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李清照:这就是姐的存在感!
推荐阅读:极品小仙医、我只想熬死你们,別逼我打死你们、负债3万亿,债主们跪求我别死、转职纹身师,开局给校花纹过肩龙、隆万盛世、半岛小行星、开局迎娶苏家神女,奖励重瞳体!、美漫:蝙蝠侠能有什么坏心思?、我的系统狂霸又酷炫!、快收了神通吧!、
苏軾的思绪飘远,回忆起天幕中曾播放过的辛弃疾的故事。
二十一岁时,辛弃疾孤身一骑星夜奔袭,追击百里取得叛贼首级。
二十二岁时,率区区五十轻骑,於五万人金军大营中,生擒叛军。
二十三岁,辛弃疾南归后,因其“归正人”的身份,始终不得南宋朝廷重用。
在之后的四十多年间,屡遭弹劾,数次起落,最终遗憾隱退山居。
辛弃疾以笔墨为剑,词中寄情,抒发胸中万千沟壑与未竟之志。
最终留下的词作,逾六百余篇,数量之眾,冠绝两宋。
本想以武安邦,却不料以文传世。
这既是命运的捉弄,亦是辛弃疾不朽的传奇。
他尤其记得,天幕中那句后人的评价,位卑未敢忘忧国,哪怕无人知我。
这句话,让他很受触动,当时就对辛弃疾的敬意油然而生。
存在感低於辛弃疾,苏軾是服气的。
当然,苏軾很会安慰自己。
只是比存在感嘛,输了也不丟人。
101看书101??????.??????全手打无错站
他的实力还是很强的。
若是要比最会吃的诗人,那么这第一的宝座,非他苏軾莫属。
......
天幕继续播放。
就在此时,“性价比最高的诗人”张若虚登场。
他嘆了一口气,说道:
“哎~诸位想要存在感,这又有何难?”
“诸位不妨学我,一词压两宋,孤篇盖全唐!”
【《春江月夜》。】
此时弹幕弹出。
“乾隆作诗四万首,不及张若虚一首。”
“《春江月夜》我硬是一个月也没有背下来。”
......
永乐年间。
朱棣的目光微微一滯。
他突然想起,在天幕刚刚才播放完毕的,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盛况。
当悠扬的乐声响起,一幅唐代仕女图的捲轴缓缓展开。
崑曲小生一启朱唇,便是那句流传千古的“春江潮水连海平”。
就这么一句诗,瞬间便生出了震撼人心的力量。
那一刻,他仿佛穿越了时空,亲眼目睹了在初唐那轮皎洁的明月下,一个辉煌盛世正悄然拉开序幕。
月光见证了华夏歷史的更叠与文明的辉煌。
而在千年后,时光流转,辉煌再现。
在华夏大地上,一个崭新的、能够比肩大唐的盛世已经悄然降临。
所以,《春江月夜》的意义已不仅仅在於“孤篇盖全唐”,而更是在於“明月迎盛世”。
何其美哉,春江月夜!
又何其幸哉,春江月夜!
......
此时,乾隆的脸色又变得难看起来。
后人凭什么说他作诗四万首,不及张若虚一首!
《春江月夜》上小学课本了吗?
后人背都背不来,还谈什么一词压两宋,孤篇盖全唐?!
和珅敏锐的捕捉到了乾隆的情绪,连忙开口道:
“皇上切莫动怒。万事皆因时人喜好各异。”
“流传於后世的诗词,何其多,难以简单量化比较。”
“张若虚之《春江月夜》,確为千古绝唱,但皇上的诗作亦是汗牛充栋,各有千秋。”
“后世若能细品皇上的诗词,定能体会其中深意。”
乾隆闻言,面色稍缓,点头嘆道:
“爱卿说的有理。”
“喜好一事,本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朕作诗,不为爭名,只愿抒怀寄情。”
“至於后世评价,且由他们去吧。”
......
天幕继续播放。
“千古第一女词人”李清照登场。
她霸气的说道:
“给你三秒钟,说出你第一个想到的女文人。”
天幕弹出的弹幕,几乎都是“李清照”这个名字。
隱隱约约还有鱼玄机、谢道韞、薛涛等的名字。
李清照无比自信的说:
“这,便是姐的存在感!”
此时弹幕弹出。
“我觉得李白和辛弃疾一样能打,因为李白是个剑客。”
“古代诗人存在感第一绝对是李白,在你路边隨便找个人,让他说出一个古代诗人名字试试,十有八九是李白。”
“十首诗有八首是李白杜甫的,从小到大都在背。李白杜甫还只是第二?”
