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截粮迁民
推荐阅读:仙都、无武江湖、第五形态、影视从海豹突击队开始、我的公公叫康熙、仙人消失之后、拐个皇帝回现代、集群重炮轰杀修仙者、抗战之关山重重、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
第286章 截粮迁民
许河南岸,拔略孤魔下骑兵正在驱赶百姓渡河。
妇孺哭嚎声,丁壮怒骂声响作一片,数百名背负粮包的男丁无论老幼,被绳索穿成串,在手持刀枪的鲜卑人喝斥下趟河而过。
不远处河滩边,一具具尸体隨处横躺,男女老幼皆有。
方才爆发一场混乱,有青壮试图抢夺兵器反抗。
拔略孤直接下令骑兵衝撞百姓人群,马蹄践踏而死著数以百计。
带头闹事的数十青壮,遭梟首剁砍,死状可怖。
这数千百姓族群复杂,有高都县城及其周边汉人民户、坞堡民,有多年前从关中迁来的氏民,有上党当地繁衍多年的杂胡...,
虽说胡汉相杂,可他们之前都是大秦治下之民,相安无事共处多年,直到鲜卑酋帅库官伟掀起叛乱。
这数千人去到法氏县,將会被各部族瓜分,男人役使为奴,女人分赏给各头人小帅。
孩童们被强行从父母身边带走,打散瓜分,为奴为婢,等他们长大自然也会成为部族成员。
年长干不动活的,大概率一杀了之,对部族而言,年老体弱者毫无用处。
若是遇到大荒之年,被当作军粮的也是这部分人。
百姓们知道,一旦去到氏县,多半下场淒凉,故而想尽办法反抗、逃亡、
藏匿,拋下妻儿父母奔逃者亦不少。
拔略孤知道自己兵少,不可能看住所有俘虏,稍有异动者便直接处死。
一车车装载粮包的骡车上,掛满血淋淋断掌,警告俘虏们不要妄图偷盗粮食。
一路北上一路杀人,俘虏们怨气越来越重,拔略孤只能用越发残酷的杀戮予以镇压。
他要的首先是粮食,其次是女人和孩童。
丁壮也不能全部杀光,否则连搬运粮食的劳动力都不够。
拔略孤眺望许河北面,暗骂几声,怎么库官伟还不派兵接应?
噠噠~河岸西边传来些许响动,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近。
拔略孤疑惑望去,只见滚滚尘糜自西边扬起,犹如一团褐黄色云絮,正向他们快速逼近!
黄土瀰漫下,一支骑兵显现出身影!
衝锋在前的谦旗手高举黑旗,上书“平阳太守梁”字样!
秦军尚黑,拔略孤下意识便认为是上党秦军袭来!
拔略孤连连怒吼,手下几个当户(百长)各自率领本部兵结队出击,衝上前拦截秦军骑兵!
“官军来了!”
数千百姓哗地一声趁乱掉头往南逃,
已经被驱赶下河的丁壮扔下粮包,扑到岸边与鲜卑人撕扯扭打。
一里多长的河岸边登时陷入混乱。
秦军骑兵逼近,拔略孤才看清楚敌方只有五六百骑,当即下令分出半数兵马展开追击!
那一幢秦骑没有选择一头撞入叛军阵中,而是横穿河岸,一轮游射后往东边驰去。
拔略孤见俘虏逃亡之势难以遏制,下令展开屠杀,无论男女老幼一律处死。
数千百姓哭豪著往南奔逃,身后是叛军骑兵疯狂追杀。
西南边土丘下黄土滚滚浮动,一支数百人的步兵团结阵而来。
五百府兵甲士以圆阵向前推动,阵中同样高掛秦军旗帜。
逃亡百姓见状,纷纷向著秦军奔来,
拔略孤正要下令出击,突然被部下拉住,指著南边嘰哩鸣嚕大吼一通。
拔略孤这才看见,他派出的千余骑追到东边又折向南,而后突然从南边刺榆林后杀出一支骑兵!
此前被追击的秦军骑兵,兜了一圈后回身掩杀,配合伏击骑兵一举冲溃他派出的兵马!
