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人生》

推荐阅读:葬心雪 (古言H)和哥哥死对头联姻后(骨科1v1)八九不离食(H短篇)黑玻璃(强制h)什么模拟世界?我要回家!酸葡萄(1v1 伪堂姐弟)痴迷诱惑(女诱男、高H)和姐姐同居打电竞(1v1h)五角游戏无冬之春(西幻NP)

    第225章 《人生》
    周燕如不断地看著手里面的两篇小说,目光掠过《山高水长》的时候是欣喜,再看《红河谷》
    的时候是惋惜。
    刘一民等她看完,想从她的手里面拿回来,硬生生地拽了几下才拿回来。又怕把稿子拽烂,力气也不敢使得太大。
    “唉!”周燕如又重重地嘆了一口气,目光才从《红河谷》上面依依不捨地收了回来。
    如果硬要周燕如把两篇小说评一个优劣的话,周燕如更喜欢《红河谷》,所以她在想是不是刘一民论功行赏,《燕京文艺》的功劳比《人民文艺》少,於是给了《山高水长》。
    用周燕如的话就是:“一民,你的这篇《红河谷》和《山高水长》都是非常优秀的小说,《山高水长》里面对家园入侵的耻辱和军情急迫如流火描写的非常好,藏族出征前的章节,写出了藏地人民风俗和昂扬的战意,以及战场上的视死如归,直至全部壮烈牺牲的可歌可泣!”
    “《红河谷》则不仅仅有藏地战士保家卫国的大无畏精神,还有战火纷飞下的汉藏儿女朝不保夕的爱情。
    覆巢之下无完卵,家国破灭,儿女私情即使再美好,也终究无法保全。没有国家,哪来的小我《庐山恋》从个人的爱上升到国家的爱,海內外中华儿女携手建设祖国。《红河谷》是写了个人的爱和家国的爱相互交织、相互依存的关係,写出他各族儿女携手保卫祖国。
    从情感上来讲,我认为更有爆发力!”
    周燕如到最后,仍然不死心地问了一句,不给《人民文艺》行不行。
    刘一民在周燕如和章德凝不舍的目光中走出了《燕京文艺》,刘一民实在是不敢久留!
    等他们走了,章德凝围著周燕如团团转,自己还没看《红河谷》呢,只听周燕如说好看,心里面痒的跟猫抓的似的。
    周燕如拍了拍章德凝的肩膀,以过来人的语气说道:“別看了,眼不见心不烦,等到时候买几本《人民文艺》看一看。”
    回到编辑部,一群小说组的编辑已经在爭相传阅《山高水长》了,负责人李轻泉也在凑著热闹推著自行车来到大街上,刘一民看向张曼凌,询问道:“张曼凌同学,你是跟我一块去趟《人民文艺》,还是直接回燕大?”
    “反正下午没事,跟你一起去见见世面,你帮了我这么大的忙,晚上得请你吃个饭!”
    “饭就不用了,餐盒你已经刷过了。再说了,都是革命同志,说什么回报不回报的..”
    刘一民骑上自行车朝著《人民文艺》骑去,张曼凌笑著追了上来:“听说你的稿费標准一直是最高的?能不能透露一下?是不是真的?”
    “还可以吧,无非比別人多了那么几块钱!”刘一民將身体躬著,感受著耳边的狂风。
    张曼凌口罩下的嘴撇了撇,面上看不出来丝毫的异常:“你说我能拿到什么標准的稿费?”
    “十块!”
    “真的?”
    “假的!”
    “我就知道我拿不到,稿费是其次,能发表就行。你跟她们关係可真好,看到你的时候,眼晴一下子就亮了。”
    张曼凌经过周燕如的指点,加上半步发表,开心之下,话就愈发多了起来。
    等到了《人民文艺》的时候,刘一民特意在大楼门洞的墙壁上停下了脚步,仔细地盯著上面的贴著的大字报看了起来。
    “你看什么呢?”
    “看看有没有骂我的!”
    “现在谁还敢骂你啊,都说老虎的屁股摸不得,刘一民的屁股碰不得!”张曼凌打趣后,也认真地看了起来。
    等看了一会儿,发现现在上面没什么人骂他,只有几张老旧以前的大字报,
    刘一民没理会准备上楼,旁边的张曼凌快速地將几张给撕掉了,扔到旁边的垃圾洞里面。
    刘一民神色如常,心底升起几丝讚许之意,这小张,不错嘛,是个进单位的好料子!
