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闻喜解围
推荐阅读:仙都、无武江湖、第五形态、影视从海豹突击队开始、我的公公叫康熙、仙人消失之后、拐个皇帝回现代、集群重炮轰杀修仙者、抗战之关山重重、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
第304章 闻喜解围
九月十一,平阳军渡过水后,陡然加快行军速度。
慕容越所率单于护军四千骑,已先一步进入河东地界。
几乎同日,梁广接到前军斥候传报,西燕军一支万人规模的兵团,从安邑分兵后跨过水,正在围攻闻喜。
绵延二三里长的中军队伍还在行军,绕过前方一片土塬,向南豌前行。
土塬、丘陵、低矮山地是河东的常见地形,围在中间的平缓地带,通常成为县乡聚落所在。
梁广驻马道旁,捧著一份羊皮舆图查看地形方位,不时抬头指著南边方向,
同身边的王懿交谈几句。
薛强、裴延、柳端几人走下马车,裴延更是腿脚发软,在僕婢扶下才不至於跌倒。
“闻喜告急,请使君速援!”裴延长揖及地,满面悲呛。
“裴公勿忧,此距闻喜不到七十里,我军救援完全来得及“”
梁广起他,一脸和顏悦色。
闻喜县城肯定是要救的,不为別的,就为那十几个懂得灌钢法的铁匠。
略作沉吟,梁广看向王懿:“仲德可知,这沫水秋冬时节水情如何?
年王懿不假思索:“沫水源头在离此东北一百六十余里的山峪之內,往西南流经安邑、氏、解县,最后在蒲坂南二十里处匯入大河。
汛期过后,水中下游时常断流,上游多陂池,故而水量还算充沛....
“闻喜附近如何?”梁广又问。
裴延急忙回道:“县城附近多沟渠引水,故而主河道流出三五十里便经常断流!”
王懿明白些什么,“使君是说,西燕贼军正是从乾涸处过河,然后围城?”
梁广頜首:“三日前,裴公才和宗族联络过,若非如此,贼军不可能一日间就跨河围城。”
裴延满脸懊悔:“是我疏忽了,原以为有河流之险,守住北岸便可阻敌,忘却了秋冬枯水之期~”
柳端急吼吼地道:“梁使君既然探明敌情,还请儘快发兵解围!”
101看书1?1???.???全手打无错站
连闻喜附近的水河道都断流了,解县位於中下游地区,河道只会更加乾涸。
失去天然险塞,解县迟早暴露在西燕贼军兵锋之下。
柳老头心急如焚,担心解县也会遭到贼军围攻。
梁广笑道:“柳公莫急,只要我兵马一到,贼军必然惊走。
解围不难,若能趁此机会大败贼军,先声夺人,岂不更好?”
柳端哪懂营务战阵,在柳信劝慰下,声嘆气地在一旁步。
“我欲使贼军受困於闻喜城南,水以北,不知仲德可有妙法?”
梁广指著舆图一番比划,面带笑意地看著王懿。
王懿看出他是故意考校自己,不自觉地紧张起来。
“职下....”
王懿刚想说自己还未想出破敌之法,突然看见舆图上,位於沫水上游的几处陂池標记。
他脑中闪过灵光:“若能掘开陂池放水,三五日內,闻喜附近河道定能注满!
届时贼军退路受阻,定能一举破之!”
梁广抚掌大笑:“仲德所思,与我不谋而合!”
王懿拱手,碘地笑笑。
方才这梁使君让他介绍沫水水情,就是提醒他从中寻求破敌之法。
如此看来,梁使君早已先自己一步,想到了利用沫水上游陂池,放水阻敌的计策。
王懿心里佩服又惭愧,他隨父兄在安邑住了两三年,闻喜去过数次,对水汛枯也较为熟悉。
怎么到了关键时刻,却想不起来利用天时地利破敌?
梁使君不过是捧著舆图仔细询问了一通,就能想出破敌思路。
人家只比他年长一岁,却已坐领一方,成为当世公认的虎將、名將,不是没有道理的。
两相比较,差距可谓天堑。
王懿心里愈发敬佩,也像受到鼓舞般,暗暗给自己鼓劲。
此等雄略之人,自己或许终其一生,也难以望其项背。
不过,这並不影响他不断进步的信心。
“沫水上游山峪道路曲折,林木茂密,几处陂池皆掩於山谷浅洼之地,不易找寻。
职下对那一带地形还算熟悉,请使君拨给兵卒一千,职下定不负使君之望!
