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推荐阅读:朋友妻五角游戏娇惯(校园1v1)寇王(1vN)少爷家的小女仆(兄妹骨1v1 强制爱)同居(1v1 he)和哥哥死对头联姻后(骨科1v1)跳诛仙台后,穿进兽世种田文当稀有神兽(高h、np)万人嫌大小姐破产后(女嬷 np)入骨欢 【NP高H】

    暮色沉沉,吴王府的议事厅中烛火摇曳,将吴王那张刻满沟壑的脸映照得忽明忽暗。
    他老了。
    老到不甘心至死都没能坐一坐那把龙椅,老到经营一生,小心谨慎,步步为营,却依旧迟迟不敢迈出图穷匕见的那一步。
    老到……他看着自己唯一的儿子,心中却会忍不住生出忌惮与妒忌。
    他所积累的、算计的、得到的一切都将留给他优秀的、从未让他失望的儿子。
    郑闵微低着头,姿态恭敬地站在下首,月白色的锦袍衬得他越发年轻俊雅。
    “此次截银失利,儿臣难辞其咎,还请父王恕罪,给儿臣将功补过的机会。”
    吴王的指尖敲击桌案,案上堆叠的密函被震得轻颤。
    事实上,他并没有过多在意这次行动的失利。
    镇国侯府孝敬上来的银两数目的确不少,但也着实不多,会被吴王另眼相看,无非是因为这份孝敬是镇国侯府从裴度手里使计圈来的。
    所以吴王知道,以裴度的行事,不会任由他的人转移走这支车队。
    他将这件事交给郑闵去办,本就存了借裴度的手挫一挫郑闵锐气的想法。
    吴王不满的是郑闵居然会将事情闹得这么大——闹大了不说,还仍旧失败了。
    “第一批死的不过是些拿钱卖命的门客,倒也罢了。”
    “一击不中,非但不退,还舍弃车队专攻对方……不过一个时辰,折损上百死士。”
    这并不是一个海晏河清的时代,京城之外山贼难民横行,凡权贵富商,皆招揽门客,培养部曲,以备不时之需。
    而死士更是花了大价钱培养出的忠诚利刃。
    烛光映在吴王眼底,照亮了其中翻滚的狠厉,却掩盖了吴王因此生出的满意。
    死士的折损固然可惜,但能敲打一番这个越发张扬的世子,倒也算是有用。
    郑闵没有辩解,声音依旧温驯:“是儿臣一时鲁莽,愿领父王责罚。”
    “但此事确定是隋子明所为,冯叔的左眼也因他豢养的鹰隼所伤,儿臣定会让隋子明付出代价。”
    他刻意放缓语速,在吴王面前扮演一个刚拿到差事就鲁莽上头的毛头小子。
    果不其然,吴王露出一抹讥讽的笑容:“隋子明?你是说,一个能从我吴王府数百死士的围攻下劫走车队的人,隔天便能毫发无伤地站在京郊校场里以一挑十?”
    语气却和缓了许多。
    “可冯叔与我皆是亲眼——”
    吴王冷哼:“冯蛊只是上不得台面的老鼠,难道你还想亲自出面?郑闵,动动你的脑子,你能,但吴王府丢不起那个脸。”
    吴王府若是没吃亏倒也罢了,吃了亏还叫嚣,那真的是没了银两又失了脸面。
    “况且隋子明的确只是一介莽夫,但他背后站着的是裴度裴扶光,你以为动他是捏死蚂蚁那么容易?”
    “行了,此事到此为止。”
    郑闵的唇角几不可查地抿了一下,很快却又舒展开来,依旧是那副恭谨的模样:“父王教训的是,是儿臣思虑不周。”
    “此次动用死士的损耗,儿臣会设法从他处将功补过。”
    “嗯。”吴王淡淡颔首,“那隋子明想来是要为参狼军凑些军饷罢了,倒也是好事,免得军中在这种时候,横生事端。”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世子挺直的脊背:“为父只是没想到,寄予厚望的世子,竟会办出这等蠢事。”
    郑闵的肩膀微不可查地僵了一瞬:“儿臣愚钝。”
    “毒箭如何了?”吴王话锋一转,指尖轻捻胡须。
    “已被冯叔收回。”郑闵回话,语气笃定,“儿臣亲自验过,箭簇上的‘牵机’尚在,并无被布料衣物擦拭的痕迹。”
    “你知道轻重变好。”吴王的目光扫过郑闵,“‘牵机’之毒牵连甚广,为父知你与那冯蛊的女儿私交颇好,但这世上,不说话的人才是真正的自己人,你可明白?”
