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宝贵的阳光
推荐阅读:纷争之心(nph,西幻)、同类、你看,上天都不要我们断、侥幸(骨科)、[秦时+天九]忘机(H)、槐边野记(大肚 孕 甜甜 肉文 )、强宠(军装强制爱)、群鸟沉默时、朋友妻、溶寂之庭(NPH)、
第237章 宝贵的阳光
第二天,船队临近出发,赫尔吉在甲板上清点人数,唯独少了大副一人,“他跑去哪里了?”
一个水手回復,“他去酒馆找人,说这是您的命令。”
我?
赫尔吉愈发恼怒,咬牙切齿望著码头的方向,许久,大副的身影出现在视野中,后面跟著一个本地青年。
来到甲板,大副无视上司的怒火,拽著他和翻译一同前往船长室,“前两天弟兄们在酒馆快活,这人和翻译吹嘘,说他曾经去过一片荒芜群岛,面积广阔。”
“你確定?”赫尔吉拿出纸笔递给青年,后者歪歪斜斜勾勒出伊比利亚和南方摩洛哥地区的轮廓,以及一条前往群岛的航线,隨即突然停笔,急促地说出一大串语句。
翻译转述:“大人,他叫迪亚哥·加洛斯,西哥特人,十三岁开始在船上帮忙,他愿意带领我们前去『加纳利”,事成之后,他要求获得一块能够世袭的土地。”
世袭土地。
这个词语触及赫尔吉的心病,他年近五旬,精力逐渐衰退,假如错过这次机会,今后儿子只能继承不列顛的西北群岛。
是时候搏一把了。
赫尔吉拿出威士忌,分別给在座各位倒上一杯,“好,我答应了,等会通知水手,希望他们愿意承担这个风险。”
大副喝光酒水,咂著嘴唇说道:“三艘船总计一百九十人,群岛面积广阔,有足够的好处分给他们。”
半小时过去,船队离开里斯本,赫尔吉向船员们告知这项探索计划,以及航行的风险和收益。
人群冒出一个声音:“岛上有金矿和银矿吗?”
赫尔吉坦然回復,“应该没有,根据某些书卷的记载,排尼基人、希腊人、罗马人都曾到过该群岛。即便有金、银矿,早就被他们挖没了。
不过,根据加洛斯的描述,当地阳光充沛,適合种植甘蔗、葡萄,到时候把蔗和葡萄酒销往不列顛和北欧,保管每个人都能发財。”
人群又冒出一个声音,“有多远?”
赫尔吉:“加洛斯当年在一艘商船担任水手,商船被风暴吹到加纳利群岛,他们修补商船之后返回伊比利亚,了十二天。我们的船只更好,预计十天能够抵达。”
既然有嚮导愿意带路,水手们同意赫尔吉的计划。船队调转方向,而是沿著海岸线向南探索。
航行途中,三位船长採用“拋绳计节法“测量航速,用磁罗盘记录方向,在正午时分,使用仿自摩尔人的星盘测量所处纬度。
等到夜晚,负责值夜的军官根据北极星的位置判断所处纬度,同样记录在航海日誌上,以此为依据绘製海图。
在没有航海钟和六分仪的中世纪早期,船长们使用的导航方式误差较大,稍有不慎就会偏出一大截,因此不適合长时间远离海岸线。
第四天,海面颳起一阵持续的北风,船队离开伊比利亚的海域,沿著非洲海岸线朝西南方向航行。
越往南,非洲海岸的景色愈发荒芜,根据加洛斯的介绍,这片广阔无垠的荒漠没有水源、没有动植物,只有数不尽的黄沙。
望著船长紧皱的眉头,加洛斯赶紧补充:
“加纳利群岛不一样,尤其是两座面积较大的岛屿,岛上生长著大片树林,其中包括月桂树,
月桂树叶可以作为香料。”
翻译转述赫尔吉冰冷的话语,“但愿如此。”
第十日破晓,前方晨雾浮现出陆地的阴影,梔杆高处的瞭望手拼命嘶吼,唤醒熟睡中的大部分船员。
“让我看看!”
