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茅盾去世

推荐阅读:权宠悍妻开局停职?我转投纪委调查组七零:被换亲后我成了人生贏家极品小仙医我只想熬死你们,別逼我打死你们负债3万亿,债主们跪求我别死转职纹身师,开局给校花纹过肩龙隆万盛世开局迎娶苏家神女,奖励重瞳体!美漫:蝙蝠侠能有什么坏心思?

    第241章 茅盾去世
    朱得熊的办公室里,梁晓生走出去之后,汪阳很快就来到了这里。
    要说梁晓声不是去当二报了,朱霖都不信。
    事实上,梁晓生从朱得熊的办公室走出去后,立马就快步小跑到了汪阳的办公室,告诉汪阳,《庐山恋》的演员朱霖来了。
    平常说话声音不急不缓的梁晓生,用一口大碴子的东北味说道:“汪厂啊,你猜谁来了?刘一民同志带著周筠来了,那傢伙长得老漂亮了,比咱们厂的刘小庆都漂亮,那双大眼睛,嘎嘎亮!”
    汪阳笑著走进办公室,打量著朱霖,果然很漂亮,適合拉进北影厂。
    “一民啊,《驴得水》这部片子王严拍的还是不错的,我跟老朱都看了一遍,我们觉得这部文艺片会十分吸引观眾,一会儿,我让老朱带你进去看一看。
    这是朱霖同志吧?在人艺工作的怎么样?”
    汪阳说著说著,就把目光放在了朱霖身上,朱得熊会心一笑,知道汪阳这又是准备挖人了。
    “汪厂,在人艺待的很好!”朱霖笑道。
    刘一民笑著看向这一幕,汪阳要想挖朱霖的话,还真是白费心机了。
    人艺的演员到哪儿都有一股子傲气,就算是没有刘一民,也不会轻易地来到电影厂,当然临时拍拍电影还是可以的。
    “话剧终究是跟电影不一样,电影看到的人多,话剧嘛,也就那么点观眾。朱霖同志,我看呀,你要是来到电影厂,肯定是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百奖的评选我们电影厂很关注,我们觉得这次评选,你是势在必得,怎么样?要不要考虑来我们北影厂。不要怕人艺不同意,我们会给他们一笔调人的费用!”
    汪阳挖各个电影厂的墙角是专业的,只要锄头挥得好,没有墙角他挖不了。
    不放人,钱给够!
    面对他的一番苦口婆心的话,朱霖缓缓地摇了摇头,没有丝毫的犹豫。
    “你就不考虑一下?”
    “汪厂,谢谢您,我不考虑!”
    “为什么?”
    朱霖悄悄地往刘一民旁边挪了挪,笑著看向了刘一民。
    汪阳和朱得熊对视了一眼,明白了两人的关係,汪阳不死心地说道:“一民同志也可以来我们北影厂嘛,当我们的坐班编剧。”
    不过汪阳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心里面已经觉得不可能了。
    刘一民凭什么来北影厂?人家是人艺曹禹的弟子。凭藉这个名头,可以在话剧界横著走。
    何况,人家自身的实力也强,未来单位抢著要“一民,好福气!”朱得熊衝著刘一民眨了眨眼,调侃道。
    汪阳见没有什么希望,也就不再两人身上下功夫了,看了看时间,笑著说道:“老朱,你陪著刘一民同志和朱霖同志先去吃饭!”
    三个人来到北影厂的食堂,食堂內已经有不少的北影厂的演员和员工在吃饭了。
    朱得熊衝著朱霖介绍道:“我们北影厂啊,演员多,拍的电影多,每年都承担著大量的拍摄任务。里面有很多同志,对你非常佩服,觉得你的演技非常好!”
    两人死心了,但不妨碍在朱霖面前刷一刷好感。
    食堂里,很多演员都將目光放在了刘一民和朱霖的身上,暗暗猜测两人是什么来歷。
    也有人认了出来,低声道:“长得俊的男同志是刘一民,报纸上刚登了他的获奖照片,旁边那个像是《庐山恋》里面的周筠,我也不敢確定,穿的衣服不一样,电影里面穿的洋气!”
    听到是“周筠”,一些女演员內心升起一丝危机感,又有人来抢角色了?
    听著周围的一些议论声,朱霖看向刘一民,刘一民衝著朱霖淡淡一笑。
    三个人坐在一边吃饭,中间梁晓生也坐了过来。
    刘一民笑道:“朱厂,你们北影厂的伙食不错嘛!”
