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统一思想,树立目標
推荐阅读:仙都、无武江湖、第五形态、影视从海豹突击队开始、我的公公叫康熙、仙人消失之后、拐个皇帝回现代、集群重炮轰杀修仙者、抗战之关山重重、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
第259章 统一思想,树立目標
梁广从崔顗身上收回目光,
中央朝廷也好,宗族豪强也罢,都是以土地、人口作为底层利益。
这是生產力所决定的,谁掌握土地人口,谁才拥有制定规则的权力。
田制改革、版籍重造,对於士族而言並不陌生。
普室南渡后,成帝司马衍在桓温支持下发起“庚成土断”,把北迁侨民编入郡县户籍,清查士族藏匿人口,扩大自耕农数量,为晋室及时输了一波大血,
在北方,坚即位之初就下詔恢復魏普士籍,整编户帐,使赋役如魏普旧制。
可以说,在当前士族、豪强、坞堡帅林立天下各地的大背景下,只要当权者足够强势,发起丈量田地、清查藏匿人丁的“土断”,几乎是必然举措。
割士族豪强之血肉以补朝廷,何乐不为?
这些深层次目的,以及影响和后果,在座眾人里,或许只有韦洵、王买德,
崔三人能看得透彻。
前二人无须担心,唯独崔,乃清河崔氏正支郎君,本身就是河北一等一的汉家高门代表。
他的反应和態度非常具有参考价值。
或许是因为平阳一郡的土断改革,对清河崔氏无甚影响,崔没什么过激反应。
这样就已经足够了,他只是不希望崔显过度解读他的改革之法,影响整体团结。
至於清河崔氏接不接受,暂时不在考虑范围。
悉罗多、慕舆盛、屈突涛三人一直不说话。
从听到所有迁徙人口,都必须登造版籍,重新按用工分配开始,他们三人就满脸不情愿,牴触情绪明显。
论实际统领人口,他们三人最多。
其他人只是损失几百个僮僕、部曲,他们三部各有部民近方。
一下子打散分走,他们岂不成了光杆酋帅?
梁广一直留心三人反应,淡淡道:“慕舆盛,说说你的想法。”
犹豫了下,慕舆盛拱手道:“我自不敢违抗君侯之令!
只是,鲜卑、杂胡不擅农耕、营造,就算把由地分给他们,恐怕也照料不好》
他小心翼翼观察梁广神色,一咬牙道:“可否请君侯允许三部继续以放牧为生?”
屈突涛也恳求道:“鲜卑人天性游牧,只恐难以田业为生,请君侯体谅!”
悉罗多一向和二人不和,不过在此事上,他也坚定地和二人站在同一阵线。
毡帐內安静下来,梁广看著三人不说话。
眾人皆是默不声,气氛一点点紧张起来。
梁广语气平静,打破僵持:“鲜卑部民在关中生活十余年,长门亭也有不少耕田,只是苦於无人指导,疏於打理,故而亩產不高。
往后,汉、氏、鲜卑、杂胡混居,共同编入一套版籍,设立劝农官吏指导农桑,何来不擅田业之说?”
三人相互看看,低著头不说话,还是满脸不情愿。
梁广脸色不太好看,悉罗多抗拒分走部民,他一点不意外。
这傢伙就是个未开化的地道鲜卑人,满脑子部民、牛羊、马群、女人,汉字也不识几个。
慕舆盛、屈突涛从小长在关中,和氏羌汉人共同生活多年,也曾到长安太学读过书,竟和悉罗多一样目光短浅,让他大为失望。
“我只问你们一个问题,三部之下还有各姓氏族头人,若不给足好处,这些氏族头人可会为你们卖命?”
梁广语气略显严厉,他要做的,就是彻底打散部落氏族制度,把群聚的部民变作以家族、同姓氏族为单位的小个体,避免他们聚眾成部。
慕舆盛、屈突涛低头不语。
悉罗多道:“我可以率领部民四处征伐,抢占土地,只要有足够多的草场,
部民们就可以不用耕种!”