加洛斯跑到船舷,先是猛地揉搓眼眶,然后指著那片越来越近的白色海滩,以及分布在內陆的大片树林放声大笑,
“哈哈,我说得没错,船长阁下,您该兑现承诺了。”
等到晨雾散去,赫尔吉发现自己確实抵达了传说中的加纳利群岛,他用旗语通知剩余两艘帆船,让他们下锚停泊,集结陆战队准备探索內陆。
考虑到遭遇接舷战,每艘帆船除了四十多名船员,还搭载一支二十人的陆战队,他们全员配备铁甲,必要时刻还能帮助船长镇压譁变的水手。
半小时过去,赫尔吉、翻译、嚮导加洛斯,以及六十名甲士在海滩登陆。
“呈战斗队形,保持警惕,別被岛上的土著干掉了。”
当初比约恩初次探索格陵兰,差点被暴起发难的原住民杀死,这个教训一直铭刻在赫尔吉的內心。
因此,他不顾炎热披著两层铁甲(外面是布面甲,內层是锁子甲),小心翼翼朝著岛屿內陆探索。
连续多日,船队初步探明这片群岛的状况,共有七座面积较大的岛屿,赫尔吉挑选最大的岛屿作为自己的封地,命名为阳光岛。
阳光岛的海拔落差较大(0-3718米),光照充足,地势崎嶇,分布著大量的松树林,岛屿的西北迎风区域相对湿润,背风区域较为乾燥。
在临时搭建的营地,赫尔吉抓起一撮泥土,开始考虑未来如何赚钱。
隨著时间推移,他和约伦、托尔嘉等贵族深受维格影响,几乎每到一个地方,总会下意识观察哪里適合用兵、哪里適合建设定居点、假设种植农作物,每年大致能赚多少钱.....
他找到加洛斯,“这地方適合种甘蔗?你种过甘蔗吗?”
“我的家乡有一座甘蔗种植园,气候和这里差不多。而且,我的表亲常年在种植园做工,到时候把他弄过来帮忙,保管在两年內出產第一批蔗。”
望著信誓旦旦的加洛斯,赫尔吉半信半疑,他安排二十名志愿者留守营地,然后带领船队沿原路返回伊比利亚。
担心引起总督的猜忌,船队没有在里斯本停泊,而是前往阿斯图里亚斯的希洪港,用四套铁甲换取半天的入港休整时间。
“你们真的打算做生意?”
当地的西哥特贵族大为震惊,他继承领地已有二十年,第一次见到愿意安分做生意的维京蛮子。
赫尔吉用维格的话语回復对方,“长期贸易提供的利益超过单次劫掠,我们当然选择前者。”
最终,两人达成协议,以后希洪港可以临时停泊维京船只,但是必须缴纳每艘船两套铁甲的停泊费。
第二天,船队临近出发,赫尔吉在甲板上清点人数,唯独少了大副一人,“他跑去哪里了?”
一个水手回復,“他去酒馆找人,说这是您的命令。”
我?
赫尔吉愈发恼怒,咬牙切齿望著码头的方向,许久,大副的身影出现在视野中,后面跟著一个本地青年。
来到甲板,大副无视上司的怒火,拽著他和翻译一同前往船长室,“前两天弟兄们在酒馆快活,这人和翻译吹嘘,说他曾经去过一片荒芜群岛,面积广阔。”
“你確定?”赫尔吉拿出纸笔递给青年,后者歪歪斜斜勾勒出伊比利亚和南方摩洛哥地区的轮廓,以及一条前往群岛的航线,隨即突然停笔,急促地说出一大串语句。
翻译转述:“大人,他叫迪亚哥·加洛斯,西哥特人,十三岁开始在船上帮忙,他愿意带领我们前去『加纳利”,事成之后,他要求获得一块能够世袭的土地。”
世袭土地。
这个词语触及赫尔吉的心病,他年近五旬,精力逐渐衰退,假如错过这次机会,今后儿子只能继承不列顛的西北群岛。
是时候搏一把了。
赫尔吉拿出威士忌,分別给在座各位倒上一杯,“好,我答应了,等会通知水手,希望他们愿意承担这个风险。”
大副喝光酒水,咂著嘴唇说道:“三艘船总计一百九十人,群岛面积广阔,有足够的好处分给他们。”
半小时过去,船队离开里斯本,赫尔吉向船员们告知这项探索计划,以及航行的风险和收益。
人群冒出一个声音:“岛上有金矿和银矿吗?”
赫尔吉坦然回復,“应该没有,根据某些书卷的记载,排尼基人、希腊人、罗马人都曾到过该群岛。即便有金、银矿,早就被他们挖没了。
不过,根据加洛斯的描述,当地阳光充沛,適合种植甘蔗、葡萄,到时候把蔗和葡萄酒销往不列顛和北欧,保管每个人都能发財。”
人群又冒出一个声音,“有多远?”
