耽美书吧 > 玄幻小说 > 大汉女侯 > 第35章 朝会

第35章 朝会

推荐阅读:龙头至尊洪荒:三清也得乖乖叫我一声二叔快穿:谁会跟任务目标动感情啊?赢了圣杯战争,结果这是虚树宇宙万人迷向导:S级哨兵们的菟丝花我的青春修道日常洪荒:剑斩百万仙,你管这叫酒鬼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朕真的不务正业毛茸茸们都想和我贴贴

    对面狄山被闻棠这一通强势质问弄得有些发懵失语,不知该如何作答。
    对于这些人的心态,闻棠也了解一些,为什么他们这么保守,对待匈奴一直主张柔和政策?
    还不是他们知道匈奴再怎么打也打不到长安,和亲是宗室女甚至掖庭中的宫女去,携带的粮食丝帛也不是他们亲手种出来的,更不会因为要送给匈奴人大量物资就降低自己的秩俸。
    曾有人批判过狄山等人的想法和战国末期六国贵族们“今日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的行为没什么两样。
    对此,博士们一定要反驳一下,他们的行为可不能和这些六国贵族相提并论!
    我们大汉不割地!
    而且他们认为和亲此举也不失为一项谋略。
    大汉派去和亲的公主和单于所生子嗣算是匈奴贵族,分封时亦能被封个四角王之类的,长此以往下去,万一草原上出了个有大汉血脉的“冒顿第二”,届时匈奴不就是大汉的外孙了吗,这世上哪有外孙和外祖父相互抗衡的道理,因此汉匈两国很快就能罢战息兵,永结昆弟之好。
    狄山思索许久,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斥责道:“无知竖子,嘴上说的轻松,你可知一场战争需要消耗多少物资钱粮?不仅如此,还会误了春耕……”
    “当初孝文,孝景皇帝不言兵事,使天下富实,如今陛下多次兴兵出击匈奴,我大汉空虚,边大困乏啊!”
    他说出自己想法,继续批判,其实不止今日,当年马邑之谋时他也是反对最凶的一批,甚至直到现在依旧坚持自己的想法。
    马邑之谋前,虽然汉匈两国常有摩擦,但从来没有打过大的仗,边境遇到袭击就增强防线。这一场谋略之后,汉匈彻底撕破脸皮,打得不可开交。
    又转身面向刘彻,弯腰垂首:“依臣所见,应当增加代郡、朔方一带兵力,匈奴单于无法入侵汉边境,自然会派使者入汉求亲,届时我们只需顺水推舟,同意其请求,即可不费一兵一卒止戈战事。”
    闻棠:……
    你是不是还觉得自己挺聪明?
    用两千年后的视角来看,是无法理解这些人为什么会如此固执的,明明现在大汉国力远超匈奴,还要坚持和亲?但从他们的视角来看,也不明白这些武将们为何这样固执,非要耗费大量钱粮兵卒去打架,打赢了又能怎样?草原地形恶劣,根本不适合稼樯,还不如就这样维持着平衡呢。
    闻棠正欲开口,却听殿中另一人出声,那人头戴虎贲冠,明显是个武将,可能是实在忍不住了,开口便骂:“你这固t执的老浑敦,你亲自耕过吗,还担忧上春耕了?可能分得清稻麦与稂莠?”
    说完,底下发出一阵低笑声,声音不大,很快就消失了,看得出来这些人忍得很辛苦了。
    闻棠:汉朝武将,战斗力恐怖如斯。
    狄山冷哼一声:“哼,劳烦郭校尉担忧,我自然是能分得清稻麦与稂莠。”
    他这人虽然有点发昏,但有一个优点就是能分得清主次重点,就比如现在,他知道要火力全开抨击闻棠,所以并未在郭昌身上放太多心思:“广牧君果然伶牙俐齿,古人云,妇人不专行,必有从也,你这般搅乱朝堂,究极意欲何为?”
    这句妇人不专行吧,是谷梁传里的话,意思是女人没有独立自主的权利,必须要依从于男人,目前这种情况,闻棠不能不反驳,因为这样就代表她好欺负,以后再有人想要欺负她就更肆无忌惮无所畏惧了。
    但也不能反驳的太过,因为整个大殿里全是男人,他们团结,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转移话题,把水搅浑。
    “这位博士此言差矣,闻棠虽知识浅薄,但也知僖负羁妻劝其辅佐重耳,齐国婧女提出“毋老老”之言,你问我意欲何为?”
    “我意欲……”
    她面色严肃道:“登文石之陛,涉赤墀之涂,当户牖之法坐,尽平生之愚钝,及白首之未悔。”
    这是汉元帝时期一位叫做梅福的大臣上书让皇帝广招贤士的言论,大致意思希望尽我一生的愚钝和思考为皇帝办事。
    不过最后一句是闻棠自己加的,因为原句断的有些突兀,她觉得加上这句更能证明表现出自己的决心。
    刘彻平时也没少听到大臣向自己表忠心,不过可能是这些大臣们比较内向,都是私下里说或者写在奏疏上的,这还是他第一次听到有人在这么热闹的地方向自己表白!
    如果这时候有网络,那么大家私底下肯定都在传:震惊,广牧君居然朝会之上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向陛下表白。
