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老友小聚五荷堂

推荐阅读:跟我睡一下怎么了?(1v1 青梅竹马 先婚后爱)猛兽隔离区(校园1v1)[盗墓笔记]眼前无路怎回头松山书院绯闻事件(古言,NPH,骨科,父女)声声慢小狗响铃(1v1)煦日逢雨【姐弟骨科】当我嫁人后,剧情突然变得不对劲起来玉桐【np】c级向导的上位(np

    翌日上午,阳光透过古朴的窗欞,洒在“国民老太太”静养的小院中。
    这位曾为民族解放和教育事业倾注毕生心血的老者,如今已近百岁高龄,岁月在她慈祥的面庞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跡,却难掩那份沉淀的智慧与从容。
    肖镇和李小云带著精心挑选的滋补品和时令水果,轻手轻脚地走进房间。
    承勛的妻子小鱼儿正细心地为老太太擦拭著手臂,见他们进来,忙起身轻声招呼。
    老太太的精神尚可,只是气力明显不足。
    她看到肖镇和李小云,浑浊的眼睛里瞬间亮起了熟悉的光彩,嘴角努力牵起一个微弱的笑容,枯瘦的手颤巍巍地抬了抬。
    李小云立刻上前,温柔地握住她的手,俯身在她耳边柔声道:“老太太,我和肖镇来看您了。您感觉怎么样?胃口好不好?”
    老太太的喉咙里发出含糊的声响,眼神里流露出欣慰。
    小鱼儿在一旁解释道:“爸、妈,奶奶今天精神比昨天好些,早上喝了小半碗燕窝粥呢。就是说话还有点费劲。”
    肖镇也走到床边,弯下腰,声音温和而清晰:“老太太,您好好养著,放宽心。承勛和小鱼儿孝顺,我们也都惦记著您。
    您可是咱们的『国宝』,得看著咱们国家越来越好,看著孩子们都出息呢。”
    老太太听著,眼眶微微有些湿润,手指在李小云掌心轻轻动了动,仿佛在无声地回应。
    肖镇和李小云陪老太太坐了近一个小时,轻声细语地聊著家常,聊著孩子们的情况,聊著南锣鼓巷的老邻居们又添了重孙的喜讯。
    房间里瀰漫著一种寧静而温暖的氛围,那是岁月沉淀下的亲情与敬意。
    直到老太太显出倦意,两人才依依不捨地告辞,再三叮嘱小鱼儿和护工细心照料。
    离开老太太的居所,肖镇看了看时间,对李小云说:“柱子(何雨柱)约了我和大茂中午在他那五荷堂小聚,说是弄了几个新菜,让我去尝尝鲜。你先回家歇著?”
    李小云点点头:“行,你去吧,和老朋友好好聊聊。我下午还得去医院一趟。”
    她知道,肖镇和许大茂、何雨柱这三位从南锣鼓巷95號一起长大的老邻居,能聚在一起的机会越来越少了。
    五荷堂,何雨柱倾注了很多年心血的私房菜馆,藏在一处闹中取静的胡同深处,这家不是王府井那栋8层楼的旗舰店。
    门脸不大,却自有一股雅致的烟火气。肖镇刚到门口,就听见里面传来何雨柱那標誌性的大嗓门和许大茂那略带点油滑腔调的笑声。
    掀开竹帘进去,一股诱人的饭菜香扑面而来。只见何雨柱穿著他那身標誌性的洁白厨师服,正端著一盘热气腾腾的“糟熘鱼片”往包间的八仙桌上放。
    许大茂则穿著件时髦的夹克,头髮梳得一丝不苟,正拿著个小酒壶给桌上的三个白瓷酒杯斟酒,倒的是何雨柱珍藏多年的二锅头泡的滋补药酒。
    “哟!肖大领导驾到!就等您了!”许大茂眼尖,立刻放下酒壶,满脸堆笑地迎上来,习惯性地带著几分旧时“捧角儿”的腔调。
    “镇子,快坐快坐!菜齐了,就等你这主客了!”何雨柱用围裙擦了擦手,憨厚的脸上笑容真诚,一把拉开主位的椅子。
    肖镇笑著摆手:“什么主客不主客,柱子哥,大茂哥,咱们老哥仨聚聚,自在就好。”
    他脱下外套掛好,自然地坐在了何雨柱拉开的椅子上。
    看著桌上色香味俱全的菜餚:葱烧海参油亮诱人,干炸丸子金黄酥脆,还有清炒时蔬、凉拌肚丝,都是老北京的味道,更是何雨柱的拿手绝活。
    那份熟悉的、属於老街坊的情谊,瞬间就回来了。
    三人落座,先共同举杯碰了一个。辛辣醇厚的药酒入喉,一股暖意从胃里升起,也打开了话匣子。
    “嘖,柱子哥这手艺,真是越来越地道了!这海参烧的,绝了!”许大茂咂摸著嘴,先夸上了,“比我儿子在海南请我吃那什么『天价海鲜』,强一万倍!”