    楼道里面暖呼呼的,等到了编辑部里面,发现里面跟往年冬天一样,煤烟味极大。
    不过除了煤烟味之外,红薯的香味最浓。刘一民走进去看到煤球炉子旁边,正烤著红薯。
    刘一民捏了一下,见红薯还有点生,顿时心里面觉得十分遗憾。
    “一民来了,想吃啊?想吃就等会儿,过不了多久就熟了。,这位同志是?”女编辑许一说道。
    崔道逸听到声音,抬起头说道:“一民,终於等到你了!在二月刊上给你留著位置,正愁著你不来呢!来了就好说了,到时候二月刊登!”
    刘一民衝著许一和崔道逸说道:“这位是张曼凌同学,中文系的优秀学生,在系里面成绩排第二,她跟著我来认认师兄的门儿,到时候好投稿!”
    “哦?师妹啊,你好你好,我是崔道逸!”崔道逸站起来越过刘一民伸出手说道。
    张曼凌受宠若惊,露出的笑容:“崔道逸师兄。”
    “你有什么稿子方面的问题,可以来问问我,咱们是师兄妹,有什么能帮的忙我一定帮!”
    崔道逸又看向刘一民:“你的稿子呢?”
    “师兄,你像个收租的地主,给,七万字,看看,够义气吧!”刘一民將稿子递给了崔道逸。
    许一让张曼凌和刘一民坐著等,过了一会儿,红薯熟了,两人一人分到了一个,坐在旁边吃了起来。
    这是红心的红薯,比白心的吃著甜。
    几个没事儿的编辑,吃著红薯在旁边感嘆道:“这小小红薯不简单啊,养活了咱们国家多少人,要不是红薯,咱们这几百年,人口也不会长的这么快。”
    “一民,你们那儿也种红薯吧?”
    “种,家家都有红薯窖,以前啊,家里穷,吃红薯面饃、红薯麵条、玉米糝煮红薯、夏秋季还把红薯叶子摘了当菜吃,烙菜饼或者是直接当菜。
    饿的久了,红薯天天吃也不吃不腻,有吃的够好了,哪还能嫌弃那么多。”刘一民说的时候,
    手上剥红薯的手也不停。
    他最喜欢吃的是周边烤焦黄又不至於黑的红薯內皮,甜还有嚼劲,
    好久崔道逸才把《红河谷》给看完,崔道逸知道刘一民写了两篇,但是没有去问另一篇是怎么回事。
    “情节紧凑不拖咨,情感真挚感人肺腑,小说还是得你来写。稿费的话,一会儿直接带你去拿?还是?”
    “一会儿拿吧!”
    “也好。二月的刊你到时候可要好好的看一看,有一篇惊喜等著你,二月一號刚好差三四天就是春节,我看当做一份新年礼物很不错!”
    崔道逸的话说完,顿时编辑部里面响起一阵懂得都懂的笑声。
    可惜刘一民不懂,问了问,崔道逸也不告诉他,
    崔道逸带著刘一民来到了財务室,让財务取出了七百块钱人民幣,递给了他。
    身后的张曼凌看著一沓子钱,直接看红了眼,吞咽了几下口水之后,使劲转著脑袋,才將目光给挪开。
    “你要不要去见一见陆遥和蒋子龙,他们两个正在四楼改稿呢,去给陆遥打打气,改著改著又想把稿子给撕了。”
    刘一民跟著崔道逸来到四楼,身后的张曼凌紧紧地跟在旁边,听著上面热闹的声音,心里面觉得这场景怎么跟自己预想的作家改稿不一样?
    到了四楼,刘一民率先听到的是蒋子龙和冯继才的声音,推门进去后,声音停了下来,陆遥坐在床边抽著烟,十分的沉默。
    “大家抓点紧,还真想在《人民文艺》过年啊!”