梁广气笑了,这傢伙还打著部民为兵,汉民务农的心思。
如此一来,又回到胡汉分治的老路子上。
刘渊、石勒、慕容偽靠著这条路创立基业,却都没能走得长远。
匈奴、羯人、鲜卑,依靠本族民作战,汉民和其他族耕种养活,作为国人高人一等。
一开始的確可以快速建立军事优势,培养一支能征善战之军。
可少数族上层军事贵族的腐化难以避免,时间一长,且不说兵源根本不够,
必须徵募本族民之外的族人入伍。
单就上层腐化墮落、宗亲贵族之间爭权夺利,这些问题必然会爆发严重內斗。
梁广成为梁氏少君,本身就是军事贵族领主身份。
藉助这个身份可以集眾起势,却不能把这套制度当作构建政权的基础。
低秦立国之初,也是走的胡汉分治之策。
符坚王猛改革,架空单于台,摒弃绝大多数部落官职、尊號、架构,全面推行汉化,就是希望实现胡汉合流,彻底採用汉家制度治国。
低秦的强盛、衰落皆来源於此。
梁广魔下没有特別强势的军事贵族,在团体中,他的个人威望也足够高,正好可以实现大范围去部曲化、私兵转公化。
当然不可能完全杜绝、消除私兵部曲,却要儘量避免在今后的扩张战爭里,
养出羌酋姚氏、仇池氏酋杨氏这样的军事贵族。
梁广语气愈发严厉:“三部鲜卑必须打散编入版籍!
所有迁徙民和本地百姓,按照魏普旧制,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为里,
十里为乡,设置里吏、里魁、亭长、亭侯。
户帐由乡蔷夫统计,交由郡县核查!
凡氏族头人,德行上佳者,优先考虑乡里吏员人选!”
梁广一指悉罗多,厉斥道:“你若实在不服气,我拨给你原悉罗部民三千人,你带上他们北上走雀鼠谷去往太原。
我再给你开具一封关,请并州刺史王腾放你出雁门关!
你捨不得游牧生活?
那好!盛乐城、弹汗山以北,多得是广草原给你放马牧羊!你去吧!
你也可以去转投慕容垂!
前提是,那老儿老得糊涂了,不计较你的杀子杀孙之仇!”
梁广一顿劈头盖脸怒骂,悉罗多噗通跪倒在地,哭丧著脸直呼君侯息怒。
慕舆盛和屈突涛满脸不自然,屁股针扎般扭来扭去。
君侯虽是在骂悉罗多,可他们越听越不是滋味,好像把他二人也骂了进去?
毕竟他们也有舍不下游牧生活的嫌疑....
“请君侯息怒!是我等糊涂,目光浅薄,不识君侯用心!
我三部一定遵照君侯之命,安排部民登造版籍!”
慕舆盛和屈突涛急忙下拜。
连他们自己也没想到,竟有帮悉罗多求情的一日。
梁广收声,抹抹嘴上唾沫星子,有些意犹未尽。
藉助骂悉罗多,顺便敲打其余二人,这是他收拾鲜卑三部的惯用使俩。
以悉罗多的头脑和行事风格,挨骂是常有的事,眾人见怪不怪。
谁让这傢伙没眼力见,总喜欢往枪口撞。
“给你们三日动员时间,三日后,我亲自到东岸主持登造版籍!
告诉部民们,若有不情愿者,大可以离开,绝不为难!
敢有鼓动闹事者严惩不贷!
若是出了问题,唯你三人是问!”
...谨遵君侯令!”三人苦著脸拜首。
他们三部的同姓族民还是归其统领,只是这半年多来陆续归附的其余鲜卑杂胡,就得分走成为民籍,由县乡直接管辖。
这也是他们彻底走上汉化道路的第一步。
这三万多人在关中生活了十多年,对於汉民制度並不陌生。
接受起来的確需要时间,却也不是完全抗拒牴触。
三人势力难免缩水,只是他们心里也清楚,论在部民心目中的影响力和威望,不算本部族在內,他们三个绑一块也不及君侯。
君侯要想分走部民,可用的手段太多。
再扶持几个部民帅,与他们分庭抗礼根本不难。
与其触怒君侯,倒不如老老实实放人。
悉罗多满心委屈,明明是三人一起反对,君侯却只逮著他一个人臭骂。
唉~终究是他独自替三部鲜卑扛下了所有....
