耽美书吧 > 玄幻小说 > 四合院:每天签到,她们都要 > 第六十二章:大哥归来,初次交锋

第六十二章:大哥归来,初次交锋

推荐阅读:给古人直播日常二婚美人,养娃躺赢[年代]安非他命( 1V1 黑道)发情期(兄妹abo)昨天暴雨预警情迷1942(二战德国)缠情难解1v2魔法少女的皮下是电竞传奇futa绯闻陷落团宠幼崽在星际爆红了

    时间一晃,便到了年关。
    北风卷著雪,宣告著隆冬的到来。
    光字片,也因为一个人的归来,而变得热闹了几分。
    周家的大哥,在建设兵团担任干部、被整个周家乃至光字片都寄予厚望的周秉义,回乡探亲了。
    周秉义的归来,让周家上下都沉浸在喜悦之中。
    然而,酒过三巡,当周秉义从父母和弟弟口中,听说了家里这几个月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后,他那敏锐的、远超常人的政治嗅觉,让他立刻捕捉到了一个关键的名字——李天华。
    弟弟的工作,是这个李天华一句话搞定的。
    光字片那个叫郑娟的可怜女人,也是在他的指点下,办起了红火的家具作坊。
    甚至,连远在贵州的妹妹周蓉,都因为他的一封信,而开始了深刻的自我反思。
    这个名叫李天华的京城知青,就像一个神秘的棋手,悄无声息地,改变著周家每一个人的命运轨跡。
    他究竟是谁?他来光字片,究竟想干什么?
    带著这份好奇与一丝不易察觉的警惕,周秉义在饭后,主动找到了正在院子里看书的李天华。
    “天华同志,你好,我是周秉昆的大哥,周秉义。”周秉义伸出手,脸上带著干部特有的、和煦而又疏离的微笑。
    “秉义大哥,你好。”李天华放下书,站起身,与他握了握手。
    两个同样优秀、同样城府深沉的年轻人,在这一刻,目光正式交匯。
    一场无声的、试探性的交锋,就此展开。
    “听我爸妈和秉昆说,家里这段时间,多亏了你的照顾。”周秉义开门见山,语气诚恳。
    “谈不上照顾,都是朋友,互相帮忙而已。”李天华回答得滴水不漏。
    “天华同志真是谦虚了。”周秉义笑了笑,话锋一转,看似隨意地问道,“听秉昆说,你是京城大院出来的?不知是哪个大院,说不定,我和我父亲,还认识你的父辈。”
    这是在试探他的底细。
    李天华心中瞭然,脸上却露出一抹恰到好处的黯然:“家父家母,都是在保密单位工作,早已为国牺牲。过去的事,不提也罢。”
    “烈士之后”这张牌,是无解的阳谋。
    周秉义闻言,神情一肃,立刻表达了歉意和敬意。
    试探无果,他便换了个角度,开始聊起了国家大事,从兵团的建设,聊到未来的政策走向。他想从言谈中,判断出李天华的学识、眼光和格局。
    李天华自然是应对自如。
    就在这时,他仿佛收到了某种感召,心中默念签到。
    【叮!新的一天已到来,是否签到?】
    【恭喜宿主获得:“未来三十年”国內政策走向简报(刪减版)!】
    看著脑海中浮现出的、那些足以让任何一个这个时代的政治家都为之疯狂的標题,李天华的嘴角,勾起了一抹微不可查的弧度。
    他看著眼前这个志向远大、一心想在政途上有所作为的周秉义,决定,送他一份“见面礼”。
    在聊到农业问题时,李天华看似“无意”地,拋出了一个观点。
    “秉义大哥,我个人觉得,现在这种『大锅饭』的模式,虽然保证了公平,但也挫伤了大家的生產积极性。未来,要想让农民真正富起来,或许……可以让一部分人,先把自家的地给包了?”
    “家庭联產承包”?
    这几个字,如同惊雷,在周秉义的脑海中炸响!
    这个想法,太大胆,太超前了!甚至,是有些“危险”的!
