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体验人生,人生游戏(五千字)
推荐阅读:家族修仙:我靠抽卡发展家族、签到百年,我种出通天灵族、冻死风雪夜,重生真嫡女虐翻全家、美利坚打猎:从荒野独居开始、大唐:刑部之主,不科学破案、千面之龙、重生1977大时代、向哥布林复仇的少女勇者、兽世万人迷:娇软美人多子多福、哈利波特:我和无数个我速通诸天、
第169章 体验人生,人生游戏(五千字)
对于国贸和王府井这两家即将开业的“真维斯”旗舰店,秦远是寄予厚望的。
广告宣传一旦铺开,流量引进来,门店就是承接和转化的最关键一环。
方明海在广东的工厂早已开足马力,只要燕京这边品牌宣传一打响,真维斯“百店计划”就能迅速在全国各大城市铺开。
抢占国内市场,树立品牌形象,对普通人来说或许需要经年累月的积累,但对拥有先知和雄厚资本的秦远而言,核心就是精准的营销和高效的执行。
在这个信息相对匮乏、消费者对广告信任度极高的年代,广告的威力远超后世。
而如何将广告带来的短期热度转化为长期的品牌忠诚度,则需要依靠过硬的产品质量、差异化的设计、良好的购物体验以及门店形象来支撑。
没有百年老店的底蕴,就只能在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地方下苦功夫,快速建立品牌认知。
这一点,秦远比这个时代的任何商人都要清醒。
从金祥大厦出来,伊莲娜很自然地挽住秦远的手臂,问道:“秦,现在我们去哪里?”
这时,武卫国从后面跟上,低声询问:“远哥,要现在去国贸店看看吗?我去把车开过来。”
秦远摇摇头:“先回家。店里明天再去看也不迟。”
他看向武卫国,“今天我爸妈说要摆两桌,算是给我接风,也让大家聚聚。卫国,你等下开车去接一下老张叔,一起过来吃饭。”
武卫国有些迟疑:“远哥,那我跟着你,让别的兄弟去接张叔?你身边不能没人。”
他始终牢记着自己的职责。
秦远摆摆手,示意他放心:“没事,有安德烈和马可夫他们跟着就行。今天是家宴,放松点。”
说完,他带着伊莲娜打了一辆出租车。
说实话,他其实不太清楚伊莲娜为何执意要跟他来中国,但她既然来了,他也不会拒之门外。
有这样一位能力出众、容貌惊人的红颜知己在身边,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赏心悦目。
而伊莲娜本人,则对古老的中国充满了好奇,一切都觉得新鲜有趣。
临近春节,街道两旁早已张灯结彩,洋溢着喜庆的气氛。
这对伊莲娜来说是完全新奇的体验。
“秦,能不能先去商场?我想买些东西。”
上了车之后,伊莲娜的目光从窗外收回,看向秦远道。
“买什么?”秦远虽然问了,但还是让司机往长安街那边去了。
伊莲娜一脸认真道:“我问过陈了,他说在中国,第一次去男方家里,一定要带礼物,这是礼貌。”
秦远失笑,没想到她还特意去打听了这些。
两人在西单逛了逛,伊莲娜精心挑选了送给秦远父亲的好酒、送给母亲张桂兰的真丝围巾和护肤品,还给弟弟秦明买了新潮的夹克,给妹妹秦芳买了一个精美的洋娃娃和一大包果零食,考虑得十分周到。
秦远看着这些,只是帮她拎着包,也没有劝阻。
很快,他们回到了樱桃胡同。
车子刚在胡同口停下,就引起了不小的骚动。
几位在门口晒太阳、唠嗑的大娘看到秦远带着一个金发碧眼、身材高挑的洋姑娘,还提着大包小包,顿时眼睛都亮了。
她们热情地跟秦远打着招呼,眼神却不住地往伊莲娜身上瞟。
等秦远他们一进院子,立刻就像发现了惊天大新闻一样,兴奋地四处传播开来。
说老秦家的大小子,出息了!