梁广站起身,环视眾人,沉声道:“能得诸位追隨,是我毕生之幸!
假使诸君不弃,我必率诸君立身乱世,聚眾志以成城,为鼎革天下而戮力同心,矢志不渝!
若得天命眷顾,使我得以肇基立业、开国建元,诸君皆为国之元勛,子孙万代永享富贵!”
眾人俱感热血沸腾,齐齐拱手大喝:“誓死追隨主公!”
崔也跟著小声念叨。
此前,他是对梁广个人感兴趣。
现在,他对梁广想做的、要做的事情也感兴趣。
这是一条乱世里从未有人走过的路...:
毡帐议事结束,梁广让韦洵以郡守名义派发请帖,请贾、邓、曲、柴四姓宗长,於正月十日前来平阳城赴宴。
前往各处借粮的使者业已出发,多早去一日带回粮食,也能安定军民人心。
今日这场议事,商討具体事务还在其次。
主要目的在於统一思想认知,正式树立以鼎革天下为终极目標的奋斗路径。
以平阳为根基,建立基业的第一步,就是田制和版籍的改革。
这项最高决策涉及到所有人的利益,必须要让眾人事先接受,明白其用意,
达成共识,哪怕是暂时的,推行时才能减少阻力。
过程小有波折,好在目的总算是达到了。
这也是吃大锅饭的前提,所有军民、男女丁壮都得统一调拨、统一管理,把集眾效力发挥到极致。
四万四千口迁徙军民,再加一路收容吸纳的流民、平阳附近百姓,约莫五万余人。
这也是梁广凭藉现有资源,能够牢固掌握的人口极限,再多则养活不起,
议事结束,郡府、军府一套民政、一套军事的主要人事安排也已出炉。
郡府方面,韦洵任郡丞,为太守之下首席佐官。
李方任司马,负责驻军日常训练,一郡军事的行政事务,主管治安工作。
苟平、皇甫毅任左右都尉,掌管郡兵,负责平阳城內外的日常防务和治安、
捕盗。
卢寧任主簿。
原宗族典计羊奇、卓涛任上计,主管一郡財会审计。
其余五官、督邮等僚吏,有的空置,有的一人身兼数职。
军府方面,韦洵、崔任左右长史,慕容越、李方任左右司马。
王买德任主簿。
班奉任功曹史。
孔屯、呼延愷任帐下都督,负责统领亲兵。
孔屯还兼任刺奸,负责两府保密及情报工作。
议事从响午持续到傍晚,梁广踩著一片碎瓦砾回到小合院时,腹中已是飢肠。
中间只忙里偷閒吃过一碗清粥,还是盈遣採薇给他送去的。
屋子敞著门,梁广探头张望,郭元君怀抱小兰儿和盈正在说话。
“君侯回来了!”
莲香走出耳房,嗓门有些大,像是故意的。
郭元君怀抱兰儿匆匆走出,福身曲礼,低声道:“妾先回屋,不打搅君侯和夫人用膳~”
梁广抱了下兰儿,又把孩子还给她,“去吧,早些歇息!”
郭元君眸光一闪,似有些哀怨。
从长安出发到现在,君侯只对她说过这么一句话。
梁广装作没看见,径直步入屋中。
採薇从灶房端来热好的饭食,而后退下。
荷盈摆放好碗筷,神情似乎恢復如初。
“盈儿,我.....”
不等他说话,符盈轻声道:“夫君饿了一日,先用晚食吧~”
梁广肚子里咕嘰叫唤,“也好!”
