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其乐融融端午节

推荐阅读:我只想熬死你们,別逼我打死你们负债3万亿,债主们跪求我别死转职纹身师,开局给校花纹过肩龙隆万盛世开局迎娶苏家神女,奖励重瞳体!美漫:蝙蝠侠能有什么坏心思?我的系统狂霸又酷炫!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一升气能跑多远?我一生气不跑了开局被重生者刺杀,我立地成神

    第251章 其乐融融端午节
    四合院里,两人没有忙著前往朱霖的家里面。而是先洒扫庭除,把院子清扫了一遍,地面洒了一遍水。
    朱霖又带著从家里拿来的艾叶掛在了房檐下,艾叶的香味縈绕在房梁下面。
    做完这一切,朱霖才催促看刘一民出发。刘一民將最新的《家园三部曲》合集和两瓶参桂养荣酒当做礼物,健康和文雅都有了。
    走在路上,朱霖谈起这几天跟著电视台和电影厂拍话剧的事情,讲起了自己的一点小见解。
    “刘老师,话剧导演跟电影导演差別还蛮大的,话剧导演注重对剧本的理解和对演员动作的把握。电影导演除了这两种之外,还要会运用镜头。
    镜头的运用,非得有专业的摄影知识才行,镜头用得好了,对电影作品可以起到锦上添甚至举足轻重的效果。”
    “你讲的不错,电影镜头的运用会对剧情起到铺垫、隱喻和推进的作用。另外,有的镜头运用的好了,还能为电影增添几分美观!”
    刘一民骑著自行车对朱霖笑著说道:“《驴得水》里面有的镜头用的不错,《庐山恋》里面的镜头相对比较基础。《狼烟北平》要被八一厂拍电视剧,拍的地点肯定选择在燕京。
    到时候有时间,可以带著你到剧组转转,看看导演怎么拍!”
    朱霖点了点头说好,下一秒又抬头问道:“《狼烟北平》要被拍电视剧了?”
    “对,八一厂的刘厂长刚找到我。刘厂长就是《南征北战》里面的张连长,过几天就开始改《狼烟北平》的剧本了。”
    话剧《狼烟北平》的剧本比较短,直接像《红河谷》之类简单的修一下就给电影厂,那也不太可能。
    《狼烟北平》剧本写成十到十二集,每一集的剧情都得仔细地整理好,有的地方需要压,有的地方需要扩充一下,剧本得重新写一遍。
    十到十二集看著短,在这年代已经不短了,八十年代十集以下的电视剧比比皆是。
    “刘老师,可真了不起!”朱霖骑著自行车跟在后面感嘆道。
    走进医院的家属院,院子里面今天打扫的异常乾净,院子中间的土路上,也洒著水。
    楼道里面是艾草的味道,朱霖敲了敲门,屋內正在准备包粽子的朱母立即放下了手中的活计,对著朱父说道:“肯定是霖霖和一民回来了!”
    朱父也笑著起身,看向门口。
    “爸妈,刘老师来了!”朱霖笑著说道。
    “叔叔、阿姨!”
    “一民,赶紧进来,哎呦,又带东西了,你这孩子就是太客气!”朱母热情地说道。
    “阿姨,这是《家园三部曲》的合集样书,送给您和叔叔。这两瓶养荣酒,祝您和叔叔身体健康!”
    朱母笑眯眯地接过养荣酒,將酒放到了柜子上,幸福地打量了几眼。
    朱父接过《家园三部曲》,仔细地抚摸著封皮,感嘆道这书的珍贵,书价格里面一半是买的封皮。
    刘一民低声凑到朱霖的耳边低语几句,朱霖笑著捅了捅他的胳膊,笑著教刘一民包起粽子来。
    “一民就別包了,我跟霖霖包就行!”朱母说完,看了一眼正在感嘆文学的朱父,咬了咬牙忍住没有发作。
    “没事,阿姨,我跟您学一学!”
