耽美书吧 > 玄幻小说 > 我就刷个视频,怎么古人都破防了 > 第335章 李世民:天策上將,一战擒两王

第335章 李世民:天策上將,一战擒两王

推荐阅读:中医:直播看病观众都慌了半岛:做梦而已,你来真的啊?同时穿越:白嫖的正確打开方式接管地府后,我成了诡异头子疯批师叔她杀疯了,全宗火葬场!权宠悍妻开局停职?我转投纪委调查组七零:被换亲后我成了人生贏家极品小仙医我只想熬死你们,別逼我打死你们

    【此话一出,棒子国那边鸦雀无声,再无一人敢轻易回应。】
    【但这位网友似乎意犹未尽,几个小时后,他又发表了一篇长篇评论,再次郑重的回答了楼主的问题。】
    【我希望大家全文背诵以后,再遇到有人质疑我们没有名將这样的问题时,能进行有力的反击。】
    【他说,关於华夏近代为何没有名將这个问题,我想说的是,纵观华夏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我们是最不缺乏名將的国度。】
    【但在我们近代,之所以名將不名,是因为我们的敘事方式与西方有著本质的区別。】
    ......
    各朝古人对这个概念有些疑惑。
    “敘事方式?”
    “是何物?”
    ......
    【我们很少对外或者对內,大肆宣传某个將军的个人能力,而是著重强调人民的力量,才是取胜的关键。】
    【在我军的哲学体系中,集体与组织的力量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力量,个人的指挥艺术都是锦上添,它是建立在军队组织力量的基础上的。】
    【诚然,一位杰出將领的军事才能,能够极大地激发军队潜能,於关键时刻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绝对不是基础性的,也不是根源性的力量。】
    【所以,我们从不会相信依靠个人能扭转乾坤,更不会为了造神而刻意宣传。】
    【我们的工作重心全都放在军队组织的基础建设上,这包括但不限於深化思想教育、强化军队纪律、优化后勤保障体系以及不断推动组织结构的完善与创新。】
    ......
    各朝皇帝对这样的说辞无不深感震撼。
    原来,华夏后世在军事建设上的首要考量,竟然是构建一支坚不可摧的铁军,而並非打造一个杰出的名將。
    更为重要的是,这支铁军不仅仅是为了战斗而存在。
    它既是人民利益的守护者,又是国家忠诚的捍卫者。
    所以,后世的军队才会不畏牺牲保护人民,而人民也对军人无比敬仰。
    各朝皇帝的震动,最后都化作一声嘆息。
    在他们的朝代,打造这样一支铁军,可太难了!
    ......
    【所谓名將,不是一个事实概念,而是一个宣传概念。】
    【虽然,名將的名號需要有一定的事实做支撑。】
    【但本质上,名將的战绩、战果以及获得的荣誉,其实是整支军队的成果。】
    【名將的诞生,更多得益於宣传理念、宣传方法、宣传途径和宣传力度。】
    【而五星上將麦克阿瑟就是擅长宣传自己的高手,不客气的说,他不像是一位將军,更像是一位政治家。】
    【而要说起我们的名將,当年所有人公认的最能打的是战神粟將军。】
    【然而,在军队和根据地的建立者们面前,儘管粟將军战功赫赫,却未能躋身十大元帅之列。】
    【所以在我们的歷史课本中,会写“淮海战役是人民用手推车推出来的胜利”。】
    【而绝不会写“陈將军、粟將军等天才將领,在淮海战役中展现出超凡的智慧与领导力”。】
    【这两句话都是事实,但宣传的重点以及宣传的思路完全不同。】
    ......
    永乐年间。
    朱棣若有所思。
    后世的宣传思路是,基础军队建设远比名將的奇谋韜略更重要。
    基础军队建设,乃国家之根本。
    名將奇谋,犹如锦上添。
    若无坚实之基,何以承托万丈高楼?
    此刻,朱棣低声喃喃:
    “霍去病长驱两千里,所向披靡,封狼屈胥,匈奴溃败,从此漠南无王庭。”
    是啊,华夏史书中记载的也都是名將的功劳。
    其实,背后跟隨霍去病一起千里奔袭的士兵也同样功不可没。
    那或许漠北之战,按后世的宣传思路,会这样写:
    “汉家儿郎,千里奔袭,誓破匈奴。”
    “將士皆奋勇,马不停蹄,昼夜兼程,其势如破竹,锐不可当。”
    “是役也,大汉將士,以血肉之躯,筑铜墙铁壁,捍卫疆土,保我汉家安寧。”
    ......
    【在传统的歷史敘事中,华夏古代的史学家们多採用第二种敘事方式。】
    【例如:“李世民用兵如神,一战擒两王,从此唐兴”。】
    【这样的宣传敘述,淡化了战爭中军队的训练、后勤、组织这些概念和作用。】
    【只有將领个人的行为和战爭结果,暗示听眾不自觉的將二者联繫起来,把將领行为作为战果直接的唯一的原因。】
    【这就是塑造名將形象的最有效的敘事方式。】
    ......
    嬴政闻言,陷入了沉思。
    所以,当战爭的细节越多,名將就越不“名”。
    而当战爭的细节被削减,名將越“名”。
    这就是两种敘事方式的区別。
    针对不同的需求,各有千秋。
    ......
    听到天幕点到自己了,李世民有些开心。
    这说的是虎牢关之战。
    当时,还是秦王的他,率领三千五精锐骑兵,一举击破了王世充、竇建德十余万大军。
    自己“天策上將”的威名,就是这么来的!
    “唐兴”,也正是从自己开始的!
    然而,天幕中的说辞又让他有些不悦。
    什么叫“將领行为作为战果直接的唯一的原因”?
    他是皇帝,且是战功赫赫的皇帝!
    尤其是在玄武门之变后,那些旧臣的心思各异,唯有以实实在在的战功、治国理政的成就、亦或是铁血手腕,方能让他们心悦诚服。
    所以,史书上,需要这么写。
    最重要的是,贏了的战爭,也没什么好记录的。
    输了的战爭,才会用很多笔墨来描写。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224696/6390937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