耽美书吧 > 玄幻小说 > 争雄十六国 > 第262章 平阳四大姓

第262章 平阳四大姓

推荐阅读:仙都无武江湖第五形态影视从海豹突击队开始我的公公叫康熙仙人消失之后拐个皇帝回现代集群重炮轰杀修仙者抗战之关山重重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

    第262章 平阳四大姓
    襄陵县位於平阳城往东四十里,处於太岳山余脉山区。
    这片山间丘陵盆地坞堡林立,有的是土围子,有的是像模像样的坞垒堡城。
    大多规模不大,屯驻四五百户已是极限。
    这些坞堡分属不同姓氏,坞堡主都是当地豪强,且大多都是新建,普遍在一年內修筑。
    慕容衝起兵作乱,肆虐平阳以来,这些原本生活在平阳县城附近的中小地主,为了躲避白虏兵祸,对抗流民群盗,合家举族搬迁至襄陵,寻求当地最大士族贾氏庇护。
    贾氏主坞就修建在襄陵县东边十余里,背山临河而建。
    襄陵只是一座小城,多年来户不满两千。
    慕容冲肆虐一场,强行徵发夫役,掳掠青壮丁口,襄陵县就此残破。
    贾氏主坞却凭藉地势险要,成功抵御慕容冲侵袭。
    如今,贾氏控制下的人口超过五千户,连残破的襄陵小城也落入贾氏之手,
    成为贾氏外出汾水谷地的前哨站,在此修筑粮仓,招募流民屯田。
    正月初七,贾氏主坞一处半山园內。
    细碎雪点缀山园,到处一片冰晶洁白。
    客堂內炭火融融,贾氏宗长贾毅、长子贾阳,邓氏宗长侄儿邓炳,杨县曲氏宗长曲康,临汾柴氏宗长之弟柴武,四姓宗族代表齐聚。
    有女婢跪坐一旁熬煮茶汤,为郎君们侍弄炭火。
    “眼看就快到初十,泥雪塞道,若是赶往平阳的话,还得儘快启程才是...”
    1
    年逾五旬的贾毅说话时慢条斯理。
    邓炳一直在打量其中一名烹茶女婢,闻言转过头笑道:“世伯何必心急,让那梁广多等两日又何妨?”
    他右眼有些畸形,笑起来时面色略显挣狞。
    曲康道:“梁广毕竟是一郡太守,本该我等主动前往拜见,託辞不去已是不妥。
    如今发帖相请,若是延误时日的话,未免显得我等过於傲慢~”
    邓炳警他眼,有些不以为然:“一个未及弱冠的毛头小子,我等答应前去见他,已是给了天大脸面,延误几日又如何?
    关中刚刚经歷大乱,慕容垂在关东声势日隆,荷秦自顾不暇,对关外之地早已无力掌控。
    梁广这太守..::又能做多久?他这太守究竟能不能做成,还要看我等愿不愿承认!”
    曲康道:“听闻这梁广勇烈无匹,淮南战场、关中平叛多立大功,深受先帝符皇宠信。
    却不知何故,不容於新主,故而率眾出镇平阳。
    听说他带来几万军民,声势浩大。
    我们几家,最好还是与他和睦相处,彼此相安无事!”
    邓炳摆摆手:“曲宗长多虑了,所谓几方军民,大多是些妇孺老弱,可战之兵能有几个?
    我邓氏坞屯驻三千甲士,贺兰部两千骑为援,岂会怕他?
    我们四家凑出两万兵不成问题,梁广初来乍到,即便有些名气,缺衣少粮日子难过。
    他请我们去,无非就是想索要好处。
    若是不识趣,翻了脸,定叫他滚出平阳!『
    曲康苦笑连连:“能不动手自然最好,他毕竟是秦国朝廷所封太守,战功赫赫,若是激怒朝廷,秦军一到,我等岂不遭殃?”
    邓炳一脸不耐烦:“符坚已死,秦国天下四分五裂,秦军南征大败,折损十余万之眾,早就不是当初下太行横扫关东之秦军!
    梁广若想安稳留下,应该是他巴结咱们,而不是咱们去求他!”
    曲康见无法说服,无奈向贾毅拱手:“还请德仲公拿个主意!”
    贾毅授须笑笑,看向柴武:“不知柴氏是何意见?”
    柴武笑道:“吾兄长吩咐过,一切听凭德仲公做主!
    德仲公若去平阳,我自当隨行。
    若不去,过两日便折返临汾。”
    曲康一脸羡慕地道:“贵府在絳邑与裴氏合作经营冶铁工坊,又做著解县的盐池生意,当真是日进斗金啊!