带回来一个比电影明星还漂亮的洋媳妇儿!
原本安静的胡同,因为秦远的归来和伊莲娜的出现,瞬间变得热闹非凡。
进了家门,母亲张桂兰正在厨房里忙得热火朝天,听到动静探出头,看到儿子和伊莲娜,连忙在围裙上擦擦手,朝屋里喊:“建国!别看你那电视了!你儿子回来了!还带了……带了客人!”
父亲秦建国闻声立刻从里屋出来,弟弟秦明和妹妹秦芳也好奇地跟了出来。
他们看到伊莲娜,都是一愣,眼中满是惊艳。
秦建国早就从武卫国那里听说大儿子带回来一个苏联姑娘,但亲眼见到,还是被伊莲娜的容貌和气场所震撼,一时间有些手足无措,只是连连道:“好,好,来了就好……快,快屋里坐!”
秦明赶紧上前,红着脸,笨拙地想要接过伊莲娜手中的礼物,用生硬的英语结结巴巴地说:“hello… let me help you…”
伊莲娜对他微微一笑,用清晰的中文说:“谢谢您,弟弟。”
这一声“弟弟”叫得秦明耳朵根都红了,手足无措地站在那里。
小妹妹秦芳则仰着小脸,大眼睛扑闪扑闪地看着伊莲娜,奶声奶气地问:“姐姐,你真好看,你是我哥哥的女朋友吗?是我嫂嫂吗?”
伊莲娜看了一眼身旁含笑不语的秦远,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蹲下身,将那个漂亮的洋娃娃递给秦芳,温柔地说:“妹妹,这是送你的礼物。”
秦芳看到娃娃,立刻欢呼一声,紧紧抱住,对伊莲娜的好感度瞬间飙升到了顶点。
“谢谢姐姐!我最喜欢你了!”
秦远在一旁,只是笑着。
前世他是孤儿,从未体验过家庭的温暖。
如今在这个游戏世界却是体验到了家人的温暖,也是别有一番滋味。
没错,他就是在体验,体验人生。
过了一会儿,武卫国领着老张头也到了。
小院门口此时已经挤了不少看热闹的邻居和孩子,都想瞧瞧这罕见的洋姑娘。
武卫国好不容易才挤进来。
老张头看着这热闹景象,哈哈笑道:“远子,咱们这樱桃胡同,可是有年头没这么热闹过了!你这回来一趟,比过年还热闹!”
秦远也笑,问道:“老张叔,您过来的时候,没顺道回您家祖宅那边看看?”
老张头老家也在樱桃胡同,而且是头门大户,祖宅是真正的三进四合院。
而什么是三进四合院呢?
这样说吧,小皇宫,有内宅,内院,外宅外院。
前面是座房,两边耳房,整整齐齐二三十间屋子。
是能住一大家族人的豪宅。
这样的四合院,在后世那都是几千万,几亿来的。
不像秦远他们家,只是一进院而已。
提到祖宅,老张头眼神黯淡了一下,摆摆手,叹了口气:“算了算了,那院子现在住了好几户人家,产权早就扯不清了,归居委会管着就归他们管着吧。”
“我老头子一个,没儿没女的,要那么大房子干嘛,睹物思人,反而难受。”
秦远见他情绪低落,知道那是他一段不愿多提的伤心往事,便不再多问,转而招呼大家:“妈说饭菜都快好了,咱们准备开饭吧!”
堂屋里,大圆桌上已经摆满了张桂兰精心准备的家常菜,香气四溢。
电视开着,播放着晚间新闻,充当着背景音。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气氛热闹而温馨。
席间,母亲张桂兰一边给伊莲娜夹菜,一边问秦远:“对了,斌子和刚子呢?怎么没跟你一块回来?还有麻杆儿,我听说他早回来了,也不到我这个干娘面前来报个到,是不是都把我忘了?”