赫尔吉:“加洛斯当年在一艘商船担任水手,商船被风暴吹到加纳利群岛,他们修补商船之后返回伊比利亚,了十二天。我们的船只更好,预计十天能够抵达。”
既然有嚮导愿意带路,水手们同意赫尔吉的计划。船队调转方向,而是沿著海岸线向南探索。
航行途中,三位船长採用“拋绳计节法“测量航速,用磁罗盘记录方向,在正午时分,使用仿自摩尔人的星盘测量所处纬度。
等到夜晚,负责值夜的军官根据北极星的位置判断所处纬度,同样记录在航海日誌上,以此为依据绘製海图。
在没有航海钟和六分仪的中世纪早期,船长们使用的导航方式误差较大,稍有不慎就会偏出一大截,因此不適合长时间远离海岸线。
第四天,海面颳起一阵持续的北风,船队离开伊比利亚的海域,沿著非洲海岸线朝西南方向航行。
越往南,非洲海岸的景色愈发荒芜,根据加洛斯的介绍,这片广阔无垠的荒漠没有水源、没有动植物,只有数不尽的黄沙。
望著船长紧皱的眉头,加洛斯赶紧补充:
“加纳利群岛不一样,尤其是两座面积较大的岛屿,岛上生长著大片树林,其中包括月桂树,
月桂树叶可以作为香料。”
翻译转述赫尔吉冰冷的话语,“但愿如此。”
第十日破晓,前方晨雾浮现出陆地的阴影,梔杆高处的瞭望手拼命嘶吼,唤醒熟睡中的大部分船员。
“让我看看!”
加洛斯跑到船舷,先是猛地揉搓眼眶,然后指著那片越来越近的白色海滩,以及分布在內陆的大片树林放声大笑,
“哈哈,我说得没错,船长阁下,您该兑现承诺了。”
等到晨雾散去,赫尔吉发现自己確实抵达了传说中的加纳利群岛,他用旗语通知剩余两艘帆船,让他们下锚停泊,集结陆战队准备探索內陆。
考虑到遭遇接舷战,每艘帆船除了四十多名船员,还搭载一支二十人的陆战队,他们全员配备铁甲,必要时刻还能帮助船长镇压譁变的水手。
半小时过去,赫尔吉、翻译、嚮导加洛斯,以及六十名甲士在海滩登陆。
“呈战斗队形,保持警惕,別被岛上的土著干掉了。”
当初比约恩初次探索格陵兰,差点被暴起发难的原住民杀死,这个教训一直铭刻在赫尔吉的內心。
因此,他不顾炎热披著两层铁甲(外面是布面甲,內层是锁子甲),小心翼翼朝著岛屿內陆探索。
连续多日,船队初步探明这片群岛的状况,共有七座面积较大的岛屿,赫尔吉挑选最大的岛屿作为自己的封地,命名为阳光岛。
阳光岛的海拔落差较大(0-3718米),光照充足,地势崎嶇,分布著大量的松树林,岛屿的西北迎风区域相对湿润,背风区域较为乾燥。
在临时搭建的营地,赫尔吉抓起一撮泥土,开始考虑未来如何赚钱。
隨著时间推移,他和约伦、托尔嘉等贵族深受维格影响,几乎每到一个地方,总会下意识观察哪里適合用兵、哪里適合建设定居点、假设种植农作物,每年大致能赚多少钱.....
他找到加洛斯,“这地方適合种甘蔗?你种过甘蔗吗?”
“我的家乡有一座甘蔗种植园,气候和这里差不多。而且,我的表亲常年在种植园做工,到时候把他弄过来帮忙,保管在两年內出產第一批蔗。”
望著信誓旦旦的加洛斯,赫尔吉半信半疑,他安排二十名志愿者留守营地,然后带领船队沿原路返回伊比利亚。
担心引起总督的猜忌,船队没有在里斯本停泊,而是前往阿斯图里亚斯的希洪港,用四套铁甲换取半天的入港休整时间。
“你们真的打算做生意?”
当地的西哥特贵族大为震惊,他继承领地已有二十年,第一次见到愿意安分做生意的维京蛮子。
赫尔吉用维格的话语回復对方,“长期贸易提供的利益超过单次劫掠,我们当然选择前者。”
最终,两人达成协议,以后希洪港可以临时停泊维京船只,但是必须缴纳每艘船两套铁甲的停泊费。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217177/6381636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