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李善长再上朝
推荐阅读:快穿:谁会跟任务目标动感情啊?、我的酒壶能修仙、洪荒:剑斩百万仙,你管这叫酒鬼、一剑擎天、龙头至尊、苟成圣人,仙官召我养马、从宇宙奇点回来的四合院局外人、从魔禁开始跑团诸天无限、长生炼器师、直播科普:开局获得响雷果实、
第167章 李善长再上朝
铁鉉看著这些人的样子,心中极为愤怒。
如今这些证据摆在面前,这些人竟然还敢不承认。
朱雄英很快便照见了那些被抓上来各个家族的子弟,这些人对待他们的家主可没有多么忠诚。
本来就是一些欺软怕硬的主,当这些刑罚摆到他们面前的时候还没有上刑,便如同倒豆子一般將所有的事情都说了出来。
很快这些人便將所有的事情都说了,甚至包括他们如何接到的命令,最后又如何把这些田地转到自家主人的名下?
而对於当地的官府,他们各家的家主早就已经打好了关係,不会为难他们。
等到这些全部都说出来之后,这些勛贵脸色极为愤怒。
这些傢伙实在是可恨,竟然敢背叛他们,若非这是在朝堂之上,恐怕这些人早就已经动手。
將这几个叛徒给砍了事。
眼看著这件事情满是瞒不住了,索性心一横,永嘉侯朱亮祖直接喊道。
“殿下,这件事情我们確实有些过错,但是我们愿意赔偿,另外我等有必下次下来的丹书铁券,只要不是造反之类的大罪都可以免除罪责,我等愿意以丹书铁券赎身!”
眾人听到这话先是一愣,谁也没有想到这些人竟然把丹书铁券给摆了出来。
朱元璋开国之初给勛贵们发了免死铁券,到现在为止確实没有一个人用过,莫非今天便有人开了这一个先河?眾人都將目光看向朱雄英。
若是真的拿了这丹书铁券,这也就意味著面前这些犯了事的淮西勛贵,他们一个都不能动。
若是不用这丹书铁券,也就意味著朱元璋之前的许诺全作废,这必然会在朱元璋的身上留下一个污点,此乃大不孝。
朱雄英若真的这么做了,必然会为人所厌弃,如今看来確实是进退两难。
朱雄英看著这些人笑著说道。
“诸位都是我大明的功臣,既然有丹书铁券在手,那么確实可以免死一次,既然如此,诸位便將丹书铁券交上来吧!”
永嘉侯朱亮祖等人心中极为不甘心,这东西可是他们的功劳证明。
在战场上廝杀了这么久,风里来雨里去好不容易才得到的东西,如今竟然就这么丟了。
喟然嘆息了一番,直接从怀中取出了丹书铁券。
等到他们將这些丹书铁券全部都上交之后。
一旁的胡惟庸嘆了一口气,早知如此,何必当初?早就让他们多加收敛一些,这些人就是不听,如今却是出了事情。
这时永嘉侯朱亮祖跪在地上,面色愁苦。
“殿下,老臣愿意辞官回乡,只是我等为国爭战这一次又將家里好不容易挣来的钱財全部都搭了进去!”
“若是我们就这样回去,可能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冻饿致死,可否请殿下给予一些赏赐,以告慰我等在战场廝杀之功!”
平凉侯费聚等人皆是如此。
朝中大臣不由地点了点头,这倒没有什么太大的事情。
虽然这些人犯了一些过错,但是毕竟也是有一些功劳的,给一些赏赐也可以让眾人感念陛下的恩德,否则他们就真的成为大明歷史上被饿死的功臣了。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了一个声音。
“殿下,韩国公求见!”
朝中大臣听到这话一片譁然。
韩国公李善长?
他怎么来了?
自从上次韩国公李善长大失顏面,被朱雄英派人给嫁回了家中,韩国公李善长一直对外称病,不见任何人,如今竟然出现在这朝堂之上。
“既然是韩国公来了,那就宣吧!”
韩国公李善长拄著拐杖一步一步地走了进来,此时的他並没有穿朝服,反而是穿著一身破旧的文士衣装。
等来到大殿之內,看著朱雄英说道。
“草民李善长拜见太孙殿下!”