秦远笑着解释:“妈,哪能啊!麻杆儿是我让他先回廊坊老家的。下个月10号,他就要和卓娅办婚礼了,不得提前回去准备准备?”
“他特意跟我说了,到时候亲自开车来接您去廊坊,请您坐上座!”
张桂兰一听,顿时眉开眼笑,嘴上却谦虚道:“哎哟,那上座得是他爹妈坐,我去凑个热闹,沾沾喜气就行啦!”
父亲秦建国也关心地问:“那斌子和刚子呢?这都快过年了,苏联那边的事还没忙完?”
武卫国在一旁接过话答道:“秦叔,苏联那边刚签了好几个大单,确实离不开人。斌哥和刚哥得在那儿盯着最后一波货发出来。”
“不过他们说了,肯定赶在小年前回来,麻杆儿的婚礼,他们可是拍着胸脯要当伴郎的,绝不会错过!”
秦建国听后,欣慰地连连点头,端起酒杯:“好啊,好啊!忙点好,忙点是正事!”
“想想去年这时候,他们这几个还整天不着家,我在家里提心吊胆。”
“现在好了,个个都有了正经事业,麻杆儿也要成家立业了,小远也……也带了朋友回来。好,很好!”
他心情大好,举杯向老张头敬酒:“张老哥,这杯我敬您!多谢您当初带着这帮孩子,把他们引上了正途!”
老张头连忙举杯,一饮而尽,却摇头笑道:“建国老弟,你这话可不对。可不是我带的他们,是他们自己就有出息,尤其是你家小远,那是真龙!”
“我顶多算是……算是跟在后面摇旗呐喊的老喽啰!”
众人闻言都笑了起来。
就在这时,电视里传出一阵熟悉的飞机轰鸣声,紧接着是新闻播音员字正腔圆的声音:
“欢迎收看,今日燕京财经,就在1月20日当天,四川航空公司从苏联购买的四架图-154民航客机,已顺利抵达成都双流机场。
此次引进,将极大增强川航的运力规模。
据悉,川航近日已向民航局申请新开多条国内航线……”
“据本台记者了解,此次中苏民间贸易的巨大成功,是由燕京远东贸易公司全力协助促成。
该公司总经理秦远先生亲赴苏联古比雪夫,与飞机制造厂代表别列克谢·图波列夫以及苏联民航工业部门达成了七架客机的认购协议,最终以八百车皮各类国内物资成功抵扣……”
“此次‘罐头换飞机’的贸易壮举,充分展现了我国民间商业智慧的活力与魄力,为新时期的中苏民间贸易探索出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饭桌上的谈笑声瞬间安静了下来。
所有人都下意识地看向了电视屏幕,那上面正播放着飞机降落和模糊的签约镜头。
短暂的寂静后,母亲张桂兰第一个打破沉默,她指着电视,忍不住再次感慨:“哎哟,听听,听听,民间商业智慧,说的就是这个远东贸易的老板!”
“真是了不得哦,用罐头换飞机,这脑子是怎么想的?不过他这名字,倒是和我们家小远一样。”
她完全没将自己的儿子与电视上的人是一个人身上想。
于他而言,自家儿子小富即安就可以。
能登上电视,登上报纸,那得多大的人物。
他们这些小老百姓就从来没想过。
父亲秦建国也把目光从电视上收回,咂咂嘴,看向秦远:“小远,你也是在苏联做生意的,听说过这个远东贸易,认识这位秦总吗?”
“这样的能人,我估计得是那种经常上报纸、跟大领导握手的大老板!”
