耽美书吧 > 玄幻小说 > 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 > 第330章 《青年作家在美国的二十个日夜》

第330章 《青年作家在美国的二十个日夜》

推荐阅读:权宠悍妻开局停职?我转投纪委调查组七零:被换亲后我成了人生贏家极品小仙医我只想熬死你们,別逼我打死你们负债3万亿,债主们跪求我别死转职纹身师,开局给校花纹过肩龙隆万盛世开局迎娶苏家神女,奖励重瞳体!美漫:蝙蝠侠能有什么坏心思?

    第330章 《青年作家在美国的二十个日夜》
    对于邹获凡的邀请,刘一民点头答应:“到时候有时间,我一定给您捧捧场!”
    “哈哈哈,你这样说,我就更有信心了。诗坛自从82年开始显示出疲态,我是真的担心啊!”
    刘一民给邹获凡留下了几句后世的鸡汤,名字叫做《前进》。
    邹获凡笑着说道:“这两句有冲劲,能鼓励现在迷茫的年轻。‘向前冲才是青春,向阳盛开才是我们!’,青春,青春真怀念啊!”
    “青春追寻理想,后来的理想又变成了青春。人都是这样,从少年到死亡,生命长短不一,但这些过程一个不少。”刘一民感慨道。
    “对,你说的不错,蜉蝣一日,也是一生。虽说朝生暮死,但什么都经历了一遍。我那些年纪轻轻就牺牲的好友,人生短暂但也是荡气回肠。”
    刘一民拍了拍邹获凡的手:“还整悲伤了!”
    两人一起到了招待所跟马爷聊了半个小时,约定等过年了,三个人再坐在一块喝酒。
    旁边接替马爷的周兴,这两年也大变样了,从返城知青到结婚有了家,脸上生活的痕迹越来越重,比以前更不健谈了。
    等刘一民走后,周兴羡慕地说道:“刘一民同志这生活才叫生活啊,说书里讲的少年成名就讲的是刘一民同志了吧!
    成作家、当教授、出国领奖替国争光!”
    马爷看着刘一民的背影,想着第一次在大池子见刘一民的时候的样子。
    不由得说道:“那时候一民刚来燕京,大池子里,隔着热气,马爷我看他小鸟儿都是嫩的!”
    刘一民要是听到马爷的话,估计得眼前一黑。周兴听到马爷的话,笑容里恶趣味十足。
    马爷继续说道:“兴儿啊,人这一辈子,富也一生,穷也一生,不能比。人的贪心无止境,得了千田想万田,当上宰相望称王,做了皇帝想成仙!
    你觉得他容易,那你不是他,各有各的苦啊,知足啊常乐!你瞧我,喝酒有咸菜咱就着咸菜喝,没咸菜咱筷子蘸酱油照样喝,日子一样过,只要活着,比啥都强!”
    说完,马爷带着周兴回到了锅炉房,周兴拿起铁锹往锅炉里面铲着煤。
    临近过年,文化部果然把文物局谈成的文物返还的成就给刊登在了报纸上,不过并没有具体点明文物的价值。
    人民群众看到这个好消息,采购年货、抢大白菜的路上都在议论着这件事情。
    “这美帝还是有点良心,知道还了!”
    “良心?狗屁!咱们要是不要,他们才想不起来!报纸上不是讲了,当时咱们作家代表团在美国要了,他们回来了,文物局的同志去,两拨人才要回来了十二件!”
    “对,这上面讲了事情经过。瞧刘一民同志说这句话多好‘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现在的年轻人啊,都得多学学!”
    “《城》最新的杂志你们看了吗?徐驰同志发表了一篇作品叫做——《青年作家在美国的二十个日夜》,讲的是刘一民同志在美国的二十天里面干了啥,怒斥媒体、迎战猴子、彻夜写作,站在街头接受美国采访扯着嗓子嘶吼,他是在替我们吼啊!”
    文化部从代表团回来的时候,一边让记者宣传,一边让徐驰帮忙写篇报告文学作品,如今到2月终于发表出来了。
    不过徐驰并没有选择在燕京的杂志发表,而是选择了南方杂志《城》。