“易安居士,永远的神。”
......
李清照此时正从牢里出来,她嘴角勾勒出一抹复杂的笑意,笑中带著几分沧桑,几分不屈。
她的思绪飘回了那段风雨飘摇的岁月。
四十七岁时,命运对她连下两道重击。
人生伴侣赵明诚,在病痛中悄然离世,留下她孤身一人。
接著,朝廷屈服於金人,皇帝南逃,国家动盪。
她似乎成了无依无靠的乱世浮萍。
她曾有过隨爱人而去的念头,可她还要保护与赵明诚共同倾注心血的两万余捲图书与金石碑刻拓本。
於是,她带著这些珍贵文物,毅然追著南逃的皇帝,开始了一段顛沛流离的生涯。
她还曾乘坐一叶扁舟在海上漂流了四个多月。
整整四个月的海上逃亡,面对波涛汹涌和未知的未来,在仓惶无助、悲痛难耐的境地下,她依旧能写出“九万里风鹏正举”这样气势磅礴的词。
南渡之后,她褪去了女子的柔弱,生活的苦难铸就了她不输男儿的刚毅之魂。
她誓死守护丈夫的遗志,於乱世之中完成了《金石录》的编纂。
后来,她顛沛流离了三年多,终於得以在临安弟弟家暂时安身。
在这期间,被她和丈夫视若性命的珍贵文物丟失了许多,遭受此打击的她大病一场。
后来,她又遭遇了张汝舟的欺骗与家暴。
张汝舟这个小人!
为夺金石古物而骗她成婚,婚后真相败露,竟对她施以拳脚。
骄傲如她,岂是轻易屈服之人?
面对已成事实且和离无望的婚姻,她没有委曲求全,得过且过,而是选择寧为玉碎不为瓦全!
她搜集了张汝舟科举作弊的罪证,將其告上公堂,哪怕因此身陷囹圄,亦无悔无怨。
幸得世间尚有公道,在眾多文人高官的声援与帮助下,她终於在九日后重获自由。
所以,这场惊世骇俗的“妻告夫”,让她遭受世人非议又如何!
她本就不在意世人眼光。
此时,她抬眼看著牢狱外的阳光,心中无限舒坦。
她,首先是一个词人,而后才是一个女词人。
她有足够的自信和骄傲,她就是华夏古往今来,女子中第一人!
二十一岁时,辛弃疾孤身一骑星夜奔袭,追击百里取得叛贼首级。
二十二岁时,率区区五十轻骑,於五万人金军大营中,生擒叛军。
二十三岁,辛弃疾南归后,因其“归正人”的身份,始终不得南宋朝廷重用。
在之后的四十多年间,屡遭弹劾,数次起落,最终遗憾隱退山居。
辛弃疾以笔墨为剑,词中寄情,抒发胸中万千沟壑与未竟之志。
最终留下的词作,逾六百余篇,数量之眾,冠绝两宋。
本想以武安邦,却不料以文传世。
这既是命运的捉弄,亦是辛弃疾不朽的传奇。
他尤其记得,天幕中那句后人的评价,位卑未敢忘忧国,哪怕无人知我。
这句话,让他很受触动,当时就对辛弃疾的敬意油然而生。
存在感低於辛弃疾,苏軾是服气的。
当然,苏軾很会安慰自己。
只是比存在感嘛,输了也不丟人。
101看书101??????.??????全手打无错站
他的实力还是很强的。
若是要比最会吃的诗人,那么这第一的宝座,非他苏軾莫属。
......
天幕继续播放。
就在此时,“性价比最高的诗人”张若虚登场。
他嘆了一口气,说道:
“哎~诸位想要存在感,这又有何难?”
“诸位不妨学我,一词压两宋,孤篇盖全唐!”
【《春江月夜》。】
此时弹幕弹出。
“乾隆作诗四万首,不及张若虚一首。”
“《春江月夜》我硬是一个月也没有背下来。”
......