秦远本人,看着电视屏幕上自己下飞机时被拍到的那个模糊侧影,忍着笑意,含糊地应和道:“嗯嗯,见过几面,是挺厉害的……主要还是运气好,运气好。”
站在他身后的武卫国实在没忍住,“噗嗤”一下笑出了声,又赶紧捂住嘴,憋得满脸通红。
他可是亲眼看着远哥在苏联是如何运筹帷幄、谈笑间搞定七架飞机的。
此刻看着远哥被父母当面“夸”却只能低调应承的样子,这戏剧性的反差实在让人忍俊不禁。
饭桌上的气氛变得有些微妙。
电视里播音员字正腔圆的声音还在继续,描绘着那个与自家儿子同名同姓的“秦总”如何叱咤风云,完成惊世贸易。
张桂兰和秦建国老两口又是感慨又是羡慕,浑然不知那个被他们挂在嘴边夸赞的“大能人”,正坐在他们身边,忍着笑意,低头扒拉着碗里的米饭。
武卫国憋笑憋得辛苦,只能借着给老张头斟酒的动作掩饰一下。
老张头倒是稳得住,捻着生米,眯着眼听着新闻,仿佛也在品评一件与己无关的逸闻趣事,只是偶尔瞥向秦远的目光里,带着几分看乐子的戏谑。
伊莲娜碧蓝的眼睛里则充满了更大的困惑,她不太理解这种中国人特有的、在至亲面前保持极度低调甚至隐瞒的处事方式。
在她看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理应获得家人最大的赞誉和自豪。
她看了看秦远,见他只是微笑,便也按下了询问的念头,学着其他人的样子,安静吃饭。
倒是年纪最小的秦芳,注意力很快就被伊莲娜送给她的那个精致洋娃娃完全吸引了过去,抱着娃娃爱不释手,早就把电视里的飞机大炮忘到了脑后。
“行了行了,电视里的人物,离咱们太远。”秦建国最终挥了挥手,像是要把那种不切实际的羡慕甩开,重新端起酒杯。
“咱就过好咱自己的日子。来,老张哥,卫国,咱再走一个!庆祝咱们一家团圆,也预祝麻杆儿新婚大喜!”
气氛重新活跃起来。
张桂兰也开始不停地给伊莲娜夹菜:“闺女,多吃点,尝尝阿姨做的红烧肉,合不合口味?到了这儿就跟到自己家一样,别客气。”
伊莲娜努力地用着筷子,虽然还有些笨拙,但态度极其认真,每尝一口都会真诚地点头用中文说:“很好吃,谢谢阿姨。”
她的乖巧和美丽,很快就让张桂兰笑得合不拢嘴,看她的眼神越来越像看自家儿媳妇。
晚饭在一种微妙而温馨的氛围中结束。
帮忙收拾完碗筷,又坐在一起喝了会儿茶,聊了聊家常,主要是听老张头说些过去的趣事和苏联的风土人情,直到夜色渐深,武卫国才起身告辞,顺便送老张头回去。
秦远和伊莲娜将两人送到胡同口。
折返回家时,胡同里看热闹的人早已散去,只剩下清冷的月光和零星几家窗户透出的暖光。
“为什么?”伊莲娜终于忍不住,轻声问道,“为什么不告诉叔叔阿姨,电视里的秦远就是你?他们为你感到骄傲,这不是很好吗?”
秦远双手插在大衣口袋里,踩着地上的月光,笑了笑:“有时候,保持一点距离和神秘感,对他们来说是一种保护。”
“知道的太多,反而会让他们担心。”
“现在这样,他们只知道儿子在做正经生意,赚了点钱,生活安稳,这就够了。”
“至于那些惊心动魄和巨额财富,离他们的世界太远,未必是好事。”
他顿了顿,补充道:“而且,看着他们那样纯粹地为我‘另一个身份’感到惊叹,也挺有趣的,不是吗?”
伊莲娜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中国文化中的这种含蓄和家庭观念,对她来说还需要慢慢体会。
“走吧,我送你回酒店,顺便我带你看看晚上的燕京城。”
秦远背着双手,踩着胡同下的路灯照出的影子,时前时后。
伊莲娜跟在身旁。
巍峨的高墙,枯落的树叶,往来零丁的几个身影,一切都是陌生的。
回头看着身后,甚至还能看到跟在后面的马可夫几人。
但她看了看身边那道无法看透的身影。
心不自觉的静了下来!
