耽美书吧 > 玄幻小说 > 堑壕大栓与魔法 > 第91章 土木就业新方向!

第91章 土木就业新方向!

推荐阅读:重生之娇妻无敌纷争之心(nph,西幻)全网黑后我在军旅综艺杀疯了诡异纪元:每月一个专属天赋绝对命运游戏穿越之莫问人归处怪猎:我能听到怪物心声谁家小娘子这么狂游戏异界?异界游戏!怪物来了

    第91章 土木就业新方向!
    当天夜里11:30,莫林在睡梦中被传令兵叫醒,然后匆匆赶到了营部。
    这一次,是进行战前的最后一次会议,主要是对表,并明确最终的攻击时间。
    帐篷里,托马斯少校的表情已经完全进入了‘战斗状态’。
    “先生们,刚刚接到师部命令。”
    他掏出一支金色的怀表放在地图左上角。
    “全师统一的攻击发起时间,定在明天早上7点15分。”
    “配属给我们团的野战炮兵营,将从7点开始,对目标小镇外围工事,进行15分钟的炮火准备。”
    这个时间是差不多天刚亮的时候,方便炮兵进行观测和校射。
    托马斯少校的目光扫过众人:“也就是说,留给我们进行土工作业的时间,只有今天一晚上。”
    “除了作为预备队的4连之外,另外三个连在会议结束后出发,分区域同时展开土工作业,缩短冲击距离。”
    “是,少校!”莫林和其他两位连长齐声应道。
    “对了,一会你们叫人来把这些东西带回去。”
    托马斯少校指了指帐篷外面堆放的一大堆麻布袋。
    “这是营里的军需官想办法给你们弄来的,之前是用来装小麦粉和其他物资的,现在正好可以拿来当沙袋用,加固你们的工事.”
    说到这里,托马斯又让众人看向地图,然后他一边在图上进行标注,一边说道:
    “还有一件事,入夜前团部那边又组织了一次抵近侦察,刚刚也将侦察情报送了过来。”
    “守军本就在小镇外围修了一圈壕沟.而小镇的占据的高度,肯定也让他们注意到了师级部队的调动,所以在最后一次侦查时,已经发现敌人在小镇外围进行防御了。”
    “这也意味着我们将面对一支有准备的敌人。”
    随着托马斯少校的描述,莫林也看到系统地图上更新了信息,小镇外围出现了一圈壕沟的标识,同时还出现了两个连级部队的兵牌。
    托马斯少校也抬头看向莫林,然后问道:
    “莫林中尉,这种情况下继续进行土工作业会不会有危险?”
    听到托马斯少校的询问,莫林思索一下后摇了摇头。
    “少校,这边的土质我已经试过了,容易挖掘而且黏性不错,挖掘后壕壁能保持垂直或近乎垂直的侧壁,所以咱们的土工作业速度会很快。”
    “其次在夜间作业的话,敌人其实很难在视野受限的环境下,注意到几百米外的挖土,只要我们能保证掘进作业的深度,让士兵完全被堑壕遮蔽,掘进到两三百米的位置没有任何问题。”
    “更何况您也说了敌人已经有所防备,那么想偷袭肯定不可能了,所以各连就踏踏实实往前挖就好了,只要约束好士兵不让他们乱探头请相信我,敌人的防守火力很难对我们造成伤害的~”
    “同时我建议各连都设置一个警戒小组,让夜间看得比较清楚的士兵跟在土木作业小组附近,然后负责对小镇方向的警戒工作,敌人要是真想不开大晚上的往外面冲,就直接依托堑壕防守就行了。”
    莫林耐心的将这些细节说了出来,而其他人也都听得非常认真。
    其实道理说穿了很简单,在这个没有夜间光污染的时代,晚上的视野其实是很差的。
    更不要说这个规模不大的小镇,也只有内部修了路灯。
    小镇以外的区域,全部被夜色所笼罩,只有一层朦胧的月光洒在地上。
    这种情况下,守军士兵的视野能有100米都算往高了说的
    会议结束,莫林匆匆赶回连队,然后就让让人先去把麻袋领了回来。
    紧接着等3个排士兵被叫醒并完成集结后,他亲自领着作为挖掘主力的3排以及用于轮替的2排,悄悄地离开了宿营地,向着小镇的方向摸去。
    而得到重机枪加强的1排,则在克劳德的指挥下带着两个沉重的机枪小组,趁着夜色悄悄向前推进,准备为接下来的土工作业,提供前沿警戒。
    今夜天上只有一轮弯月,洒下些许朦胧的清辉,勉强能让人看清脚下的路。
    莫林亲自带领着3排的士兵,保持着紧密队形,悄无声息地在起伏不平的荒野上前进。
    每个士兵都将自己的水壶、饭盒等容易发出声响的物件用布条缠好,步枪也抱在怀里,避免了枪械背带和金属部件的碰撞声。
    虽然在这种光照下想看清军用地图是件很困难的事情,但莫林的系统地图则不受影响.
    在距离小镇西南方向大约八百米的位置,莫林停下了脚步。
    这里是一片地势相对平缓的开阔地,再往前,地形就会开始向小镇方向缓缓抬升。
    这里是理想的作业起点。
    “3排,就地展开!”莫林压低了声音下令。
    3排排长拉姆立刻指挥着自己的士兵,按照之前演练过无数次的方案,迅速散开。
    莫林根据实际地形和系统地图上显示的敌方防线大致轮廓,亲自为他们规划了挖掘路线。
    他将3排的80名士兵,沿着一条拟挖掘的平行壕基线,分成了八个挖掘点,每个点正好10人。
    然后所有人都卧倒在地上。
    “好,开始作业!”
    随着莫林用压低的声音下达命令,八个点上排最前面的士兵们,几乎在同一时间,将手中的工兵铲铲进了正前方的地里。
    “噗嗤.”
    “噗嗤.”
    伊比利亚半岛中部梅塞塔高原的土质,就像莫林所说的一样适合土工作业。