    一提到海南,许大茂的话头就有点剎不住车了:“哎,说起海南,你们是不知道,前两年那阵风颳得,嘖嘖,真跟疯了一样!
    我那傻儿子许世林,脑子一热,非跟著他几个狐朋狗友跑去凑热闹。
    好傢伙,把自己攒的私房钱全砸进去了!结果呢?”他重重一拍大腿,一脸痛心疾首,“泡沫一破,那地方现在鬼影子都没几个!楼?直接成了『烂尾』!钱打了水漂不说,媳妇儿跟他闹了好几场!
    要不是他爹我还有点老底儿给他兜著点,这会儿指不定在哪个天桥底下哭呢!”
    何雨柱夹了个丸子塞嘴里,嚼著说:“大茂,你也甭光说孩子。那会儿报纸电视天天吹,谁看了不迷糊?连我们后厨老王都念叨著想去淘金呢。
    那地方,气候是真好,就是这钱啊,跟颳大风似的,来得快去得更快!不是咱们踏实人待的地界儿。”
    他转向肖镇,“镇子,你见识广,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肖镇点点头,喝了口茶:“柱子哥说得对。经济发展有它的规律,过热了必然会有调整。海南那会儿,確实有些脱离实际了。
    资本逐利,无可厚非,但盲目跟风,就容易成为击鼓传最后接棒的那个。”
    他点到为止,没有深入评论政策,转而问道:“世林现在怎么样?工作还稳定吧?”
    “托您的福!”许大茂赶紧接话,脸上又带了笑,“上次多亏您帮忙递了句话,现在回来老老实实地在京港置地自家公司干著呢,虽然有我管著,但胜在安稳,也把他那浮躁的心给收回来了。
    这回教训够他记一辈子!哎,想想还是柱子哥这样好,守著祖传的手艺,开个菜馆子,踏踏实实,细水长流。”
    何雨柱嘿嘿一笑:“咱就这点能耐,能把老祖宗传下来的这点味道做好,让老主顾吃得顺心,就知足了。”
    话题不知不觉间,又转回了他们共同生活了几十年的南锣鼓巷95號后院。
    许大茂压低了声音,带著点神秘和唏嘘:“光齐那事儿,判了,十五年,听说了吧?”
    他环顾了一下,仿佛怕隔墙有耳,“昨天我家翰林回来说的,消息准。
    他老婆无期,他那个宝贝大儿子……唉,听说牵扯好几条人命,还有黑社会那档子事儿,估计……悬了。”
    何雨柱脸上的笑容消失了,嘆了口气,闷了一口酒:“唉,老刘家……真是……刘海中心里得多难受啊!
    光齐小时候多机灵懂事一孩子,怎么就走到了这一步?
    他那个大儿子,我印象里小时候看著也还行,怎么后来就……唉!”
    他摇著头,语气沉重,“光天和光福两兄弟,听说为了帮他们大哥减点刑,把家底儿都快掏空了,还到处借钱。
    光福现在白天在研究所公干,下班后还去私人企业接技术活,真不容易啊。”
    肖镇静静地听著,也嘆了口气:“一步错,步步错。根源还是在家教上。溺爱纵容,养痈遗患。
    光齐后来心態也失衡了,觉得是环境对不起他,怨天尤人,最终被欲望和围猎拖下了深渊。教训太深刻了。”
    许大茂深有同感:“谁说不是呢!这养孩子啊,真是门大学问!不能光想著给他铺路,更要教会他走正路!
    你看看光齐,自己栽了不算,把老婆孩子都带沟里去了,把老父亲的脸也丟尽了,还连累兄弟替他擦屁股还债!这教训,血淋淋的!”
    “所以啊,”何雨柱端起酒杯,对著肖镇和许大茂,语气诚恳,“咱们这把年纪了,別的都是虚的,就盼著孩子们平平安安,走正道,家庭和睦,比啥都强!来,为咱们的孩子都好好的,干一个!”
    “干!”肖镇和许大茂也举起杯。清脆的碰杯声在小小的包间里迴荡,蕴含著老友间最朴素的祝愿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这顿老友小聚,在何雨柱最后端上的一碗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的“荷叶糯米鸡”中达到了高潮。
    糯米软糯,鸡肉鲜香,荷叶的清香沁人心脾。三人边吃边聊,话题从过去的糗事到现在的儿孙,充满了怀旧与温情。
    那些关於时代浪潮的泡沫、关於邻里命运的唏嘘,最终都融进了这醇厚的酒香和地道的家常菜里,化作了对平凡安稳生活的珍惜。
    走出五荷堂,午后的阳光暖洋洋的。
    肖镇看著身边两位老伙计——依旧精明的许大茂,朴实憨厚的何雨柱——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无论外面的世界如何风云变幻,这胡同深处的小馆子,这几十年的老交情,就像那碗温热的荷叶糯米鸡,总能熨帖人心。
    南锣鼓巷95號的故事,还在以不同的方式,在岁月长河里继续流淌著。
    肖镇正准备钻进杨家栋开的天枢轿车去大舅哥李成林那里喝喝茶聊聊天呢,兜里手机响了……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224867/6396118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