端起一碗粟饭大口扒著,一小盘羊羔肉蘸著豉酱,一碗豆汤。
符盈则小口吃著一碗粟米粥。
夫妻俩餐时无言。
梁广当真饿极,狼吞虎咽吃完,一盘羊肉也几乎全进了腹中,符盈只浅尝了些。
採薇收拾碗筷,莲香点亮烛灯。
彼时,天色擦黑,低矮屋中光线昏暗。
二女下去准备热汤,符盈坐在案桌后写信,向远在长安的符融和柳氏报平安。
梁广主动上前研墨,正待开口,盈先道:“夫君,河东解县柳氏乃妾母同宗。
妾请母亲先行去信河东,以宗长柳泽名义代为问候。
而后,妾再修书送往河东,等开春雪融,妾便亲自去一趟解县,想来多少能借些粮食回来。”
梁广证了,望著符盈仍旧微微红肿的眼眸,“盈儿.....多谢夫人!”
“夫妻之间何必言谢,为夫君分忧,本就是妾分內之事!”
她很是认真地说道,露出个浅浅笑容,继续理头认真书信。
梁广笑笑,捏著墨锭细细研磨。
过了会,她搁下笔,把信放到一旁,迟疑著轻声道:“她的事,想来很快就会传入长安。
妾现在担心,朝廷会以此为藉口兴兵问罪~”
梁广略显不自然地乾咳一声,“夫人放心,我已遣人传信回长安,请司徒权翼从中斡旋。
慕容娥英毕竟身份不一般,且此前朝廷早已宣布她葬身慈圣庵失火。
若是大张旗鼓地宣扬,朝廷也会顏面无光...:
故而,我料朝廷不会有过激反应....
符盈仔细听著,並未有任何恼怒跡象,反而点点头鬆了口气:“夫君既有安排,妾便宽心了~”
她继续铺开纸张写信。
梁广悬著的心终於放下,慢慢趴在桌案上,略显睏倦地打瞌睡。
符盈写著写著,手中笔顿住,轻嘆道:“她即將临盆,夫君还是多去探视,
不必为了妾刻意冷落.....”“
说完,不见回应,她疑惑地抬头一看,梁广已伏案沉沉睡著。
他手中还捏著墨锭。
“夫君...:”符盈轻声呼唤,回应她的只有轻微响起的呼嚕声。
她轻轻握住丈夫的手,只觉那只手比之前又粗糙了许多。
从薛氏堡押送粮草连日赶路,他已经许久不曾合眼了。
屋外北风呼號,朔雪繽纷,木轴断裂的窗扇发出阵阵声...
梁广从崔顗身上收回目光,
中央朝廷也好,宗族豪强也罢,都是以土地、人口作为底层利益。
这是生產力所决定的,谁掌握土地人口,谁才拥有制定规则的权力。
田制改革、版籍重造,对於士族而言並不陌生。
普室南渡后,成帝司马衍在桓温支持下发起“庚成土断”,把北迁侨民编入郡县户籍,清查士族藏匿人口,扩大自耕农数量,为晋室及时输了一波大血,
在北方,坚即位之初就下詔恢復魏普士籍,整编户帐,使赋役如魏普旧制。
可以说,在当前士族、豪强、坞堡帅林立天下各地的大背景下,只要当权者足够强势,发起丈量田地、清查藏匿人丁的“土断”,几乎是必然举措。
割士族豪强之血肉以补朝廷,何乐不为?
这些深层次目的,以及影响和后果,在座眾人里,或许只有韦洵、王买德,
崔三人能看得透彻。
前二人无须担心,唯独崔,乃清河崔氏正支郎君,本身就是河北一等一的汉家高门代表。
他的反应和態度非常具有参考价值。
或许是因为平阳一郡的土断改革,对清河崔氏无甚影响,崔没什么过激反应。
这样就已经足够了,他只是不希望崔显过度解读他的改革之法,影响整体团结。
至於清河崔氏接不接受,暂时不在考虑范围。
悉罗多、慕舆盛、屈突涛三人一直不说话。
从听到所有迁徙人口,都必须登造版籍,重新按用工分配开始,他们三人就满脸不情愿,牴触情绪明显。
论实际统领人口,他们三人最多。
其他人只是损失几百个僮僕、部曲,他们三部各有部民近方。
一下子打散分走,他们岂不成了光杆酋帅?
梁广一直留心三人反应,淡淡道:“慕舆盛,说说你的想法。”
犹豫了下,慕舆盛拱手道:“我自不敢违抗君侯之令!
