耽美书吧 > 玄幻小说 > 我就刷个视频,怎么古人都破防了 > 第229章 为什么大明將亡之际,藩王都袖手旁观

第229章 为什么大明將亡之际,藩王都袖手旁观

推荐阅读:权宠悍妻开局停职?我转投纪委调查组七零:被换亲后我成了人生贏家极品小仙医我只想熬死你们,別逼我打死你们负债3万亿,债主们跪求我别死转职纹身师,开局给校花纹过肩龙隆万盛世开局迎娶苏家神女,奖励重瞳体!美漫:蝙蝠侠能有什么坏心思?

    朱元璋此刻心中矛盾重重,如同天人交战。
    杀,还是不杀?
    胡惟庸一案,株连甚广,多位开国功臣牵涉其中。
    李善长在过去確实帮助了他很多。他確实不忍罪之。
    然而,如果不杀,李善长始终是个隱患。
    一旦有变,大明江山恐將不保。
    朱標敦厚,难以驾驭这些开国元勛,而这些老臣对朱標並无敬畏之心。
    他不能容忍曹魏时期司马懿那样的权臣再度出现,更不能让朱家的江山受到威胁。
    他有些拿不定主意。
    於是,他將视线投向了马皇后。
    只见马皇后轻轻摇头。
    马皇后本就对他清算开国功臣的事情颇有芥蒂,觉得大家背地里骂他们朱家过河拆桥。
    他当时只问反问了马皇后一句,皇后可知司马懿?
    马皇后无力反驳,只剩嘆息。
    如今天幕曝光了李善长的结局,马皇后还是不忍老臣丧命。
    他懂了马皇后的意思,是要他放过李善长。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转向李善长,沉声问道:
    “李善长,若你返京,你可知道將会面临什么?”
    李善长冷汗涔涔,他知道自己的命运悬於一线。
    “上位,臣愿意带全家老小一同离京。”
    “臣以性命起誓,绝不会做那司马懿。”
    朱元璋頷首,看著跟著自己打天下的老臣,终是做了决定。
    “李祺一家可留在京城。”
    李善长恍惚了一下,连忙叩拜谢恩。
    “谢上位开恩,臣即刻离京。”
    朱元璋摆摆手,示意李善长赶快下去。
    而此时,下一个视频开始播放。
    【为什么大明快要灭亡的时候,各地的藩王都在袖手旁观?】
    【他们眼看著大厦將倾,却无动於衷,最终京城沦陷於农民军之手,崇禎皇帝自縊於眉山之上。】
    【难道他们真的不懂得唇亡齿寒的道理吗?】
    ......
    洪武年间。
    朱元璋心中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惊愕与愤怒。
    他有些难以置信!
    那些他曾经寄予厚望的大明藩王,竟然会如此冷漠!
    身为朱家子孙,难道不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吗?
    他给朱家子孙分封藩王,就是希望这些藩王能够守护好大明江山。
    如果藩王真心为大明著想,那么大明的疆域將坚如磐石。
    如果藩王起兵谋反,如同老四那样。
    总归大明江山还在朱家人手中。
    可是,现在天幕却告诉他,在大明將倾之际,那些藩王竟然置若罔闻,无动於衷!
    朱元璋的愤怒如同火山般爆发,他瞪大了眼睛,声音充满了愤怒与失望。
    “这群不孝子孙!”
    “咱分封藩王,给你们丰厚的封地和优渥的生活,就是希望你们能够忠诚於大明,守护好这片江山!”
    “可是等到大明危难之时,你们在干什么!”
    “你们冷眼旁观,眼睁睁看著大明亡国!”
    “身为朱家子孙,难道没有一点责任和担当吗!”
    朱元璋愤怒之下,猛地拍了一下龙椅,震得整个大殿都仿佛在颤抖。
    “真是气煞我也!”
    朱標看著天幕的信息,心中不免有些难受,但他努力保持冷静,试图安慰朱元璋。
    “父亲息怒,或许这其中有什么隱情。”
    朱元璋冷哼一声,他也希望如此。
    ......
    永乐年间。
    朱棣对“藩王”这个名词无比敏感。
    毕竟他在登基之前,就是藩王。
    如果是他的大哥朱標继任皇帝,他必定是热衷北伐、捍卫边疆的藩王。
    都怪朱允炆那臭小子,逼得他造反。
    而他在上位之后,为了其统治的合法性和正统性,他不得不给予藩王们在洪武朝所受到的特权。
    然而,鑑於自己曾经的造反经歷,他又不得不对藩王们做出必要的防范。
    因此,他採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清算与平反。
    朱允炆的弟弟,先降封,再废为庶人。
    他站错队的弟弟辽王,自然会遭受贬斥。
    对於自焚而亡,撕下建文朝廷“仁义道德”假面具的湘王,他內心充满了感激。
    所以他在登基之后不久,便派人前往荆州,为湘王及其王妃重立衣冠冢,並將建文朝廷赐予的恶諡“戾”改为“献”。
    在建文时期被废的几位亲王,自然也得到了平反和復封。
    当然,这一切並非出於仁慈,而是为了稳定政权。
    当他的统治日益稳固后,他对那些恃宠而骄,甚至暗怀异心的宗室们同样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打击。
    而他也削减了藩王的军事权力,以確保他们无法再对皇权构成威胁,防止藩王造反。
    朱棣心中惊疑不定,面色突然难看了几分。
    难道这就是藩王们在大明危难之际无动於衷的原因吗?
    因为他们手中没有兵权,即使有心为国家出力,也显得力不从心,只能眼睁睁地看著大明亡国。
    若真是他的原因,那他岂不是大明的罪人?
    ......
    【朱元璋的后代,这些曾享受了两百多年荣华富贵的龙子龙孙们,在国家遭遇危机时,作为最大的既得利益者,他们表现出来的对大明的热爱却远不及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长期受压迫的平民百姓。】
    【这里有两个故事,或许能揭示一些真相。】
    ......
    洪武年间。
    朱元璋的脸色显得异常复杂。
    朱家子孙,他都寄予了极高的期望,而且给了极其优厚的生活条件。
    然而,这些朱家子孙的表现却让他深感失望。
    他们不仅未能如他所愿地守护大明江山,甚至连对大明的热爱都显得如此淡薄。
    这让朱元璋感到十分愤怒与不解。
    这简直就是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
    朱元璋的脸色逐渐铁青,怒火在心中燃烧。
    他分封藩王,设立宗亲制度,难道是个笑话吗?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224696/6390927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