永乐年间。
朱棣的目光微微一滯。
他突然想起,在天幕刚刚才播放完毕的,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盛况。
当悠扬的乐声响起,一幅唐代仕女图的捲轴缓缓展开。
崑曲小生一启朱唇,便是那句流传千古的“春江潮水连海平”。
就这么一句诗,瞬间便生出了震撼人心的力量。
那一刻,他仿佛穿越了时空,亲眼目睹了在初唐那轮皎洁的明月下,一个辉煌盛世正悄然拉开序幕。
月光见证了华夏歷史的更叠与文明的辉煌。
而在千年后,时光流转,辉煌再现。
在华夏大地上,一个崭新的、能够比肩大唐的盛世已经悄然降临。
所以,《春江月夜》的意义已不仅仅在於“孤篇盖全唐”,而更是在於“明月迎盛世”。
何其美哉,春江月夜!
又何其幸哉,春江月夜!
......
此时,乾隆的脸色又变得难看起来。
后人凭什么说他作诗四万首,不及张若虚一首!
《春江月夜》上小学课本了吗?
后人背都背不来,还谈什么一词压两宋,孤篇盖全唐?!
和珅敏锐的捕捉到了乾隆的情绪,连忙开口道:
“皇上切莫动怒。万事皆因时人喜好各异。”
“流传於后世的诗词,何其多,难以简单量化比较。”
“张若虚之《春江月夜》,確为千古绝唱,但皇上的诗作亦是汗牛充栋,各有千秋。”
“后世若能细品皇上的诗词,定能体会其中深意。”
乾隆闻言,面色稍缓,点头嘆道:
“爱卿说的有理。”
“喜好一事,本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朕作诗,不为爭名,只愿抒怀寄情。”
“至於后世评价,且由他们去吧。”
......
天幕继续播放。
“千古第一女词人”李清照登场。
她霸气的说道:
“给你三秒钟,说出你第一个想到的女文人。”
天幕弹出的弹幕,几乎都是“李清照”这个名字。
隱隱约约还有鱼玄机、谢道韞、薛涛等的名字。
李清照无比自信的说:
“这,便是姐的存在感!”
此时弹幕弹出。
“我觉得李白和辛弃疾一样能打,因为李白是个剑客。”
“古代诗人存在感第一绝对是李白,在你路边隨便找个人,让他说出一个古代诗人名字试试,十有八九是李白。”
“十首诗有八首是李白杜甫的,从小到大都在背。李白杜甫还只是第二?”
“易安居士,永远的神。”
......
李清照此时正从牢里出来,她嘴角勾勒出一抹复杂的笑意,笑中带著几分沧桑,几分不屈。
她的思绪飘回了那段风雨飘摇的岁月。
四十七岁时,命运对她连下两道重击。
人生伴侣赵明诚,在病痛中悄然离世,留下她孤身一人。
接著,朝廷屈服於金人,皇帝南逃,国家动盪。
她似乎成了无依无靠的乱世浮萍。
她曾有过隨爱人而去的念头,可她还要保护与赵明诚共同倾注心血的两万余捲图书与金石碑刻拓本。
於是,她带著这些珍贵文物,毅然追著南逃的皇帝,开始了一段顛沛流离的生涯。
她还曾乘坐一叶扁舟在海上漂流了四个多月。
整整四个月的海上逃亡,面对波涛汹涌和未知的未来,在仓惶无助、悲痛难耐的境地下,她依旧能写出“九万里风鹏正举”这样气势磅礴的词。
南渡之后,她褪去了女子的柔弱,生活的苦难铸就了她不输男儿的刚毅之魂。
她誓死守护丈夫的遗志,於乱世之中完成了《金石录》的编纂。
后来,她顛沛流离了三年多,终於得以在临安弟弟家暂时安身。
在这期间,被她和丈夫视若性命的珍贵文物丟失了许多,遭受此打击的她大病一场。
后来,她又遭遇了张汝舟的欺骗与家暴。
张汝舟这个小人!
为夺金石古物而骗她成婚,婚后真相败露,竟对她施以拳脚。
骄傲如她,岂是轻易屈服之人?
面对已成事实且和离无望的婚姻,她没有委曲求全,得过且过,而是选择寧为玉碎不为瓦全!
她搜集了张汝舟科举作弊的罪证,將其告上公堂,哪怕因此身陷囹圄,亦无悔无怨。
幸得世间尚有公道,在眾多文人高官的声援与帮助下,她终於在九日后重获自由。
所以,这场惊世骇俗的“妻告夫”,让她遭受世人非议又如何!
她本就不在意世人眼光。
此时,她抬眼看著牢狱外的阳光,心中无限舒坦。
她,首先是一个词人,而后才是一个女词人。
她有足够的自信和骄傲,她就是华夏古往今来,女子中第一人!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224696/6390933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