    “喜欢吃?那以后常来。这里离燕大近,你就把这里当成食堂!”朱得熊笑著说道。
    知道是客气话,刘一民摆了摆手:“得,您这话听著舒坦,可惜没这命啊!”
    北影厂的审片室很小,几人坐下后,放映员开始放映【荒芜的草原上,几只不知名的鸟儿飞过,一道豌曲折的黄土小路通向只有几间砖土混合教室的小学,土路上一辆驴车从远处缓缓驶来,车子上坐著一个年轻的姑娘,驴的脖子里掛著的铃鐺叮叮噹噹,驴车后面黄土飞扬......】
    “怎么样?一民,开头拍的不错吧,王严这个镜头用的非常好!”朱得熊低声说道。
    “是很不错,跟结尾的佳佳坐在驴车上奔向西北,形成了一个呼应!”
    “你说的对!”
    几个人再次看了起来,朱霖看著这个跟自己演一个角色的演员,仔细地观察起来了她的表演。
    管宗祥演的裴魁山,此时看不出来一点窝囊的痕跡。
    整个画面转折流程,有些镜头用的很好。王严把这个原本是故事片的电影,几乎拍成了文艺片镜头里蕴含著中国古典的审美,先不说演员演的如何,就这几个镜头,就足够后世不断地提起了。
    旁边的梁晓声说道:“有不少导演看完后,都在骂王导演,拍的那么好还那么省钱,让他们没法干了!”
    等看完之后,朱霖良久才缓过劲来。
    朱得熊问朱霖觉得怎么样,朱霖感嘆道:“话剧的布景已经很用心了,可是终究没办法跟真实的场景做对比,电影作品的画面感比话剧强啊!
    不过,我们人艺的演员通过自己的表演,也能弥补这个劣势。”
    “人艺的演员个顶个的好,演什么像什么。要是你们人艺这个班子去拍这部电影,我相信拍出来的一定更好!”朱得熊夸讚了几句。
    刘一民放心了,对王严在心里竖起了一根大拇指:“王严同志拍的好啊!”
    “王严同志来过几次信,很关心这部电影。我相信,王严同志听到你这个评价,心里面肯定很乐意!”朱得熊拍了拍刘一民的后背说道。
    “老王在川省很忙吧!”
    “忙啊,我们和八一厂两家你追我赶的赶进度。因为这个事情,两个剧组距离不远,可硬是搞成了老死不相往来。
    唉,希望这部电影之后,我们和八一厂还能恢復到原来的兄弟单位关係!”
    朱得熊告诉刘一民,这部电影的拷贝厂里面准备交给中影准备售卖,到4月底应该就会上映。
    刘一民很好奇,这类的偏文艺的电影,在后世总是叫好不叫座,那在80年代会不会叫座又叫好。
    刘一民和朱霖从北影厂出来的时候,已经是九点左右了,晚上的风还很冷。
    朱霖一路上都在想电影和话剧演的《驴得水》,並进行著对比:“刘老师,你觉得我跟北影厂的演员谁演的好!”
    “肯定是你啊!”
    “我就知道你会这样说!刘老师这样说,是因为亲近我才这样说!”
    “哈哈哈,你演的確实好。电影和话剧虽然用的是一个本子,但是他们是两种不同的表演形式,各有优劣。大家去看话剧,亲眼看演员在台上表演,情感上就会觉得更亲近。但大家看电影,跟演员还隔著一块布呢!
    说你厉害,是因为演员拍电影拍不好可以喊停,话剧不行啊!”
    “刘老师这话说的也对也不对,话剧排练的次数多,但电影没排练,所以拍的时候错误也就多。”
    “你这不是说的挺好的!”
    因为电影的事情,散文缓了一天才交给崔道逸。他先去了一趟人民文学出版社,將给徐驰写的序交给了他们。
    李书看到刘一民,亲切地拉著他,爭取希望爭取到下一次的出版机会。
    刘一民握著李书的手,深情地告诉他自己是不会忘记他的,让李书同志开心地差点蹦了起来。
    《人民文艺》编辑部,崔道逸一脸陶醉的欣赏著刘一民的散文,刘一民看著他的样子,打趣道:“师兄,你这表情是不是职业病?”
    旁边的许一衝著刘一民说道:“一民,这不是职业病,编辑的职业病是这个!”
