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从前慢》

推荐阅读:中医:直播看病观众都慌了半岛:做梦而已,你来真的啊?同时穿越:白嫖的正確打开方式接管地府后,我成了诡异头子疯批师叔她杀疯了,全宗火葬场!权宠悍妻开局停职?我转投纪委调查组七零:被换亲后我成了人生贏家极品小仙医我只想熬死你们,別逼我打死你们

    第220章 《从前慢》
    书房內,陆遥和蒋子龙將认真地看著刘一民的小说。刘一民给两人端来的热茶,都忘了喝了。
    过了好久,陆遥抬头看向刘一民,神色复杂地说道:“我终於知道你的四合院咋来了!两篇剧本、两篇小说加上散文,你的稿费我就是拍马也难及啊!
    我的一篇修修改改,还没写好,你这速度...喷!”
    “我跟子龙同志比起来差得远,听说前几年写作的时候,一天写一万多字?子龙同志,这是不是真的?”
    蒋子龙嘿嘿一笑,得意得说道:“確实是真的,当时创作欲望来了,挡都挡不住,我就觉得我不写下来,第二天再写出来的肯定不是那个味道。
    但是跟你是有区別的,我写完是要休息一阵的,你是持续性创作!”
    “看到的东西多了,想写的也就多了!”刘一民谦虚地说道。
    “好一个看到的东西多了,想写的也多了,你准备什么时候投稿?”
    刘一民將《山高水长》和《红河谷》都写的是中篇小说,除了《红河谷》还需要完善一下外,
    《山高水长》已经没什么问题了。
    “等两篇全部写完再投,我准备將它们跟《追风箏的人》合在一起,合称为《家园三部曲》,
    你们觉得怎么样?”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刘一民將自己在人艺命名为《家园三部曲》的前后因果都给他们讲了讲。
    蒋子龙说道:“一民啊,你有一位好老师!”
    “是啊,曹禹先生写的剧本我都非常喜欢,我都羡慕一民是曹禹先生的学生。”
    陆遥夸讚了起来,《家园三部曲》听著就不凡。
    “你们两个是想让我请你们到人艺看话剧吧!”
    “哈哈哈,有这个意思,上次从人艺看完话剧,我感觉比我们津城人艺的好多了,念念不忘!
    ”蒋子龙道。
    “没问题,就凭你们两个路见不平一声吼,我也得给你们弄几张票!”
    三个人聊了很多,晚上刘一民请他们看了一场《王昭君》话剧。
    走出人艺,看到朱霖亲昵地站在刘一民旁边的时候,陆遥瞬间反应了过来,衝著两人说道:“看来你们是正式谈朋友了!”
    蒋子龙拉著陆遥问起了缘由,听到陆遥讲完“借”竹子的事情,蒋子龙也笑道:“你们还真是夫唱妇隨的一对!”
    刘一民让陆遥两人住在院子里,两人觉得打扰刘一民,都跑回《人民文艺》的作家宿舍里面住了。
    因为明天有课,刘一民得回到燕大。路上刘一民跟朱霖一起骑著自行车,朱霖的笑声在长安街上不断地迴响。
    “刘老师,这叫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朱霖得意地讲道。
    “楚红是你让她找我的?”
    “对,她离得近,我就拜託她帮忙留意留意,下次得请楚红吃个饭!”
    刘一民看著大道旁边黑洞洞的胡同,为了朱霖的安全说道:“要不你晚上住在人艺或者住在院里,冬天晚上排练结束的晚,我怕你不安全!”
    朱霖看了一眼刘一民,又环视了一下四周:“没事儿,改天我拿个东西防身,其实从人艺出来,一直都是大路,不会遇到什么事儿!
    1
    “还是小心点为好!”刘一民瞩咐道!
    等朱霖回去,刘一民才骑著自行车回到燕大。
    燕大的校园內,除了路灯之外,已经归於寂静。等他路过三角地的时候,听到上面的贴的文章被风吹的哗哗作响,忍不住走过去看了起来。
    手电筒在三角地的告示栏上来回寻觅了一下后,灯光死死地停留在了中间的一篇文章上。
    【到底是新诗人?还是愤怒派诗人?】
    上面引用了刘一民在大饭堂里面讲的话,时时愤怒、刻刻愤怒,乾脆就叫愤怒派诗人吧!
