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1960年的国庆
推荐阅读:皇明、阵问长生、捉妖、万灵仙族、你一个德鲁伊跑去修仙?、修仙从分家开始、我在修仙界大器晚成、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盖世双谐、修仙保命指北、
再任由齐振东这么立功,齐振东迟早得去市局当副局长,以后成了他的领导,那还了得?
“我这是诚心诚意邀请,只要你点头,我拼了命也去一把手那里,把你要回过来。”
“別,周局长,我在这挺好的,离家近。”徐槐笑笑,“或者……你来我们外三分局也行。”
嘿嘿嘿,周显訕笑几声,突然转变话题:
“那你给我弄几斤黄鱔,补偿我一下。”
徐槐:我怀疑你说这么多,最后这句话才是重点!
“不是,周局啊,黄鱔有啥好吃的,改天给你弄些大肥肉。”
周显有些尷尬,压低声音道:“徐槐兄弟,你这就不够意思了,我都知道了,你那黄鱔好得很。”
“……”
周显继续道:
“我也不怕你笑话,人到中年身不由己。”
“齐振东家的老娘们,在你嫂子面前嘚瑟,说齐振东老当益壮,你嫂子回家看我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身为一个男人,这是奇耻大辱!”
女人在一起聊这个?!怪不得你大半夜不回家!徐槐咂吧著嘴,哭笑不得道:
“周局,你没必要跟齐局较劲吧?”
“怎么没必要!”周显急了,“当初你嫂子,可差一点就跟齐振东走到一起,齐振东视我为一生之敌,我也不能输给他!”
“还有这事?你仔细说说。”徐槐顿时来劲了,閒著也是閒著。
“那年你嫂子十八岁,是连队的卫生员,我是一营长,他是二营指导员……”
徐槐眼角抽了一下,又是卫生员的故事,你认识李云龙吗?
……
光明的报、人民的报、京城日报、青年报、文匯报……
这几家报纸头版头条,报导了京城公安局带领全市管制惩罚人员,打造卫生文明城市,喜迎国庆的报导。
【警民联手,邪恶低头】
【警民心连心,携手护安寧】
【警无民失根,民无警不寧】
【不迷信、不传教、生病去医院】
【城市是我家,文明靠大家】
这些宣传標语,同样出现在当天报纸上。
在一份送往中枢的內参报上,有一句话:发动和依靠群眾,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
京城公安在国庆前一天,在全国大露脸。
京城丰泽园是八大菜系之一的鲁菜,在这年头,也是宴请外宾的场所之一。
一间包厢內,只有两人。
他们点了几道菜,其中就有丰泽园最拿手的葱烧海参,老北京都知道,丰泽园这道菜做的那叫一个地地地地道!
覃仲儒看到报导后,苦笑著摇了摇头,那句话,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
在覃仲儒旁边的主位上,坐著调他进京的那位的秘书。
“覃局长,徐槐愿不愿意跟你走?”那年纪四十的秘书,隨口问道。
覃仲儒摇摇头:“人各有志。”
秘书微微蹙眉,良久道:“覃局长,首长让你安心工作,要懂得隱忍,前车之鑑要牢记。”
前车之鑑,自然说的是郑玉閔那个傻货。
覃仲儒万万没想到,郑玉閔竟然勾结一个投机倒把的!当他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嚇出一身冷汗。
好在没有牵连到他。
这年头投机倒把,是路线走歪了,是要枪毙的。
覃仲儒苦笑一声,没说话。纵然是郑玉閔自討苦吃,自掘坟墓,但大家都知道,那是他覃仲儒的人,说没有影响,那是不可能的。
指不定有多少人,在肚子里腹誹是覃仲儒,只是郑玉閔这么做的,最后让郑玉閔背锅。
“徐槐还是要爭取的,起码不能成为敌人。”
“徐槐现在在上面眼里,年轻有为的代表,或许未来会破格重用也说不准。”
“所以,误会能解解就解解,最好结个善缘。”
说完,秘书停顿一下,笑笑又道:
“覃局长,上面的话,是首长的原话。”
……
国庆当天,广场群眾庆祝,红旗招展,锣鼓喧天,人山人海。
穿著便装的徐槐隱藏在人群中,感受著人民群眾如火一般的热情浪潮,竟是有几分心潮汹涌。
他拿著照相机,咔嚓咔嚓地拍照。
不知道是哪里的方队,清一色的年轻男子,穿著白衬衣军绿裤,掛著腰鼓边走边敲打。
他们举著標语:【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见先进就学习】
在他们方队后面,是热情似火的群眾代表,高举著写满標语的旗帜,带著环,人人脸上洋溢著笑容。
在一片道具麦穗的海洋中,高举著大大的粮字,人们挥舞著麦穗而过。
一辆解放卡车,拉著土製炼钢炉而过,后面跟著几辆红旗轿车。
我国第一辆卡车,是56年的解放卡车,跟北苏的嘎斯卡车很像,也可以说模仿生產的。
58年,第一辆红旗轿车生產出来,当时不叫红旗车,叫东风,东风压倒西风的东风。
59年,东风轿车改名红旗轿车。
不过现在產量不大,市局一辆红旗轿车都没有,主要还是海子和各大部委有配红旗轿车。
徐槐拿著莱卡照相机,咔嚓卡擦地拍著照片。有个报社的记者见徐槐按快门的速度,直咧嘴。
好傢伙!
