
这是第一次,陈允渡没有用梅公称呼梅尧臣。他打破了梅尧臣对他的叮嘱,公然承认了这段授业解惑的关系。
梅尧臣心头警铃大作,但阻止不了陈允渡纯澈清晰的话语——
“夫天地立极,君亲定伦,师道居五礼之枢,实人伦之砥柱也。我对陛下说,我希望我的字,可以让恩师亲取。”
陈允渡说的坦坦荡荡,像是为了应对梅尧臣的怒气,他紧接着说出自己准备的一套说辞:“负箧而不思饮水之源,执经而敢忘传灯之德,此非沐猴之冠,禽兽之披衣乎?梅公也不希望我是悖逆之徒吧?”
自贬过后,是感情牌,他语气真挚,尤其是双眸凝望着旁人的时候,几乎鲜有人能不被其打动。
“我无恩师,无以至今日。难道恩师嫌我愚钝,不肯收我?”
梅尧臣斥:“强词夺理!”
那可是官家主动提出要给人取字,谁知道就被这混不吝的小子轻飘飘的推辞了,他知不知道自己错过了什么?皇帝亲仁和善,被人拒绝,心中是否又会生起不满?是否会影响他日后的仕途?
他心中担忧的不行。
原以为当年行事倔强的小子已经长成大人,现在看来,当真荒谬,连梅丰羽都比不上!亏得长得比他高了一个头,但行事还是孩子心性。
他心头闪过了一百句一千句斥责,又闪过了一百句一千句的利害分析,可话到了嘴边,却什么都说不出来,化作眼角莹润的水汽,再也消散不了。他伸手在陈允渡的肩头重重一拍,然后伸手抱住他,身影单薄。
罢了,终归是自己没教好他。梅尧臣指尖颤抖,心中暗自下定决心:若是陈允渡因为这件事惹了官家嫌弃,他也要尽己所能,让他不埋没人海。
——可那是官家啊!
梅尧臣愁眉苦脸。
陈允渡察觉到了梅尧臣身上传出的极不安定和忧心忡忡,嗓音带上笑意温声道:“恩师若担心陛下因此嫌我,倒不是小瞧了我,而是小瞧了陛下。”
梅尧臣缓缓抬头:“嗯?”
“陛下没有责备我,”陈允渡说,“他夸赞我忠义礼孝,说梅博士教出了一个好学生。”
陈允渡的声音带着奇异的安抚力,见梅尧臣镇定下来,他接着问:“所以现在,恩师愿意亲自为我取字了吗?”
眸子灿若星辰,少年般清脆无束。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216476/6098576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