耽美书吧 > 玄幻小说 > 争雄十六国 > 第122章 谢安让权

第122章 谢安让权

推荐阅读:仙都无武江湖第五形态影视从海豹突击队开始我的公公叫康熙仙人消失之后拐个皇帝回现代集群重炮轰杀修仙者抗战之关山重重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

    第122章 谢安让权
    子夜刚过,建康宫显阳殿內灯火黯淡。
    外室廊道侍立一排头戴笼冠,身穿大袖黑袍的宦寺。
    殿內传出若有若无的呻吟声,宦寺们查拉眉目,好似入定般一动不动。
    一名低品內侍匆匆走来,在今晚值夜的常侍苏康耳畔低语几句。
    苏康微一頜首,示意他先退下,侧耳倾听殿內动静。
    片刻后,殿內安静下来,苏康这才命人掌著宫灯,隨他一同入殿。
    一架四面垂落惟慢的宽大围床前,苏康跪地低声道:“陛下~”
    围床上传来寇窒响动,一个疲惫的声音低沉响起:“何事?”
    “歷阳急报,疑似北军五万兵马南下,直扑合肥!会稽王、录公谢安等臣僚,已在太极殿西堂恭候!”苏康轻言细语地说道。
    帷慢內隱约响起女子惊呼。
    一张年轻面庞露出帷慢,难掩惊恐:“北军是何人所领?”
    苏康伏地,低声道:“怀疑是慕容垂,尚不能確定!”
    “什么?!”司马曜目露骇然。
    惟慢內传来张贵人声音:“可是鲜卑白虏慕容垂?”
    苏康忙道:“回贵人,正是!”
    张贵人“呀”地惊呼一声,“陛下!妾素闻此虏贼厉害,如今打到合肥,逼近江北,这可怎么办才好?”
    司马曜急忙低声安抚,好一会才又对苏康道:“速速为朕更衣~”
    磨蹭了小半时辰,司马曜才衣冠齐整地出现在太极殿西堂。
    【记住全网最快小説站????????????.??????】
    免去了群臣山呼叩拜,司马曜忙对谢安道:“卿家快说,这究竟怎么回事?
    桓卿从荆州发来的军报上,明明说慕容垂领兵在勛城?怎又会突然杀到合肥?”
    刚说完,司马曜忍不住抬袖掩嘴打了个哈欠。
    实在是和张贵人一番深入浅出的交流太累了些....
    谢安手持板正要开口,司徒、会稽王司马道子抢先道:
    “陛下!合肥守將峻示警,有北兵深入淮南腹地,意图袭击屯粮营垒,滋扰军需调运!
    荡寇將军殷仲文接到消息,这才派人向建康告急!
    北兵南下逼近江北一线乃是事实,不管领军者何人,大都督谢石竟然无所察觉,该当问罪!”
    司马道子年仅十九岁,乃是司马曜同母弟,深受宠信。
    殿內通明灯火映照下,他一张英俊面庞满是愤怒,好像大都督谢石,当真犯了什么不可饶恕的天大罪状。
    六十三岁的老臣谢安微微皱眉,向著御座揖礼:“合肥、歷阳地处淮南腹地,北军主力尚且在洛涧对峙,岂敢轻易南下?
    臣料定,袭击营垒只不过是敌人小股侦骑所为,殷仲文不加甄別冒然告急,
    轻率冒失,理应问责!”
    秘书丞王国宝道:“谢公避重就轻,莫不是存心为谢石大都督开脱?”
    谢安淡淡道:“谢石本就无过,何来开脱一说?
    倘若真有五万北军南下,谢石不可能不察!”
    王国宝一本正经地道:“同为族亲,谢公自然是偏向於谢石大都督!
    可军国重事绝非儿戏,还请谢公莫要因私忘公!”
    谢安气得麵皮颤了颤,当即向御座拜倒:“老臣蒙陛下重託,都督江北五州军事,夙夜忧嘆不敢有丝毫懈怠!
    倘若真是谢石貽误军机,老臣愿一力承担!”
    司马曜忙道:“谢卿乃辅国重臣,朕之臂膀,朕自然是信得过的!谢卿快快请起~”
    谢安这才起身,腿脚有些吃力,幸得身后的吏部尚书王恭扶一把。
    司马道子伴装斥责:“王卿怎可对丈人这般无礼?谢公年事已高,气坏身子可怎办?”
    王国宝义正辞严:“臣与谢公虽是翁婿,可朝堂之上,当以公论公,不可徇私情!”
    司马道子一脸佩服:“王卿可真是公而忘私啊!”
    二人一唱一和,也引来司马曜几句夸讚。
    殿上群臣脸色精彩,各有不同。
    谢安虽是恼怒,可还保持著重臣名士风轻云淡的气度。
    王国宝是他的女婿,却又处处与他作对,这一对翁婿已是建康朝廷上的笑谈。
    不知道的,定会以为二人是生死对头。
    司马曜拿不定主意:“听诸卿所言,还是儘快责令殷仲文探察敌情,確认北军行踪?”
    王国宝又道:“陛下!此次事件,重点不在於北军到底有没有南下!
    而在於,谢石大都督进驻洛涧已有一月,却未与北军正面交战,一兵未动只是驻守!
    谢石屡次自称,北军动向尽在掌握之中,却对敌军逼近淮南腹地丝毫不知!
    若真是小股敌军也就罢了,万一贼分兵进逼,而谢石又不能及时向朝廷告急,一旦歷阳有失,江北不保,京师震动!
    故而,臣以为,应当下詔对谢石予以申饰!”