朝中大臣不由得脸色变幻。
这李善长称自己为草民,这是不承认自己是大明的官员,当著眾人的面给朱雄英没脸,估计也是报復上一次朱雄英的仇怨。
朱雄英乐呵呵地,並没有將这事放在眼里。
“原来是韩国公,快快请起,果然韩国公在家里修身养性效果还是不错的,如今心平气和的,不错不错!”
无错版本在读!首发本小说。
“年纪大了,就应该多多休养,不然生多了气该怎么办,来人了,给韩国公搬个椅子!”
早有一旁的侍卫搬来了一把椅子放在一旁。
李善长心安理得地坐了上去。
朱雄英看著李善长问道。
“不知韩国公有何指教?”
韩国公李善长嘆了一口气,看著自己这一身衣服说道。
“这身衣服乃是老夫第一次遇到上位时所穿,这么多年来一起风风雨雨,老弟兄们有的走得早,有的还在,但是这朝堂上剩下的也没有几个了!”
“咱们这些人打了半辈子仗又治理了半辈子天下,无非希望的是我大明国泰民安,这些人虽然做了一些错事,但是罪不至死!”
“如今天下太平,这样的光景比前元时期要好了许多!”
“我们这些老弟兄也干完了,该干的事情是时候让位了!”
“殿下,未来的大明是你们这些年轻人的了,我们这些人年纪大了,老了不中用了,是时候该回乡了!”
“所以草民特地来向太孙殿下告辞,请允许草民衣锦还乡!”
朝中一眾大臣低著头。
不得不说,李善长虽然在某些时候袒护淮西勛贵,甚至多有包庇。
但是在政事上確实没得说,如今的大明之所以能够这么快稳定下来,李善长有不可或缺的功劳。
只可惜如今暮年凋零,听起来確实有些心酸。
朱雄英见李善长说到这里就不说话了,就知道这李善长肯定是为自己还有这些淮西勛贵来要好处的,自己只不过是个监国,银子全部都在杨思义那老傢伙手里面攥著,自己哪里有钱?
更何况这些淮西勛贵一个个不知道捞了多少钱財,光光那些就够他们用几辈子了,相比较这些人,分明自己才是哪一个穷人。
朱雄英点了点头,满脸感慨。
“韩国公为国操劳一生,如今却要回凤阳府耕种为生,孤心里实在是不安心!”
(本章完)
铁鉉看著这些人的样子,心中极为愤怒。
如今这些证据摆在面前,这些人竟然还敢不承认。
朱雄英很快便照见了那些被抓上来各个家族的子弟,这些人对待他们的家主可没有多么忠诚。
本来就是一些欺软怕硬的主,当这些刑罚摆到他们面前的时候还没有上刑,便如同倒豆子一般將所有的事情都说了出来。
很快这些人便將所有的事情都说了,甚至包括他们如何接到的命令,最后又如何把这些田地转到自家主人的名下?
而对於当地的官府,他们各家的家主早就已经打好了关係,不会为难他们。
等到这些全部都说出来之后,这些勛贵脸色极为愤怒。
这些傢伙实在是可恨,竟然敢背叛他们,若非这是在朝堂之上,恐怕这些人早就已经动手。
將这几个叛徒给砍了事。
眼看著这件事情满是瞒不住了,索性心一横,永嘉侯朱亮祖直接喊道。
“殿下,这件事情我们確实有些过错,但是我们愿意赔偿,另外我等有必下次下来的丹书铁券,只要不是造反之类的大罪都可以免除罪责,我等愿意以丹书铁券赎身!”
眾人听到这话先是一愣,谁也没有想到这些人竟然把丹书铁券给摆了出来。
朱元璋开国之初给勛贵们发了免死铁券,到现在为止確实没有一个人用过,莫非今天便有人开了这一个先河?眾人都將目光看向朱雄英。
若是真的拿了这丹书铁券,这也就意味著面前这些犯了事的淮西勛贵,他们一个都不能动。
若是不用这丹书铁券,也就意味著朱元璋之前的许诺全作废,这必然会在朱元璋的身上留下一个污点,此乃大不孝。
朱雄英若真的这么做了,必然会为人所厌弃,如今看来確实是进退两难。
朱雄英看著这些人笑著说道。
“诸位都是我大明的功臣,既然有丹书铁券在手,那么確实可以免死一次,既然如此,诸位便將丹书铁券交上来吧!”
