耽美书吧 > 玄幻小说 > 大汉女侯 > 第41章 封赏

第41章 封赏

推荐阅读:龙头至尊洪荒:三清也得乖乖叫我一声二叔快穿:谁会跟任务目标动感情啊?赢了圣杯战争,结果这是虚树宇宙万人迷向导:S级哨兵们的菟丝花我的青春修道日常洪荒:剑斩百万仙,你管这叫酒鬼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朕真的不务正业毛茸茸们都想和我贴贴

    比大军更早回到长安的,是一封又一封的捷报。
    刘彻下完进攻文书后大约两月收到大军战报,虽然汉军砍了将近两万颗匈奴脑袋,但赵信投降这件事着实让他气得不轻。
    自孝文皇帝以来,大汉很少有人投奔匈奴,为数不多的两个例子中行说和那个导致马邑之谋失败的尉史都被史书给记下来大书特书了,但却有不少匈奴投奔大汉。
    幸亏只投了一半就被汉军主力打断,算是投降未遂吧。
    而且还被卫青给关进囚车押回长安了,现在就在长安狱中等刘彻处置呢。
    朝会上走个流程,问问诸位大臣对于赵信叛变这事有什么看法。
    赵信平时为人处事风评一般,可没有司马迁这种冒着风险为他求情的好兄弟,关键他投得也太快了,把他扔黄河里都洗不白,自然群臣皆罪赵信,达成一致观点,认为应该族赵信家。
    刘彻依群臣所言处置赵信。
    一般这种情况,多说多错,不知道该说什么的时候,随大流谴责当事人就行,群臣也是这样做的。
    满朝文武一致和自己持相同意见,这种情况还挺少见的,不过听得多了,刘彻难免觉得他们的想法有些单调。
    下朝后,刘彻问闻棠对于这件事有什么看法。
    闻棠能有什么看法,无非就是和群臣一样一起骂赵信呗。
    但也不能一直骂,因为战前是刘彻下令让赵信当前将军的,虽然刘彻现在还没步入老年敏感期阶段,但是骂得太狠,难免会让他觉得自己用人失误,所以还得夸。
    夸苏建在被匈奴主力围攻和赵信背叛的情况下坚持战斗不投降,夸卫青及时赶到大胜匈奴。
    那赵信他一个匈奴人,做出这样的事情也合情理,你看我们苏建将军多有气节,面对十倍之差的人丝毫不惧,就是干。我们卫将军战斗力多强,率领大汉强军将那些匈奴人打得落花流水,四处逃窜。
    其实苏建当时可害怕了。
    一番话下来,把刘彻给哄得消气了,接下来两个月也陆陆续续传来一些捷报,不过遇到的都是匈奴偏军。每次斩杀个几百名匈奴,和第二次大捷比起来小巫见大巫,但这些小胜也足够群臣高兴一段时间了。
    也因此这几个月的朝会特别和谐,气氛特别融洽,就连吵架,都吵得很有礼貌。
    卫将军的捷报看习惯了,刘彻难免想要看看出征之前他特别看重的剽姚校尉的捷报。
    正念着这事呢,情报就来了,拆开版牍之前,刘彻心里想的数目是八百,若是一千,那就更好了,心中思索,如果霍去病斩杀匈奴人数超过一千,自己就给他封侯。
    结果拆开一看,斩杀人数居然是……
    两千零二十八诶!
    杀得还不全是普通匈奴小兵,里面有好几位都是匈奴贵族。
    很巧的是,刘彻前些时间还觉得有些便宜赵信了,毕竟他犯的是灭族大罪,但他当初是自己一个人投降汉朝的,父母妻子都还住在匈奴草原上,也没再在大汉娶妻生子。
    偏偏霍去病这次遇到的匈奴偏军里就有赵信家人的部队,恰好达到远程帮刘彻灭赵信族的这个任务了。
    看完之后,刘彻脸上的笑是彻底遮不住了。
    等诸位将军回到长安时,已经是五月了,这次出征同样战果颇丰,满载而归,但凡有功的,从将军到士兵,都无比期待自己的封赏。
    赵信毕竟是卫青手下的兵,出了这件事他难免要担上点责任,所以只增了一千户的封邑,又赏赐了两千金。
    霍去病两次出征,两次功劳都属第一,封侯,必须封侯!
    刘彻封霍去病为冠军侯,意为功冠三军,并给他划定了一千六百户作为封邑。
    什么,在大汉地图上找不出来叫这个名字的县?
    这好办,新建一座冠军县即可。
    至于其他人,刘彻也没有让他们失望,该封的封,该赏的赏,就连张骞,都因为知道水源绿洲的位置,没有让大军受到饥渴之苦,加上从前积攒的功劳,被封为了博望侯。
    值得一提的是,李广这次没有迷路,也没有遇到匈奴主力,终于封侯了。
    “那后世文人墨客还用什么来表达自己的怀才不遇?”闻棠心中疑惑。
    可能会变成“冯唐易老,李广终封”,来表达自己仕途坎坷,漂泊一生终遇明主的……欣喜之情?
    闻棠也被增了一千户的食邑。
    且赏千金。
    在未央宫中呆了将近八个月,刘彻当然能看出闻棠的喜好。
    他发现自己这位侍中特别爱钱。
    闻侍中为我大汉做了如此多的贡献,平时就这点小爱好,当然要满足她了,不就是爱钱吗?
    一千金够不够?
    不够下次立功再赏!