胶捲不要钱是咋的?
不到十分钟呢,一卷胶捲干完了?
虽说一卷有二十四张底片吧,可也忒浪费了吧?
这是哪家报社,这么豪横?
“哥,我刚才看见有根叔他们了。”钱大千挤到徐槐身边。
“我知道,他说今天陪常姨过来感受一下。”
徐槐举著照相机,看著天安门城楼的方向,可惜距离太远,拍不到观看游行的中枢大佬们。
“哥,我爸让我问问你,聋老太太的三间房,能买吗?”钱大千瓮声瓮气地问。
聋老太太送去火化后,后院三间房子空了下来,听说閆埠贵和刘海中,都想要那三间房。
徐槐看向钱大千:“你家也想要?”
“我年纪不小了,到了结婚的年纪,虽然我姐嫁出去了,可我结婚的话,房子肯定不够住。”
钱大千想起閆解成夫妻和閆解放住一间房,外面那些长舌妇,说什么的都有。
虽然他没有弟弟,可到时候生了孩子,还挤在三间房的话,显得有些拥挤。
“我这是诚心诚意邀请,只要你点头,我拼了命也去一把手那里,把你要回过来。”
“別,周局长,我在这挺好的,离家近。”徐槐笑笑,“或者……你来我们外三分局也行。”
嘿嘿嘿,周显訕笑几声,突然转变话题:
“那你给我弄几斤黄鱔,补偿我一下。”
徐槐:我怀疑你说这么多,最后这句话才是重点!
“不是,周局啊,黄鱔有啥好吃的,改天给你弄些大肥肉。”
周显有些尷尬,压低声音道:“徐槐兄弟,你这就不够意思了,我都知道了,你那黄鱔好得很。”
“……”
周显继续道:
“我也不怕你笑话,人到中年身不由己。”
“齐振东家的老娘们,在你嫂子面前嘚瑟,说齐振东老当益壮,你嫂子回家看我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身为一个男人,这是奇耻大辱!”
女人在一起聊这个?!怪不得你大半夜不回家!徐槐咂吧著嘴,哭笑不得道:
“周局,你没必要跟齐局较劲吧?”
“怎么没必要!”周显急了,“当初你嫂子,可差一点就跟齐振东走到一起,齐振东视我为一生之敌,我也不能输给他!”
“还有这事?你仔细说说。”徐槐顿时来劲了,閒著也是閒著。
“那年你嫂子十八岁,是连队的卫生员,我是一营长,他是二营指导员……”
徐槐眼角抽了一下,又是卫生员的故事,你认识李云龙吗?
……
光明的报、人民的报、京城日报、青年报、文匯报……
这几家报纸头版头条,报导了京城公安局带领全市管制惩罚人员,打造卫生文明城市,喜迎国庆的报导。
【警民联手,邪恶低头】
【警民心连心,携手护安寧】
【警无民失根,民无警不寧】
【不迷信、不传教、生病去医院】
【城市是我家,文明靠大家】
这些宣传標语,同样出现在当天报纸上。
在一份送往中枢的內参报上,有一句话:发动和依靠群眾,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
京城公安在国庆前一天,在全国大露脸。
京城丰泽园是八大菜系之一的鲁菜,在这年头,也是宴请外宾的场所之一。
一间包厢內,只有两人。
他们点了几道菜,其中就有丰泽园最拿手的葱烧海参,老北京都知道,丰泽园这道菜做的那叫一个地地地地道!
