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旧时代的残党,十七年前悬案
推荐阅读:仙都、无武江湖、第五形态、影视从海豹突击队开始、我的公公叫康熙、仙人消失之后、拐个皇帝回现代、集群重炮轰杀修仙者、抗战之关山重重、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
翌日上午,江东市郊。
一栋掩映在茂林修竹间的独栋別墅,显得格外静謐雅致。
书房里,一缕上好的龙涎香自角落的博山炉中裊裊升起,將满室染得清香宜人。
阳光透过落地窗洒进来,照在光洁如镜的金丝楠木地板上。
也照在那张宽大的红木书案前,一位凝神挥毫的老者身上。
老者身穿一套剪裁得体的灰色练功服,身形清瘦,头髮白,但腰背挺得笔直如松。
他手腕沉稳,正以中锋行笔疾书。
笔下的羊脂玉宣纸上,一个“藏”字已近收尾。
只见他笔锋由疾转缓,最后在末端轻轻一提,作悬针之势。
整个字顿时透出一股锋鋩內敛、静待时发的沉雄气度。
“老爷,卫崢先生求见。”
门外,传来佣人恭敬的通报声。
“让他进来吧。”
老者头也不抬,声音平稳。
卫崢隨后走进书房,见老者仍在练字,便没有出声打扰。
只是恭敬地垂手立在一旁,目光落在书案旁的墙壁上。
那里掛著一幅装裱好的字,上书“气吞山河”四字,落款是“石承毅”。
老者又蘸了蘸墨,在另一张宣纸上,一气呵成地写下一个“杀”字。
与之前的“藏”字不同,这个“杀”字笔画凌厉,右侧的戈鉤更是锋芒毕露。
一股金戈铁马的肃杀之气扑面而来,仿佛能听到战场上的吶喊。
写完,老者才將手中的狼毫笔轻轻搁在笔洗上,满意地端详著自己的作品,淡淡说道:
“练字如练心,藏时要能如山岳不动,杀时便要如雷霆万钧。”
“如果藏不住锋芒,便谈不上真正的杀伐果断。”
“老师教诲的是,学生谨记。”
卫崢闻言,立刻躬身应道。
这时,一名佣人端著茶盘走了进来,將两杯热气腾腾的碧螺春分別放在了沙发旁的茶几上。
老者这才转过身,露出一张清癯的面容,目光温润有神。
他正是马东赫口中的那名石长官——石承毅。
“坐吧,小卫。”
这位石长官指了指一旁的沙发,招呼道:
“有日子没来看我了,怎么,是心里有怨气,怪我退下来之前,没给你提一提?”
“学生不敢。”
卫崢连忙解释:“学生只是,有些担心老师您……”
话说到一半,却又不知该如何继续。
“担心我被排挤到后勤部这种冷衙门,心里抹不开面子,没脸见人了?”
石承毅闻言笑了笑,神態豁达地在主位坐下:
“我倒是觉得挺好的,以前忙得脚不沾地,哪有时间享受生活?”
“你看我,现在每天练练字,养养,没有任何麻烦找上门,日子清閒得很吶。”
两人寒暄了几句之后,石承毅端起茶杯,吹了吹漂浮的茶叶。
目光却並未落在茶水上,而是锐利地审视著卫崢,缓缓开口:
“你这次回来,精气神都差了一大截。”
“任务报告我看了,责任不在你,是情报部门的失误,也有后续支援迟缓的缘故。”
他放下茶杯,发出一声轻响,话锋一转:
“我知道你在想什么。说到底,还是有人不希望你这个『石系』的干將再立新功罢了。”
“姓凌那人性格跋扈,向来睚眥必报,靠著科研部门上位后,现在掌控著大半个行动部,他们也知道你是我带出来的人。”
“就算我退下来之前,强行把你提成一级事务官,或者调你去其他部门当个主管,又能怎么样?”