    汝县农村,家家户户不怎么包粽子,刘一民確实不会包,他们是煮鸡蛋和煮新鲜的大蒜吃。
    朱霖教刘一民包粽子,两个人时不时的发出一阵阵笑声,刘一民总是学不会,朱霖教的挺有耐心,只不过会时不时的嘲笑一两句。
    旁边的朱母瞪著眼晴看向朱父,时不时的冲他使眼色,让他看看自家闺女和刘一民是不是很般配。
    可惜朱父的眼晴全在书上了,朱母只能暗暗下定决心,晚上再报仇了。
    等粽子包完,开始在厨房做菜煮粽子,这次朱母开始打听起刘一民的家庭情况。
    刘一民一五一十地讲了讲,朱母暗暗点头,跟朱霖告诉她的差不多。
    因为朱母是医生,除了饭菜和粽子之外,还用一些药材煮了一些汤,比如蒲公英,这都是她自己跑到周边的野地里边挖的。
    “这蒲公英煮的茶,別觉得喝著苦,对身体可有好处,一民,你一会儿喝一碗。”
    “好嘞阿姨!”刘一民笑著应道,看著那黑中泛黄的茶,淡淡的苦涩感就在脑海里挥之不去。
    等好了之后,朱霖抓了一把放进了碗里,笑著说道:“这样就不苦了。”
    客厅的饭桌上,朱霖將新鲜的桑葚和樱桃端了上来,笑看请刘一民品尝。
    樱桃是毛樱桃,果子小,偏酸,后来这种毛樱桃在国內种植的越来越少了,都被大樱桃给替代了。
    饭桌上,朱父提出来了一瓶酒,对著刘一民说道:“一民,酒量咋样?咱们两个喝几杯?”
    “酒量不是很好!”
    “没事,喝尽兴就行!”朱父暗道,终於有一个自己能喝过的了!
    一边喝一边聊,从电影《庐山恋》聊到《驴得水》,朱父告诉刘一民,当时《庐山恋》上映的时候,和朱母两个人心里面非常怕,毕竟骂声太大,两个人都害怕出什么事情。
    “没想到,事情向好的方向发展了,霖霖还拿到了两大奖!《驴得水》这部电影也拍的好,听霖霖说,北影厂和上影厂准备拍《山高水长》和《红河谷》了?”朱父问道。
    “对,剧本快改好了,估计再过一两个月就该拍了!”刘一民说道。
    朱霖剥了一个粽子,吃到一半,忍不住插嘴道:“爸,《狼烟北平》也要拍成电视剧了。你当时可喜欢这部小说了,八一厂和电视台联合拍的,拍出来啊,肯定好看!”
    “是吗?电视剧啊,好事好事,来,一民咱们喝一杯!”
    朱母给刘一民夹了一块肉道:“这电视剧应该拍著不容易吧!”
    “剧本要好好的改一改!”
    事实证明,朱父的酒品奇好,酒量奇差。
    没喝多久,就红著脸偏在沙发上睡著了。
    朱母恨铁不成钢地说道:“你叔叔就这样,酒量差,一民,你多多吃菜。”
    刘一民看了一眼朱霖,帮忙把朱父抬到了臥室里面。
    等吃完饭,又在客厅里面聊了许久,刘一民才准备离开。
    喝了酒,朱母怕刘一民有事,让朱霖骑著自行车送刘一民回学校。
    “再见阿姨!”刘一民笑著摆了摆手。
    “一民,下次再来!”
    朱母把刘一民和朱霖两人送到院子外面,两旁的楼上和院子里的不少人,都好奇地看著这一幕。
    等朱霖和刘一民离开,朱母整理了一下衣服,笑脸盈盈的跟旁边的人打著招呼,回到了家里。
    “刘老师,家访完了?觉得学生家里面怎么样?”朱霖在后面调皮地问道。
    “学生家里面很热情,老师放心了!”
    刘一民看了眼朱霖,这姑娘还挺记仇。初到朱霖家的时候,刘一民低声告诉朱霖,介绍他为“刘老师”,搞得像是老师家访一样。
    没想到,这么久了,她还没有忘!
    “走吧,送老师回学校!”
    两个人到胡同角落里拐了一下,就拐回了四合院。路上热的两个人头皮都是疼的,到了院子里面,两个人身上流著大汗。
    从冰箱里面拿出冰镇的绿豆汤喝了起来,直到汗水落下,才笑著谈起来这次上门的情况。
    “我爸妈现在完全同意了,两个人天天高兴著呢!”
    刘一民嘿嘿一笑,抱住了朱霖,隔著裙子,肉体接触的地方,一片片火热。
    “一民?你来了?”韦涛看到刘一民,笑著將他迎接了进去。
    “韦大哥,你跟嫂子什么时候从浙省回来的?”
    “刚回来,这不正在打扫著院子,你就来了!”韦涛指了指正在拿著扫把扫地的老婆。
    刘一民跟家里几个人打了招呼之后,將《家园三部曲》的样书递给了韦涛。
    韦涛摸了摸封面,又盯著《序》看了好久,红著眼说道:“一民,谢谢你啊!”