    司马曜沉吟不语,目光瞟向谢安。
    “不可!”
    谢安断然道,“谢石乃统兵大將,洛涧敌情和寿阳北军近况,他最是了解!
    如何布防、何时进攻这些军机要务,朝廷不应擅加干预,以免误判敌情,使得前线將士军心不稳!”
    司马道子冷哼一声:“谢公执掌中枢,谢石统兵在外,我朝军政要务,全仰仗於谢氏掌控!
    就是不知,抗击北军一旦出现差池,谢公与谢石可担得起社稷安危之责!”
    谢安脸色微变,会稽王这一番诛心之言,实在叫他有些无从辩解。
    不管作何解释,淮南军权悉数掌握在谢氏手中,这是无可辩驳的事实。
    陛下和朝廷对此本就敏感,偏偏这时,淮南腹地又闹出真假不明的“慕容垂领兵南下”之事。
    会稽王和王国宝借题发挥,莫非是想.:::
    群臣对司马道子一番话若寒蝉,谁也不敢轻易发表意见。
    东普朝廷向来有权臣独大,镇压诸公的传统。
    从庾亮庾翼父子,到王导、王敦兄弟,再到桓温桓冲。
    中书令王坦之死后,宰辅大权悉数收归谢安所有。
    谢安有忠臣名士情节,不愿做个受人指摘的欺君权臣,愿意让渡权力,与桓冲保持和睦关係。
    又恰逢符秦大举南征,沉重外部压力下,蝇营狗苟的东晋朝廷內部,非常勉强地整合到一块。
    以眼下朝局,別的士族门阀,或许对谢安的宰辅地位构不成威胁,但会稽五司马道子却是个例外。
    谢安推行温和执政路线,倡导团结各方共抗外敌,反倒让司马道子看到取权力的机会。
    这番诛心之言,无疑是当眾指责谢氏权势过大,內政外军一手掌控,大司马桓温权压朝廷一幕即將重演!
    司马曜也是心里一紧,桓温的气,他可不想再受第二次。
    王国宝朗声道:“陛下!淮南战事事关江山安危,谢公年高,谢石大都督也年届六十,难免精力不济!
    臣以为,应当请会稽王並录尚书事,为谢公分担辅政之责!
    同时,遣人以督军御史身份赶赴洛涧,协助谢石抗击北军!”
    司马道子忙站出来揖礼:“臣年幼,恐怕难当重任!”
    谢安浑身一震,望向王国宝的目光里愤怒又无奈。
    果然,他们假意把矛头对准谢石,实则真正自的是想分走自己手中宰辅之权。
    谢安心里突然有些疲倦无力,这一次,他似乎没有拒绝的理由。
    谢石统领大军在前线抗敌,绝对不能轻动。
    那么只有他做出让步,会稽王一党才会罢休。
    吏部尚书王恭本想出声反对,可见群臣鸦雀无声,心中恼火又无奈,也不敢轻易做出头鸟。
    他也是太原王氏出身,更是司马曜的大舅子,和王国宝算起来还是同宗。
    只可惜王皇后两年前病逝,而他和王国宝,也向来尿不到一个壶里....
    司马曜微不可觉地点点头,让会稽王並录尚书事,分担宰辅职权,也符合他提振皇权的心思。
    桓温这等尾大不掉的权臣,绝不能再出现第二个。
    “不知谢卿意下如何?”司马曜问道。
    谢安心中轻嘆,躬身道:“会稽王天资聪颖,又是宗室近臣,若能分担宰辅之重,陛下身边又多一臂助,可谓国之幸事!”
    司马道子长眉斜挑,没想到这老儿倒是答应得爽快。
    “既如此,命中书草詔,会稽王並录尚书事,与谢安一同辅政!”
    群臣叩拜,阵阵山呼。
    弱冠之龄的司马道子,成为了桓温之后,宗室对抗门阀的第一人。
    “陛下,臣提议,由王国宝出任扬州司马,监淮南诸军事,代表陛下前往洛涧督战!”司马道子高声道。
    司马曜看了眼谢安,见其没有反对之意,点点头道:“可!”
    司马道子和王国宝相视一眼,一切尽在不言中。
    今日,藉助殷仲文送来的消息,他们终於迈出掌权路上的第一步。
    谢安跨出太极殿西堂时,一缕曦光从云层缝隙透出,落在他的身上。
    天色已然微明。
    他仍旧勉力维持著自己宰辅重臣、谢氏宗长的名士仪表气度,可內心深处涌出的疲惫和无力,却让他脚步异常沉重。
    直至今日,他忽然明白了桓温的痛苦和为难。
    权臣不易做,好似一块肥肉,无数饿狼眼馋,稍有不慎便是群起而攻之。
    到了这个位子上,想要急流勇退何其困难,后退一步便是万劫不復。
    也难怪桓温会向著那个位子一步步迈进。
    既有贪慾渴望,也因身不由己。
    或许是时候,该仔细考虑陈郡谢氏的未来了.:::
    谢安双目凝视著天边云霞。
    不知那子虚乌有的“慕容垂领兵五万南下”谣言,究竟是何人所出?
    在此关键敏感时刻,此事或將深刻且永久地改变江东权力格局.....
    是巧合还是故意为之?
    符秦魔下,能人异士何其之多啊....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224964/6399777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