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八卦掌的掌门人
推荐阅读:仙都、无武江湖、第五形态、影视从海豹突击队开始、我的公公叫康熙、仙人消失之后、拐个皇帝回现代、集群重炮轰杀修仙者、抗战之关山重重、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
沈浩明的思绪开始飘远,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在他脑中徐徐展开。
首先是东都市空手道业余比赛。
方诚凭藉一记教科书般的“手刀顏面打”,精准击中对手面部,乾净利落地拿下一个“一本”,轻鬆夺冠。
接著是全省职业锦標赛。
面对各路强敌,方诚的步法已经炉火纯青,他用行云流水的“上步逆突→前踢→迴旋踢”组合技,將对手压製得毫无还手之力,再次將金牌收入囊中。
然后是全国大赛的决赛场。
面对来自极真流的重炮手,方诚不退反进,以一招精妙的“刻突”抢在对手重拳之前得分,以微弱优势险胜,站上了全国之巔。
从此,方诚的名字响彻整个夏国武道界。
但这还不够!
沈浩明的幻想继续高歌猛进。
世界空手道联盟的总决赛,巨蛋武道馆,数万观眾的吶喊声震耳欲聋。
方诚代表夏国,对阵卫冕冠军,来自东瀛的空手道天才。
最后一秒,比分持平。
只见方诚一声暴喝,以一记完美的“前蹴”,正中对手腹部。
裁判高举旗帜——“一本!”
全场瞬间沸腾!
方诚获得了世界冠军,成了松涛馆流派近几十年来最耀眼的巨星!
但他没有就此止步。
而是选择沉下心来,与沈浩明一同深研空手道的“型”与“分解组手”,將松涛馆流的技艺磨礪到了前无古人的境界。
他不再是单纯的运动员,而是一位真正的武道家,一代宗师!
而他沈浩明呢?
作为这位传奇宗师的惟一启蒙恩师和教练,他的名字也將被载入史册。
凭藉著教导出世界冠军的无上资歷和对空手道技艺的深刻理解。
他轻鬆晋升为黑带五段、六段……最终成为受万人敬仰的“九段范士”!
每当有人提起传奇宗师方诚时,都必然会提到那个伟大的名字——沈浩明师范!
一想到那副画面,沈浩明就忍不住嘴角上扬,露出了痴汉般的笑容。
“沈教练?沈教练……”
几声询问悠悠飘入耳朵,將沈浩明从青云直上的美梦中拉了回来。
他一个激灵,看到方诚正用一种略带探寻的眼神看著自己。
“沈教练,手刀的基础动作您已经教过,后续的实战应用和组合技,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开始练习?”
“是啊,是啊。”
其他新学员闻言,顿时也纷纷附和。
“咳,咳咳!”
沈浩明老脸一红,连忙乾咳几声以掩饰自己的失態,迅速摆出教练的威严架势。
“基础都还没打牢就想著组合技?好高騖远!”
他先是习惯性地训斥了一句,隨即话锋一转。
“不过,看在你们悟性还不错的份上,今天我就破例教你们一个进阶技术——手刀的格挡反击。”
沈浩明清了清嗓子,神情变得严肃而专业。
“看好了。”
他走上几步,压低重心,摆出经典的后屈立架势。
目光锁定面前的空气,仿佛那里站著一个无形的对手。
“这是最基础的攻防转换技术,核心是防反一体,当对手以中段直拳攻来时……”
他一边说,一边模擬著格挡动作,进行动作拆解。
“你们就用外手刀格挡,接触的瞬间,身体要像拧毛巾一样,將力量从腰部传导至手臂,顺势化开对方的攻击。”
他的动作流畅舒展,手掌如刀背般,划出一道弧线。
“格挡完成的瞬间,就是反击的开始。”
“这个时候不要有任何犹豫!转胯,送肩,后手逆突,直击对方中路要害!”
话音未落,他的另一只拳头已经如铁锤般猛然击出。
手臂带动衣袖,“唰”的一声,发出颯爽有劲的破空声。
“手法与步法必须同步,要有一刀斩断对手的气势,再一锤定音的果决!”
“有了这种感觉,才是发力的关键。”
接著,他演练了第二个组合技。
“如果对手上步逼近,意图缠斗,可以用横手刀劈击其颈侧动脉,破坏敌人的平衡。”
他的手掌快如闪电,劈出后又瞬间收回,毫不拖泥带水。
“注意,手刀劈击要快收快放,一击即走,绝不能让对方抓住你的手臂,否则立刻会陷入被动。”
“在敌人重心不稳的瞬间,同时使用前踢追击!”