    听闻连河东太守王苗,也两次亲到临汾拜见。
    柴氏有几大臂助,的確可以不用理会平阳事务。
    我们几家离得近些,早晚都要和那梁广打交道,不去不行啊~”
    柴武难掩得意,嘴上却谦虚道:“承蒙河东诸公照顾,我柴氏不过是得人恩惠而已。”
    贾毅慢悠悠道:“据打探,梁广从薛氏堡借来十方斛粮。
    既然连薛氏都如此卖他脸面,想来此人的確有些能耐,老夫倒想亲往平阳造访一番。”
    曲康忙道:“如此最好!小侄愿意跟隨德仲公前往!”
    邓炳撇撇嘴:“去看看也无妨
    柴武点点头:“德仲公说去,咱们就略作准备,明日出发!”
    商量一番行程,贾毅又道:“不知诸位可听说了,梁广把平阳城周边田地,
    几乎全都分给了迁徙军民?
    他还另造版籍,把这些人全都纳为民籍!”
    邓炳冷笑起来:“我正想说此事,由此看,这小子野心不小,想在平阳彻底扎根!
    可他这么做,分明是自寻死路!
    动了土地、人口,哪家士族豪强还会支持他?
    竟还敢私改田制、私造户帐?弄出个什么府兵?他区区一个太守,难道就想建號称尊?”
    曲康一脸痛心疾首:“可惜了平阳城外,汾水两岸的几千上方顷良田啊!
    1
    柴武面色略显凝重,疑惑道:“他这么做,固然能取得庶人支持,可寒族庶人多无才学,难道要依靠他们来治理郡县?”
    邓炳笑一声:“猥人只知在黄土地里刨食,哪懂军政庶务?”
    贾毅看了眾人一眼,沉声道:“这也是老夫所担心之事。
    此去平阳,也是探察梁广其人对我等士人的態度。”
    眾人俱是点头,虽说他们心里都有些轻视梁广这个关中来的杂汉小低,可毕竟他魔下还有几方军民,自身也算小有名气。
    既然发来请帖,不妨前去造访,寻找彼此合作的可能,看看將来双方共处一郡,要用何种方式相处。
    又商量了一会,曲康、柴武起身告辞,在僕人带领下前往院舍歇息。
    邓炳指著那侍弄茶汤的女婢笑道:“德仲公,小侄愿出五千钱买下此女,还望德仲公割爱!”
    贾毅哈哈一笑:“此女能入贤侄之眼,也是她的福分!贾邓两氏互为姻亲多年,关係紧密亲如一家,此女就送与贤侄了!”
    “小侄多谢德仲公!”
    邓炳大笑,也不管那小女婢满脸惊慌不情愿,半拽著告辞离去。
    贾毅授授须,笑容一点点敛去,微眯眼面无表情。
    一直跪坐身侧,鲜少发表意见的贾阳面带怒:“阿父,邓炳太过猖狂了!
    ”
    贾毅淡淡道:“邓氏与代北通商多年,宗长邓眾之女,又送给了贺兰染干做妾。
    前番慕容冲作乱,邓氏请来贺兰部骑兵为外援,慕容冲惧而不敢北进。
    如今,论兵力,邓氏的確为四姓之首。
    邓炳素有武勇之名,又统领邓氏私兵,
    自恃武力,难免骄狂。”
    贾阳紧锁眉头:“贺兰部两千骑赖在永安(山西霍县)不走,分明是想堵塞雀鼠谷通道,向南来北往的商旅设卡收税敛財!
    长此以往,我担心代北势力深入至平阳境內!”
    贾毅淡笑:“此去平阳城,为父就是想看看,梁广对侵入郡地的代北胡人是何態度!
    由此,再决定我们如何对待他!”
    贾阳点点头:“若他能保境安民,不使代北胡人入侵,我贾氏也能无所忧虑,给他些支持也无妨。
    可邓氏与贺兰部牵扯极深,想来不愿意看到贺兰人被驱逐出平阳....:
    “唔~”
    贾毅沉吟,邓氏外联代北胡人,不知不觉已对贾氏在平阳的地位构成威胁。
    驱逐贺兰部,打压邓氏,有利於维护贾氏郡望地位。
    可邓氏也是贾氏姻亲,如何处理和邓氏的关係,还真有些头疼....
    正月初八,四姓宗族代表从贾氏主坞出发前往平阳城.:::,
    三日后,四姓宗族队伍抵达汾水东岸。
    风息雪止,气温有所回暖。
    一顶顶毡帐密密麻麻地散落在这片广平川之上。
    牛羊牲畜不多,马群倒有不少,粗略估算,单是东岸放养的马就有两三千匹之多。
    自慕容衝出任平阳太守以来,四姓宗族和其他本郡豪强极少来到平阳县城。
    印象里,这片平川曾经是慕容冲的牧场,几千鲜卑人散居在此,景象和今日所见相似。
    不过贾毅等人还是看出些不同之处。
    这里的鲜卑人、杂胡甚至更多,单从毡帐数量推算,不下一两万人。
    也有不少汉人氏民,数量比鲜卑杂胡略少些。
    让四姓宗长子弟大吃一惊的是,鲜卑杂胡除了牧马放羊,更多的是竟是在开垦田地!
