耽美书吧 > 玄幻小说 > 我就刷个视频,怎么古人都破防了 > 第347章 刘邦:一直劝,一直听

第347章 刘邦:一直劝,一直听

推荐阅读:权宠悍妻开局停职?我转投纪委调查组七零:被换亲后我成了人生贏家极品小仙医我只想熬死你们,別逼我打死你们负债3万亿,债主们跪求我别死转职纹身师,开局给校花纹过肩龙隆万盛世开局迎娶苏家神女,奖励重瞳体!美漫:蝙蝠侠能有什么坏心思?

    【而刘邦呢,从不屠城。】
    【他进了城,入了秦王宫,就被王宫里面无数的珠宝和美女迷了眼。】
    【刘邦立马就不想走了,又被樊噲、张良从皇宫里劝了出来。】
    【你想,刘邦一路百战入关,根据怀王之约,马上就可以分为关中王了。】
    【这样的时刻,享乐一下,放鬆放鬆,似乎都在情理之中。】
    【樊噲、张良两人一劝说,他就立马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
    【他约法三章,不杀人,不抢劫,不伤人。】
    【秦人很开心,自发拿出牛羊犒劳刘邦。刘邦说自己的粮食够够的,老百姓也不容易。】
    【秦三世子婴也捆了自己向刘邦投降,刘邦也没杀子婴。】
    ......
    回想起踏入关中那刻的情景,刘邦心中不禁感到一阵唏嘘。
    他进了咸阳城,就深深地迷恋上了城里的一切。
    宏伟壮观的宫殿,婀娜多姿的后宫佳丽,香气醇厚的佳酿,堆积如山的珠宝,至高无上的皇权,每一个都对他有著巨大的吸引力。
    他確实是不想走了。
    在他迷迷瞪瞪之时,张良和樊噲来劝他。
    可他却不乐意了,他才刚找到当皇帝的感觉,他们就劝他离开皇宫,这未免也太过扫兴。
    他们又苦口婆心地劝他,他才刚刚推翻暴秦,若即刻沉湎於享乐,这对於关中百姓来说,就等於才赶走一个商紂王,又来了一个周幽王,他这种行为无异於助紂为虐。他如果想得到天下,梦想就不能只是一个区区宫殿!
    他们的劝说,字字珠璣,直指要害。
    他心头一震,隨即恍然大悟。
    此时他若留在咸阳城不走,必將成为项羽和诸侯们的眾矢之的,还不如將咸阳让出。
    幸好他及时退出咸阳城了,当时项羽的大军已经到了函谷关。
    倘若他那时据城不出,以项羽的德行和对咸阳的仇恨,等待他的恐怕就是一场大战了!
    ......
    李世民此时却是有点佩服樊噲了。
    张良能去劝諫一点都不奇怪,毕竟张良是韩国贵公子,並不贪图富贵,能够在咸阳的纸醉金迷面前保持头脑清醒、不为所动。
    而樊噲的表现却是令人刮目相看。
    一个以屠狗出身的武將,竟然能够在所有人都膨胀的时候,劝说刘邦冷静自持。
    而且从史书记载看,还是樊噲先行諫言,之后才是张良劝说。
    这真的只是当年沛县的屠狗之辈吗?
    这真的只是只懂得衝锋陷阵的猛將吗?
    刘邦能有这样的下属,何其幸运!
    不过李世民觉得,刘邦退出咸阳城这件事,樊噲、张良的確是功不可没,其实真正最厉害的人还是听劝的刘邦。
    商紂王、秦二世、隋煬帝这些被后人称作昏君的皇帝,他不信他们的身边没有忠言直諫之士。
    只是他们完全听不进去而已。
    刘邦这次不仅仅是听进去了一次劝諫,而是刘邦学会了克制自己的欲望。
    或者说,刘邦有了更为宏大的视野与抱负。
    咸阳的纸醉金迷、声色犬马,终究不过是过眼云烟。
    比咸阳城更为重要的,就是天下,是万民福祉,是千秋基业。
    ......
    嬴政对刘邦的印象更好了。
    这就是刘邦和项羽两人差距。
    一个只顾报仇,一个收拢民心。
    即便最后是项羽拿了江山,也坐不稳。
    嬴政已经渐渐明白,民心对於稳固王朝的重要性。
    然而片刻之后,嬴政眼神又黯淡了起来。
    只是可惜了子婴啊!
    秦皇室之人,皆数陨落!
    嬴政的双手再次攥紧。
    秦二世而亡的命运,他一定要改变!
    ......
    【刘敬劝他不要建都洛阳,要建都长安,他立刻就去长安鸿沟划界。】
    【项羽引兵东退,他也想到长安休息。】
    【张良说什么条约不条约,要进攻。】
    【他立刻听了张良的话,向东进。】
    【韩信要求封假齐王,刘邦说不行。】
    【张良踢了他一脚,他立刻改口说,要封就封真齐王,何必要假的?】
    .......
    李世民微微頷首。
    听劝这个事,就像是连锁反应。
    试想,若是別人劝了,刘邦根本不听,久而久之,別人就不会再劝了。
    那即使刘邦有再多的能人,进諫了千种良策,到最后,都无从施展。
    相反,別人劝,刘邦听,別人就会一直劝。
    所以,刘邦手下的能人很多,也都愿意给刘邦出主意。
    这就像一个良性循环。
    而项羽就一个范增,项羽还不好好用。
    所以,这天下就该是刘邦的。
    而李世民自己,也会效仿刘邦广开言路,虚心纳諫。
    ......
    【第三点,有超前的认知。】
    【但还能做到顺势而为,即使这其中有些不那么体面。】
    【咱们看像秦始皇的郡县制,在当时先进不?】
    【答案是肯定的。】
    【但是一下子摊子铺得太大,导致消化不良,最终伴隨著秦朝的灭亡而破產了。】
    【在当时,普遍的观念仍倾向於分封制,认为郡县制难以行得通,旧贵族的保守思想根深蒂固。】
    【但刘邦的內心是认可郡县制的,怎么办呢?】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224696/6390938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