    刘一民嘴角勾起一丝微笑,有意思,就是不知道是谁写的,等知道谁写的,高低过去给他握个手。
    回到宿舍的路上,路灯下站著背书的学生,有人认识刘一民,还跟他打著招呼,遇见外向的学生,两人还攀谈几句,
    还真遇到了几名以后的大佬...
    刘一民回到宿舍,宿舍里面几个人关著灯在討论,刘一民的手电筒照进去,几个人还以为是宿管阿姨。
    “一民,你怎么回来了?”
    “废话,明天上课,他当然得回来!”
    几个人把脑袋缩进被窝里面,只露出来了两只眼晴。刘一民看到他们三个,笑著说道:“这么早你们就睡觉,你看看路灯下面,多少同学在苦读,晚上的时间是用来睡觉的吗?”
    隨著冷风从楼道里进来,刘振云的脑袋又往里面缩了一下:“今年怎么这么冷啊!”
    “一民,你知道吗?现在咱们学校不少人把启蒙诗社的人称呼为愤怒派作家,估计过不了多久,全燕京都知道了!”陈大志紧紧地裹著被子,笑的非常爽快!
    “也不知道是谁干的,总结的真好!”李学勤说道。
    有时候这种扣帽子的贴標籤的方式虽然有点不上桌面,但是真好用啊!
    估计过不了多久,就有人割席划界限!
    要不然被人一口一个“愤怒派”的叫著,心里面说不出来的屈。
    刘振云躲在被窝里面,嘿嘿一笑没有说话,又紧了紧被子。
    “一民,我没想到,你的前几篇评论和採访发出去,对方非但不投降还敢向你反击!”李学勤骂骂咧咧地说道。
    “怪不得回到宿舍就感觉暖暖的,你们这些话真贴心!”刘一民快速地脱光了衣服爬上床。
    被单冰凉如铁,冻的刘一民打了一个寒颤。
    《燕京文艺》的评论发表之后,紧隨其后的是《诗刊》评论,一篇篇战斗意味十足又带著几分文学味的评论拋出,读者和诗坛已经见怪不怪了。
    除了刘一民自己和帮他的评论外,也有不少人是自发的加入了这场炮击之中。
    这里面要么是刘一民的读者,要么是一些跟著刘一民打顺风局,趁机捞个便宜的。
    以前被骂的抬不起头,这次终於有了机会,可不得抓住机会就上。
    整个燕京的报纸和杂誌都加入了这场批评之中,甚至开始了外溢。尤其是一些朦朧诗人所在的省份,例如舒亭所在的闽省,闽省日报也开闢了专栏,邀请一些知名的诗人或者是文学评论家进行评论。
    之前,《闽省日报》就是一个討论的主阵地,现在更加的明显。
    看到这个样子,启蒙诗社的人一看,真不行了,一篇篇报纸的评论,骂的他们抬不起头来。
    乱放炮的人、愤怒的小鸟、蹄叫的猴子、愤怒派诗人等等標籤全部贴在了他们身上。
    以前很多喜欢把“保持愤怒”掛在嘴边的诗人,也不敢轻易再说了,生怕別人反过来问候一句“愤怒派”。
    这群人再也没有骂人的念头了,因为出去买报纸一看,几乎都是敌人,很少有同志。
    就算有为他们说话的,也是在夸讚新诗,顺便讲几句声明似的句子,表明他们同样对无端的攻击和指责持批评態度。
    燕大中文系的课堂上,谢冕教授正在讲课,目光不经意间扫过刘一民的时候,眼神里面儘是无奈。
    等课堂休息的时候,谢冕找到了刘一民,谈及了最近的风波,担忧地说道:“一民,不能再这么闹下去了,这种爭论会毁了新诗的!”
    “谢冕教授,我也是被逼的啊,这您是知道的!”刘一民又说道:“现在这种情况,不是我能阻止的了的,再说了,新诗如果仅仅因此而毁的话,它的生命力实在是太脆弱了。
    经典的诗歌,无论时代如何变化,都会流传下去!如果流传不下去,那说明他们是被时代拋弃了!”
    “唉,怎么闹成这个样子!”
    谢冕嘆了一口气,又说道:
    “不过也算是给他们一个教训了!
    “其实读者的態度最能说明一切,大家喜欢真正、纯粹的诗歌嘛,也想让诗坛多一些经典的诗歌,而不是跑到大街上,大声地吼几句!”