一轮衝杀后,叛军骑兵不敌,纷纷向著河岸边仓惶逃回。
拔略孤再往西南边山丘望去,只见几座土丘后尘土冲天而起,像是有大队兵马正在赶来!
拔略孤脸色大变,西、南两个方向似乎都有秦军包围!
“过河!快!过河!”
拔略孤顾不上粮食和俘虏,先保命要紧。
秦军人数不明,晚走一步只怕要被图包圆!
鲜卑叛军扭头趟河北逃,先驱赶战马下河,再拽住马鞍、韁绳浮渡。
许河不算宽,只有不到二十丈,水流也不急,河中心坑洼处也只到胸口位置。
入夏以来水势有所上涨,但也算不上湍急。
叛军只要小心些,大部分还是能够安然渡河。
拔略孤不善泳,有些畏水,牵马在河岸边一阵徘徊,几个当户再三催促,他才一咬牙准备下河。
便在这时,他余光警见一人,跨骑黑马,手持一桿铁矛,高大英武,正在不远处指挥丁壮搬运粮草,收拢逃亡百姓向著西南边撤离。
拔略孤不认识此人,却相中了他跨下黑马。
黑马瞅著神骏,不似凡品。
鲜卑部落里,能拥有此等品相的战马者,无一不是部族酋帅、氏族头人。
拔略孤不识汉字,说不利索汉话,可有些道理天下共通。
所谓上位者得美物,下位者徒羡之!
这骑黑马的秦军將校,一定是號人物!
他当即决定,过河之前先杀了此人,抢下这匹黑马。
平白遭秦军拦截袭击,到手的粮食、俘虏丟失不说,还折损不少兵马。
杀了此人,就当出口恶气!
拔略孤不顾部下劝说,跨上马吆喝几声,带领一队亲兵呼啸著向岸边杀来!
梁广正看著贏觴率领一队府兵,指挥青壮们收拢百姓,把散落一地的粮包装车,牵回驴骡准备运走。
贏觴年纪不大,一通安排井井有条,本队府兵也对他很信服。
梁广暗暗把他记下,此人倒是可以著重栽培一番。
记得他还是军府录入的首位在籍府兵,关中平叛之战时立功颇多。
府兵体系下涌现出的人才越多,说明体系越成熟、越健全。
这部分群体,才是平阳政权的中坚力量。
梁广颇为欣慰,正要把贏觴叫来叮嘱几句,突然听到河岸边传来一阵马蹄急促飞奔声。
疑惑地扭头看去,只见一员叛军部帅,带领十余骑兵正向他衝来!
此人满头髮辫在空中甩动,面色黑相貌挣狞,脖子上掛著一圈指骨饰品,
挥舞一口半长不短的单手刀,嘴里嘰哩哇啦地怒吼著!
说的是鲜卑语,梁广却一句也听不懂,难道是上党鲜卑的方言?
这虏贼不赶紧过河北逃,却反倒向他杀来?
短暂迷惑后,梁广猛磕马腹,大黑马晞律一声扬蹄飞奔,迎著拔略孤衝去!
大黑马神骏之处就在於爆发力和耐力。
特別是启动瞬间,快得令人猝不及防!
拔略孤的心“咯瞪”猛跳了下,这黑马好快的速度,不等他反应就衝到跟前!
下一息,他刚想挥刀怒砍,脖颈一痛便失去意识!
“死!”
梁广暴喝,握紧矛杆从拔略孤身边猛衝而过!
矛刃穿过拔略孤举刀的右肩,从他侧颈划过,轻易地撕裂皮肉!
鲜血从断颈处喷溅而出,待梁广控驭大黑马回身时,拔略孤的人头已经垂掛在胸口位置,与断颈只有些许皮肉相连!
尸身坠地,腿脚还抽搐了下。
隨他衝杀的一队亲兵瞬间胆寒,见鬼似的哇呀乱吼著四散奔逃。
梁广也懒得追,支和呼延愷率领护军骑兵追至岸边,胡乱射杀一通,俘获四百余人,余者仓惶渡河,淹死者上百。
“君侯,这几位是高都县吏、坞堡主、乡嗇夫!”