    不等他从震惊中回过神,李天华又像是想起了什么,继续说道:“还有,我觉得,光靠咱们自己关起门来搞建设,还是太慢。等时机成熟了,是不是可以考虑,在南方沿海的几个地方,划出几个圈,搞一些特殊政策,让国外的资本和技术,都到咱们这儿来?”
    “经济特区”?
    周秉义的瞳孔,骤然收缩!
    他看著眼前这个云淡风轻的年轻人,心中,掀起了滔天巨浪!
    眼前这个李天华,绝不是一个普通的知青!
    他的眼光,他的格局,已经远远超出了这个时代!
    周秉义第一次,对自己產生了怀疑。他意识到,这个看似被他“试探”的年轻人,实际上,一直在更高、更远的维度,俯瞰著自己。
    他,究竟想在光字片,或者说,在周家,得到什么?
    与周秉义的交锋,以一种李天华完全主导的、降维打击式的方式,宣告结束。
    周秉义对李天华的態度,也从最初的警惕与好奇,转变为了一种深深的、发自內心的敬畏。他不再去试图探究李天华的秘密,而是开始有意识地,向他请教一些关於未来的问题。
    时间,就在这平静而又暗流涌动的氛围中,悄然流逝。
    一场鹅毛大雪,毫无徵兆地,降临了整个吉春市。
    大雪下了一天一夜,整个光字片,都被厚厚的积雪所覆盖,仿佛披上了一层银装。
    美丽雪景的背后,却是残酷的现实。
    气温骤降,许多家庭的煤炭储备,都见了底。光字片这些老旧的土坯房,在大雪的重压下,更是发出了“嘎吱嘎吱”的、令人不安的声响。
    不少人家,都面临著缺煤断炊、房屋可能倒塌的困境。
    就在眾人一筹莫展之际,李天华,再次站了出来。
    【叮!新的一天已到来,是否签到?】
    【恭喜宿主获得:一百斤“优质无烟煤”!】
    (註:系统检测到宿主正在融入集体,本次签到奖励,可翻倍为一千斤。)
    看著院子里,凭空多出来的那一小堆,乌黑髮亮、品质极佳的无烟煤,李天华笑了。
    他找到了周秉昆和已经对他心悦诚服的曹德宝、乔春燕等人。
    “走,干活了!”
    李天华没有多余的废话,直接將煤炭分发下去,优先供给那些家里有老人和孩子的家庭。
    雪中送炭,最是暖人心。
    拿到煤炭的街坊邻里们,对李天华感激得无以復加。
    但这,还不够。
    李天华又组织起光字片的年轻人们,成立了一个“青年互助队”,由周秉昆带头,挨家挨户地,去帮助大家清扫屋顶的积雪,加固被大雪压坏的房梁。
    一时间,整个光字片,都投入到了一场热火朝天的生產自救运动之中。
    而李天华,无疑是这场运动的核心与灵魂。
    他不需要亲自去爬高上低,只需要站在院子里,统筹调度,偶尔递上一杯热水,说几句鼓舞人心的话,就能让所有人的干劲,都再涨三分。
    他的威望,通过这种最实际、最贴近民生的行动,在这一刻,达到了顶峰。
    在帮助一户邻居修缮屋顶时,李天华的目光,无意中,瞟向了不远处的军工厂。
    他那超凡的视力,让他清楚地看到,军工厂靠近后山的一角,有一排旧仓库,似乎已经被废弃了很久,周围长满了杂草,连大门上的锁,都锈跡斑斑。
    一个念头,在他的脑海中,悄然浮现。
    他记得,再过几年,伴隨著改革的春风,个体经济將开始萌芽。
    如果能提前,將那片废弃的仓库,用极低的价格承包下来……
    一个新的、比郑娟的家具作坊,要大上百倍的商业机会,正在这场漫天大雪中,悄然孕育。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224028/6373658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