这种感觉,在苏联,在莫斯科,从未有过!
她不自觉的向秦远的方向,靠近了几分。
(本章完)
对于国贸和王府井这两家即将开业的“真维斯”旗舰店,秦远是寄予厚望的。
广告宣传一旦铺开,流量引进来,门店就是承接和转化的最关键一环。
方明海在广东的工厂早已开足马力,只要燕京这边品牌宣传一打响,真维斯“百店计划”就能迅速在全国各大城市铺开。
抢占国内市场,树立品牌形象,对普通人来说或许需要经年累月的积累,但对拥有先知和雄厚资本的秦远而言,核心就是精准的营销和高效的执行。
在这个信息相对匮乏、消费者对广告信任度极高的年代,广告的威力远超后世。
而如何将广告带来的短期热度转化为长期的品牌忠诚度,则需要依靠过硬的产品质量、差异化的设计、良好的购物体验以及门店形象来支撑。
没有百年老店的底蕴,就只能在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地方下苦功夫,快速建立品牌认知。
这一点,秦远比这个时代的任何商人都要清醒。
从金祥大厦出来,伊莲娜很自然地挽住秦远的手臂,问道:“秦,现在我们去哪里?”
这时,武卫国从后面跟上,低声询问:“远哥,要现在去国贸店看看吗?我去把车开过来。”
秦远摇摇头:“先回家。店里明天再去看也不迟。”
他看向武卫国,“今天我爸妈说要摆两桌,算是给我接风,也让大家聚聚。卫国,你等下开车去接一下老张叔,一起过来吃饭。”
武卫国有些迟疑:“远哥,那我跟着你,让别的兄弟去接张叔?你身边不能没人。”
他始终牢记着自己的职责。
秦远摆摆手,示意他放心:“没事,有安德烈和马可夫他们跟着就行。今天是家宴,放松点。”
说完,他带着伊莲娜打了一辆出租车。
说实话,他其实不太清楚伊莲娜为何执意要跟他来中国,但她既然来了,他也不会拒之门外。
有这样一位能力出众、容貌惊人的红颜知己在身边,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赏心悦目。
而伊莲娜本人,则对古老的中国充满了好奇,一切都觉得新鲜有趣。
临近春节,街道两旁早已张灯结彩,洋溢着喜庆的气氛。
这对伊莲娜来说是完全新奇的体验。
“秦,能不能先去商场?我想买些东西。”
上了车之后,伊莲娜的目光从窗外收回,看向秦远道。
“买什么?”秦远虽然问了,但还是让司机往长安街那边去了。
伊莲娜一脸认真道:“我问过陈了,他说在中国,第一次去男方家里,一定要带礼物,这是礼貌。”
秦远失笑,没想到她还特意去打听了这些。
两人在西单逛了逛,伊莲娜精心挑选了送给秦远父亲的好酒、送给母亲张桂兰的真丝围巾和护肤品,还给弟弟秦明买了新潮的夹克,给妹妹秦芳买了一个精美的洋娃娃和一大包果零食,考虑得十分周到。
秦远看着这些,只是帮她拎着包,也没有劝阻。
很快,他们回到了樱桃胡同。
车子刚在胡同口停下,就引起了不小的骚动。
几位在门口晒太阳、唠嗑的大娘看到秦远带着一个金发碧眼、身材高挑的洋姑娘,还提着大包小包,顿时眼睛都亮了。
她们热情地跟秦远打着招呼,眼神却不住地往伊莲娜身上瞟。
等秦远他们一进院子,立刻就像发现了惊天大新闻一样,兴奋地四处传播开来。
说老秦家的大小子,出息了!
带回来一个比电影明星还漂亮的洋媳妇儿!