贏觴带著十余人前来拜见。
“参见梁使君~”十余人千恩万谢地下拜。
“诸位免礼,起身说话。”
梁广一一望去,这些人也就是高都县的土人豪强代表、本县大族宗长。
“诸位,此地距离叛军大营不远,倘若败兵逃回,虏贼说不定还会派兵马追击,故而不宜久留。”
一眾人相互看看,俱是拱手道:“愿听梁使君安排!”
梁广道:“既如此,我便长话短说。
劳请诸位告之百姓,若愿意隨我迁入平阳者,按照此前乡里划分,各派里长,乡蔷夫找这位贏队正登记。
有宗族者就由宗长负责统计人数,同样找贏队正登记!”
顿了顿,梁广又道:“若不愿迁走者,每丁每户发放口粮,无论男女皆有,
隨后自行离去!”
一眾人相视一眼,都有些拿不定主意。
梁广也不管他们作何选择,向贏投去一记眼神。
贏觴会意,带领本队府兵、数百青壮辅兵赶到百姓中,四处宣扬平阳的分田政策,鼓励百姓们隨军迁入平阳。
隔壁平阳郡日子过得怎么样,官吏们说破嘴,百姓们也不见得会信。
可眾多操著本地口音的襄陵人,端氏人现身说法,为眾多高都百姓描绘了一个美好生活愿景,当场就有上千户零散百姓表態愿意迁走。
几个麻氏子弟再度发挥作用,他们本就是端氏人,在滋氏、高都都有不少亲戚熟识,说的话可信度更高。
经过麻氏子弟一通宣扬,又有几百人推选乡老去找贏觴登记。
一番忙活下来,约莫两千名高都百姓愿意迁入平阳。
他们大多是民籍良家子,没有宗族约束,以同乡、同里抱团,缺乏基本的自保能力。
一小部分还是县翩所属的百工杂户、隶户,地位本就低下。
一场战乱过后,家园最先被毁的也是他们。
对於迁入邻近的平阳郡生活,他们多数较为积极。
反正遭此劫难,他们若不想被捲入战火,只能被迫离开家乡成为流民。
结局不外乎几种,被乱兵所杀、强征为奴、聚眾为盗、依附坞堡豪强..::
现在有平阳来的秦军愿意带领他们离开,给他们一条新的活路,支持者自然占据多数。
剩下的三千余人,多是各宗族成员,各坞堡佃户、部曲。
长久以来,他们习惯於依附宗族、坞堡帅,听从宗族坞堡统一安排。
若非到了性命存亡之际,他们普遍缺乏自我做主的勇气和能力。
乱世里,官府代表的统治集团隨时有可能兴起、消亡。
社会结构最稳定的,反而要属宗族、坞堡、乡党。
所以在相当部分堡民眼中,官府真不如宗族、坞堡靠谱。
时间紧迫,梁广也顾不上和这群宗长堡帅宣扬移民政策。
愿意走的听从安排,协助修补畜车,搬运粮包,照顾伤员。
不愿走的拿了粮食自行离开。
哄抢混乱在所难免,不管是逃亡还是迁徙,路上都得携带粮食。
梁广令军士们莫要过多为难,只严厉处置了几个哄抢时伤人者。
十余万斛粮,除去破损散落的一些,也还剩近十万斛。
就算全部百姓愿意隨他走,携带这么多粮食也无法穿行山路。
最后能带回五六方斛已属不易。
折腾到半晚,队伍终於开始往南走。
高都百姓两千四百多人,叛军俘虏四百多人,梁广带来的军民两千余人,近五千人的队伍押送粮草缓缓启程。
只走了二三里天就黑了,只能在附近坳口过夜。
其余三千多百姓在各自宗长、坞堡帅带领下,分得一批粮食自行散去。
没有爭取到这部分人丁,的確有些遗憾。
不过平阳分由、立户的新政已经宣扬出去。
藉由他们之口,过不了多久,上党、河內、汲郡这些地方,越来越多人会知道,平阳太守梁广保境安民、开创新政。
到了平阳,就能分田、立户,过太平日子。
两日后,行速缓慢的队伍抵达沁水以东天官山,走山间谷道直抵沁水河岸。