一记类似散打正蹬的前踢,紧隨手刀之后,沉稳停在半空中。
“这就是近身战中非常实用的基础组合技,贪多嚼不烂,你们先把这两招练熟。”
沈浩明缓缓收回踢出去的腿,长舒一口气。
“以后,我再教你们中远距离的组合技,以及如何配合投技和关节技制服对手。”
“好了,这堂课的重点就是打基础,现在开始,每个人练习一百次標准的手刀打!”
沈浩明目光扫过眾人,语气严厉。
“当你们能做到发力乾脆,每一次挥击都能带出『嗖』的风声时,就算初步入门,可以开始尝试击打物体了。”
“当然,別想著去劈木板,你们现在还差得远,先从软靶和沙袋开始。”
交代完毕,沈浩明便背著手,溜达到另一边,去指点那些正在进行组手对练的进阶班学员了。
方诚和几名新学员按照空手道的礼仪,齐齐鞠躬道谢。
隨后,便响起此起彼伏的呼喝声,眾人开始各自的练习。
方诚没有立刻起手,而是闭上双眼,在脑海中一遍遍地回放著沈浩明刚才的每一个动作。
从蹬地发力开始,力量如何通过脚踝、膝盖、胯部层层传递,再经过转腰、送肩。
最终凝聚於手臂,通过五指併拢形成的“刃部”挥出。
贯手,里手刀,外手刀,手刀加逆突,横手刀劈颈加前踢……
每一个动作的路线都清晰地印刻在他的脑海中。
隨即,他依法施展。
將这些基础的动作,一遍又一遍地重复施展,感受著每一块肌肉的收缩与舒张。
凭藉著恐怖的身体控制力和记忆力,方诚很快就完全掌握了发力的诀窍,动作也越来越熟练。
在外人看来,他每一次挥掌都虎虎生风,颇有气势。
几乎等同於那些已经练习数月的精英学员,甚至是职业选手。
但方诚心里却清楚,这距离真正的掌握还差得远。
至少,他的眼前並没有如预想中那般闪烁光芒,浮现出任何技能解锁的提示信息。
方诚现在能做的,就是不断重复,用成千上万次的练习,將这些动作彻底融入肌肉本能。
他想看看,是否能通过这种最直接的方式,解锁【空手道】这项新技能。
半个多小时过去了,面板依旧毫无反应。
方诚停了下来,稍作休息,暗自分析原因。
按照以往的经验,想要解锁一项完整的技能,光是学会几个基础动作还远远不够。
必须將这门功夫的所有核心技法都达到某种熟练度,融会贯通,才有可能被系统承认。
现代空手道发展至今,吸取百家之长,技法可谓五八门。
囊括了拳击、肘击、手刀、踢技、摔技、投技、寢技、锁技、绞技、逆技、擒拿等多种格斗技术。
其中大部分技术,本质上和其他格斗流派是相通的。
经过拳击、散打、泰拳、柔术等技能的练习。
方诚的拳脚功夫早已达到宗师级別,柔术的底子也让摔、投、锁、绞等控制技法完全构不成问题。
唯一的短板,就是以手刀为代表的开掌技术。
换句话说,就是手掌与手指的功夫。
或许,只是因为现在掌握的手刀技法太过基础和单一?
等掌握了更多的变式和组合技,应该就差不多了。
方诚听沈浩明的课前介绍。
空手道有四大传统流派:松涛馆流、刚柔流、和道流、糸东流。
每个流派对技法的侧重点都不同。
松涛馆流讲究大开大合,动作舒展,更注重腿法和投技。
其套路中的手刀动作多用於防守或控制,配合拳法、腿法进行反击,而非主动攻击手段。
而最擅长用手刀作为主要进攻方式的,当属以硬功和刚猛著称的刚柔流。
也就是真岛五郎家族所在的流派。
这个流派的武者往往採用劈砍硬物的方式来锻链手刀的威力,以开砖断石的表演闻名於世。
如果想学到更强、更全面的手刀技术,师从松涛馆流的沈浩明,其实並非最佳选择。
可惜,真岛五郎已经失踪快半年了。
否则倒是可以向他请教一二。
方诚稍作思索,决定等回到旧厂街后,去武大通那家音像店看看。
说不定能淘到几张空手道教学的碟片,自己再仔钻研下。
收敛思绪,瞧了一眼身边那几个正在偷懒的新学员。
才练了没多一会,他们就累得气喘吁吁,齜牙咧嘴,手臂动作变形得好像棒一样软。
方诚摇了摇头,將目光投向了大厅另一侧。
那里立著一排专门用来练习击打的固定人形靶。
刚刚结束训练的另一班学员,正在撤离场地。
方诚於是走到空出来的人形靶前,两脚前后开立,重新摆起架势。
这一次,他不再是凭空挥击。
而是將靶子想像成真正的敌人,进行模擬实战。
当然,必须控制著自己身体隱藏的狂暴力量,以免一掌下去,直接將训练器材砸烂了。
砰!砰!砰!
