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抵达前线

推荐阅读:996的福报从每天100万开始半岛:做梦而已,你来真的啊?同时穿越:白嫖的正確打开方式接管地府后,我成了诡异头子疯批师叔她杀疯了,全宗火葬场!逆转权宠悍妻折骨开局停职?我转投纪委调查组华娱2001:叫我导演!

    第295章 抵达前线
    从燕京到滇省,这是一段枯燥的旅程。王严和李俊为了不让大家无聊,时不时的在车厢里面组织活动,活跃一下气氛。
    整个剧组的人都坐在一列硬座车厢里,时间久了,屁股坐的生疼。
    不过也没有人像其它车厢的乘客一样,钻到椅子下面睡觉的,毕竟在心里,大家都是体面人。
    剧组给刘一民有专门的硬卧,躺久了也难受。朱霖作为演员,只能坐硬座。
    刘一民让她去硬卧休息,她硬着脖子不去,怕别人说她搞特殊。
    “同志们,大家有什么绝活,都站起来表演表演!”王严笑着说道,站起来在大家看不到的地方,悄摸摸的活动着屁股。
    冯小钢和陈佩斯的脸上,因为输牌,两个人脸上被贴满了旧报纸撕成的纸条,听到王严的话,双手扒拉了一下纸条,搞得像是皇帝拨开冕旒一样。
    “我来,我来!”冯小钢也站起来积极地说道。
    “耍赖嘛,这不是!”朱时茂不满地说道。
    “我是部队的,我给大家唱一首军歌!”
    冯小钢不等王严点头,就在车厢里面唱了起来。站在过道上,唱的时候,手一边做动作,一边打招呼。
    余光时刻留意着扮演女护士的几个女演员,见她们面无表情,时不时将脑袋望向窗外,顿时失落了起来。
    匆忙唱完之后,就一屁股坐在了椅子上。
    接下来又有不少人站起来唱歌,朱霖拉着刘一民两人合唱了一首《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啊亲爱的人啊携手前进携手前进
    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充满阳光
    ……】
    一曲唱罢,整个车厢上充满了欢声笑语。
    冯小钢站起来大声地说道:“唱的好,刘一民同志跟朱霖同志这合唱,让我知道什么才是比翼鸟、并蒂,这感情,把我们都给羡慕死了。”
    朱时茂和陈佩斯两人一唱一和的也夸奖了几句,逗笑了整个车厢。
    张峰毅急的额头上渗出密密麻麻的汗珠,恨不得拍了拍脑袋,骂一句死脑子,快想啊!
    想了半天,伸长脖子说了一句:“我也觉得是这样!”
    乘警和乘务员站在车厢的连接处,装作忙碌的样子,看着剧组的表演。
    过了一会儿列车长走了过来,身后还跟着几个穿着蓝色的制服的乘务员。
    列车长跟李俊低声聊了几句,目光转向刘一民的身上,下一刻就笑呵呵地走了过来:“刘一民同志是吧,能在这列火车上见到你,我们整个包乘组都非常高兴!
    你的小说我们都有看,《凯旋在子夜》更是爱不释手。我们在这列火车上,见过不少烈士的父母,他们的孩子有的还不到二十岁。”
    列车长紧紧地握着刘一民的手,两人的手心都黏出了汗水,也不舍得松开。
    几名乘务员笑着感谢刘一民给大家带来了优秀的小说,其中有一名挂着“广播员”胸章的女广播员,邀请剧组的人参加广播,给全列车的旅客带来欢乐。
    朱霖也兴致冲冲的去了,给大家唱了几首歌。
    其余的乘客还在想,今儿广播站是怎么了,样一套一套的。
    朱霖离开后,张峰毅不知道什么时候挪到了刘一民的旁边,憨厚的冲着他笑了笑。
    “刘一民同志,不好意思啊,当时您跟朱霖同志结婚,我是想去参加,可惜不知道地方!”张峰毅低声说道。
    刘一民撇头打量了一下局促的张峰毅,调侃道:“没事,我不记仇!”
    张峰毅闻言,心里一松。这件事情,压了他好几天了。休息的那一天,他早上起来高高兴兴地找自己的大学同学去玩儿了。
    下午回来刚到剧组的宿舍,就看到喝的醉醺醺的冯小钢、朱时茂和陈佩斯。
    三个人不断地讲着婚礼现场,又说什么刘一民拉着冯小钢的手:“说林大林演技差,小钢可替之。”
    张峰毅知道三个人都去了,鼻子都气歪了,三个人鬼心眼子真多,净欺负老实人!
