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焖羊肉

推荐阅读:万人嫌大小姐破产后(女嬷 np)他的掌心(1v1h)照无眠(亲叔侄1v1)泠泠听春雨(1v1 h)和哥哥死对头联姻后(骨科1v1)反派穿成黄文女主腐蚀剂[Np强制]《玉壶传》(骨科)(兄妹)(np)阴湿男女短篇合集(h)凛冬将至(末世父女1v2)

    物价上涨林秋然以前也不是没遇到过, 一到冬天各种青菜就会涨价,有的甚至比肉还贵,但还是会吃。在这边没有大棚, 涨价只会提前。
    林秋然能接受, 毕竟物以稀为贵, 秋冬青菜少, 自然贵。但在从前只是涨价,而这个时代, 再过些天,有些菜就彻底没有了。
    菜涨价, 秋冬天冷出门做生意更不容易, 按理说,她家摆摊卖菜的价钱也该涨了。
    这种时候其他小本生意,像卖面条、包子、烧饼的, 就没有困扰。只要不赶上灾年, 粮食的价钱浮动不大,林秋然也没法参照。
    林秋然叹了口气,她以前没做过这样的小生意,真要调整价钱, 不知这个度该怎么把握。
    她记得前世饭店的菜品价钱不会随着一年四季蔬菜价钱涨而涨, 是算春夏秋冬的大致菜价,定一个较为合适的,只要物价不大幅度上涨, 菜的价钱就一直不变。
    当然,有些无良商家还是会涨,还只涨不降。
    林秋然记得这边酒楼定价本来就高,一盘蔬菜什锦二十文, 定价这样搞,估计也是不受菜钱影响,定价前早把这些考虑在内了。
    林秋然有些头疼,这怎么办。萧家卖菜一开始价钱定得就低,以味道价格取胜,这样才卖了一个月,算上下雨也就二十天,眼看菜就要没了。
    尖椒四文一斤的时候,尖椒酿肉卖二十文一斤,这道菜毕竟还是肉占得斤称多,现在贵了两文,要想和从前赚得一样多,得贵个一两文才行,而素菜要涨三四文。
    原本素菜都是卖六文一斤,加个三四文,别说别人了,林秋然想想都觉得贵。这钱已经能买一斤肉了,素菜做得再好吃,大部分人还是觉得没有肉好。
    客人肯定不会买账,而且萧家还面临另一个问题,月初菜价虽贵,但还能买到。再过半个月,估计想买也买不到了。
    尖椒不易保存,囤菜林秋然根本没想过。
    换菜色是早晚的事儿,林秋然在犹豫这些日子是涨价还是直接换菜?尖椒酿肉一向卖得不错,贸然换了不知新菜色卖得怎么样。
    不然把素菜砍了只卖尖椒酿肉,那搭着红烧鱼卖的素菜里尖椒怎么办,难道只卖豆腐吗?倒也不是不成,反正比尖椒酿肉这道菜好操作。
    孙氏很诧异,“她爹,咋一天就涨这么多?”
    萧大石:“天冷了,自然就贵了。”
    林秋然问:“除了尖椒,别的菜呢?”
    萧大石道:“青菜都涨了,豇豆也贵了。”
    今儿买的豇豆是昨日定的,所以价钱没变,要是今儿再买也得涨价了。
    林秋然点点头,还好提前晒了豇豆干,当时有两文一斤收的,也有三文一斤收的,家里很多豇豆干,红烧肉这道菜影响不大,可尖椒酿肉和红烧鱼怎么办?
    尖椒虽变贵了,豆腐却没变。
    孙氏感叹,“哎,咋贵这么多,菜都要比肉贵了。”
    以前在萧家村住着的时候,冬日吃白菜萝卜土豆,还用芥菜青菜腌酸菜吃,一冬都不缺菜吃。
    现在需要买菜,菜价还贵。
    孙氏总卖,她自然知道本钱越高,赚得越少。干一样的活儿,以前一日赚五百文,以后只能赚三四百文,那谁能乐意。
    林秋然看着孙氏和萧大石,说道:“爹,娘,尖椒酿肉先不做了,换成羊肉卖。”
    秋冬吃羊肉暖身,既然早晚都要换菜色,何必非要涨价多做半月呢,还让客人觉得萧家的菜贵了。
    卖东西开始贵,觉得味道好会吃,但是后面变贵了,大概率不会来。
    有些人不会管菜价涨不涨,只会觉得你卖得贵了。换句话说,你菜贵跟我有关,菜价涨了那是你的事儿。
    “配菜就选萝卜、胡萝卜,这两样没涨钱吧?”
    萧大石摇摇头,“没有,这俩还算便宜。”
    白萝卜两文一斤,胡萝卜三文。
    林秋然道:“做红烧肉的话,豇豆就换成咱们家晒的豇豆干。反正咱们收来的时候便宜,虽然晒干再炖斤称会少一些,但影响不大。”
    林秋然决定直接换菜,她以前也去外面吃,关心的只有价格涨没涨。若是贵了就不愿意去了,甚至吐槽有些私房把人工水电甚至几年后孩子上学区房的钱都给算进去。
    做生意能不能成还得看客人买不买账,也是没经验,日后等开铺子了,她也要把这些都考虑进去。
    红烧鱼就先做豆腐卖,或是这两天想想能不能放别的菜进去。
    天变冷后带出来的变化是巨大的,尽管没到冬天,可是各家各户出门的少了,只要没事儿的都忙着为入冬做准备,紧着赶着种芥菜腌菜做腊货。
    林秋然莫名有种感觉,冬天肉很可能也会涨价。
    隔壁的许娘子和陈娘子还过来问林秋然,要不要一块儿做腊货,林秋然过去看了看。
    两家院子都翻地撒了菜籽,林秋然想,余安冷得也快,但较于前世的北方,气候还是更暖和些,位置偏南,但不算南方,因为地里种的芥菜就是做酸菜鱼的酸菜前身。
    林秋然去买了些种子,把自家院子也能种上。
    孙氏和萧大石种的,萧大石种了一院子,没过瘾,问:“要不要回老家种点?以后卖菜用得上不?”