只是,鲜卑、杂胡不擅农耕、营造,就算把由地分给他们,恐怕也照料不好》
他小心翼翼观察梁广神色,一咬牙道:“可否请君侯允许三部继续以放牧为生?”
屈突涛也恳求道:“鲜卑人天性游牧,只恐难以田业为生,请君侯体谅!”
悉罗多一向和二人不和,不过在此事上,他也坚定地和二人站在同一阵线。
毡帐內安静下来,梁广看著三人不说话。
眾人皆是默不声,气氛一点点紧张起来。
梁广语气平静,打破僵持:“鲜卑部民在关中生活十余年,长门亭也有不少耕田,只是苦於无人指导,疏於打理,故而亩產不高。
往后,汉、氏、鲜卑、杂胡混居,共同编入一套版籍,设立劝农官吏指导农桑,何来不擅田业之说?”
三人相互看看,低著头不说话,还是满脸不情愿。
梁广脸色不太好看,悉罗多抗拒分走部民,他一点不意外。
这傢伙就是个未开化的地道鲜卑人,满脑子部民、牛羊、马群、女人,汉字也不识几个。
慕舆盛、屈突涛从小长在关中,和氏羌汉人共同生活多年,也曾到长安太学读过书,竟和悉罗多一样目光短浅,让他大为失望。
“我只问你们一个问题,三部之下还有各姓氏族头人,若不给足好处,这些氏族头人可会为你们卖命?”
梁广语气略显严厉,他要做的,就是彻底打散部落氏族制度,把群聚的部民变作以家族、同姓氏族为单位的小个体,避免他们聚眾成部。
慕舆盛、屈突涛低头不语。
悉罗多道:“我可以率领部民四处征伐,抢占土地,只要有足够多的草场,
部民们就可以不用耕种!”
梁广气笑了,这傢伙还打著部民为兵,汉民务农的心思。
如此一来,又回到胡汉分治的老路子上。
刘渊、石勒、慕容偽靠著这条路创立基业,却都没能走得长远。
匈奴、羯人、鲜卑,依靠本族民作战,汉民和其他族耕种养活,作为国人高人一等。
一开始的確可以快速建立军事优势,培养一支能征善战之军。
可少数族上层军事贵族的腐化难以避免,时间一长,且不说兵源根本不够,
必须徵募本族民之外的族人入伍。
单就上层腐化墮落、宗亲贵族之间爭权夺利,这些问题必然会爆发严重內斗。
梁广成为梁氏少君,本身就是军事贵族领主身份。
藉助这个身份可以集眾起势,却不能把这套制度当作构建政权的基础。
低秦立国之初,也是走的胡汉分治之策。
符坚王猛改革,架空单于台,摒弃绝大多数部落官职、尊號、架构,全面推行汉化,就是希望实现胡汉合流,彻底採用汉家制度治国。
低秦的强盛、衰落皆来源於此。
梁广魔下没有特別强势的军事贵族,在团体中,他的个人威望也足够高,正好可以实现大范围去部曲化、私兵转公化。
当然不可能完全杜绝、消除私兵部曲,却要儘量避免在今后的扩张战爭里,
养出羌酋姚氏、仇池氏酋杨氏这样的军事贵族。
梁广语气愈发严厉:“三部鲜卑必须打散编入版籍!
所有迁徙民和本地百姓,按照魏普旧制,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为里,
十里为乡,设置里吏、里魁、亭长、亭侯。
户帐由乡蔷夫统计,交由郡县核查!
凡氏族头人,德行上佳者,优先考虑乡里吏员人选!”
梁广一指悉罗多,厉斥道:“你若实在不服气,我拨给你原悉罗部民三千人,你带上他们北上走雀鼠谷去往太原。
我再给你开具一封关,请并州刺史王腾放你出雁门关!
你捨不得游牧生活?
那好!盛乐城、弹汗山以北,多得是广草原给你放马牧羊!你去吧!
你也可以去转投慕容垂!
前提是,那老儿老得糊涂了,不计较你的杀子杀孙之仇!”