    陆遥看到了崔道逸身后的刘一民,顿时站了起来,衝著刘一民微微一笑。
    认识的几个人也都冲刘一民点了点头,比自己上次过来,多了几张陌生的面孔,少了几个熟悉的面孔。
    崔道逸走到陆遥旁边,问有什么不懂的,三个人交流交流,蒋子龙走了过来,也准备提自己的意见。
    “我总是觉得,高加林从城里回到农村,这个转折过渡的不平顺,修改起来也总有点彆扭。”陆遥皱著眉头,一开口嘴里面都是烟味。
    《人生》这篇小说讲的是一名在农村不得志的农村青年高加林,本来是老师,却被大队书记的几子顶了工作,只能回到地里面劳作。
    苦闷之下,一名叫做巧珍的农村女孩儿闯入了他的心里面,让他振作起来,並开始了写作之梦。
    后来高加林得到了到城里面工作的机会,遇到了城里面的同学黄亚萍,黄亚萍接受过教育,两个人可以谈天论地,让高加林觉得自己找到了共鸣。
    跟农村的巧珍相比,高加林选择了黄亚萍。
    可惜因为被人举报到城里工作的程序不正当而丟掉了工作,再次回到了农村,但此时物是人非,巧珍已成他人妇,不过依然为了高加林,跑去求人给他安排当老师。
    崔道逸说道:“其实在我看来,这篇小说已经非常出色了,一民,你觉得呢?”
    “確实非常好,写出了感情的真挚和年轻人的迷茫仿徨,也告诉我们,不要一味的望著远处的目標,而错过身边最重要的人。写出了农村青年渴望走出黄土的不甘,理想和现实交织的痛苦。
    巧珍的悲剧以及在感情中的依附地位,也是对咱们传统的道德观念的批判。”
    “一民,我记得你以前就是老师吧?”蒋子龙问道。
    “瞎,我就是个队办老师!”
    陆遥还是愁苦地说道:“还是觉得有点不对劲!”
    “不对劲是因为你觉得高加林回到农村必然不甘,这种连串打击到最后终於回归黄土高坡后的情感转变的不激烈,情绪没有完全爆发出来!就像是要来一场暴风雨,但是写的像是小雨,是不是?”刘一民说道。
    “对对对,就是这个意思,我觉得这次事情,对於高加林这名年轻人来说,不旁於是一次脱胎换骨的改变。”
    陆遥连忙说道。
    “找到问题就好办了,找到问题解决问题。”
    三个人给陆遥出了很多主意,直到陆遥將这里改满意了,才激动地搂著刘一民,说著一些感谢的话。
    走之前,刘一民又给陆遥提了一个建议,將他的书名改为《人生》,目前他的这本小说名字还不是《人生》。
    陆遥直夸这个名字,配得上黄土高原的广阔。
    聊了一会儿,外面天色渐暗,刘一民和张曼凌两人走出《人民文艺》,不过在楼道里的时候张曼凌突然说道:“一民同学,能不能让我摸摸这七百块钱到底长什么样?”
    刘一民失声笑了一下,准备將钱从挎包里面掏出来,张曼凌赶紧说道:“不用拿出来,我手伸进去摸一摸就行,別被人看到了。”
    张曼凌小心地看了一眼周围,悄悄地將手伸了进去,感受著七百块钱地厚度,张曼凌忍不住摸了又摸,嘴里面不断地发出轻微的感嘆声,等摸够了,才依依不捨地將手拿了出来。
    “好了,摸够了,再摸下去,我怕我忍不住!”两人走到大街上,张曼凌拉著刘一民去吃饭。
    吃饭的时候谈论起了陆遥和蒋子龙:“没想到两个大作家,就这么活生生的站在我面前!”
    “不是活生生,还能是...:”刘一民翻了一个白眼。
    “《燕京文艺》今天没给你结稿费,要是结了的话..::”张曼凌扒拉著手算著刘一民的稿费算完之后,骂了一句脏话:“我得向你学习,多写点小说才行!”
    “这都是努力的结果,你这样说的好像是树上的果子一样,我伸手就有!”刘一民赶紧说道。
    “我当然知道,放心,我不会跑出去咋咋呼呼乱说的。”
    吃完饭,到了路边,张曼凌看刘一民不动,忍不住问道:“怎么不回去?”
    “你先回去吧,我一会儿再回!”
    “你在这儿千什么?”张曼凌好奇地问道,
    “女孩子別问那么多,你先回吧,路上慢点!”刘一民將眼晴望向人艺的方向。
    张曼凌连著“哦”了三下,一次比一次阴阳怪气,嘴上说道:“我也去见见朱霖同志.”
    等刘一民看向她的时候,张曼凌已经骑著自行车朝著燕大的方向走了,摆著手说道:“晚上可別回校晚了。”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222689/6388254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