永嘉侯朱亮祖等人心中极为不甘心,这东西可是他们的功劳证明。
在战场上廝杀了这么久,风里来雨里去好不容易才得到的东西,如今竟然就这么丟了。
喟然嘆息了一番,直接从怀中取出了丹书铁券。
等到他们將这些丹书铁券全部都上交之后。
一旁的胡惟庸嘆了一口气,早知如此,何必当初?早就让他们多加收敛一些,这些人就是不听,如今却是出了事情。
这时永嘉侯朱亮祖跪在地上,面色愁苦。
“殿下,老臣愿意辞官回乡,只是我等为国爭战这一次又將家里好不容易挣来的钱財全部都搭了进去!”
“若是我们就这样回去,可能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冻饿致死,可否请殿下给予一些赏赐,以告慰我等在战场廝杀之功!”
平凉侯费聚等人皆是如此。
朝中大臣不由地点了点头,这倒没有什么太大的事情。
虽然这些人犯了一些过错,但是毕竟也是有一些功劳的,给一些赏赐也可以让眾人感念陛下的恩德,否则他们就真的成为大明歷史上被饿死的功臣了。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了一个声音。
“殿下,韩国公求见!”
朝中大臣听到这话一片譁然。
韩国公李善长?
他怎么来了?
自从上次韩国公李善长大失顏面,被朱雄英派人给嫁回了家中,韩国公李善长一直对外称病,不见任何人,如今竟然出现在这朝堂之上。
“既然是韩国公来了,那就宣吧!”
韩国公李善长拄著拐杖一步一步地走了进来,此时的他並没有穿朝服,反而是穿著一身破旧的文士衣装。
等来到大殿之內,看著朱雄英说道。
“草民李善长拜见太孙殿下!”
朝中大臣不由得脸色变幻。
这李善长称自己为草民,这是不承认自己是大明的官员,当著眾人的面给朱雄英没脸,估计也是报復上一次朱雄英的仇怨。
朱雄英乐呵呵地,並没有將这事放在眼里。
“原来是韩国公,快快请起,果然韩国公在家里修身养性效果还是不错的,如今心平气和的,不错不错!”
无错版本在读!首发本小说。
“年纪大了,就应该多多休养,不然生多了气该怎么办,来人了,给韩国公搬个椅子!”
早有一旁的侍卫搬来了一把椅子放在一旁。
李善长心安理得地坐了上去。
朱雄英看著李善长问道。
“不知韩国公有何指教?”
韩国公李善长嘆了一口气,看著自己这一身衣服说道。
“这身衣服乃是老夫第一次遇到上位时所穿,这么多年来一起风风雨雨,老弟兄们有的走得早,有的还在,但是这朝堂上剩下的也没有几个了!”
“咱们这些人打了半辈子仗又治理了半辈子天下,无非希望的是我大明国泰民安,这些人虽然做了一些错事,但是罪不至死!”
“如今天下太平,这样的光景比前元时期要好了许多!”
“我们这些老弟兄也干完了,该干的事情是时候让位了!”
“殿下,未来的大明是你们这些年轻人的了,我们这些人年纪大了,老了不中用了,是时候该回乡了!”
“所以草民特地来向太孙殿下告辞,请允许草民衣锦还乡!”
朝中一眾大臣低著头。
不得不说,李善长虽然在某些时候袒护淮西勛贵,甚至多有包庇。
但是在政事上確实没得说,如今的大明之所以能够这么快稳定下来,李善长有不可或缺的功劳。
只可惜如今暮年凋零,听起来確实有些心酸。
朱雄英见李善长说到这里就不说话了,就知道这李善长肯定是为自己还有这些淮西勛贵来要好处的,自己只不过是个监国,银子全部都在杨思义那老傢伙手里面攥著,自己哪里有钱?
更何况这些淮西勛贵一个个不知道捞了多少钱財,光光那些就够他们用几辈子了,相比较这些人,分明自己才是哪一个穷人。
朱雄英点了点头,满脸感慨。
“韩国公为国操劳一生,如今却要回凤阳府耕种为生,孤心里实在是不安心!”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219615/6394391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