耽美书吧 > 玄幻小说 > 大汉女侯 > 第22章 自荐

第22章 自荐

推荐阅读:龙头至尊洪荒:三清也得乖乖叫我一声二叔快穿:谁会跟任务目标动感情啊?赢了圣杯战争,结果这是虚树宇宙万人迷向导:S级哨兵们的菟丝花我的青春修道日常洪荒:剑斩百万仙,你管这叫酒鬼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朕真的不务正业毛茸茸们都想和我贴贴

    闻棠开口捧哏道:“陛下圣明。”
    室内再次陷入安静,静得她连自己的呼吸t声都能听到,过了一会儿,闻棠觉得是时候该转移话题了,自己总不能和刘彻探讨一天的仙鬼之事吧?
    那样的话可能千年后李商隐还要写一首贾生2.0版本。
    《闻生》。
    而自己也真成卖保健品的方术士了。
    闻棠:“陛下,我还有一事要奏。”
    刘彻:“闻卿请讲。”
    “与那仙人同游时,我似乎看到了千年后的后世景象。”
    “后世景象?”提到这个,刘彻下意识三联提问:“千年之后的大汉可还强盛,匈奴是否击退,四夷是否臣服?”
    其实刘彻也挺想问问自己到底有没有长生,或者在后世的名声、功绩之类的。
    闻棠:“陛下恕罪,当时场景飞快略过,时间仓促,我只看到了长安之景。”
    刘彻哪能真怪罪闻棠啊,相反他对这个答案还非常满意,有长安,那就证明他们大汉还在,大汉国祚能延绵千年。
    “无比繁华,国家强盛,百姓富足,后世的长安有许多腰缠巨资的碧眼胡商,漂洋过来到长安列肆高谈,买卖商品。又有百尺危楼,高阁逼天,人间百态,万般繁盛,我文采平平,无法描述出当时的盛世之景。”
    从她刚刚的话来看,刘彻并不觉得闻棠文采平平。
    “有位诗人写下一句辞赋,臣认为非常适合描写当时长安之景,便将其背了下来。”
    刘彻:“什么辞赋?”
    闻棠:“那位诗人他写道……”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刘彻:!
    “好诗,好诗啊!”
    刘彻震惊之余忍不住心中赞美,即使这句辞赋的韵律和体裁不符如今格式,可刘彻依然能透过这短短两句诗感受到千年后长安的繁华与盛大。
    他寻长生寻的更有动力了。
    得想个办法把这个万国朝拜的情景提前千年,最好能提到20年后,让周边这些蛮夷小国都来拜朕。
    以及……和这两句诗相比,闻棠刚刚之言,确实显得文采平平。
    她倒是没自谦。
    而闻棠此时心里则想:可不能只可着唐太宗一个人薅,下次应该试试老朱家和老赵家。
    “随后又去了一处栽满仙桃的洞天福地,这次仙人并未让我跟随,只见那里正是仙桃成熟时节,夭夭灼灼,硕果压枝,只是在这桃源外面远远观望了一眼,便觉通体舒畅,随后有无数记忆涌入脑海,都是一些利国利民的百工典籍,臣在窳浑县时所改良的新型农具便是其中产物。”
    还有这样的奇遇?
    刘彻:为什么不是朕……
    闻棠像是看穿他心思似的:“孟子云: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陛下有千秋功业,接臣高宴,臣凭借着微薄的才能得到奇遇,愿意将身心命运托付给您,为您所驱。”
    我奇遇再多,也是为了给你打工才有的奇遇,我现在向你发出求职申请,看你接不接受吧?
    话虽直白,却说到刘彻心里了。
    刘彻也明白了闻棠所求。
    她想要的,不只是钱帛富贵,甚至可能连封君这个位置也不满足。
    她还想要更多。
    刘彻笑而不语,只静静地看着她,期待闻棠接下来能说出怎样的言语。
    “闻棠生于世间,若不能建功立业,不几与草木同腐乎!”
    身居高位的君王终于开口:“卿有封侯志乎?”
    闻棠起身,行稽首礼,拜头至地曰:“愿为陛下所使。”
    “闻卿请起。”刘彻亲自扶起闻棠。
    刘彻欣赏那些有能力有野心的人,也愿意提拔他们,将他们安排到合适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在大汉,所有臣子的最高目标就是封侯,文臣讲究政绩,武将则以军功封侯,就算是外戚或者和刘彻关系亲近的,想要封侯,那也要在明面上有点能力,能服于人。
    ……至于栾大的那个乐通侯,纯属刘彻后期年纪大了脑子不清楚发癫封的,没有含金量。
    闻棠知道,在古代女人想要封侯,很难。
    但却不是没有这个先例。
    大汉开国至今,一共封过五位女侯,是女侯数量最多的朝代,下一个就是一千八百年后的忠贞侯秦良玉了。
    虽然这五位女侯都是丈夫或儿子死后继承他们的军功封侯的,但至少是以自己为主体,不像后世的诰命夫人,有俸禄,没实权,仅仅是一种荣誉象征。
    那就让她闻棠来做汉朝第一个以功绩封侯的女人吧。
    而刘彻这边,对于臣子和方士,他有两套不同的考核标准。