原本安静的胡同,因为秦远的归来和伊莲娜的出现,瞬间变得热闹非凡。
进了家门,母亲张桂兰正在厨房里忙得热火朝天,听到动静探出头,看到儿子和伊莲娜,连忙在围裙上擦擦手,朝屋里喊:“建国!别看你那电视了!你儿子回来了!还带了……带了客人!”
父亲秦建国闻声立刻从里屋出来,弟弟秦明和妹妹秦芳也好奇地跟了出来。
他们看到伊莲娜,都是一愣,眼中满是惊艳。
秦建国早就从武卫国那里听说大儿子带回来一个苏联姑娘,但亲眼见到,还是被伊莲娜的容貌和气场所震撼,一时间有些手足无措,只是连连道:“好,好,来了就好……快,快屋里坐!”
秦明赶紧上前,红着脸,笨拙地想要接过伊莲娜手中的礼物,用生硬的英语结结巴巴地说:“hello… let me help you…”
伊莲娜对他微微一笑,用清晰的中文说:“谢谢您,弟弟。”
这一声“弟弟”叫得秦明耳朵根都红了,手足无措地站在那里。
小妹妹秦芳则仰着小脸,大眼睛扑闪扑闪地看着伊莲娜,奶声奶气地问:“姐姐,你真好看,你是我哥哥的女朋友吗?是我嫂嫂吗?”
伊莲娜看了一眼身旁含笑不语的秦远,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蹲下身,将那个漂亮的洋娃娃递给秦芳,温柔地说:“妹妹,这是送你的礼物。”
秦芳看到娃娃,立刻欢呼一声,紧紧抱住,对伊莲娜的好感度瞬间飙升到了顶点。
“谢谢姐姐!我最喜欢你了!”
秦远在一旁,只是笑着。
前世他是孤儿,从未体验过家庭的温暖。
如今在这个游戏世界却是体验到了家人的温暖,也是别有一番滋味。
没错,他就是在体验,体验人生。
过了一会儿,武卫国领着老张头也到了。
小院门口此时已经挤了不少看热闹的邻居和孩子,都想瞧瞧这罕见的洋姑娘。
武卫国好不容易才挤进来。
老张头看着这热闹景象,哈哈笑道:“远子,咱们这樱桃胡同,可是有年头没这么热闹过了!你这回来一趟,比过年还热闹!”
秦远也笑,问道:“老张叔,您过来的时候,没顺道回您家祖宅那边看看?”
老张头老家也在樱桃胡同,而且是头门大户,祖宅是真正的三进四合院。
而什么是三进四合院呢?
这样说吧,小皇宫,有内宅,内院,外宅外院。
前面是座房,两边耳房,整整齐齐二三十间屋子。
是能住一大家族人的豪宅。
这样的四合院,在后世那都是几千万,几亿来的。
不像秦远他们家,只是一进院而已。
提到祖宅,老张头眼神黯淡了一下,摆摆手,叹了口气:“算了算了,那院子现在住了好几户人家,产权早就扯不清了,归居委会管着就归他们管着吧。”
“我老头子一个,没儿没女的,要那么大房子干嘛,睹物思人,反而难受。”
秦远见他情绪低落,知道那是他一段不愿多提的伤心往事,便不再多问,转而招呼大家:“妈说饭菜都快好了,咱们准备开饭吧!”
堂屋里,大圆桌上已经摆满了张桂兰精心准备的家常菜,香气四溢。
电视开着,播放着晚间新闻,充当着背景音。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气氛热闹而温馨。
席间,母亲张桂兰一边给伊莲娜夹菜,一边问秦远:“对了,斌子和刚子呢?怎么没跟你一块回来?还有麻杆儿,我听说他早回来了,也不到我这个干娘面前来报个到,是不是都把我忘了?”
秦远笑着解释:“妈,哪能啊!麻杆儿是我让他先回廊坊老家的。下个月10号,他就要和卓娅办婚礼了,不得提前回去准备准备?”
“他特意跟我说了,到时候亲自开车来接您去廊坊,请您坐上座!”