    一根根旗杆插在地上,用白灰划出一块块田地,用石头区隔出沟渠、田埂、
    道路,预留出將来修建水確、晾晒堆放穀物的场地..:::
    如果从半空俯瞰下,汾水东岸上千顷的平川上,一块块用白灰区隔的方块密密麻麻分布。
    这些都是规划好的水田旱地,不久的將来,都会变作一块块良田。
    几方男女丁壮正在大搞垦荒开田。
    过程艰苦繁重,需要把土地翻耕深犁,清理杂草树木灌丛,平整土地,铺洒白灰灭杀土壤虫害,烧荒养护地力....:
    按照郡府规划,今年以开垦荒地为主,不指望新垦田地能有多高亩產。
    粮食收成,主要还是依靠原有田亩。
    贾毅、曲康等人面面相,上万之多的鲜卑杂胡竟然在开垦田地?
    这些只知跑马放牧的胡虏,竟然捨得放弃游牧传统,学习汉人屯垦耕种?
    更让他们惊奇的是,汉人,氏人,鲜卑杂胡竟然在同一块土地上劳作!
    不时有爭吵甚至打斗爆发,可总体而言还算友好相处。
    只要哪个地方產生爭执纠纷,很快就有背负三角红旗的骑兵赶到,大声呵斥,找来各自头人,家族宗老予以训戒,
    有稼经验丰富的老农化身为劝农吏,各自负责一片地块,指挥青壮按照要求开垦。
    不时有举著虎纹锦旗的督导队骑马驰过,维护开垦现场秩序,及时处置一些突发事件。
    广平川变成了开荒大工地,男女青壮、各族丁口都在同一片土地上劳作。
    贾毅从车窗探出头,看著一面插在地头的粗布旗,旗上绣著平阳县东四乡第七里。
    再看看不远处一片土地,归属第七里负责,翻耕挑土之人汉胡皆有。
    几个明显是鲜卑相貌的汉子,正驱赶骡子开垦荒地,扶犁架势颇为嫻熟,想来应该是西迁关中的鲜卑族民,已在农耕之地居住了十余年之久。
    贾阳喃喃道:“从来只见胡人驱赶汉民耕种,从未想过汉胡竟同垦一亩田~”
    鲜卑人捨得放弃这大片平川,將其开垦做田地,已是少见的稀罕事。
    没想到,还能亲眼看见汉民指导鲜卑人耕种的场面。
    曲康看著不远处,几个汉人孩童和鲜卑孩童围著耕牛玩闹,不禁慨嘆:“当年慕容冲主政平阳,汉胡可从未如今日这般和睦过!”
    慕容冲治下的平阳,一如刘赵、石赵、前燕时期,坚定奉行胡汉分治之策。
    鲜卑人以部落聚集,占据水草肥美之地,甚至侵夺良田变作牧场。
    汉人只能沦为附庸,为其耕种,做手工活。
    杂胡多为贱籍奴隶,驱赶如牲畜。
    后来从关中迁来一批氏人,地位犹在鲜卑之上。
    平阳士族豪强向上打点郡府,討好各少数族酋帅,向下则加紧收拢流民,加固坞堡。
    一面依附秦政权,一面暗自相约互为臂助。
    其时秦军势大,就算慕容冲索掠过重,他们也只能敢怒不敢言倒不是说士族豪强对依附民有多好,而是眾多底层百姓,根本不信任一个由慕容鲜卑当政的郡府。
    寧可依附汉人士族豪强,哪怕田租高劳役繁重,最起码不用受胡虏奴役。
    那是一个比烂的时代,底层庶民只求苟活。
    邓炳脸色不太好看,他想到了留在邓氏坞的儿个鲜卑索虏。
    名义上是盟友,可哪一次来,这些贺兰部的索虏不得在邓氏坞敲诈勒索一番,每次还要带走一批汉女。
    邓氏坞和贺兰部结盟,表面风光,可暗地里受的气,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眼前鲜卑人和汉人勉强称得上和睦相处的场面,让他大受震撼,还有些嫉妒。
    虽说西迁鲜卑和代北鲜卑完全不一样,二者在族群上已分隔一两百年。
    可同为鲜卑人,那些贺兰部的索虏,对待邓氏坞的汉人,可从未如此客气过代北索虏和邓氏在同一座坞堡內耕种,一个扶犁一个牵牛,双方还友好交流稼稿心得?
    这画面太美,美到根本不可能发生,邓炳也根本想像不出..:::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224964/6401758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