    徐驰在给刘一民的信里表示:“如今南方的商业氛围浓厚,挣钱的手段多种多样,尤其是沿海地区,人们是‘敢想敢干’。他的这篇报告文学发表到《城》的大本营,就是想以刘一民为榜样,传播一下爱国精神。”
    在商业活跃的地区,除了人们‘敢想敢干’之外,一些垃圾文学作品开始抬头,虽然没有登堂入室进入大杂志、大报刊,但这苗头就让徐驰警惕了起来。
    徐驰写的东西,当然是自己做主,发表到南方也不错。话说回来,刘一民还真没在沪市以南的地方首发过作品。
    在南方他的影响力如何,他还真不清楚。
    不过他知道在一个地方,他的口碑并不是很好,那就是复旦大学中文系。
    这是李学勤告诉他的,复旦大学中文系是“伤痕文学”学院派的大本营之一,刘一民对“伤痕文学”的态度,在这儿口碑能好才怪了。
    徐驰的报告文学和文化部的新闻一南一北相互呼应,加上《凯旋在子夜》电影卖了一千多个拷贝的消息,整个春节期间“刘一民”是热闹非凡。
    “这香菜能不能便宜点?”
    “不能,你以为你谁啊?刘一民啊,脸挺大啊,过年啥菜不涨价,你要是刘一民,我给你便宜点!”
    啥是口碑,这就是口碑!
    燕京机场,刘一民拉着忐忑的朱霖登上了飞往郑市的飞机。朱霖手里面拿着安全带尴尬地看向刘一民,学着他怎么系。
    “刘老师,你攥紧我的手,我有点紧张!”朱霖捏着刘一民的手,不自觉地用起了劲儿。
    刘一民搂住朱霖的肩膀,低声安慰道:“放心,没啥事儿!”
    随着飞机的引擎声响起,飞机滑上跑道开始起飞。
    飞机起飞的失重感让朱霖爬到了刘一民的怀里,不敢看向外面,等到升到一定高度后,朱霖才抬起头小心翼翼地看向窗外。
    “燕京这么小、白云.”朱霖犹如一个刚买到喜欢玩具的孩子一样,稀奇不已。
    “刘老师,我去给你抓朵云做!”朱霖怪笑道。
    刘一民说道:“太凉了不吃!”
    朱霖一听,立马咯咯笑了起来,将脑袋靠在刘一民的肩上看着不断后退的天空。
    燕京到郑市坐飞机只用了不到两个小时,从东郊机场坐公交到了郑市火车站。
    凭借刘一民的教授身份,买了两张软卧票。
    “现在买软卧,终于不用让万老师帮忙买了!”刘一民拉着朱霖朝着车站里面挤去。
    朱霖说道:“可惜我靠我自己还没办法买!”
    “瞧,还挺要强的!”
    早上从燕京出发,下午就到了汝城,加上赶到家里的一个多小时,到家赶上吃晚饭。
    李大山开着大队的拖拉机带着两人回到了麦积大队,这台拖拉机是县里给麦积大队修路买的,让不少大队急红了眼。
    旁边坐着的李兰勇说道:“一民,要不是你,县里面也不会给咱大队买拖拉机。这拖拉机现在可是大队为数不多的集体生产财产了。”
    “就是,一民,咱们大队也沾你的光嘞!这路啊我们从入冬就开始修,现在走着好走多了。”李大山嘴里叼着用作业本卷的手工烟,讲起路来美的不行。
    回去的路上,刘一民亲自看了看。路虽然没硬化,但是拓宽了,修平整了。
    汝城是煤炭之城,煤的附属品煤矸石多的用不完,拖拉机用煤矸石铺在了黄土上,当做路基。
    铺一次用不了多久,但煤矸石多啊,再铺一次就行了。
    “这也不能算我头上,你们要是不主动修路,县里面想帮也没法帮啊!”
    到了麦积大队,刘福庆和杨秀云已经在大队口等着了,杨秀云见到朱霖,就是拉着手嘘寒问暖。
    “从入了冬,我跟你爹就等你俩回来过年呢!”杨秀云开开心心地拉着朱霖往家里面走。
    ps:税王竟然真的打了伊朗.大家怎么看?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222689/6390368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