    因为她研究出的各种物件在战争上起到很大作用,和上次攻打右贤王庭相比,这次战马损耗足足少了三千匹!损耗的还都是因病或者打仗时受伤死的。
    要知道,在大汉,战马是很重要的资源,重要到养育马匹的牧户全家都不用服兵役,所以闻棠之功,不输于那些在战场上拼杀的将士们。
    士兵们明显意识到这次几乎没有因为马蹄受损而不得不杀掉的战马。
    从前遇到这种情况,亲手杀掉和自己一起作战的坐骑,谁能态度平淡不心疼?这次可好了,再也不会发生以前那种事情。
    自那之后,来闻棠府中拜访的人也逐渐多了起来,这些人精,知道和长安中那些都快查无此人的君侯们相比,闻棠有多得盛宠。
    而且她刚来长安不到一年,背景薄弱,可比大将军好攀附多了。
    没有不去攀附大将军的意思。
    有人是这样想的,冠军侯,大将军,广牧君中广下网,三人之中肯定能受到一个人的重用嘛。
    ……
    战争结束,士兵们终于归家,在草原上打了将近半年的仗,除了家中父母妻子,最关心的就是地里的粮食。
    这么长时间。也不知道家里耕地会耽误多少进度,赵卫一直担心这件事情,他家中情况特殊,只有自己和妻两位壮年劳动力,如今自己离开将近半年,家中大小琐事全都由妻管理操劳,他很是担心,因此战争一结束,便以最快速度归家了。
    服役期间,赵卫也和旁的更卒谈起过这件事,虽然朝廷提到有新农具,但他们依旧没有安心,毕竟新农具再厉害,也不可能抵得过一个壮年男人四个半月的劳动。
    带着这样的想法,赵卫回到了家,令他惊喜的是,今年春耕家中并未少种粮食,而且听妻的语气,还比往年轻松了不少?
    他向妻说出自己心中对于新农具的好奇,但显然,王葭并没有搭理赵卫的意思。
    她现在很忙。
    王葭在努力织布,她打算拿出家中存款,和同里的邻居们商量一下,共同买下一只筒车,她去听了里正的新集会,这次带回来的新农具叫做筒车,看起来和耧车一样方便,有了这东西,她就再也不用像以前一样辛辛苦苦地自己运水浇地了。
    而且和上次的新犁不同,这个叫做筒车的新农具虽然看起来很大,可它是由竹和木制作成的,花费不多,只要知道转动时的道理,家中有会做的木工的成员自己都能制作,但她t家祖祖辈辈都是土里刨食的,不会做木工活,就只能花钱买了。
    省下的时间还可以用来织布换钱。
    赵卫听不明白自己妻的算计。
    但他听话,觉得妻所言很有道理,就由她去办了。
    如妻所言,既然春耕时的新农具那么有用,等明年春天时可以再多买几亩荒地开荒,秋天收获到更多的粮食。
    隐约中,他觉得自己的日子越过越好,更有盼头了。
    不只是他,今年夏天,大汉无数个百姓都不约而同地产生这个想法。
    ……
    今年繁忙之事算是告一段落,闻棠终于有时间弄自己的事情了,她的织室已经快准备好了,为她制作新型织机的还是长安中的名人工匠丁缓。
    就是那个研究出常满灯和原始版风扇车的丁缓。
    也算高定吧。
    一般这种出名的工匠,都有自己的小骄傲,所以他刚收到闻棠图纸时候的反应是:不做不做,老夫要回老家退休养老。
    但看到图纸上那精美神奇的构造后,他的反应就变成了:我的年纪也没有很大,我还年轻,还可以继续奋斗!
    一套动作堪称变脸大师!
    和丁缓商量好新型织机事宜,闻棠回未央宫继续当值,其实值不值都一样,刘彻现在满脑子冠军侯,暂时没时间找她。
    “广牧君!”熟悉的声音传来,闻棠不用回头,就知道这是自己的怨种同事,“你可曾收到边塞最近传来的战报?”
    “没有。”闻棠放下手中书简,问道,“什么战报?”
    桑弘羊道:“广牧君可还记得狄山狄博士?”
    “当然记得。”这可是闻棠第一次上朝就火力全开的对手,忘了谁也不能忘了他啊,联想到历史上狄山的结局,“他死了啊?”
    桑弘羊:……
    扫兴的闻棠。
    兴致勃勃想要和她分享,结果一下子就被猜出来了。
    “没错。”他回道,“狄山一个博士,怎么可能会守亭?在边塞守了半年,就被入侵的匈奴军队给砍了。”
    也不知道是他运气不好还是刘彻故意的,把他安排到右北平那边儿了,这里是乌桓人的地盘,大汉还没腾出手来收拾乌桓人,狄山肯定也没啥好结果。
    如果把他放朔方,可能就没什么事了,毕竟那一带的匈奴都被卫青给打跑了。
    闻棠:好险,差点让他在边境安度晚年了。
    谈话间,一位小黄门进入室内,径直走到二人身边,还未开口闻棠就知道他是来做什么的。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224578/6385273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