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过渡章节

推荐阅读:超级游戏升级召唤系统工业化领主婚礼当天,老公朋友圈官宣白月光了诛仙:我焚寂剑主,剑道无双直播:我!三角洲第一通天代夫人你人设崩了洛心辰通房财大气粗,却被迫宅斗?万古神帝:唯我帝一谍战:让你卧底,你领五份工资?末世:无限物资,邻妻带妹求开门

    安王盯着手里的传信看了半天,脑子宕机了至少一炷香,才缓缓抬头,眼神飘忽,这就是小九不选择温水煮青蛙的方式吗?
    这一招,拿来造反都是适用的,小九还真是学得杂,惯会灵活运用的。
    看看上面传来的进展,到现在已经传成了:
    这次暴雨和黄河之灾,都是因为前朝末年战乱中,孔圣人后裔被人李代桃僵,窃居圣人嫡系,德不配位,故而几十年间,孔家抛去风骨,忘却圣人教诲,作恶多端,欺压百姓,以至民不聊生,圣人蒙羞。
    好在未来的圣君亲临,故圣人泣泪以相告,太子殿下自当为圣人清理门户,还圣人清誉,还百姓冤屈。
    “小九在曲阜,在孔家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直接抄了孔家,还临时召集山东世家子弟,搞了一个以儒家经典为主题的清谈,结果孔家后人醉生梦死成习性,学问实则一塌糊涂,或许是为了孔圣人之名,所有世家,都认同了现在这群孔系,乃是窃贼。”
    至于有没有兵马的原因在,这个不重要,反正有孟子后人愿意填补一二。
    孔家家主只得换人,但,孔家也就这样了,还得谢谢太子明察秋毫,替他们赶走冒牌货呢。
    元泰帝看似平静的叙述,实则心里同样掀起了惊涛骇浪。
    德不配位天垂泪,偷天换日圣人悲,痛兮,哀兮,文脉遭窃兮。直接将这次暴雨和黄河之患安在了孔家头上,你们不是将圣人吹上了天,每次拿出圣人之名,便无往不利吗?那若是放在自己身上呢?釜底抽薪,直接否认了他们圣人子孙的正统性。
    还是在水患之后,太子民心正浓,世家正蠢蠢欲动,天命加身于己的时候,快,准,狠,孔家遇上他,算是倒大霉了。
    可现在问题是:
    “朝臣知道了吗?”安王有些死了地问道。
    “先给你看了。”
    “……”安王深呼吸,“小九才是太子,我一个废太子,不合适。”
    “但是朕头疼,以我对小九的了解,他后面肯定还有招,毕竟现在还不算天翻地覆。”所以不适合第一时间给朝臣们看。
    “您就随他折腾呗,说得您拦得住一样,朝臣不就是拿来用的吗?”自从不当太子,他也是不用替朝臣考虑了。
    元泰帝一拍脑袋,“也是,被小九给弄晕头了,行了,你回去吧,朕忙去了。”
    安王:……
    继去年的招贤令后,天下文人学子再一次沸腾了。
    曲阜的清谈内容和结果已经被大肆传扬了出去,孔氏后人无一战之力已成事实,在此情况下,又有“圣”名在身的太子出面,学子们自然是相信那是假的孔氏后人。
    而现在,太子殿下痛惜连儒学之首的孔家都如此作态,难怪圣人悲夫文脉。
    故而,要在京城举办百家文会,不拘百家,不拘流派,有才者,皆入经业书院,弘扬经典,传授学说,以全文脉。
    至于这经业书院,效仿的便是稷下学宫,以孔家抄家抄出来的一半钱财,来进行修筑,也算是给孔家赎罪,令圣人安心。
    至于另一半,当然是要还给百姓。
    不出任何意料,首先响应的,便是孟家,以及兵家出身的孙家,儒家以外,有了一个孙家打头,加之书院都要修建了,再回顾前几期中圣天子的态度,太子之心还不明了?那自然会有人立马跟上,大好的时机,他们才不会错过呢!
    “你这也闹得太大了。”
    待姜衡回京,已经是九月,姜衡甚至没能赶在生辰前回京,不过好在也平安无事回了宫,只此一点,就足够让元泰帝松气。
    “那爹你就说满不满意吧?”闹大?他还生怕闹不大呢。
    元泰帝当然说不出不满意来,只能来一句,“你就作吧,昆石和延爻都快被你吓死了。”
    “我都补偿他们了,还用你说,”日常顶嘴,就没有让话头落地的道理,不过为了自己的安全,姜衡拿出一枚白玉泰山云松扳指,“这次可是我亲自爬的泰山,照着雕的。”
    “这么快?你哪儿来的那么多时间?”不是去办公的吗?
    “我手本来就稳,上手快得很。”
    他之前字不好,纯粹是基础没打好,学的时候学歪了,而且他字放在现代不算丑,现代嘛,写字画字有几个人分得清啊。
    但不可否认,他手是稳的,审美是在线的,脑子是有的,自然很快就上手了。
    元泰帝不清楚这些,拿着自己要来的玉扳指,倒是说不出什么怪罪的话了,“行了,刚回来呢,快去休息吧,明天还要上朝呢。”
    “好哦。”
    翌日,元泰帝带着新的扳指上朝,朝臣都是眼尖的,很快就顺着元泰帝的心思说起了太子的孝顺,恭维了起来,元泰帝正在兴头上呢,就听说安王来了。
    众人一惊,安王竟然中途来上朝了?这是个什么信号?