    想来宫中当方士,这倒是不难,只要你会点什么奇幻仙法,诸如祭灶致福、斗棋相撞,再不济说点神仙故事,显得自己很有文化,就能来未央宫任职。
    但臣子就不同了,需要经刘彻问策,证明自己的文采能力,即使通过考核成功任职,在岗位上犯错了也有被罢免或降职的风险。
    总而言之,高标准,严要求。
    在策问这方面,刘彻可从来不会放水,闻棠听得非常认真,这一长串问题少说也得有千余字,而且还问得文绉绉的,她只能尽量理解题干。
    和当年刘彻策问董仲舒时的问题差不多。
    无非就是些三皇五帝,王道衰微,君主因何承受天命,灾难变故又为何而发生,怎样整顿政治,使四海之内的百姓受到滋润……
    闻棠穿越后临时抱佛脚学了点文章,能答得出来这些策问,但她的答案和那些自小启蒙学习五经的学子们还是有差距的。
    如果她将自己的想法如实告诉刘彻,估计刘彻看她就和她看乾隆那些“一片一片又一片”的烂诗差不多。
    昧着良心都夸不出口的那种。
    但问题不大,她可以文抄公。
    “为官者,当思于如何使万民安泰,四境归顺臣服,考虑如何安抚他们……”
    这是整顿政治要考虑的前提,答案出自宋代翰林学士王禹偁的《待漏院记》。
    “臣闻求木之长者……”
    这是中间过程,答案出自于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
    咦,闻棠突然意识到自己才刚下决心以后不只唐太宗一个人薅,结果现在又把他臣子的疏拿来用了。
    最后用韩愈的书来收尾:“当是时,天下之贤才,皆已举用……”
    这样就成功拼出来一章拼好文了。
    她发现,说完之后刘彻看自己的眼神都变了,亮的堪比闪光灯。
    “大才,大才,闻卿真乃不世之材也!”
    如此优秀的天才,必须得留在长安啊,这世上除了朕,又有谁能驾驭的了闻卿的才华呢?!
    十四岁,正是好年华,年轻、蓬勃、富有朝气,关键是……有精力给他干活。
    和历史上大部分有野心的皇帝一样,刘彻经常集邮人才来给自己打工,甚至如果人才不来找他,他还会主动去寻人才,譬如卫霍去世后,朝中人才凋零,他就非常急切地发布了《求茂才异等诏》搜罗人才。
    除了四处搜罗人才,他也挺喜欢养成人才的。
    成功案例包括卫青、霍去病、霍光、金日磾……
    是的,虽然卫青和养成这两个字很不搭边,但是他第一次出征之前可是切切实实当了好几年的建章监,掌管建章营骑,甚至可能上林苑里人手不足的时候他还会兼职训练兵马。
    是正正经经的科班出身啊,该有的考核也一个没少!
    所以有时候刘彻挺想不明白的,为什么一些大臣会觉得仲卿打仗全靠运气。
    现在,刘彻找到了新的养成系人才。
    广牧君!
    除了求长生,他现在还非常想要和广牧君探讨一下韩愈的文章。
    诸如古时尧舜的教化的功绩,修明政治各种礼制、音乐、刑法等,使为天下所称道……
    各种各样的策问层出不穷,闻棠依旧是拼好文应对。
    四杰三苏张居正……
    文章,拿来吧你!
    问到最后,闻棠实在是不想再策问了,她不明白之前不是已经铺垫了好多酒精、红糖、棉花之类的新奇物件儿,而且刚才也说过自己记有许多利国利民的百工典籍,刘彻怎么不问这些?
    那是因为刘彻已经完全沉浸在和闻棠的谈话中了,其实他一直都没忘记,只是想要问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他给自己预留了一整天来见闻棠,这期间都没有政务要处理,时间充足,就先将这些给搁置了。
    一会儿再问也不迟。
    但如果刘彻现在朝窗外看去,就会发现外边已经暮色四合,马上就要到黑夜了。
    从日上中天谈到天色昏暗。
    看得出来刘彻很沉浸了。
    随后也t可能是他良心发现,也可能是察觉到闻棠说话的语速越来越慢,以为她是饿了,终于示意在一旁服侍的内侍送来飧食。
    给皇帝吃的,都是这天底下最精细最美味最珍贵的饭菜,就连盛饭的炊具也精美昂贵,再加上刘彻有意向闻棠展示,似乎是想让她看看自己所食和仙人所食相差在哪儿,所有掌管天子膳食的太官令和准备瓜果、米粮的汤官令导官令都卯足了劲儿准备出最丰盛的一顿餐饭。
    光是用餐之前那些奉餐布菜的侍者们的架势就足够大的了,更别说后面各种丰富食物和浆饮,新鲜青菜和瓜果,使者说的果然没错,和面前这些相比,那日来长安途中的飧食的确是简陋了些。
    但在闻棠看来这就是一桌有期徒刑从半年到十年的珍惜保护动物,还是里面会有许多细菌病毒的那种。
    现在面前放着一盘纯野生无添加的黑熊肉,谁敢吃?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224578/6385271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