    不仅挖起来快,而且不用担心碰到一铲子下去火星四溅,把声音传出去老远
    3排的士兵们经过这些天的突击训练,对卧姿挖掘的动作也算勉强掌握。
    他们先是在身前挖出了一个浅浅的凹坑,同时将挖出来的土堆在正前方形成一道简易掩体,再逐渐挖出一个最基础的卧射掩体。
    紧接着,他们继续向下深挖,将卧射掩体,升级成了一个可以提供更好防护的跪射掩体。
    并最终完成能容纳一人的立射掩体。
    当单个掩体完成后,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士兵们开始以自己的散兵坑为起点,按照莫林规划好的‘之’字形路线,向着小镇的方向,挖掘狭窄的接近壕。
    这种‘之’字形的挖掘路径,可以有效防止敌人的炮弹破片和机枪火力,对整条堑壕造成贯穿性的杀伤。
    而莫林则趴在地上,看着系统地图中不断向前延伸的接近壕,并时不时派人去纠正方向。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在挖了差不多一百米后,八条独立的,呈‘之’字形前进的接近壕,终于抵达了预定位置。
    在莫林发出新的指令后,士兵们开始改变挖掘方向,不再向前,而是向着左右两侧,横向挖掘。
    最终,在接近凌晨1点的时候,八条独立的接近壕被彻底打通,连接成了一条歪歪扭扭,但却完整的第一条平行壕。
    “行了,2排上!3排撤下休息!”莫林再次发出指令。
    早已在后方等候多时的2排,在排长巴拉克的带领下,立刻通过左侧的四条接近壕,进入了刚刚完工的第一条平行壕,接替了挖掘工作。
    而精疲力竭的3排士兵,则通过右侧的四条接近壕,悄无声息地撤了下去,在后方抓紧时间休息、补充水分。
    2排的士兵们以第一条平行壕为依托,很快便再次向前,按照同样的‘之’字形路径,开始了新一轮的挖掘推进。
    他们的任务更加艰巨,需要挖掘更长的距离。
    2排和3排的士兵们,就这样轮番上阵,交替作业。
    一个人累了,另一个人立刻顶上。
    而其他人则不断将挖出来的土装到沙袋,然后堆砌到平行壕接敌的一面上。
    整个挖掘现场,除了沉闷的挖掘声和士兵们粗重的喘息声,再也听不到任何其他声音。
    2排和3排的士兵就像一台还未完成磨合但不知疲倦的机器,在莫林的指挥下,跌跌撞撞的运转着。
    这一次,在向前推进了差不多二百五十米后,第二条平行壕也成功构筑完成。
    此时,距离小镇的直线距离,已经不足四百米。
    紧张的气氛,开始在空气中弥漫。
    所有人都下意识地放轻了动作,挖掘的声音也变得更加微弱。
    他们不敢有丝毫大意,生怕惊动了近在咫尺的敌人。
    但实际上,根据莫林穿越前多次参加夜间掩体构筑训练的经验,他知道在这个距离上只要不是敲石头玩,其实单纯的土工作业噪声并不能传出很远
    最终,在距离小镇外围敌军堑壕仅有大约一百八十米的位置,负责土工作业的士兵完成了第三条平行壕的构筑。
    而这条平行壕还有一个名字——冲击发起平行壕。
    从系统地图的上帝视角看下去,1连在夜色中挖掘出的这三条平行壕和八条接近壕,其实挖得歪歪扭扭,完全谈不上什么标准和美观。
    尤其是最后一条平行壕,距离敌人的防线也比莫林希望的一百五十米要远了一些,达到了一百八十米。
    但莫林清楚,这已经是他的连队,在目前这个阶段所能做到的极限了。
    毕竟,从他们开始接受这些全新的战术和训练开始,满打满算,也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在敌人眼皮子底下,悄无声息地构筑起这样一个初具规模的堑壕体系,这本身就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而小镇内的守军,从始至终也没有半点动静,莫林的系统地图上也没有敌人调动的动静。
    所以他一时半会也搞不清,敌人到底有没有察觉到不对劲.
    在留下几个观察哨对小镇方向警戒后,莫林也让所有人撤到了第一条平行壕里挤着休息。
    这一夜并未出什么岔子,部署在小镇周边的哨兵并没能在夜色下发现已经掘到跟前的进攻堑壕。
    或者说,在太阳升起之前,他们确实没法看到太远的情况。
    随着太阳从东边散发出第一缕光芒,时间也来到了六点五十分。
    距离预定的炮火准备时间,还有最后十分钟。
    1连的士兵们,除了作为预备队的3排在后方的第一条平行壕中待命外,剩下的第一梯队的两个排,已经全员进入了最前沿的冲击发起平行壕。
    两个mg08重机枪小组,也将机枪架设到了冲击发起平行壕两端修筑的重机枪平台上,然后盖上了一层帆布。
    而在战场后方,也不同于以往的,一口气升起了3座观测气球。
    其中一座气球的吊篮里,帝国皇储格奥尔格和马肯森将军,正通过一个笨重的光学观察仪器,看着逐渐被阳光照亮的小镇。
    “要开始了”格奥尔格说道。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224293/6382415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