    “太客气了,我帮你们打扫一下!”
    刘一民不管三七二十一,帮韦涛整理著院子。茅盾去世安葬之后,他们回了老家一趟,这样书一直没时间给他们送。
    茅盾去世之后,四合院里总觉得少一些什么东西。整理完院子,韦涛把刘一民请进书房,讲著自己整理父亲回忆录的事情。
    两人聊了一会儿,又下了会儿棋,才从茅盾家里面出来。
    刘一民准备把四合院再修一下,夏天得有个洗澡的地方才行,將书房隔壁的房间改造了一下,將下水的地方通到了外面的下水道。
    这几个工人都是李书介绍给他的,还有上次的石匠师傅。
    他们听了一下刘一民的想法后表示能办,不过要保证下水通畅,就要挖的宽一点。
    刘一民同意了,顺便让他们给以后家里装马桶留足了污水管道的空间。
    洗澡的装备很简单,一个大铁桶和一个简易洒,铁桶有盖子,可以拧紧,里面装上水,白天太阳一晒,晒热之后就能够洗澡,妥妥的八十年代“太阳能”。
    这个铁桶也是刘一民专门找人定做的,比平常的大了数倍,了他十二块钱。拆卸方便,便於清理,要不然即使有严密的盖子,也保不齐里面出什么问题。
    水管直接从水龙头通到桶里面,当天洗当天加水晒。
    石匠师傅饶有兴趣地看著刘一民这个大桶,笑道自己回家也应该弄个这东西洗澡。
    下水的通道挖了两天,才正儿八经地挖好,把通道修復如初,又了一天的时间。
    刘一民结完工资,几人笑著告诉刘一民有活儿儘管找他们,他们现在走街串巷的打零工,一天下来挣的比厂子里面的人还高。
    “你们接活经常是在附近吗?”刘一民问道。
    “那可不一定,有时候跑的远了去了,海淀那边有人帮忙搬家垒墙啥的,我们都得去!”年轻小伙六子从刘一民手里接过香菸,自豪地说道。
    “搬家你们也干啊?”刘一民问道。
    “只要能挣钱,啥活都干!我一郊区的表哥到南方当盲流,他说人现在南方都胆子大了去了,楼上都贴著横幅,说一什么『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瞧人这话说的多好。
    我们別看是做零活不体面,时间也就是金钱,您这活儿干完,还有活儿等著我们呢!”
    六子用指头弹了弹菸灰,语气里对他乡下的表哥有一种天然的骄傲,毕竟他表哥是农村人,但另一方面对他表哥敢跑到南方,见了自己没见过的世面,则是羡慕。
    刘一民跟他们聊了几句,趁机说道自己的屋子里缺点家具,要是搬家遇到有人不要的或者想卖的,可以跟他讲一讲。
    几个人问刘一民有什么標准,刘一民没说,只是说看起来老点的。
    胡同民间有的是好东西,刘一民也不能当破烂侯去收,他也不懂,只看了一点家具书。只能凭眼缘了,能收到更好,收到假的就当真家具用了。
    家具之类的老物件,应该並没有多少人想看造假,假的大多是古玩书画。
    几个人听到后点头答应,刘一民也承诺买到合適的,会適当给点中间人费用。
    几个开心地应道:“您就是不给钱也没关係,咱燕京儿人就喜欢交朋友,能帮到您和其他人,咱心里面也美滋滋儿著呢!走了您嘞,有消息咱回见!”
    送走了他们,刘一民找了个机会,將《红河谷》的剧本给上影厂寄了过去。
    上影厂已经磨刀霍霍了,准备跟北影厂来一场竞赛,看两家谁拍的更好。
    徐桑楚五月份回到上影厂就开始了导演的选择工作,最后將导演选定为了谢晋,黄祖默为副导演。不过此时谢普正在拍《天云山传奇》,正到了收尾阶段。
    拍完《天云山传奇》,就要马不停蹄地去拍《红河谷》。谢普正在拍片子,听说厂里面让他拍《红河谷》,整个人异常开心,对旁边的人说自己中意这部小说很久了,徐厂长还是英明,將剧本交给他拍。
    在片场给黄祖默发去电报,告诉黄祖默,先让他进行准备工作,等到自己回到沪市,两人再碰头商量具体细节。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222689/6389855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