    “刘一民同志,要不要甩两把?”冯小钢冲着这边喊道,目光盯着张峰毅,想从张峰毅的表情里看到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刘一民无聊,就坐了过去,接过冯小钢的位置,甩了两把,每次赢的都是有惊无险,要死的牌,偏偏能绝处逢生。
    “一民同志这打牌的技术真是绝了!”陈佩斯笑嘻嘻地说道。
    冯小钢看着刘一民的牌,笑着说道:“嘿,这手牌要打的你们上天无路,下地无门了!”
    张峰毅也在旁边做参谋,总感觉这不像是能赢的。
    不过,十分钟后,刘一民最后的一张四被陈佩斯的一张三给送走了。
    朱霖回来后,刘一民觉得没啥挑战性,也就不玩了。
    张峰毅偷偷的拿起陈佩斯的牌,瞄了一眼,这三个三,咋还单出呢!
    晚上,张峰毅猛地睁开眼睛,这特么哪里打的是牌啊,都是人情世故!
    刘一民早上醒来,走到剧组的车厢里,冲着李俊问道:“李导,这是到哪儿了?”
    “徐州!”李俊说道。
    王严笑着说道:“一天一夜,才到徐州!”
    “我以前拍解放战争的戏来过这里!”李俊指了指远处的隐约可见的城区:“徐州地方,历代大规模征战五十余次,在这个古战场上,决定了多少王朝的兴衰,也正是在这里,我们彻底的埋葬了光头在中原和华东战场上的精锐。”
    “当年项霸王也是在离这儿不远的地方,走上了末路!”王严感慨道。
    “人民用小推车推出来的胜利!”
    李俊想了什么,一扫身上困意,笑着看向了刘一民,正准备开口,余光扫过王严,硬生生地将话咽到了喉咙里面。
    这个王严,可是北影厂的人啊!
    等到两人单独呆在一起的时候,李俊低声对刘一民说道:“我们刚走过淮海战役的旧址,我内心有一种强烈的渴望,你知道是什么吗?”
    “怎么?想把淮海战役拍出来?”刘一民装作十分随意的样子!
    李俊愕然:“你怎么知道?”
    “猜的,李导我太了解你了,也太了解八一厂了。毕竟拍摄军事题材的作品,本身就是八一厂的任务。”
    “知我者,一民也!要是真有机会,希望到时候让你来写这个本子!”
    《大决战》是在90年代由李俊执导拍摄的,但是八一厂想拍已经很久了。可是考虑到经费问题,一直没有正式开始。
    “哈哈哈,李导,我等着!”刘一民笑着说道。心里面不由得激动起来,还真想当一回《大决战》的编剧。
    拍摄《大决战》动用了八一厂一千余名职工里面的八百多名,其中海陆空三军部队,出场多达三百多万人次,涉及的拍摄地点,十三个省。
    其中所要耗费的经费,达到了7千万。根本不是八一厂能够承受的,甚至几个电影厂加起来,都承受不了,非得专项经费不可。
    “我们都等着!”李俊见王严走过来了,立马咳嗽了一声,不再说话。
    这俩兄弟血水情里面,还夹杂着八百多个心眼。
    火车继续往南行驶,包乘组为了让演员们有放松的机会。到了大站的时候,总会先通知剧组的人蹲在门口等候,趁着上下车的时间,在站台上走一走。
    因为这列车厢就他们剧组,上下比其它的门方便多。
    剧组演员戏称这个时间段叫做“放风”!