    【许一黑著脸皱著眉头说道:“再改改吧!”】
    “老崔这是觉得你散文写得好,看著是一种享受!”旁边有编辑说道。
    刘一民觉得崔道逸这个表情,是无形中的对作者的一个鼓励,具有精神pua效果。
    崔道逸拿下稿子,衝著刘一民说道:“你猜对了,我这招叫做怀柔!不过你写的確实好,唉,我也想骑著马在草原上狂奔,娓娓道来的感觉,不知不觉就能看进去了。”
    “加上藏地採风故事的稀奇性,还有徐驰同志的报告文学作品、《红河谷》和《山高水长》小说的相互支持,这散文我相信会有非常多的读者。”
    许一插嘴说道。
    不过这次崔道逸提出了几个地方跟刘一民交换了一下意见,刘一民修改了一下一个段落的行文逻辑。
    “卓玛这个姑娘,让我想到了军艺的舞蹈一一《草原女民兵》。说的我又想看了,改天找个朋友弄张军艺的票,过去看看。”
    其余的几个编辑,纷纷让崔道逸帮忙搞几张票,崔道逸赶紧拒绝,自已还不一定能弄得来的。
    “陆遥的《人生》还没有发表吗?”刘一民问道,崔道逸笑著说道:“下个月刊发,稿费在他过年走的时候已经发给他了。你今年走的早,他呀等你一离开燕京,就在燕京待不住了,改完就走了。
    最近又在思考题材,我去信给他沟通几次了,可惜都不行!”
    “我看这《人生》写的不错,师兄你给人家提高稿费標准了吧!”
    崔道逸说道:“那还用说,我给稿费从来不吝嗇,就算是新人,只要稿子好,稿费也给的高,你就是最好的例子。陆遥稿费按照最高的標准千字10元结的,总共十三万字。另外还给了几十块钱的补助,这已经是很高的收入了。
    但是我看陆遥啊,是狗窝里存不住饃饃啊,钱大手大脚的,走的时候,还问我去哪里能买到咖啡?咖啡啊,那玩意儿,我闻一口都觉得贵!”
    “所以我只喝別人送的!”
    “你呀哈哈哈...”
    陆遥就算问咖啡,他也买不到,没票嘛!在四合院里的时候,陆遥倒是並没有表现出来多喜欢咖啡。
    天气逐渐变暖,编辑室里面的煤球味开始散去,刘一民也乐意在这里多待一会儿。
    聊了一会儿之后,张广年突然从自己的办公室里面冲了出来,见刘一民也在,神情严肃地对刘一民说道:“医院来消息了,茅盾先生病危了,情况很不好!”
    编辑部里面的人听到这个话都站了起来,张广年对著他们摆了摆手:“你们坐下,好好工作!”
    接著对刘一民说道:“一民,走跟我一起去医院!”
    “好!”
    在路上,张广年询问道:“一民,你最后一次去医院是什么时候?”
    “前天上午去了一次,当时状態还行,不过有时候已经认不清人了。”刘一民说道。
    颁奖仪式之后,刘一民也去了几次,每一次见面,韦涛总是不掩饰的对刘一民表达自己的担心。
    “我父亲的一点回忆录还没写完,我能看出来他很不甘心。上个月18號发著烧补充回忆录,我写完后,他突然对我说道“不写了,要休息休息了,明天准备去医院。”
    我和他其实都有预感,这次好像从医院走不出来了!”
    等刘一民和张光年到医院的时候,医院也来了一些人了,119號病房外有人在低声的哭泣。
    外面几个医生在討论著急救方案,有医生一直在喊血压在下降,用了很多药,都没办法升起来韦涛和老婆两人抹著眼泪,旁边有人不断地给医生说,一定要不惜一切代价去抢救。
    曹禹而后赶来,拉著刘一民的手说道:“唉,老沈前阵子还给我说谢谢来看望他!”
    晚上十点之后,情况愈发严峻,楼道內医生走路的声音几乎没有停过。
    到了三月二十七號凌晨五点五十,医院正式宣布茅盾去世。过了一个多小时后,周杨坐著车赶到了。
    二十七號下午,周杨在中宣部文艺工作者会议上宣布茅盾去世,並当场念了一份遗书。
    【如蒙追认为光荣的gcdd员,这將是我一生最大的荣耀!】
    四天后,组织决定恢復沈雁冰同志的d籍。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222689/6389669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