“不过是个有名无实的位子,每天被人穿小鞋,关键时刻断掉给你的支援,早晚把你送进坑里,就像这次的事,未尝不是一个警告。”
“与其那样,不如安安稳稳地待在行动三处,那里还有几个老人在,没人敢动你。”
说到这里,石承毅看著卫崢,语气变得严肃起来:
“所以,这次队內针对一级事务官和高级搜查官的竞爭上岗,你最好还是別参与了。”
卫崢默然不语,只是端著茶杯的手,指节微微收紧。
石承毅见状,嘆了口气,语气又恢復了温和:
“放心,我会给人事处的小刘打个招呼,加快你的心理健康评估流程。”
“这段时间,你就踏踏实实地休息,別想那些有的没的。”
书房里一时陷入了沉默,只有窗外偶尔传来几声鸟鸣。
卫崢看著茶杯中沉浮的茶叶,眼神也在游离。
“老师,我还是怀念当初在训练营的日子。”
他双手摩挲著滚烫的杯壁,声音有些低沉:
“虽然很辛苦,但心里总憋著一股劲,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
石承毅闻言,微微一怔,隨即也陷入了回忆:
“我还记得,你在我带的那批学员里,本来资质平平,很不起眼。”
“没想到最后考核,硬是靠著一股不服输的蛮劲,拿了总分第三名,倒是让我对你刮目相看。”
说话间,他的眼神飘向窗外那棵高大的银杏树,仿佛重新看见往日崢嶸岁月。
“当年和现在的选拔方式可不一样。”
“那时候,咱们这些武者才是队里的顶樑柱,个个都是经过至少十年苦练,才有资格进入特搜队。”
“再往前三十年,我刚进训练营的时候,厉首长还在,他亲自给我们当教官。”
“每天天不亮就得起来扎马步站桩,一站就是两个小时,晚上还得抹上伤药,互相练排打功,疼得鬼哭狼嚎,但第二天,个个又都生龙活虎。”
“正是因为这种日復一日的刻苦训练,才造就了我们强悍的体魄和坚韧不拔的意志,也才有了特搜队后来的赫赫威名。”
“那时候,哪个不开眼的財阀世家敢跟我们叫板,国外的那些狗屁组织,听了特搜队的名號都得绕道走。”
说到这里,他收回目光,脸上的豪情渐渐褪去,化作一丝萧索的自嘲。
“哎,现在时代变了,科技进步了,有的是各种办法增强实力。”
“年轻队员出任务,动不动先打一管强化药剂,美其名曰『效率』,哪还静得下心练武。”
“老师……”
卫崢想开口说些什么,却发现任何话语都显得苍白无力。
“天下大势,非人力所能移也。”
石承毅摆了摆手,神情似乎已经释然:
“现在哪个国家不在搞人体改造实验?我对这些其实並没有太多意见,只是觉得他们做得太过极端。”
“武学终究是老祖宗传下来的瑰宝,不能轻易就这样拋弃,更应该深入研究,发扬光大。”
“可就算我这么想,没有上面支持,也没人愿意相信。”
“除非……能再出一个厉首长那样的绝世人物,否则面对歷史潮流,咱们啊,终究是旧时代的残党,该认命还是得认命。”
他絮絮叨叨地说著,最后又笑了笑:
“人老了,嘴就碎,你別往心里去。”
卫崢看著这位昔日的恩师,心中很不是滋味。
他知道,石承毅的退位,意味著特搜队里武者这个派系彻底失去了在总部的靠山。
自此之后,群龙无首,剩下的人日子只会更难过。
“小卫啊,你也不用太担心。”
石承毅反而安慰起他:
“以后多向那位顾次长靠拢,他初来乍到,正是需要人手的时候,而且看起来,跟姓凌的不是一路人,或许……会善待你们这些老伙计。”
看著老师这般模样,卫崢终於忍不住,將自己此次前来的真正目的说了出来:
“老师,学生这次来,其实是想向您匯报一件事。”
“哦,什么事,说来听听。”
石承毅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浮沫,神色平淡,仿佛对任何事都已提不起太大兴趣。
卫崢深吸一口气,声音隨即加重几分:
“我昨天,在马师叔家里,见到了一个真正的武学天才!”
隨后他便將昨天见到方诚的经过,以及方诚那如太阳般炽热的气场,恐怖的饭量,还有那“触摸到凝聚真我门槛”的修炼进度,一五一十地详细描述了一遍。
石承毅原本温和的眼神,隨著卫崢的讲述,慢慢变得锐利起来。
当听到“天人交感,引动天象”时,他端著茶杯的手,不易察觉地抖了一下。
“他在马家水牢闭关,五天时间就成功立意,开始塑境,甚至引动了天象?”
石承毅的声音里,多了一丝凝重。
“千真万確!”