    元泰帝和太子猝不及防的对视,瞬间想到了他们三人才知道的一件事,那就是——改革。
    这个时候吗?
    当然是这个时候,这个时候,太子已经归京,安全系数大大提高,又有孔家这个烂到了根子的世家作为例子,可不是时机正妙?
    更别提此时黄河水患之后,更是证明小九天命在身,大梁正统。
    而且,再拖下去,谁知道天幕什么时候突然背刺,那时候才是真的来不及。
    至于为何是他来,因为皇帝和储君不能与朝臣直接对着干,君臣之间必须要有缓和的余地,这也是丞相的作用之一,但在这件事上,丞相真的值得信任吗?而且丞相是真的挺老的了,容易猝死。
    所以,只能是他这个前太子来,且无论是否成功,他这一脉,也算是安全了。
    两个大雷一样的大事件凑在了一起,但那又如何,元泰帝兵权在手,太子天命加身,天下,依旧稳固,少了那些“头铁”的“忠臣”,朝堂依旧运转,该清丈的清丈,该拿出收税章程的集中讨论,总之,反对者,掀不起浪花。
    “果然还是得雷霆手段。”
    虽然是个长期的工程,但好歹开了个好头。
    待立冬之际,彭瑞,晋王,两位公主等班师回朝,就发现京城变得十分热闹,比招贤令的时候热闹多了,哪怕已经立冬,可依旧热闹之极,其中以茶馆,报社,书坊,以及——硕大的擂台,最为热闹。
    而朝堂,则与之相反,且不说少了一些熟人,添了一批新人,可不管是老人还是新人,一个个的,似乎都少不了黑眼圈,上上届的探花郎最是臭美,现在却感觉皮肤有点差了,脸上都有痘痘了,尤其是户部的官员们,一个个人,跟被吸了精气一样,看着就惨兮兮的。
    还是打仗适合他,晋王不禁感叹。
    此次伐北,朝廷大力支持,无后勤之忧,上下一心,士气如虹,又是春季出征,天时地利人和,自然大胜!
    西域没有完全收回,但已经收回了大半,天山以南区域,已尽归大梁。
    因财政稍显困难,毕竟今年凑在一起的事儿太多了,加之冬季时节,不利于他们在草原征战,故而班师回朝,短时间内,北蒙等各个部落,也没有能力再次来犯。
    对于秦国公和晋王的封赏,元泰帝选择照抄天幕,只是没让晋王再掌管兵部,而是给了一个兵部侍郎之职,晋王对此不觉得有什么,他还等着九弟继位后封他大将军王呢,听着就霸气,比父皇大方多了。
    而秦国公那儿,有点改动的,便是将秦国公的三个闺女,都封了郡主。
    信国公世子、龙虎将军彭瑞,授柱国,掌山西行都指挥使司,月后任职。
    杞国公主姜瑜性子较为直率,与晋王堪称亲兄妹,元泰帝想了想,除了待遇等的封赏外,将姜瑜给安排在了陕西行都司,劳秦国公给看着。
    郑国公主姜珊性子沉稳细致,就好办了,进户部跟着郑无疾这只貔貅学着管理统筹后勤。
    算起来,郑无疾还是姜珊的舅舅呢,不可能不用心教,元泰帝心想着,指不定以后让户部打款,会容易一些。
    郑无疾:?
    大获全胜带来的,不仅是将帅士兵的升职,更有大梁威望的提升,以及,在此时此刻,推行新法的关键的时候,军队便是最好的震慑。
    “暴君!暴君!老天瞎了眼啊,那太子哪里是什么圣君,和元泰帝一样,都是暴君,他们一家子都是强盗!”
    他们不蠢,安王是实际动手者又如何,恨是一定的,但不妨碍他们同样恨太子,恨元泰帝,毕竟,天幕提过变法妥协不是吗?好啊,好一个狠毒的圣天子,什么圣天子,分明就是强盗!
    “强盗啊!”
    他们的田啊,他们的人力啊!
    每家每户都要上报人口数与田亩数,少报的田,那就不是他们的了,可不就是强盗。
    可那又如何,哭得再狠,吃进去来的,终究要吐出来。
    就这样,转眼已经到了元泰二十二年。
    期间,百家文会的热度就没有消过,便是朝廷进行了新法的试探,他们也依旧在京城参与文会,不仅没有退却,反倒因此,又从田制方面谈古论今,各自辩论了起来。
    至于士绅地主们出不出血,和他们这些学者有什么关系吗?可别打扰他们争文脉正统了!
    他们火气大着呢,毕竟墨家居然还有传人,直接就因为技术,被太子邀请去了工部,当真是气煞他们。
    不过墨家也惨,目前的传人传下的也只是技术,理论方面的传承,还不知道在哪儿,想到这儿,倒也没那么气了。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224645/6386331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