梁广一顿劈头盖脸怒骂,悉罗多噗通跪倒在地,哭丧著脸直呼君侯息怒。
慕舆盛和屈突涛满脸不自然,屁股针扎般扭来扭去。
君侯虽是在骂悉罗多,可他们越听越不是滋味,好像把他二人也骂了进去?
毕竟他们也有舍不下游牧生活的嫌疑....
“请君侯息怒!是我等糊涂,目光浅薄,不识君侯用心!
我三部一定遵照君侯之命,安排部民登造版籍!”
慕舆盛和屈突涛急忙下拜。
连他们自己也没想到,竟有帮悉罗多求情的一日。
梁广收声,抹抹嘴上唾沫星子,有些意犹未尽。
藉助骂悉罗多,顺便敲打其余二人,这是他收拾鲜卑三部的惯用使俩。
以悉罗多的头脑和行事风格,挨骂是常有的事,眾人见怪不怪。
谁让这傢伙没眼力见,总喜欢往枪口撞。
“给你们三日动员时间,三日后,我亲自到东岸主持登造版籍!
告诉部民们,若有不情愿者,大可以离开,绝不为难!
敢有鼓动闹事者严惩不贷!
若是出了问题,唯你三人是问!”
...谨遵君侯令!”三人苦著脸拜首。
他们三部的同姓族民还是归其统领,只是这半年多来陆续归附的其余鲜卑杂胡,就得分走成为民籍,由县乡直接管辖。
这也是他们彻底走上汉化道路的第一步。
这三万多人在关中生活了十多年,对於汉民制度並不陌生。
接受起来的確需要时间,却也不是完全抗拒牴触。
三人势力难免缩水,只是他们心里也清楚,论在部民心目中的影响力和威望,不算本部族在內,他们三个绑一块也不及君侯。
君侯要想分走部民,可用的手段太多。
再扶持几个部民帅,与他们分庭抗礼根本不难。
与其触怒君侯,倒不如老老实实放人。
悉罗多满心委屈,明明是三人一起反对,君侯却只逮著他一个人臭骂。
唉~终究是他独自替三部鲜卑扛下了所有....
梁广站起身,环视眾人,沉声道:“能得诸位追隨,是我毕生之幸!
假使诸君不弃,我必率诸君立身乱世,聚眾志以成城,为鼎革天下而戮力同心,矢志不渝!
若得天命眷顾,使我得以肇基立业、开国建元,诸君皆为国之元勛,子孙万代永享富贵!”
眾人俱感热血沸腾,齐齐拱手大喝:“誓死追隨主公!”
崔也跟著小声念叨。
此前,他是对梁广个人感兴趣。
现在,他对梁广想做的、要做的事情也感兴趣。
这是一条乱世里从未有人走过的路...:
毡帐议事结束,梁广让韦洵以郡守名义派发请帖,请贾、邓、曲、柴四姓宗长,於正月十日前来平阳城赴宴。
前往各处借粮的使者业已出发,多早去一日带回粮食,也能安定军民人心。
今日这场议事,商討具体事务还在其次。
主要目的在於统一思想认知,正式树立以鼎革天下为终极目標的奋斗路径。
以平阳为根基,建立基业的第一步,就是田制和版籍的改革。
这项最高决策涉及到所有人的利益,必须要让眾人事先接受,明白其用意,
达成共识,哪怕是暂时的,推行时才能减少阻力。
过程小有波折,好在目的总算是达到了。
这也是吃大锅饭的前提,所有军民、男女丁壮都得统一调拨、统一管理,把集眾效力发挥到极致。
四万四千口迁徙军民,再加一路收容吸纳的流民、平阳附近百姓,约莫五万余人。
这也是梁广凭藉现有资源,能够牢固掌握的人口极限,再多则养活不起,
议事结束,郡府、军府一套民政、一套军事的主要人事安排也已出炉。
郡府方面,韦洵任郡丞,为太守之下首席佐官。
李方任司马,负责驻军日常训练,一郡军事的行政事务,主管治安工作。
苟平、皇甫毅任左右都尉,掌管郡兵,负责平阳城內外的日常防务和治安、
捕盗。
卢寧任主簿。
原宗族典计羊奇、卓涛任上计,主管一郡財会审计。
其余五官、督邮等僚吏,有的空置,有的一人身兼数职。
军府方面,韦洵、崔任左右长史,慕容越、李方任左右司马。
王买德任主簿。
班奉任功曹史。
孔屯、呼延愷任帐下都督,负责统领亲兵。
孔屯还兼任刺奸,负责两府保密及情报工作。
议事从响午持续到傍晚,梁广踩著一片碎瓦砾回到小合院时,腹中已是飢肠。
中间只忙里偷閒吃过一碗清粥,还是盈遣採薇给他送去的。
屋子敞著门,梁广探头张望,郭元君怀抱小兰儿和盈正在说话。
“君侯回来了!”