    冯蛊几次三番用“牵机”之毒试探吴王,想要因此获利,早已触及吴王的逆鳞。
    “……是,儿臣明白。”
    “去吧。”
    郑闵走出议事厅的刹那,面上的温驯瞬间褪去,眼中只剩下化不开的傲慢与冷戾。
    他自幼便是天潢贵胄,父王权势滔天只有他一个嫡子,做任何事都是顺风顺水,万千栽培期望于一身,可偏偏第一次办差,还是这么一件小事,就栽了大跟头。
    父王的确只是让他劫走车队,但当郑闵发现还有一队人马和他抱有同样的目的,并且领头的人还是隋家隋子明的那一刻起,郑闵的目的就变了。
    若是能在这杀了隋子明,不论付出怎样的代价,都是值得的。
    在隋子明横死和军饷亏空的双重刺激下,参狼军营中必起哗变。
    倘若届时他自请出面,临危受命,将粮草送去边关,再说服父王将已然无用的隋家将旗送回边关安抚参狼军将士,名声定然大噪。
    如此行事,不论参狼军将领是否怀疑警惕,但为了军中士兵,定会接纳他以督军的身份留在军中。
    届时不论是收买人心还是安插眼线,都更为方便。
    而即使父王再如何忌惮,他的名声已成,羽翼初露,便不再是那个任由父亲拿捏的单纯世子了。
    ——这是郑闵为自己正式踏入朝政所策划的风光露面。
    但现在,所有的打算都落了空,他私自调用死士的损失也得由他补上。
    隋子明,裴扶光。
    这两个名字,他郑昭临记下了。
    不过……
    郑闵想到方才的吴王,眸光闪动。
    父王老了,猜忌之心越发浓重,他暂时隐藏锋芒,未必不是好事。
    只是冯叔,到底是不能留了。
    ***
    另一边,裴府。
    “啾啾啾啾。”
    扶光长乐。
    裴度在看沈啾啾的策论,沈啾啾也在看裴度的。
    小鸟低头看着策论上印着的私章,顺着念出印章的内容。
    这篇策论是裴度年少时写的,印的自然也是裴度的私章。
    扶光……是恩公的字?
    扶光出东海,照此山河明。
    好听。
    裴度见沈啾啾凑在红色的印章边左看右看,整只鸟恨不得趴在上面研究,索性将私章拿出来放倒在沈啾啾面前,让沈啾啾研究。
    这是一方色泽莹润的白玉小印,沈啾啾用鸟喙轻轻碰向印章顶端雕刻出的瑞兽,小眼睛里满是赞叹。
    这么小的玉,雕刻出的瑞兽却栩栩如生,细节生动,可想而知雕刻者的技艺高超。
    沈啾啾越看越喜欢,他总觉得这方印章并不是质地上的坚硬,而是透着一股让小鸟很舒服的暖意。
    “我的母亲很喜欢做一些小东西,木雕,竹雕,玉雕……我小时候,甚至有一整个屋子的小摆件。”
    裴度的手指轻轻揉着枕在白玉小印上的小鸟团子,语气温和,不论说什么都是情绪淡淡的平静。
    沈啾啾恍然大悟,怪不得恩公作为一个身居高位的文人,做木工活搞个小鸟毛笔什么的还挺熟练。
    裴度:“我的表字是从前外祖父一早取好的,所以母亲便帮我刻了这枚小印。”
    沈啾啾从裴度的话里意识到关键信息,思考理解过后,倏地一愣。
    也就是说,恩公的母亲在恩公及冠前便已经去世,这枚小印其实是恩公母亲留下的遗物?
    说起来恩公的外祖家,应该是和隋家有点关系的吧?
    怎么好像也从来没有听府里的人提起过,更没有走动?
    “好了,溪年,看完策论我们就来说说你的问题。”
    裴度示意肚皮朝天躺着的小鸟起来。
    沈啾啾拖拖拉拉地站定,眼神在桌面上扫来扫去,长尾羽在身后晃啊晃的,活脱脱一只走神鸟。
    裴度去查过这一届的科举案卷,科举监考官员的确各有偏向,清流世家之间也多有牵扯,不过就考生名次来说,虽非完全清明,但也相差不远。
    在看过沈溪年的策论后,裴度便明白了问题出在哪。
    “你的策论切入点很新颖,行文流畅,辞藻华丽,用典精当,的确是很一篇很精彩的文章,但恰恰欠缺了作为策论最重要的一点。”
    “溪年,你的策论太漂亮了。”
    沈啾啾虽然立志做一只咸鱼鸟,但听到裴度这样的评价,还是忍不住目光追随过去,小鸟眼睛有些耷拉,看起来有一点点不高兴。
    “于策论而言,文采不过是锦上之花,真正要紧的是务实。”
    裴度看出了小鸟的别扭,原本到嘴边的话一转,手指轻点策论,改了说法。
    “今年的考官为人务实,比起华丽的文章,更偏向实论。”
    这句是实话。
    如果换一个喜欢作文章的主考官,沈溪年定会名列前茅。
    但科举就是这样,考生的运道也占了很大的一部分。
    况且,裴度虽说避嫌科举考试,但他本人更倾向能做实事的官员——毕竟如今朝上着实不缺只知锦绣文章的朝臣。
    所以才有了这一届更注重实事的主考官。
    “你看这里,论及学校之兴,你说‘当广建学宫,雕梁画栋,以彰文教之盛’。”
    “这话是无错的,但建学宫的钱从何处来?是加征赋税,让百姓苦不堪言,还是挪用本就紧张的水利、赈灾款项?”
    “再者,学宫建好后,教习先生又要如何解决?是随便找些腐儒充数,还是有切实的选拔、培养良师的办法?”
    “这些都是出题者想要看到的,得到的实际建议,但你的策论却过门而不入。”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224571/6385246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