卫崢肯定地说道:
“这种天赋,学生觉得……恐怕已经能和当年的厉首长相提並论了!”
石承毅沉默了。
他放下茶杯,缓缓站起身,在书房里来回踱步。
隨后走到落地窗前,背对著卫崢,看著窗外庭院里那棵枝繁叶茂的百年银杏。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他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他整个人的气息,却仿佛与这处书房隔绝开来,沉入了深不见底的思绪之中。
卫崢的话,在他心中掀起的,何止是惊涛骇浪!
一个能与年轻时的厉归真相提並论的天才?
他首先在心中盘算的,是这件事的真实性。
卫崢是他一手带出来的,性格沉稳,绝不会无的放矢。
那么,这个叫方诚的年轻人,其天赋至少也有卫崢描述的七八分。
五天,立意,塑境,天人交感……
这不是天赋,这是神跡!
这意味著什么?
石承毅的眼中精光一闪。
这意味著,传统武学一脉,或许还有翻盘的希望!
姓凌的一派之所以能大行其道,靠的就是科研部那些能量產的“超级士兵”。
他们確实比普通武者强大,却有明显上限,不仅根基不稳,精神层面还容易產生问题。
而武者一脉,缺的从来不是底蕴,缺的只是一个能镇得住场子、让所有人敬服的巔峰战力。
这个方诚,或许就是那根能撬动整个棋局的槓桿!
他不需要去改变目前特搜队的主流形势,那不现实。
但只要有他存在,只要他能以纯粹的武道,展现出超越用实验手段改造身体的力量。
那么,他就是一面活著的旗帜!
就能將日渐式微、心灰意冷的武者派系重新凝聚起来!
石承毅那颗早已古井无波的心,抑制不住地剧烈跳动起来。
这不仅是为了他自己,为了那些追隨他却被打压多年的门生故吏,更是为了將厉首长留下的传承,在这支队伍里延续下去。
他缓缓闭上双眼,又猛地睁开,眼中爆发出惊人的神采。
“让他来见我!”
石承毅霍然转身,目光如电般看向坐在沙发上的学生,语气不容置疑。
卫崢的脸上却露出一丝苦笑:
“老师,他恐怕来不了。”
“为何?”
“他……对我们特搜队,似乎不感兴趣。”
石承毅眉头一皱:
“他没有和马家那小子一起报考这次的春季选拔?”
“没有。”
卫崢摇了摇头:“我问过,马东赫说是因为背景审查过不了。”
“背景审查?”
石承毅冷哼一声:
“多大点事!如此天才,岂能埋没於民间?理应为国效力!”
“人事科那帮人是干什么吃的?简直是岂有此理!我现在就去跟他们好好理论理论!”
说著,便起身走向著书桌,准备打电话问责,完全没有之前那份平淡如水的气度。
“老师,您误会了。”
卫崢连忙劝阻:“不是背景审查被卡,而是他……压根就没报考。”
石承毅脚步一顿,愣住了。
卫崢解释道:
“我昨天从马家离开后,就动用身份,去东都警视厅的档案库里,调取了那个方诚的资料。”
“他是独生子,母亲健在,但他的父亲……在十七年前,因为涉嫌一桩连环杀人案,葬身火场,警方给出的结论是畏罪自杀。”
“如果只是单纯的连环杀人案,问题倒还不大,运作一下也能解决。”
“关键是,这桩案子,牵扯到了另一桩更大的事件。”
“什么事件?”
卫崢一字一顿地说道:“光武门,枪击案。”
石承毅的瞳孔猛地一缩,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件事,他怎么可能不知道。
那可是载入大夏民国史册,直接导致社会变革的大事件!