    “青出於蓝胜於蓝,一民,你觉得什么时候会结束?”谢冕问道。
    “可能不取决於我!”
    谢冕点了点头,跑到一边抽菸去了。谢冕一直为新诗奔走,看到这种情况肯定不愿意,
    但看情况,至少目前刘一民没打算住手,
    张曼凌看到谢冕走了,才走了过来,冲刘一民伸出了大拇指,將自己写的小说递给刘一民,让他帮忙看一看!
    刘一民看了一眼上面的题目《有一个美丽的地方》,这不是张曼凌的成名作嘛,后来被拍成了电影《青春祭》。
    只不过现在写的很短,写他们刚开始下乡,坐在列车上跟欢送的人群告別,下乡的路上,有女生甚至说:翻车吧,我们不活了!
    到了目的地后,一群人被马帮和当地的傣族人拉著来到了一处处陌生的地方,在这里他们將体会到与眾不同的生活,並跟这里的傣族人民结下深厚的友谊。
    另外还有青春期男女对爱情的想像和对爱情的禁,
    文笔故事性不强,不像小说,倒像是散文。文笔细腻,另外带著一种矫情。
    不过即使如此,在这个年代也是顶好的文章,后来被人民出版社的社长韦君怡盛讚並且出版。
    带著伤痕,但並没有著重描写伤痕,注重汉族和少数民族文化的对话和交融,还有他们的浪漫主义思想在现实面前肢解重构。
    “不好吗?”张曼凌紧张地问道。
    “我觉得还行!”
    “那你皱什么眉头,嚇我一跳。”这个滇省姑娘,立即鬆了一口气:“你觉得能发表?”
    “肯定可以,发表不了你找我,我给你补一篇。用不用我给你介绍一个杂誌社?”刘一民笑道。
    张曼凌高兴地说道:“好啊,省的我寄信排队了,万一没被录稿,还得耽误许久!”
    “等你写好了!”
    张曼凌看著刘一民又说道:“你看到我那个选举书了吗?”言语间儘是得意。
    “看了,群眾工作做的不错!”
    “还得请你这个人民同志多多支持!”
    80年,燕大的学生是可以参加海淀的代表会议的,张曼凌很活跃,还写了一封告一选民一一书,搞了个女生恳谈会。
    刘振云想看张曼凌写的小说,被她打了一下手背,手立马吃痛缩了回去:“张曼凌同学,我也是人民同志!”
    “嘿,刘振云同志、同学,等我写好了再让你看!”张曼凌笑著道。
    “那行吧!”刘振云委屈地说道。
    正当很多人在討论“愤怒派诗人”的事情的时候,《星星》诗刊发表了刘一民的《从前慢》。
    《星星》诗刊自从接到刘一民的投稿信时,就期待著刊印上市的这一天。白行亲自对《从前慢》进行拍板,並让川美的人给画了封面。
    封面上,刘一民和《从前慢》这六个汉字,几乎要跟《星星》两个字的大小差不多了。
    白行当时拿著这首《从前慢》,念了几句后,也情不自禁地想起了以前的战斗生涯,他逢人对人说,读了这首诗,是“江州司马青衫湿”一一差点哭湿了衣服。
    固然是夸张,但白行確实感慨万分。尤其是当一个老人,开始想念自己从前的过往时,不管是辛酸苦辣还是载歌载舞的日子都能让他们动容。
    整个《星星》诗刊编辑部,都对这一期的销量,寄予了厚望。其他的地方不说,燕京的销量必须比上个月翻三倍。
    当得知整个燕京都吵成一锅粥了,加上舆论的中心又是刘一民的时候,白行得意地伸出四根手指,大声地告诉整个编辑部,这一次在燕京的销量,肯定能翻四倍不止!
    於是首印的时候加印了二十万册,给燕京送去了多於上个月三倍销量的杂誌。
    燕京的人不要,生怕卖不完。白行信誓旦旦表示,卖不完我们编辑部自己拉回来,就怕你们到时候不够卖,还得求著我们运过去!
    对此燕京的负责人之以鼻,再畅销,也销不过上个月的三倍啊,翻一倍就行了,《星星》怎么能跟《诗刊》比,人家是大刊,上面的优秀诗歌多。
    白行也不生气,只说了一句走著瞧!
    >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222689/6388253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