张桂兰一听,顿时眉开眼笑,嘴上却谦虚道:“哎哟,那上座得是他爹妈坐,我去凑个热闹,沾沾喜气就行啦!”
父亲秦建国也关心地问:“那斌子和刚子呢?这都快过年了,苏联那边的事还没忙完?”
武卫国在一旁接过话答道:“秦叔,苏联那边刚签了好几个大单,确实离不开人。斌哥和刚哥得在那儿盯着最后一波货发出来。”
“不过他们说了,肯定赶在小年前回来,麻杆儿的婚礼,他们可是拍着胸脯要当伴郎的,绝不会错过!”
秦建国听后,欣慰地连连点头,端起酒杯:“好啊,好啊!忙点好,忙点是正事!”
“想想去年这时候,他们这几个还整天不着家,我在家里提心吊胆。”
“现在好了,个个都有了正经事业,麻杆儿也要成家立业了,小远也……也带了朋友回来。好,很好!”
他心情大好,举杯向老张头敬酒:“张老哥,这杯我敬您!多谢您当初带着这帮孩子,把他们引上了正途!”
老张头连忙举杯,一饮而尽,却摇头笑道:“建国老弟,你这话可不对。可不是我带的他们,是他们自己就有出息,尤其是你家小远,那是真龙!”
“我顶多算是……算是跟在后面摇旗呐喊的老喽啰!”
众人闻言都笑了起来。
就在这时,电视里传出一阵熟悉的飞机轰鸣声,紧接着是新闻播音员字正腔圆的声音:
“欢迎收看,今日燕京财经,就在1月20日当天,四川航空公司从苏联购买的四架图-154民航客机,已顺利抵达成都双流机场。
此次引进,将极大增强川航的运力规模。
据悉,川航近日已向民航局申请新开多条国内航线……”
“据本台记者了解,此次中苏民间贸易的巨大成功,是由燕京远东贸易公司全力协助促成。
该公司总经理秦远先生亲赴苏联古比雪夫,与飞机制造厂代表别列克谢·图波列夫以及苏联民航工业部门达成了七架客机的认购协议,最终以八百车皮各类国内物资成功抵扣……”
“此次‘罐头换飞机’的贸易壮举,充分展现了我国民间商业智慧的活力与魄力,为新时期的中苏民间贸易探索出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饭桌上的谈笑声瞬间安静了下来。
所有人都下意识地看向了电视屏幕,那上面正播放着飞机降落和模糊的签约镜头。
短暂的寂静后,母亲张桂兰第一个打破沉默,她指着电视,忍不住再次感慨:“哎哟,听听,听听,民间商业智慧,说的就是这个远东贸易的老板!”
“真是了不得哦,用罐头换飞机,这脑子是怎么想的?不过他这名字,倒是和我们家小远一样。”
她完全没将自己的儿子与电视上的人是一个人身上想。
于他而言,自家儿子小富即安就可以。
能登上电视,登上报纸,那得多大的人物。
他们这些小老百姓就从来没想过。
父亲秦建国也把目光从电视上收回,咂咂嘴,看向秦远:“小远,你也是在苏联做生意的,听说过这个远东贸易,认识这位秦总吗?”
“这样的能人,我估计得是那种经常上报纸、跟大领导握手的大老板!”