沉闷的击打声在训练馆內不断迴响。
方诚以人形靶为敌,演练著刚才学到的组合技。
外手刀格挡,隨即后手逆突直击心窝。
里手刀劈颈,紧接著便是一记前踢猛攻下盘。
施展的每一次手刀,都精准无比地劈砍在人形靶的颈部、肋下、心口等诸多要害部位。
逐渐地,他的进攻手法开始不局限於沈浩明所教授的范畴。
而是根据自己的感觉,不断调整出手姿势,步法配合。
隨著练习的深入,方诚心中也渐渐有了一丝属於自己的体悟。
手刀,其本质就是將手掌模擬成无刃的刀具进行劈砍。
其精髓不在於“劈”,而在於“斩”。
看似在一字之差,其实效果截然不同。
“劈”只是动作,是力量的释放。
而“斩”,还额外附带著一种意念,一种要將面前一切阻碍都一刀两断的决绝气势!
唯有心存斩断万物之念,力隨意动,才能將全身的力量凝聚於掌缘一线,达到真正的贯穿效果。
既然如此。
手刀这种技法,就不应该被视作单纯的肌肉运动,而是精神与肉体的合一!
这道明悟如闪电般划过方诚脑海,让他心潮涌动。
如果不是身在俱乐部,需要顾及影响,他真想试一试,全力一掌斩下去,会是何等光景。
稍稍平復了心绪,方诚旋即沉静下来,重新专注於基础技法的练习中。
阳光透过落地窗,在塑胶地板上照耀出一片明亮的区域。
学员们来了又走,走了又来,人影隨著光影不断穿梭。
不知不觉,已经快要下午四点。
训练大厅变得安静下来。
方诚停下动作,打算结束今天的练习。
捡起丟在地上的矿泉水瓶,拧开瓶盖,仰头灌了几大口。
以如今的体质,这点训练量甚至不足以让他出汗,只是有些口渴罢了。
就在这时,隨手放在旁边地板上的手机忽然震动起来,响起一串铃声。
方诚低头看去,屏幕上显示著一个陌生號码。
於是拿起手机,按下接听键,放到耳边。
“餵?”
“方诚啊,是我,董云川。”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老者的声音,宏亮中似乎还带著几分抑制不住的笑意,显得格外熟络。
方诚眉头一挑,有些疑惑。
“董云川?是谁啊?不认识。”
回应的语气平淡如水,隨后又问了一句:
“你是不是打错电话了?”
“呃……”
电话那头明显噎了一下,沉寂了数秒,隨后解释道:
“我是东都大学法学院的院长。”
“呃。”
这次轮到方诚诧异了。
法学院的院长找自己干什么?
他清楚记得自己报考的导师名单里,可没有这號人物。
与此同时,东都大学一间古色古香的办公室內。
红砖墙壁,巨大书架上塞满了各类法学典籍。
一个脸膛红润,精神矍鑠的老者正举著座机话筒,脸上笑容僵了一下。
董云川深吸一口气,耐著性子提醒道:
“去年十二月份,我们在马建国师兄家里参加聚会,见过一面的,想起来没有?”
“哦。”
方诚终於从记忆的角落里把这个人翻了出来。
脑海里瞬间浮现一幕画面。
一个脸庞通红、满头大汗的老爷子,用手掌贴著水壶,给大伙烧开水。
“你就是那个什么八卦门的掌门人。”
“是八卦掌!”
董云川闻言,脸色顿时一黑。
好傢伙,这小子感情是把我当成八卦周刊狗仔队的掌门了!
