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社稷为重,君为轻

推荐阅读:旧梦一场(非常规黑化病娇合集)996的福报从每天100万开始中医:直播看病观众都慌了半岛:做梦而已,你来真的啊?同时穿越:白嫖的正確打开方式接管地府后,我成了诡异头子疯批师叔她杀疯了,全宗火葬场!逆转权宠悍妻折骨

    朱瞻基天资聪明,再加上自幼便有如杨士奇一类的名士辅导,其知识之渊博自然远非同龄人所能相比。
    方子言教授他的许多知识朱瞻基都能快速掌握,其悟性可谓极强。
    而方子言对朱瞻基的教导也不仅仅局限於书本上。
    就如他之前对孙灵说过的那样,教书讲究的是寓教於乐,要发掘书本之外的乐趣,並將这些乐趣,典故作为知识灌输到学生的脑海当中。
    方子言除去交给朱瞻基一些诗书典籍之外,还会教他一些为君之道。
    他这是在为朱瞻基的未来铺路。
    同时也在为自己的未来布局铺路。
    扶桑使团最近几天在京城中的动作愈发频繁。
    他们几乎走遍了绝大多数朝廷命官的府邸,名义上是要藉此机会疏通关係,希望能够早日见到大明大皇帝。
    可实际上却是藉此机会偷偷行贿。
    想要推行他们自己的计划!
    可让方子言感觉奇怪的是,自己好歹也是当朝国师,位极人臣。
    怎么偏不见这群扶桑人到自己的府上前来送礼?
    莫非这群扶桑人也知道他的性格?知道自己一直主张处死足义立雄?
    可是如此想来却也不对。
    如果这群扶桑人真知道自己一味主张处死足义立雄的话,那他们便更应该前来疏通自己这层关係,以求自己能够在此事的態度上有所缓和。
    除非他们的目的並不是为了营救足义立雄,而是为了藉此机会剷除足义利雄。
    倘若当真如此的话,他们便没有登门拜访的必要了……
    “老师,荀子曾在王制篇中提起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而唐太宗李世民也常以此事告诫臣子。”
    “他们都將君王比作船只,將百姓比作载船之水,您觉得这种比喻恰当吗?”
    朱瞻基的依据询问將方子言重新拉回到现实当中。
    看著面前弟子那求知若渴的神情,方子言的脸上不由得流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
    没想到这才过了几天的时间。
    朱瞻基就已经开始考虑如此深奥的问题。
    方子言微微頷首,隨口答道:“华夏古代有许多先贤都曾將百姓比作水,比如先秦时的召公諫厉王止谤中便曾经说过,防民之口,甚於防川,由此便能说明百姓们的力量便如水榭洪流,能够拥护一个王朝建立,將其推至顶峰,也能够借用滚滚民意让一个王朝崩塌,覆灭!”
    “比如秦灭六国,虎视何雄,可最终不还是二世而亡,败在了汉高祖刘邦的手中吗?”
    “元朝厉兵秣马,分户而治,甚至连百姓家中连菜刀都不能拥有,最终不也一样被我朝太祖皇帝起兵推翻吗?”
    说至此处,方子言抬头看向了朱瞻基:“若有朝一日你能登临帝位,你想做一个什么样的皇帝?”
    “我要做一个如山一般的皇帝!”
    “何为山一般的皇帝?”
    “民意滔滔,如江如海,可是江海拍岸而去,却始终动摇不了山川分毫。”
    “我要做皇帝便要如同那仰止的高山一般,绝不能被任何人动摇,我也要效仿太祖皇帝。做一个治世明君!”
    听到朱瞻基的这个番豪言壮语,方子言的脸上不由得流露出了一丝苦笑。
    人都说童言无忌。
    朱瞻基如今便是如此。
    高山仰止,说来轻巧,可是古往今来又有几位帝王能够做到这般高度?
    至於明太祖是否是个治世明君。
    起码在方子言看来並非如此。
    朱元璋为给太孙铺路,大肆屠戮功臣,名將,这才间接导致了后续靖难之役的爆发。
    起码在这件事情上他的做法是有失偏颇的!
    不过有些功过只能留给后人评价。
    方子言如今身在此局,自然是要谨言慎行。
    面对朱瞻基的这番豪言壮语,方子言笑著摇头道:“你言说江水滔滔。拍岸而去。山势巍峨,不动分毫。”
    “却不知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水势虽然柔和,但却能够抹平山川稜角,將其慢慢瓦解,你若是想做一代明君,那就需要记住我如今的话,社稷为重,君为轻……”
    “社稷为重,君为轻!”
    乾清宫內,朱棣怀抱著朱瞻基,考教著他近来在方子言那里学到的知识。
    其实有关於为君之论的这些话题,並非是朱瞻基有意想要討教,而是朱棣暗地里教给朱瞻基的。
    虽说姚广孝上次已经为方子言洗清了嫌疑。
    可是朱棣却始终对方子言怀有芥蒂,认为方子言能力太过强悍,日后恐怕不是朱高炽所能降服的。
    方子言如今太过年轻。
    自己总有一日要將皇位传给朱高炽。
    总有一天方子言会得到晋升的机会。
    等到那时,没了自己的控制,仅凭朱高炽的性格,他真能够压制住这个骄兵悍將吗?
    朱棣此时尚未察觉,他现在的心態已经有些趋近於洪武后期。
    之前他甚至曾生出过一个想法,那就是要在自己传位之前將方子言除掉。
    绝不能让其扰乱大明未来的局势。
    绝不能任由其拨乱反正,操弄朝纲!
    只是如今听到朱瞻基的这番转述,朱棣心中升腾的杀意渐渐冷却。
    一个能说出社稷为重,君为轻的人。
    他会因为自身的利益而参与党爭吗?
    倘若他真的自私自利到將自己的利益放在首位。
    那他为何要说出这番忤逆之言,而不是顺著朱瞻基的话来回答呢?
    试看古往今来,哪位帝王不是自比天子。
    至於黎民百姓在他们的眼中无非草芥螻蚁。
    又有谁敢说出社稷为重,君为轻的话来?
    方子言此时还不知道仅仅是因为他的这番教导,让他完美避过了这次的杀身之祸。
    朱棣对於方子言的怀疑和芥蒂此时彻底瓦解。
    他抬头看向站在宫门外的薛川:“薛川,你与国师已经多日未见了吧?”
    “回稟陛下,自从国师上次失踪,奴婢与之已有將近半月的时间未曾相见!”
    如今方子言已经收了太孙朱瞻基为徒。
    薛川再也不敢称其为恩师,只敢以国师相称。
    朱棣闻言,微微頷首:“如此说来,朕也有十余日的时间为与国师相见,刚听太孙提起,朕还真有些想他。”
    “你现在立刻前往方府,请国师到宫中一敘!”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224490/6390440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