眼看就要进入山区,此前梁广一直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两支鲜卑叛军追至身后不足数里处。
梁广当即下令,所有军民转移至附近一处山塬,军民青壮背山结阵,迎击追兵
许河南岸,拔略孤魔下骑兵正在驱赶百姓渡河。
妇孺哭嚎声,丁壮怒骂声响作一片,数百名背负粮包的男丁无论老幼,被绳索穿成串,在手持刀枪的鲜卑人喝斥下趟河而过。
不远处河滩边,一具具尸体隨处横躺,男女老幼皆有。
方才爆发一场混乱,有青壮试图抢夺兵器反抗。
拔略孤直接下令骑兵衝撞百姓人群,马蹄践踏而死著数以百计。
带头闹事的数十青壮,遭梟首剁砍,死状可怖。
这数千百姓族群复杂,有高都县城及其周边汉人民户、坞堡民,有多年前从关中迁来的氏民,有上党当地繁衍多年的杂胡...,
虽说胡汉相杂,可他们之前都是大秦治下之民,相安无事共处多年,直到鲜卑酋帅库官伟掀起叛乱。
这数千人去到法氏县,將会被各部族瓜分,男人役使为奴,女人分赏给各头人小帅。
孩童们被强行从父母身边带走,打散瓜分,为奴为婢,等他们长大自然也会成为部族成员。
年长干不动活的,大概率一杀了之,对部族而言,年老体弱者毫无用处。
若是遇到大荒之年,被当作军粮的也是这部分人。
百姓们知道,一旦去到氏县,多半下场淒凉,故而想尽办法反抗、逃亡、
藏匿,拋下妻儿父母奔逃者亦不少。
拔略孤知道自己兵少,不可能看住所有俘虏,稍有异动者便直接处死。
一车车装载粮包的骡车上,掛满血淋淋断掌,警告俘虏们不要妄图偷盗粮食。
一路北上一路杀人,俘虏们怨气越来越重,拔略孤只能用越发残酷的杀戮予以镇压。
他要的首先是粮食,其次是女人和孩童。
丁壮也不能全部杀光,否则连搬运粮食的劳动力都不够。
拔略孤眺望许河北面,暗骂几声,怎么库官伟还不派兵接应?
噠噠~河岸西边传来些许响动,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近。
拔略孤疑惑望去,只见滚滚尘糜自西边扬起,犹如一团褐黄色云絮,正向他们快速逼近!
黄土瀰漫下,一支骑兵显现出身影!
衝锋在前的谦旗手高举黑旗,上书“平阳太守梁”字样!
秦军尚黑,拔略孤下意识便认为是上党秦军袭来!
拔略孤连连怒吼,手下几个当户(百长)各自率领本部兵结队出击,衝上前拦截秦军骑兵!
“官军来了!”
数千百姓哗地一声趁乱掉头往南逃,
已经被驱赶下河的丁壮扔下粮包,扑到岸边与鲜卑人撕扯扭打。
一里多长的河岸边登时陷入混乱。
秦军骑兵逼近,拔略孤才看清楚敌方只有五六百骑,当即下令分出半数兵马展开追击!
那一幢秦骑没有选择一头撞入叛军阵中,而是横穿河岸,一轮游射后往东边驰去。
拔略孤见俘虏逃亡之势难以遏制,下令展开屠杀,无论男女老幼一律处死。
数千百姓哭豪著往南奔逃,身后是叛军骑兵疯狂追杀。
西南边土丘下黄土滚滚浮动,一支数百人的步兵团结阵而来。
五百府兵甲士以圆阵向前推动,阵中同样高掛秦军旗帜。
逃亡百姓见状,纷纷向著秦军奔来,
拔略孤正要下令出击,突然被部下拉住,指著南边嘰哩鸣嚕大吼一通。
拔略孤这才看见,他派出的千余骑追到东边又折向南,而后突然从南边刺榆林后杀出一支骑兵!
此前被追击的秦军骑兵,兜了一圈后回身掩杀,配合伏击骑兵一举冲溃他派出的兵马!
一轮衝杀后,叛军骑兵不敌,纷纷向著河岸边仓惶逃回。
拔略孤再往西南边山丘望去,只见几座土丘后尘土冲天而起,像是有大队兵马正在赶来!