他强行按下心中的牢骚,清了清嗓子,切入正题:
“你现在有空吗?有件事,我想和你当面谈一谈。”
方诚闻言,目光微微一闪,旋即点头:
“行。”(本章完)
首先是东都市空手道业余比赛。
方诚凭藉一记教科书般的“手刀顏面打”,精准击中对手面部,乾净利落地拿下一个“一本”,轻鬆夺冠。
接著是全省职业锦標赛。
面对各路强敌,方诚的步法已经炉火纯青,他用行云流水的“上步逆突→前踢→迴旋踢”组合技,將对手压製得毫无还手之力,再次將金牌收入囊中。
然后是全国大赛的决赛场。
面对来自极真流的重炮手,方诚不退反进,以一招精妙的“刻突”抢在对手重拳之前得分,以微弱优势险胜,站上了全国之巔。
从此,方诚的名字响彻整个夏国武道界。
但这还不够!
沈浩明的幻想继续高歌猛进。
世界空手道联盟的总决赛,巨蛋武道馆,数万观眾的吶喊声震耳欲聋。
方诚代表夏国,对阵卫冕冠军,来自东瀛的空手道天才。
最后一秒,比分持平。
只见方诚一声暴喝,以一记完美的“前蹴”,正中对手腹部。
裁判高举旗帜——“一本!”
全场瞬间沸腾!
方诚获得了世界冠军,成了松涛馆流派近几十年来最耀眼的巨星!
但他没有就此止步。
而是选择沉下心来,与沈浩明一同深研空手道的“型”与“分解组手”,將松涛馆流的技艺磨礪到了前无古人的境界。
他不再是单纯的运动员,而是一位真正的武道家,一代宗师!
而他沈浩明呢?
作为这位传奇宗师的惟一启蒙恩师和教练,他的名字也將被载入史册。
凭藉著教导出世界冠军的无上资歷和对空手道技艺的深刻理解。
他轻鬆晋升为黑带五段、六段……最终成为受万人敬仰的“九段范士”!
每当有人提起传奇宗师方诚时,都必然会提到那个伟大的名字——沈浩明师范!
一想到那副画面,沈浩明就忍不住嘴角上扬,露出了痴汉般的笑容。
“沈教练?沈教练……”
几声询问悠悠飘入耳朵,將沈浩明从青云直上的美梦中拉了回来。
他一个激灵,看到方诚正用一种略带探寻的眼神看著自己。
“沈教练,手刀的基础动作您已经教过,后续的实战应用和组合技,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开始练习?”
“是啊,是啊。”
其他新学员闻言,顿时也纷纷附和。
“咳,咳咳!”
沈浩明老脸一红,连忙乾咳几声以掩饰自己的失態,迅速摆出教练的威严架势。
“基础都还没打牢就想著组合技?好高騖远!”
他先是习惯性地训斥了一句,隨即话锋一转。
“不过,看在你们悟性还不错的份上,今天我就破例教你们一个进阶技术——手刀的格挡反击。”
沈浩明清了清嗓子,神情变得严肃而专业。
“看好了。”
他走上几步,压低重心,摆出经典的后屈立架势。
目光锁定面前的空气,仿佛那里站著一个无形的对手。
“这是最基础的攻防转换技术,核心是防反一体,当对手以中段直拳攻来时……”
他一边说,一边模擬著格挡动作,进行动作拆解。
“你们就用外手刀格挡,接触的瞬间,身体要像拧毛巾一样,將力量从腰部传导至手臂,顺势化开对方的攻击。”
他的动作流畅舒展,手掌如刀背般,划出一道弧线。
“格挡完成的瞬间,就是反击的开始。”
“这个时候不要有任何犹豫!转胯,送肩,后手逆突,直击对方中路要害!”
话音未落,他的另一只拳头已经如铁锤般猛然击出。
手臂带动衣袖,“唰”的一声,发出颯爽有劲的破空声。
“手法与步法必须同步,要有一刀斩断对手的气势,再一锤定音的果决!”
“有了这种感觉,才是发力的关键。”
接著,他演练了第二个组合技。
“如果对手上步逼近,意图缠斗,可以用横手刀劈击其颈侧动脉,破坏敌人的平衡。”
他的手掌快如闪电,劈出后又瞬间收回,毫不拖泥带水。
“注意,手刀劈击要快收快放,一击即走,绝不能让对方抓住你的手臂,否则立刻会陷入被动。”
“在敌人重心不稳的瞬间,同时使用前踢追击!”