秦远本人,看着电视屏幕上自己下飞机时被拍到的那个模糊侧影,忍着笑意,含糊地应和道:“嗯嗯,见过几面,是挺厉害的……主要还是运气好,运气好。”
站在他身后的武卫国实在没忍住,“噗嗤”一下笑出了声,又赶紧捂住嘴,憋得满脸通红。
他可是亲眼看着远哥在苏联是如何运筹帷幄、谈笑间搞定七架飞机的。
此刻看着远哥被父母当面“夸”却只能低调应承的样子,这戏剧性的反差实在让人忍俊不禁。
饭桌上的气氛变得有些微妙。
电视里播音员字正腔圆的声音还在继续,描绘着那个与自家儿子同名同姓的“秦总”如何叱咤风云,完成惊世贸易。
张桂兰和秦建国老两口又是感慨又是羡慕,浑然不知那个被他们挂在嘴边夸赞的“大能人”,正坐在他们身边,忍着笑意,低头扒拉着碗里的米饭。
武卫国憋笑憋得辛苦,只能借着给老张头斟酒的动作掩饰一下。
老张头倒是稳得住,捻着生米,眯着眼听着新闻,仿佛也在品评一件与己无关的逸闻趣事,只是偶尔瞥向秦远的目光里,带着几分看乐子的戏谑。
伊莲娜碧蓝的眼睛里则充满了更大的困惑,她不太理解这种中国人特有的、在至亲面前保持极度低调甚至隐瞒的处事方式。
在她看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理应获得家人最大的赞誉和自豪。
她看了看秦远,见他只是微笑,便也按下了询问的念头,学着其他人的样子,安静吃饭。
倒是年纪最小的秦芳,注意力很快就被伊莲娜送给她的那个精致洋娃娃完全吸引了过去,抱着娃娃爱不释手,早就把电视里的飞机大炮忘到了脑后。
“行了行了,电视里的人物,离咱们太远。”秦建国最终挥了挥手,像是要把那种不切实际的羡慕甩开,重新端起酒杯。
“咱就过好咱自己的日子。来,老张哥,卫国,咱再走一个!庆祝咱们一家团圆,也预祝麻杆儿新婚大喜!”
气氛重新活跃起来。
张桂兰也开始不停地给伊莲娜夹菜:“闺女,多吃点,尝尝阿姨做的红烧肉,合不合口味?到了这儿就跟到自己家一样,别客气。”
伊莲娜努力地用着筷子,虽然还有些笨拙,但态度极其认真,每尝一口都会真诚地点头用中文说:“很好吃,谢谢阿姨。”
她的乖巧和美丽,很快就让张桂兰笑得合不拢嘴,看她的眼神越来越像看自家儿媳妇。
晚饭在一种微妙而温馨的氛围中结束。
帮忙收拾完碗筷,又坐在一起喝了会儿茶,聊了聊家常,主要是听老张头说些过去的趣事和苏联的风土人情,直到夜色渐深,武卫国才起身告辞,顺便送老张头回去。
秦远和伊莲娜将两人送到胡同口。
折返回家时,胡同里看热闹的人早已散去,只剩下清冷的月光和零星几家窗户透出的暖光。
“为什么?”伊莲娜终于忍不住,轻声问道,“为什么不告诉叔叔阿姨,电视里的秦远就是你?他们为你感到骄傲,这不是很好吗?”
秦远双手插在大衣口袋里,踩着地上的月光,笑了笑:“有时候,保持一点距离和神秘感,对他们来说是一种保护。”
“知道的太多,反而会让他们担心。”
“现在这样,他们只知道儿子在做正经生意,赚了点钱,生活安稳,这就够了。”
“至于那些惊心动魄和巨额财富,离他们的世界太远,未必是好事。”
他顿了顿,补充道:“而且,看着他们那样纯粹地为我‘另一个身份’感到惊叹,也挺有趣的,不是吗?”
伊莲娜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中国文化中的这种含蓄和家庭观念,对她来说还需要慢慢体会。
“走吧,我送你回酒店,顺便我带你看看晚上的燕京城。”
秦远背着双手,踩着胡同下的路灯照出的影子,时前时后。
伊莲娜跟在身旁。
巍峨的高墙,枯落的树叶,往来零丁的几个身影,一切都是陌生的。
回头看着身后,甚至还能看到跟在后面的马可夫几人。
但她看了看身边那道无法看透的身影。
心不自觉的静了下来!
这种感觉,在苏联,在莫斯科,从未有过!
她不自觉的向秦远的方向,靠近了几分。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223043/6374130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