覃仲儒看到报导后,苦笑著摇了摇头,那句话,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
在覃仲儒旁边的主位上,坐著调他进京的那位的秘书。
“覃局长,徐槐愿不愿意跟你走?”那年纪四十的秘书,隨口问道。
覃仲儒摇摇头:“人各有志。”
秘书微微蹙眉,良久道:“覃局长,首长让你安心工作,要懂得隱忍,前车之鑑要牢记。”
前车之鑑,自然说的是郑玉閔那个傻货。
覃仲儒万万没想到,郑玉閔竟然勾结一个投机倒把的!当他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嚇出一身冷汗。
好在没有牵连到他。
这年头投机倒把,是路线走歪了,是要枪毙的。
覃仲儒苦笑一声,没说话。纵然是郑玉閔自討苦吃,自掘坟墓,但大家都知道,那是他覃仲儒的人,说没有影响,那是不可能的。
指不定有多少人,在肚子里腹誹是覃仲儒,只是郑玉閔这么做的,最后让郑玉閔背锅。
“徐槐还是要爭取的,起码不能成为敌人。”
“徐槐现在在上面眼里,年轻有为的代表,或许未来会破格重用也说不准。”
“所以,误会能解解就解解,最好结个善缘。”
说完,秘书停顿一下,笑笑又道:
“覃局长,上面的话,是首长的原话。”
……
国庆当天,广场群眾庆祝,红旗招展,锣鼓喧天,人山人海。
穿著便装的徐槐隱藏在人群中,感受著人民群眾如火一般的热情浪潮,竟是有几分心潮汹涌。
他拿著照相机,咔嚓咔嚓地拍照。
不知道是哪里的方队,清一色的年轻男子,穿著白衬衣军绿裤,掛著腰鼓边走边敲打。
他们举著標语:【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见先进就学习】
在他们方队后面,是热情似火的群眾代表,高举著写满標语的旗帜,带著环,人人脸上洋溢著笑容。
在一片道具麦穗的海洋中,高举著大大的粮字,人们挥舞著麦穗而过。
一辆解放卡车,拉著土製炼钢炉而过,后面跟著几辆红旗轿车。
我国第一辆卡车,是56年的解放卡车,跟北苏的嘎斯卡车很像,也可以说模仿生產的。
58年,第一辆红旗轿车生產出来,当时不叫红旗车,叫东风,东风压倒西风的东风。
59年,东风轿车改名红旗轿车。
不过现在產量不大,市局一辆红旗轿车都没有,主要还是海子和各大部委有配红旗轿车。
徐槐拿著莱卡照相机,咔嚓卡擦地拍著照片。有个报社的记者见徐槐按快门的速度,直咧嘴。
好傢伙!
胶捲不要钱是咋的?
不到十分钟呢,一卷胶捲干完了?
虽说一卷有二十四张底片吧,可也忒浪费了吧?
这是哪家报社,这么豪横?
“哥,我刚才看见有根叔他们了。”钱大千挤到徐槐身边。
“我知道,他说今天陪常姨过来感受一下。”
徐槐举著照相机,看著天安门城楼的方向,可惜距离太远,拍不到观看游行的中枢大佬们。
“哥,我爸让我问问你,聋老太太的三间房,能买吗?”钱大千瓮声瓮气地问。
聋老太太送去火化后,后院三间房子空了下来,听说閆埠贵和刘海中,都想要那三间房。
徐槐看向钱大千:“你家也想要?”
“我年纪不小了,到了结婚的年纪,虽然我姐嫁出去了,可我结婚的话,房子肯定不够住。”
钱大千想起閆解成夫妻和閆解放住一间房,外面那些长舌妇,说什么的都有。
虽然他没有弟弟,可到时候生了孩子,还挤在三间房的话,显得有些拥挤。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224749/6391639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