一记类似散打正蹬的前踢,紧隨手刀之后,沉稳停在半空中。
“这就是近身战中非常实用的基础组合技,贪多嚼不烂,你们先把这两招练熟。”
沈浩明缓缓收回踢出去的腿,长舒一口气。
“以后,我再教你们中远距离的组合技,以及如何配合投技和关节技制服对手。”
“好了,这堂课的重点就是打基础,现在开始,每个人练习一百次標准的手刀打!”
沈浩明目光扫过眾人,语气严厉。
“当你们能做到发力乾脆,每一次挥击都能带出『嗖』的风声时,就算初步入门,可以开始尝试击打物体了。”
“当然,別想著去劈木板,你们现在还差得远,先从软靶和沙袋开始。”
交代完毕,沈浩明便背著手,溜达到另一边,去指点那些正在进行组手对练的进阶班学员了。
方诚和几名新学员按照空手道的礼仪,齐齐鞠躬道谢。
隨后,便响起此起彼伏的呼喝声,眾人开始各自的练习。
方诚没有立刻起手,而是闭上双眼,在脑海中一遍遍地回放著沈浩明刚才的每一个动作。
从蹬地发力开始,力量如何通过脚踝、膝盖、胯部层层传递,再经过转腰、送肩。
最终凝聚於手臂,通过五指併拢形成的“刃部”挥出。
贯手,里手刀,外手刀,手刀加逆突,横手刀劈颈加前踢……
每一个动作的路线都清晰地印刻在他的脑海中。
隨即,他依法施展。
將这些基础的动作,一遍又一遍地重复施展,感受著每一块肌肉的收缩与舒张。
凭藉著恐怖的身体控制力和记忆力,方诚很快就完全掌握了发力的诀窍,动作也越来越熟练。
在外人看来,他每一次挥掌都虎虎生风,颇有气势。
几乎等同於那些已经练习数月的精英学员,甚至是职业选手。
但方诚心里却清楚,这距离真正的掌握还差得远。
至少,他的眼前並没有如预想中那般闪烁光芒,浮现出任何技能解锁的提示信息。
方诚现在能做的,就是不断重复,用成千上万次的练习,將这些动作彻底融入肌肉本能。
他想看看,是否能通过这种最直接的方式,解锁【空手道】这项新技能。
半个多小时过去了,面板依旧毫无反应。
方诚停了下来,稍作休息,暗自分析原因。
按照以往的经验,想要解锁一项完整的技能,光是学会几个基础动作还远远不够。
必须將这门功夫的所有核心技法都达到某种熟练度,融会贯通,才有可能被系统承认。
现代空手道发展至今,吸取百家之长,技法可谓五八门。
囊括了拳击、肘击、手刀、踢技、摔技、投技、寢技、锁技、绞技、逆技、擒拿等多种格斗技术。
其中大部分技术,本质上和其他格斗流派是相通的。
经过拳击、散打、泰拳、柔术等技能的练习。
方诚的拳脚功夫早已达到宗师级別,柔术的底子也让摔、投、锁、绞等控制技法完全构不成问题。
唯一的短板,就是以手刀为代表的开掌技术。
换句话说,就是手掌与手指的功夫。
或许,只是因为现在掌握的手刀技法太过基础和单一?
等掌握了更多的变式和组合技,应该就差不多了。
方诚听沈浩明的课前介绍。
空手道有四大传统流派:松涛馆流、刚柔流、和道流、糸东流。
每个流派对技法的侧重点都不同。
松涛馆流讲究大开大合,动作舒展,更注重腿法和投技。
其套路中的手刀动作多用於防守或控制,配合拳法、腿法进行反击,而非主动攻击手段。
而最擅长用手刀作为主要进攻方式的,当属以硬功和刚猛著称的刚柔流。
也就是真岛五郎家族所在的流派。
这个流派的武者往往採用劈砍硬物的方式来锻链手刀的威力,以开砖断石的表演闻名於世。
如果想学到更强、更全面的手刀技术,师从松涛馆流的沈浩明,其实並非最佳选择。
可惜,真岛五郎已经失踪快半年了。
否则倒是可以向他请教一二。
方诚稍作思索,决定等回到旧厂街后,去武大通那家音像店看看。
说不定能淘到几张空手道教学的碟片,自己再仔钻研下。
收敛思绪,瞧了一眼身边那几个正在偷懒的新学员。
才练了没多一会,他们就累得气喘吁吁,齜牙咧嘴,手臂动作变形得好像棒一样软。
方诚摇了摇头,將目光投向了大厅另一侧。
那里立著一排专门用来练习击打的固定人形靶。
刚刚结束训练的另一班学员,正在撤离场地。
方诚於是走到空出来的人形靶前,两脚前后开立,重新摆起架势。
这一次,他不再是凭空挥击。
而是將靶子想像成真正的敌人,进行模擬实战。
当然,必须控制著自己身体隱藏的狂暴力量,以免一掌下去,直接將训练器材砸烂了。
砰!砰!砰!