民国早期,因为军政府的高压统治,引发了民眾的强烈不满。
时年,一场声势浩大的抗议活动在东都爆发,数万民眾走上街头游行。
就在游行队伍经过光武门广场时,一群蒙面的枪手突然从周围的建筑中开火,对人群进行无差別射击。
当场就有数十名无辜路人、记者倒在血泊之中,连当时一位著名的民权活动家都身受重伤,险些遇害。
时任军政府宣称此事是反叛组织所为,意图製造混乱,嫁祸於人。
但民眾根本不信这套说辞,舆论於是彻底引爆,抗议的规模也空前扩大。
这件事,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最终迫使军政府下台,將权力移交给新一届的民选政府。
新政府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誓言彻查此事,组织纪念遇难者的活动,並积极抓捕在逃的凶手……(本章完)
一栋掩映在茂林修竹间的独栋別墅,显得格外静謐雅致。
书房里,一缕上好的龙涎香自角落的博山炉中裊裊升起,將满室染得清香宜人。
阳光透过落地窗洒进来,照在光洁如镜的金丝楠木地板上。
也照在那张宽大的红木书案前,一位凝神挥毫的老者身上。
老者身穿一套剪裁得体的灰色练功服,身形清瘦,头髮白,但腰背挺得笔直如松。
他手腕沉稳,正以中锋行笔疾书。
笔下的羊脂玉宣纸上,一个“藏”字已近收尾。
只见他笔锋由疾转缓,最后在末端轻轻一提,作悬针之势。
整个字顿时透出一股锋鋩內敛、静待时发的沉雄气度。
“老爷,卫崢先生求见。”
门外,传来佣人恭敬的通报声。
“让他进来吧。”
老者头也不抬,声音平稳。
卫崢隨后走进书房,见老者仍在练字,便没有出声打扰。
只是恭敬地垂手立在一旁,目光落在书案旁的墙壁上。
那里掛著一幅装裱好的字,上书“气吞山河”四字,落款是“石承毅”。
老者又蘸了蘸墨,在另一张宣纸上,一气呵成地写下一个“杀”字。
与之前的“藏”字不同,这个“杀”字笔画凌厉,右侧的戈鉤更是锋芒毕露。
一股金戈铁马的肃杀之气扑面而来,仿佛能听到战场上的吶喊。
写完,老者才將手中的狼毫笔轻轻搁在笔洗上,满意地端详著自己的作品,淡淡说道:
“练字如练心,藏时要能如山岳不动,杀时便要如雷霆万钧。”
“如果藏不住锋芒,便谈不上真正的杀伐果断。”
“老师教诲的是,学生谨记。”
卫崢闻言,立刻躬身应道。
这时,一名佣人端著茶盘走了进来,將两杯热气腾腾的碧螺春分別放在了沙发旁的茶几上。
老者这才转过身,露出一张清癯的面容,目光温润有神。
他正是马东赫口中的那名石长官——石承毅。
“坐吧,小卫。”
这位石长官指了指一旁的沙发,招呼道:
“有日子没来看我了,怎么,是心里有怨气,怪我退下来之前,没给你提一提?”
“学生不敢。”
卫崢连忙解释:“学生只是,有些担心老师您……”
话说到一半,却又不知该如何继续。
“担心我被排挤到后勤部这种冷衙门,心里抹不开面子,没脸见人了?”
石承毅闻言笑了笑,神態豁达地在主位坐下:
“我倒是觉得挺好的,以前忙得脚不沾地,哪有时间享受生活?”
“你看我,现在每天练练字,养养,没有任何麻烦找上门,日子清閒得很吶。”
两人寒暄了几句之后,石承毅端起茶杯,吹了吹漂浮的茶叶。
目光却並未落在茶水上,而是锐利地审视著卫崢,缓缓开口:
“你这次回来,精气神都差了一大截。”
“任务报告我看了,责任不在你,是情报部门的失误,也有后续支援迟缓的缘故。”
他放下茶杯,发出一声轻响,话锋一转:
“我知道你在想什么。说到底,还是有人不希望你这个『石系』的干將再立新功罢了。”
“姓凌那人性格跋扈,向来睚眥必报,靠著科研部门上位后,现在掌控著大半个行动部,他们也知道你是我带出来的人。”
“就算我退下来之前,强行把你提成一级事务官,或者调你去其他部门当个主管,又能怎么样?”