    不管别人想法如何,反正他挺受用的
    狄山此时脸色已经很难看了,但依旧没有悔意,继续开喷。
    闻棠:“更何况我并非虚有其表之人,否则仙人为何会入我梦中,赐我奇遇?”
    不是天天研究鬼神又给哪里降灾了吗?那现在是仙人给我赐福,还有什么好说的。
    闻棠忍无可忍:“你这皓首匹夫,苍髯老贼,只会助匈为虐,在朝堂之上摇唇鼓舌,实际却寸功未立……”
    “我去年研究的新农具能增加耕种效率,今年发明的马具可以提高骑兵战斗力,我做这些都是为了大汉,我一片忠心啊陛下!”
    你看不起我,那你别用我发明的东西。
    “什么马具?”“提高战斗力……?”
    很显然想比狄山挨骂,他们更在意对战事有利的马具,百官中有消息灵通的,已经知道知道陛下命人锻造出一批新式马具,准备用在即将到来的战争上,但那些消息闭塞的,可就对此一无所知了。
    不是所有人都每天关注战争的,也有人主要关心上计数据,耕种农时,治理水患。
    但闻棠这么一提,倒是把他们的好奇心给点燃起来了,不过这是朝会不是菜市场,他们也不能私下蛐蛐,只好等下朝之后再去讨论。
    最后一步,开始把水搅浑,转移话题,拉人下场。
    “我大汉士气正盛,何不趁此机会一鼓作气,深入草原腹地重创匈奴呢?如今大汉伐匈,就像举起烈火来烧蓬草,倾覆沧海冲刷一切,有什么消灭不了?”
    这时,人群中一戴进贤冠,美须髯,神情严正之人开口:“广牧君所言未免太过理想。”
    “你身为朝廷官员,不想如何安国富民,却极力主张战事,可有为大汉百姓着想?倘若今日定下出兵匈奴之策,你可知会有多少孩子失去他们的父亲?多少父母失去他们的孩子?”
    这人还行,至少承认我朝廷官员的身份了。
    闻棠并未生气,而是试图和他讲理:“就是为了百姓着想,所以我才极力主战。”
    她问:“这位内史,在回答您的问题之前,我也有个问题想要问您。”
    汲黯:“什么问题?”
    闻棠:“您真的能保证和亲赠礼之后,匈奴就不会再入侵我大汉了吗?”
    汲黯没有出声,他虽然是主和派,但也知道蛮夷之人贪得无厌,最是反复无常这个道理。
    “即使和亲,匈奴依旧会继续侵扰我大汉边境的,这并不是猜测,而是结局。”
    “天灾无常,我们遇到水旱灾害时,有往年的存粮可以应急,再不济官府也会赈灾救命。可草原人一旦遇上一场大瘟疫或白灾,是无法像中原一样灵活自救的,只能被动承受,他们蓄养多年的牲畜死于瘟疫,他们的毡帐牧场被暴雪压塌。每次和亲送去的粮食丝帛不可能覆盖到所有匈奴人,没有食物可吃,就只能南下来中原抢夺。”
    “这时候的他们已经不论礼义廉耻了,心里只想着生存,你说战争会牺牲很多百姓,可匈奴侵略边境同样也会牺牲掉许多人,如果坐视不管,一味地求和,那我们的子辈,孙辈也要面对匈奴入侵的困境,还不如快刀斩乱麻,直接将他们歼灭。”
    “这样我们的后辈便能生活在一个没有外族入侵的和平年代。”
    实际上这句话才有点理想主义,就算没有匈奴,还会有其它蛮夷外族,但现在情况特殊,就只能这么忽悠汲黯了。
    汲黯沉默了,因为他意识到闻棠说的有道理。
    “更何况我曾在梦中隐隐约约听到有人曾说过一句话……”闻棠顿了顿,随后开口,她声音响亮,铿锵有力,似乎要让在场每个人都能听到她说的话。
    她说:“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对不起了陈汤,你的名言我先拿来用一下,我相信等你出生后一定会想到更好的名句。
    说完后,殿中先是陷入一片沉静,随后有人忍不住赞叹“好啊。”“妙啊。”“对啊。”之类的。
    别说他们了,这话也很得刘彻的心。
    刘彻挺好面子的,但匈奴动不动就入侵边境这事让他很丢面子,所以他必须发兵把这些蛮夷都打成筛子来找回自己面子!
    闻棠的搅水之计似有成效,很快人群中有位武官打扮的开口启奏刘彻应赶快趁初春匈奴人困马乏之时出击匈奴,给其致命一击。
    虽然闻棠刚才所言很有道理,但官员中还是有固执己见想法不变的出声反驳这位武官,随后又被别人反驳。
    朝堂之上很快又重新热闹起来。
    对此,闻棠想说的是……你们不要再骂了,这样是打不死人的。
    “好了。”坐于高位的皇帝终于发言,“此事朕已心中有数,诸卿无需再论。”
    “陛下……”
    狄山还想做最后挣扎,于是历史上有名的事迹提前数年上演,最后的结局是一心想要和亲的狄山被丢到边境一小鄣中抵御匈奴去了。
    也不知道他这次能不能活过一个月。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224578/6385272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