拔略孤脸色大变,西、南两个方向似乎都有秦军包围!
“过河!快!过河!”
拔略孤顾不上粮食和俘虏,先保命要紧。
秦军人数不明,晚走一步只怕要被图包圆!
鲜卑叛军扭头趟河北逃,先驱赶战马下河,再拽住马鞍、韁绳浮渡。
许河不算宽,只有不到二十丈,水流也不急,河中心坑洼处也只到胸口位置。
入夏以来水势有所上涨,但也算不上湍急。
叛军只要小心些,大部分还是能够安然渡河。
拔略孤不善泳,有些畏水,牵马在河岸边一阵徘徊,几个当户再三催促,他才一咬牙准备下河。
便在这时,他余光警见一人,跨骑黑马,手持一桿铁矛,高大英武,正在不远处指挥丁壮搬运粮草,收拢逃亡百姓向著西南边撤离。
拔略孤不认识此人,却相中了他跨下黑马。
黑马瞅著神骏,不似凡品。
鲜卑部落里,能拥有此等品相的战马者,无一不是部族酋帅、氏族头人。
拔略孤不识汉字,说不利索汉话,可有些道理天下共通。
所谓上位者得美物,下位者徒羡之!
这骑黑马的秦军將校,一定是號人物!
他当即决定,过河之前先杀了此人,抢下这匹黑马。
平白遭秦军拦截袭击,到手的粮食、俘虏丟失不说,还折损不少兵马。
杀了此人,就当出口恶气!
拔略孤不顾部下劝说,跨上马吆喝几声,带领一队亲兵呼啸著向岸边杀来!
梁广正看著贏觴率领一队府兵,指挥青壮们收拢百姓,把散落一地的粮包装车,牵回驴骡准备运走。
贏觴年纪不大,一通安排井井有条,本队府兵也对他很信服。
梁广暗暗把他记下,此人倒是可以著重栽培一番。
记得他还是军府录入的首位在籍府兵,关中平叛之战时立功颇多。
府兵体系下涌现出的人才越多,说明体系越成熟、越健全。
这部分群体,才是平阳政权的中坚力量。
梁广颇为欣慰,正要把贏觴叫来叮嘱几句,突然听到河岸边传来一阵马蹄急促飞奔声。
疑惑地扭头看去,只见一员叛军部帅,带领十余骑兵正向他衝来!
此人满头髮辫在空中甩动,面色黑相貌挣狞,脖子上掛著一圈指骨饰品,
挥舞一口半长不短的单手刀,嘴里嘰哩哇啦地怒吼著!
说的是鲜卑语,梁广却一句也听不懂,难道是上党鲜卑的方言?
这虏贼不赶紧过河北逃,却反倒向他杀来?
短暂迷惑后,梁广猛磕马腹,大黑马晞律一声扬蹄飞奔,迎著拔略孤衝去!
大黑马神骏之处就在於爆发力和耐力。
特別是启动瞬间,快得令人猝不及防!
拔略孤的心“咯瞪”猛跳了下,这黑马好快的速度,不等他反应就衝到跟前!
下一息,他刚想挥刀怒砍,脖颈一痛便失去意识!
“死!”
梁广暴喝,握紧矛杆从拔略孤身边猛衝而过!
矛刃穿过拔略孤举刀的右肩,从他侧颈划过,轻易地撕裂皮肉!
鲜血从断颈处喷溅而出,待梁广控驭大黑马回身时,拔略孤的人头已经垂掛在胸口位置,与断颈只有些许皮肉相连!
尸身坠地,腿脚还抽搐了下。
隨他衝杀的一队亲兵瞬间胆寒,见鬼似的哇呀乱吼著四散奔逃。
梁广也懒得追,支和呼延愷率领护军骑兵追至岸边,胡乱射杀一通,俘获四百余人,余者仓惶渡河,淹死者上百。
“君侯,这几位是高都县吏、坞堡主、乡嗇夫!”
贏觴带著十余人前来拜见。
“参见梁使君~”十余人千恩万谢地下拜。
“诸位免礼,起身说话。”
梁广一一望去,这些人也就是高都县的土人豪强代表、本县大族宗长。
“诸位,此地距离叛军大营不远,倘若败兵逃回,虏贼说不定还会派兵马追击,故而不宜久留。”
一眾人相互看看,俱是拱手道:“愿听梁使君安排!”