    在家里院子种些足够吃就行了,以后用得上还是买比较好,能买到的,尽量别自己做。
    林秋然心情明媚了些,她道:“要是真用得上就去买吧,不然回老家还得请于婶儿看着。”
    孙氏道:“那还是算了,她婶儿也想来县城试试呢。”
    林秋然点点头,跟着说了于婶儿肯定不会拒绝,可又要来县城做生意,家里还费心看着菜,太麻烦人家了。而且,林秋然虽想到了酸菜鱼,但觉得这道菜现在肯定不好卖。
    首先做成酸菜鱼有和做鸡鸭一样的问题,酸菜鱼是切片的,每块肉部位、大小不同,多给一块骨头,少给一块鱼肉,客人很容易不满。再有,本来鱼肉切片后煮容易散煮,运送的途中容易碎,在铺子卖,做好端上桌成,但摆摊卖就不如整鱼好看了。
    这点不好,开铺子不知什么时候,各家各户都有种的,也用不了太多芥菜,先可着自家吃吧。
    孙氏点点头,“院子里种点得了。”
    林秋然道:“娘,咱们也买些鱼、肉腌着吃吧,现在应该还算便宜的,往年肉涨价多不?”
    她想一直做生意,不过也得做好了天冷不出门的准备。
    孙氏道:“这我不太清楚,往年家里也不咋买肉吃。”
    林秋然明白了,吃肉有萧寻去打猎,多的能卖钱。县城涨价是涨价,但影响不到村里了。她点了点头,没再多问。
    次日,孙氏和萧大石明显感觉生意好了不少,菜价涨了,摊子的价钱却没变,就显得这边更划算便宜了。
    肉卖得好,素菜卖得更好,孙氏和萧大石一边卖菜,一边就跟人说明日要换新菜了,有些客人没买,却来问:“明天是做尖椒酿肉吧?”
    尖椒一下贵了两文,与其自家做,不如来摊子这边,这边味道还好。
    孙氏笑着道:“明儿不做尖椒酿肉了,摊子换新菜,给大家换换新口味。而且现在尖椒价贵,我儿媳一个人做不容易,但也不想涨价赚大家的钱,大家也体谅一二。天冷吃羊肉好,明儿可以来试试我儿媳做的羊肉,味道也很好的。”
    “那红烧肉和红烧鱼呢?”
    孙氏道:“这两样暂且还会做,不过菜价一涨,有些配菜会换。”
    孙氏说这些的时候心里有些忐忑,也怕客人后头直接就不来了,不过大多数理解,菜贵了只是不做了,又没涨价,只要味道好还实惠,可以买别的。
    也有少数觉得本来摊子卖得也不便宜,这回换了菜,未见得咋样,以后肯定不来这儿买了。
    孙氏看今天生意挺好,比往日早两刻钟卖完呢,俩人没直接回家,而是留了一会儿和客人说明日换新菜。
    要是生意一直好好的,就好了。
    二人留到中午,这才回家吃午饭,下午萧大石就去买萝卜和胡萝卜了,两样各四十斤。还跟肉摊老板订了明日的羊肉,说好一早就过去拿,总共四十斤肉,要的腹腩和后小腿那块。
    羊肉价贵,光买肉就得花一吊钱。
    萧大石是真的心疼了,这要是卖不出去,可完完全全砸手里了,一吊钱呐,尤其这些日子花钱不少,买豇豆还花了八吊钱呢。
    红烧肉卖得不错,但羊肉不知咋样,要是卖不出去,赔得可不少,因为除了羊肉还有其他配菜,番茄,几样香料,也是钱。
    林秋然其实也摸不准这好不好卖,如果卖价定在五十文一斤,买一斤焖羊肉,都能买五斤猪肉自家做了。
    都说吃羊肉暖身御寒,可有几个是靠吃羊肉御寒的,还不是靠烤火穿衣。
    成不成,都得明日试一试。
    次日一早,巷子还黑着,萧大石就把羊肉带了回来。
    孙氏这就起来了,先烧了两锅热水,然后把羊肉和配菜洗净切块。做这些也费事儿,天冷水凉,要兑温水,萝卜还有泥,要先洗一遍,削皮后再洗两遍。
    低头久坐就腰酸背疼的,俩人年纪大了,做这些不易,只不过平日都不和林秋然说。
    孙氏做完这些,又做好早饭之后,才叫林秋然起床。
    今天好像格外冷,夜里能听见风声。自从和天冷之后起床就费劲儿,因为外头是冷的,被窝里是暖的。再有肚子大了,林秋然睡觉的时候不太习惯,怕压了肚子,有时候半夜会醒过来。
    孙氏看她这样有些心疼,“我一会儿看着火,你再回来睡会儿……”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224597/6385666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