    6月5号,剧组经过转乘,终于到达了这次的目的地之一的文山。
    刘一民和朱霖倚靠着肩膀坐在卡车的车厢里面,这是部队派来接应的军车。
    文山这边没有通火车,只能由当地运输部队把他们从最近的火车站接过来。
    而拍摄的这段时间,这五辆大卡车也将跟着他们行动,前面有一辆吉普开路。
    李俊和王严本来打算让他坐吉普,刘一民看着两人早已经僵硬成铁板的屁股,让他们坐了。
    到了文山就是到了边境,这里跟燕京完全不同,一副金戈铁马的肃杀景象。
    时不时地能看到装载着士兵的军车、坦克开往边境,同时,也能看到传讯的吉普,往来奔驰。
    “刘老师,看到这景象,才知道什么叫做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朱霖低声说道。
    部队的同志害怕他们颠簸,开的很慢。但是其它的运兵车,一个开的比一个快。
    他们的目的地是文山的一处军营,这里有一个边防团。
    “嗐,你们是文工团的?”有军车里探出脑袋,看向他们这蜗牛车队,好奇地喊道。
    这边还没回复,车已经拉开了距离。
    汽车走了一个小时,终于抵达了目的地。
    朱霖率先跳下车,接着伸手要扶刘一民,刘一民不甘示弱跳了下去,低声冲着朱霖说道:“我不要面子的吗?”
    朱霖嘿嘿一笑:“那下次换刘老师扶我,我不要面子!”
    剧组的演员好奇地踢着脚下的红土地,感叹着这里的土竟然是红色的。
    刚下车还没列队,一行人从旁边的矮楼里走了出来,大声地笑道:“你们哪一位是刘一民同志啊?”
    “我是!”刘一民出列说道。
    “哎呦,我是231团,团长陈大民,你叫我陈大民就行,咱们都是民,以后有事就找我!”
    “我是政委林友华,老陈不在,找我也行!”
    刘一民握住两人的手笑着说道:“感谢陈团长、林政委!”
    林政委身材偏瘦,眉心有颗痣,看起来就是政工出身。陈团长是方形脸,浓眉大眼,说起话来周边空气嗡嗡作响。
    “客气客气,我们盼望你们来,已经很久喽!”陈团长笑着说道:“感谢你为我们写了一篇好小说,同志们都想念你。我的那些老朋友们知道你们来的是我231团,一个个都羡慕坏喽!”
    “同志们都等着你们!”林政委说道。
    “陈团长、林政委,这位是李俊导演,这位是王严导演!”
    李俊和王严主动伸手,向他们的配合表示感谢。
    “不客气不客气,你们给部队拍戏,部队理应帮助。我们师长说喽,对你们的要求,只有点头去办,没有摆手拒绝!”
    陈团长说话的时候,带着川音调调,但是并不浓。
    六七月的文山,天气炎热,从闷热的卡车里出来,气也喘不上。
    林政委赶紧让大家进楼,并让人抽上来井水,给大家洗脸。边防团后勤给大家发放人丹、清凉油等防暑物品。
    很多战士在营房里面,透过窗户,激动地看着剧组的人。有人拿着《凯旋在子夜》猜测到底谁才是刘一民。
    剧组的演员住在两层的一座空营房里面,王严将刘一民和朱霖安排到了一个房间。除了导演和刘一民是双人间外,其余的全是大通铺。
    走进屋里,铺完床后,朱霖直接趴在床上,锤着屁股说道:“真当成铁的整啊!”
    “来,我帮你揉揉!”刘一民用毛巾擦了擦脸,笑着说道。
    还没揉几下,下面响起了喊声:“剧组的同志们,收拾好之后,都来食堂吃饭!炊事班的同志们,给大家准备了大肉包子,一咬一口油!”
    “走吧,吃饭去!”
    刘一民和朱霖跟着陈团长来到了部队的食堂,简简单单的一个砖木结构的大厅,长方形木板一排排的摆在中间当餐桌。
    “刘一民同志,咱们部队简陋,比不得燕京,不过想吃什么,尽管给炊事班说!”林政委指了指几个正在忙碌的炊事班战士。
    几个人一边忙碌,一边抬起眼皮偷偷的打量着刘一民,猜测他到底是谁。
    边防部队在战时的餐标有补贴,另外,剧组吃饭是额外拿的经费,伙食不能说太好,但是也算不上差。
    吃完饭,林团长给大家讲着注意事项:“同志们,这里离战场很近,但也相对远。敌人的特工一般不会过来,但是大家也要小心。
    要出营地,必须报告。外出拍摄,我们会有警卫连的战士们跟着。
    另外,敌机虽然不会进咱们领空,但也会在附近侦查。大家要注意听防空警报,不要慌,但是也不能不管不顾,毕竟敌人狗叫跳墙也不是没可能”
    陆军打的激烈,双方也都出动了空军,但基本上都是侦查,并没发生空战。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222689/6390145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