梁广道:“既如此,我便长话短说。
劳请诸位告之百姓,若愿意隨我迁入平阳者,按照此前乡里划分,各派里长,乡蔷夫找这位贏队正登记。
有宗族者就由宗长负责统计人数,同样找贏队正登记!”
顿了顿,梁广又道:“若不愿迁走者,每丁每户发放口粮,无论男女皆有,
隨后自行离去!”
一眾人相视一眼,都有些拿不定主意。
梁广也不管他们作何选择,向贏投去一记眼神。
贏觴会意,带领本队府兵、数百青壮辅兵赶到百姓中,四处宣扬平阳的分田政策,鼓励百姓们隨军迁入平阳。
隔壁平阳郡日子过得怎么样,官吏们说破嘴,百姓们也不见得会信。
可眾多操著本地口音的襄陵人,端氏人现身说法,为眾多高都百姓描绘了一个美好生活愿景,当场就有上千户零散百姓表態愿意迁走。
几个麻氏子弟再度发挥作用,他们本就是端氏人,在滋氏、高都都有不少亲戚熟识,说的话可信度更高。
经过麻氏子弟一通宣扬,又有几百人推选乡老去找贏觴登记。
一番忙活下来,约莫两千名高都百姓愿意迁入平阳。
他们大多是民籍良家子,没有宗族约束,以同乡、同里抱团,缺乏基本的自保能力。
一小部分还是县翩所属的百工杂户、隶户,地位本就低下。
一场战乱过后,家园最先被毁的也是他们。
对於迁入邻近的平阳郡生活,他们多数较为积极。
反正遭此劫难,他们若不想被捲入战火,只能被迫离开家乡成为流民。
结局不外乎几种,被乱兵所杀、强征为奴、聚眾为盗、依附坞堡豪强..::
现在有平阳来的秦军愿意带领他们离开,给他们一条新的活路,支持者自然占据多数。
剩下的三千余人,多是各宗族成员,各坞堡佃户、部曲。
长久以来,他们习惯於依附宗族、坞堡帅,听从宗族坞堡统一安排。
若非到了性命存亡之际,他们普遍缺乏自我做主的勇气和能力。
乱世里,官府代表的统治集团隨时有可能兴起、消亡。
社会结构最稳定的,反而要属宗族、坞堡、乡党。
所以在相当部分堡民眼中,官府真不如宗族、坞堡靠谱。
时间紧迫,梁广也顾不上和这群宗长堡帅宣扬移民政策。
愿意走的听从安排,协助修补畜车,搬运粮包,照顾伤员。
不愿走的拿了粮食自行离开。
哄抢混乱在所难免,不管是逃亡还是迁徙,路上都得携带粮食。
梁广令军士们莫要过多为难,只严厉处置了几个哄抢时伤人者。
十余万斛粮,除去破损散落的一些,也还剩近十万斛。
就算全部百姓愿意隨他走,携带这么多粮食也无法穿行山路。
最后能带回五六方斛已属不易。
折腾到半晚,队伍终於开始往南走。
高都百姓两千四百多人,叛军俘虏四百多人,梁广带来的军民两千余人,近五千人的队伍押送粮草缓缓启程。
只走了二三里天就黑了,只能在附近坳口过夜。
其余三千多百姓在各自宗长、坞堡帅带领下,分得一批粮食自行散去。
没有爭取到这部分人丁,的確有些遗憾。
不过平阳分由、立户的新政已经宣扬出去。
藉由他们之口,过不了多久,上党、河內、汲郡这些地方,越来越多人会知道,平阳太守梁广保境安民、开创新政。
到了平阳,就能分田、立户,过太平日子。
两日后,行速缓慢的队伍抵达沁水以东天官山,走山间谷道直抵沁水河岸。
眼看就要进入山区,此前梁广一直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两支鲜卑叛军追至身后不足数里处。
梁广当即下令,所有军民转移至附近一处山塬,军民青壮背山结阵,迎击追兵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224964/6401766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