莲香走出耳房,嗓门有些大,像是故意的。
郭元君怀抱兰儿匆匆走出,福身曲礼,低声道:“妾先回屋,不打搅君侯和夫人用膳~”
梁广抱了下兰儿,又把孩子还给她,“去吧,早些歇息!”
郭元君眸光一闪,似有些哀怨。
从长安出发到现在,君侯只对她说过这么一句话。
梁广装作没看见,径直步入屋中。
採薇从灶房端来热好的饭食,而后退下。
荷盈摆放好碗筷,神情似乎恢復如初。
“盈儿,我.....”
不等他说话,符盈轻声道:“夫君饿了一日,先用晚食吧~”
梁广肚子里咕嘰叫唤,“也好!”
端起一碗粟饭大口扒著,一小盘羊羔肉蘸著豉酱,一碗豆汤。
符盈则小口吃著一碗粟米粥。
夫妻俩餐时无言。
梁广当真饿极,狼吞虎咽吃完,一盘羊肉也几乎全进了腹中,符盈只浅尝了些。
採薇收拾碗筷,莲香点亮烛灯。
彼时,天色擦黑,低矮屋中光线昏暗。
二女下去准备热汤,符盈坐在案桌后写信,向远在长安的符融和柳氏报平安。
梁广主动上前研墨,正待开口,盈先道:“夫君,河东解县柳氏乃妾母同宗。
妾请母亲先行去信河东,以宗长柳泽名义代为问候。
而后,妾再修书送往河东,等开春雪融,妾便亲自去一趟解县,想来多少能借些粮食回来。”
梁广证了,望著符盈仍旧微微红肿的眼眸,“盈儿.....多谢夫人!”
“夫妻之间何必言谢,为夫君分忧,本就是妾分內之事!”
她很是认真地说道,露出个浅浅笑容,继续理头认真书信。
梁广笑笑,捏著墨锭细细研磨。
过了会,她搁下笔,把信放到一旁,迟疑著轻声道:“她的事,想来很快就会传入长安。
妾现在担心,朝廷会以此为藉口兴兵问罪~”
梁广略显不自然地乾咳一声,“夫人放心,我已遣人传信回长安,请司徒权翼从中斡旋。
慕容娥英毕竟身份不一般,且此前朝廷早已宣布她葬身慈圣庵失火。
若是大张旗鼓地宣扬,朝廷也会顏面无光...:
故而,我料朝廷不会有过激反应....
符盈仔细听著,並未有任何恼怒跡象,反而点点头鬆了口气:“夫君既有安排,妾便宽心了~”
她继续铺开纸张写信。
梁广悬著的心终於放下,慢慢趴在桌案上,略显睏倦地打瞌睡。
符盈写著写著,手中笔顿住,轻嘆道:“她即將临盆,夫君还是多去探视,
不必为了妾刻意冷落.....”“
说完,不见回应,她疑惑地抬头一看,梁广已伏案沉沉睡著。
他手中还捏著墨锭。
“夫君...:”符盈轻声呼唤,回应她的只有轻微响起的呼嚕声。
她轻轻握住丈夫的手,只觉那只手比之前又粗糙了许多。
从薛氏堡押送粮草连日赶路,他已经许久不曾合眼了。
屋外北风呼號,朔雪繽纷,木轴断裂的窗扇发出阵阵声...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224964/6401758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