“不过是个有名无实的位子,每天被人穿小鞋,关键时刻断掉给你的支援,早晚把你送进坑里,就像这次的事,未尝不是一个警告。”
“与其那样,不如安安稳稳地待在行动三处,那里还有几个老人在,没人敢动你。”
说到这里,石承毅看著卫崢,语气变得严肃起来:
“所以,这次队內针对一级事务官和高级搜查官的竞爭上岗,你最好还是別参与了。”
卫崢默然不语,只是端著茶杯的手,指节微微收紧。
石承毅见状,嘆了口气,语气又恢復了温和:
“放心,我会给人事处的小刘打个招呼,加快你的心理健康评估流程。”
“这段时间,你就踏踏实实地休息,別想那些有的没的。”
书房里一时陷入了沉默,只有窗外偶尔传来几声鸟鸣。
卫崢看著茶杯中沉浮的茶叶,眼神也在游离。
“老师,我还是怀念当初在训练营的日子。”
他双手摩挲著滚烫的杯壁,声音有些低沉:
“虽然很辛苦,但心里总憋著一股劲,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
石承毅闻言,微微一怔,隨即也陷入了回忆:
“我还记得,你在我带的那批学员里,本来资质平平,很不起眼。”
“没想到最后考核,硬是靠著一股不服输的蛮劲,拿了总分第三名,倒是让我对你刮目相看。”
说话间,他的眼神飘向窗外那棵高大的银杏树,仿佛重新看见往日崢嶸岁月。
“当年和现在的选拔方式可不一样。”
“那时候,咱们这些武者才是队里的顶樑柱,个个都是经过至少十年苦练,才有资格进入特搜队。”
“再往前三十年,我刚进训练营的时候,厉首长还在,他亲自给我们当教官。”
“每天天不亮就得起来扎马步站桩,一站就是两个小时,晚上还得抹上伤药,互相练排打功,疼得鬼哭狼嚎,但第二天,个个又都生龙活虎。”
“正是因为这种日復一日的刻苦训练,才造就了我们强悍的体魄和坚韧不拔的意志,也才有了特搜队后来的赫赫威名。”
“那时候,哪个不开眼的財阀世家敢跟我们叫板,国外的那些狗屁组织,听了特搜队的名號都得绕道走。”
说到这里,他收回目光,脸上的豪情渐渐褪去,化作一丝萧索的自嘲。
“哎,现在时代变了,科技进步了,有的是各种办法增强实力。”
“年轻队员出任务,动不动先打一管强化药剂,美其名曰『效率』,哪还静得下心练武。”
“老师……”
卫崢想开口说些什么,却发现任何话语都显得苍白无力。
“天下大势,非人力所能移也。”
石承毅摆了摆手,神情似乎已经释然:
“现在哪个国家不在搞人体改造实验?我对这些其实並没有太多意见,只是觉得他们做得太过极端。”
“武学终究是老祖宗传下来的瑰宝,不能轻易就这样拋弃,更应该深入研究,发扬光大。”
“可就算我这么想,没有上面支持,也没人愿意相信。”
“除非……能再出一个厉首长那样的绝世人物,否则面对歷史潮流,咱们啊,终究是旧时代的残党,该认命还是得认命。”
他絮絮叨叨地说著,最后又笑了笑:
“人老了,嘴就碎,你別往心里去。”
卫崢看著这位昔日的恩师,心中很不是滋味。
他知道,石承毅的退位,意味著特搜队里武者这个派系彻底失去了在总部的靠山。
自此之后,群龙无首,剩下的人日子只会更难过。
“小卫啊,你也不用太担心。”
石承毅反而安慰起他:
“以后多向那位顾次长靠拢,他初来乍到,正是需要人手的时候,而且看起来,跟姓凌的不是一路人,或许……会善待你们这些老伙计。”
看著老师这般模样,卫崢终於忍不住,將自己此次前来的真正目的说了出来:
“老师,学生这次来,其实是想向您匯报一件事。”
“哦,什么事,说来听听。”
石承毅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浮沫,神色平淡,仿佛对任何事都已提不起太大兴趣。
卫崢深吸一口气,声音隨即加重几分:
“我昨天,在马师叔家里,见到了一个真正的武学天才!”
隨后他便將昨天见到方诚的经过,以及方诚那如太阳般炽热的气场,恐怖的饭量,还有那“触摸到凝聚真我门槛”的修炼进度,一五一十地详细描述了一遍。
石承毅原本温和的眼神,隨著卫崢的讲述,慢慢变得锐利起来。
当听到“天人交感,引动天象”时,他端著茶杯的手,不易察觉地抖了一下。
“他在马家水牢闭关,五天时间就成功立意,开始塑境,甚至引动了天象?”
石承毅的声音里,多了一丝凝重。
“千真万確!”
卫崢肯定地说道:
“这种天赋,学生觉得……恐怕已经能和当年的厉首长相提並论了!”