沉闷的击打声在训练馆內不断迴响。
方诚以人形靶为敌,演练著刚才学到的组合技。
外手刀格挡,隨即后手逆突直击心窝。
里手刀劈颈,紧接著便是一记前踢猛攻下盘。
施展的每一次手刀,都精准无比地劈砍在人形靶的颈部、肋下、心口等诸多要害部位。
逐渐地,他的进攻手法开始不局限於沈浩明所教授的范畴。
而是根据自己的感觉,不断调整出手姿势,步法配合。
隨著练习的深入,方诚心中也渐渐有了一丝属於自己的体悟。
手刀,其本质就是將手掌模擬成无刃的刀具进行劈砍。
其精髓不在於“劈”,而在於“斩”。
看似在一字之差,其实效果截然不同。
“劈”只是动作,是力量的释放。
而“斩”,还额外附带著一种意念,一种要將面前一切阻碍都一刀两断的决绝气势!
唯有心存斩断万物之念,力隨意动,才能將全身的力量凝聚於掌缘一线,达到真正的贯穿效果。
既然如此。
手刀这种技法,就不应该被视作单纯的肌肉运动,而是精神与肉体的合一!
这道明悟如闪电般划过方诚脑海,让他心潮涌动。
如果不是身在俱乐部,需要顾及影响,他真想试一试,全力一掌斩下去,会是何等光景。
稍稍平復了心绪,方诚旋即沉静下来,重新专注於基础技法的练习中。
阳光透过落地窗,在塑胶地板上照耀出一片明亮的区域。
学员们来了又走,走了又来,人影隨著光影不断穿梭。
不知不觉,已经快要下午四点。
训练大厅变得安静下来。
方诚停下动作,打算结束今天的练习。
捡起丟在地上的矿泉水瓶,拧开瓶盖,仰头灌了几大口。
以如今的体质,这点训练量甚至不足以让他出汗,只是有些口渴罢了。
就在这时,隨手放在旁边地板上的手机忽然震动起来,响起一串铃声。
方诚低头看去,屏幕上显示著一个陌生號码。
於是拿起手机,按下接听键,放到耳边。
“餵?”
“方诚啊,是我,董云川。”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老者的声音,宏亮中似乎还带著几分抑制不住的笑意,显得格外熟络。
方诚眉头一挑,有些疑惑。
“董云川?是谁啊?不认识。”
回应的语气平淡如水,隨后又问了一句:
“你是不是打错电话了?”
“呃……”
电话那头明显噎了一下,沉寂了数秒,隨后解释道:
“我是东都大学法学院的院长。”
“呃。”
这次轮到方诚诧异了。
法学院的院长找自己干什么?
他清楚记得自己报考的导师名单里,可没有这號人物。
与此同时,东都大学一间古色古香的办公室內。
红砖墙壁,巨大书架上塞满了各类法学典籍。
一个脸膛红润,精神矍鑠的老者正举著座机话筒,脸上笑容僵了一下。
董云川深吸一口气,耐著性子提醒道:
“去年十二月份,我们在马建国师兄家里参加聚会,见过一面的,想起来没有?”
“哦。”
方诚终於从记忆的角落里把这个人翻了出来。
脑海里瞬间浮现一幕画面。
一个脸庞通红、满头大汗的老爷子,用手掌贴著水壶,给大伙烧开水。
“你就是那个什么八卦门的掌门人。”
“是八卦掌!”
董云川闻言,脸色顿时一黑。
好傢伙,这小子感情是把我当成八卦周刊狗仔队的掌门了!
他强行按下心中的牢骚,清了清嗓子,切入正题:
“你现在有空吗?有件事,我想和你当面谈一谈。”
方诚闻言,目光微微一闪,旋即点头:
“行。”(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223448/6403713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