石承毅沉默了。
他放下茶杯,缓缓站起身,在书房里来回踱步。
隨后走到落地窗前,背对著卫崢,看著窗外庭院里那棵枝繁叶茂的百年银杏。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他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他整个人的气息,却仿佛与这处书房隔绝开来,沉入了深不见底的思绪之中。
卫崢的话,在他心中掀起的,何止是惊涛骇浪!
一个能与年轻时的厉归真相提並论的天才?
他首先在心中盘算的,是这件事的真实性。
卫崢是他一手带出来的,性格沉稳,绝不会无的放矢。
那么,这个叫方诚的年轻人,其天赋至少也有卫崢描述的七八分。
五天,立意,塑境,天人交感……
这不是天赋,这是神跡!
这意味著什么?
石承毅的眼中精光一闪。
这意味著,传统武学一脉,或许还有翻盘的希望!
姓凌的一派之所以能大行其道,靠的就是科研部那些能量產的“超级士兵”。
他们確实比普通武者强大,却有明显上限,不仅根基不稳,精神层面还容易產生问题。
而武者一脉,缺的从来不是底蕴,缺的只是一个能镇得住场子、让所有人敬服的巔峰战力。
这个方诚,或许就是那根能撬动整个棋局的槓桿!
他不需要去改变目前特搜队的主流形势,那不现实。
但只要有他存在,只要他能以纯粹的武道,展现出超越用实验手段改造身体的力量。
那么,他就是一面活著的旗帜!
就能將日渐式微、心灰意冷的武者派系重新凝聚起来!
石承毅那颗早已古井无波的心,抑制不住地剧烈跳动起来。
这不仅是为了他自己,为了那些追隨他却被打压多年的门生故吏,更是为了將厉首长留下的传承,在这支队伍里延续下去。
他缓缓闭上双眼,又猛地睁开,眼中爆发出惊人的神采。
“让他来见我!”
石承毅霍然转身,目光如电般看向坐在沙发上的学生,语气不容置疑。
卫崢的脸上却露出一丝苦笑:
“老师,他恐怕来不了。”
“为何?”
“他……对我们特搜队,似乎不感兴趣。”
石承毅眉头一皱:
“他没有和马家那小子一起报考这次的春季选拔?”
“没有。”
卫崢摇了摇头:“我问过,马东赫说是因为背景审查过不了。”
“背景审查?”
石承毅冷哼一声:
“多大点事!如此天才,岂能埋没於民间?理应为国效力!”
“人事科那帮人是干什么吃的?简直是岂有此理!我现在就去跟他们好好理论理论!”
说著,便起身走向著书桌,准备打电话问责,完全没有之前那份平淡如水的气度。
“老师,您误会了。”
卫崢连忙劝阻:“不是背景审查被卡,而是他……压根就没报考。”
石承毅脚步一顿,愣住了。
卫崢解释道:
“我昨天从马家离开后,就动用身份,去东都警视厅的档案库里,调取了那个方诚的资料。”
“他是独生子,母亲健在,但他的父亲……在十七年前,因为涉嫌一桩连环杀人案,葬身火场,警方给出的结论是畏罪自杀。”
“如果只是单纯的连环杀人案,问题倒还不大,运作一下也能解决。”
“关键是,这桩案子,牵扯到了另一桩更大的事件。”
“什么事件?”
卫崢一字一顿地说道:“光武门,枪击案。”
石承毅的瞳孔猛地一缩,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件事,他怎么可能不知道。
那可是载入大夏民国史册,直接导致社会变革的大事件!
民国早期,因为军政府的高压统治,引发了民眾的强烈不满。
时年,一场声势浩大的抗议活动在东都爆发,数万民眾走上街头游行。
就在游行队伍经过光武门广场时,一群蒙面的枪手突然从周围的建筑中开火,对人群进行无差別射击。
当场就有数十名无辜路人、记者倒在血泊之中,连当时一位著名的民权活动家都身受重伤,险些遇害。
时任军政府宣称此事是反叛组织所为,意图製造混乱,嫁祸於人。
但民眾根本不信这套说辞,舆论於是彻底引爆,抗议的规模也空前扩大。
这件事,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最终迫使军政府下台,將权力移交给新一届的民选政府。
新政府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誓言彻查此事,组织纪念遇难者的活动,並积极抓捕在逃的凶手……(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223448/6403725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