若有差池,愿受军法!”
当即,王懿主动请缨。
梁广本就打算派他去,只有他熟悉水上游地形。
“赵鹿乃我部曲將出身,行事稳重,善走山川险道,就让他与仲德同去!”
梁广派人去后军唤来赵鹿,命他率一千氏兵携二十匹快马,十日乾粮,轻装简行火速赶往上游陂池。
一刻钟后,王懿和赵鹿率部出发,脱离主队往东北方向而去。
此次计划难点在於两地协同,所以需要派遣传令兵频繁往来,及时沟通,確保上游放水和闻喜战事同步进行。
“令慕容越总辖前军,负责临战指挥调度!
中军加速行进,传令李方,后军务必五日內赶上!”
梁广又下了一连串军令。
“贼军主力围攻安邑,解围闻喜后,我军背倚沫水下寨,粮草辐重屯於县城,开闢粮道安排夫役转运.....”
梁广又对薛强、柳端、裴延几人道:“请诸公调集夫役,押解粮秣、军械,
十日內赶到闻喜匯集!”
裴延自然满口答应,薛强估算行程,此前他已派薛泽赶回薛氏堡徵调人丁物资,加快脚程倒也能赶得上。
柳端叫苦道:“解县离得远,十日內定然赶不及。”
梁广笑道:“柳氏可以缓一缓,等闻喜解围,贼军听闻援兵来到,定然会收缩兵力与我决战。
吴山、氏几处据点,贼军必定会死守一番。
到时候再请柳氏出力相助!”
柳端拱手:“多谢使君体谅~”
老头心里腹誹不已,此番请梁广南下助战,他们几家岂止是出力,分明是出血才对,还是大出血....
不过自平阳出发,一路上走来,亲眼看见梁广魔下万余精兵,军容之严整,
士气之高昂,號令之严明,柳老头彻底收起了轻视之心。
难怪贾氏、曲氏、柴氏乖乖归附,人家平阳的確称得上兵强马壮。
邓氏不自量力,结果碰得头破血流,现在举族灰溜溜迁往永和去了,彻底远离平阳腹地。
河东太守王苗若有这一万精锐,薛柳裴三家也不至於跑去平阳搬救兵。
一路上,柳端坐在马车里,不停对柳信嘟囊。
自己大意失察,没想到梁广这伙关中迁徙民,从一开始饭都吃不饱,到现在仓储丰足,只用了十个月时间。
更没想到,这伙人吃饱饭以后,立马从细狗化身为猛男,开始对左邻右舍重拳出击。
结果到现在,河东安危还要靠人家来维护。
柳端现在犯愁的是,该如何修补和梁广夫妇的关係.::
九月十四,围攻闻喜县城的战事已进行到第三日。
西燕军一方的主將是高盖、韩延、段隨三人。
虽然统领的是一群流寇农民军,却一点不影响燕军將领高得嚇人的官职头衔。
高盖为车骑將军、尚书令,韩延为左將军,段隨为中抚將军。
梁广奋斗三年,立下诸多传奇功勋,至今也不过是个辅国將军,做到了杂號將军的顶峰,距离重號將军还有半步门槛。
高盖三人隨便拎出来一个,品衔都比他高。
这也侧面证明,越是无组织、无纪律的流亡势力,越喜欢给自己安一堆高级头衔。
似乎只有这样才能安抚人心,最起码底下人称呼的时候可以爽一下。
实物奖励却是半点拿不出,连抢来的女人都得按照品衔高低分配。
隆隆隆~~~
鼓声急促,一波波西燕军扛著新赶製的云梯,嘶吼喊杀著冲向城下。
城上弓弩齐射,不断有兵卒倒地,若是躲闪不及,很容易被后续跟上的队伍踩踏。
拋车、衝车、撞车这些较为高级的攻城器械一件没有,流寇水平的西燕军,
暂时还造不出高级货。
就连较为简单的木驴车,都是在高盖亲自指导下,才造出来几件样品。
结果装了七八人,衝到距离城墙还有十几丈远时突然散架。
城上布置好的一架千钧弩,瞄准半道拋锚的木驴车就是一发弩炮射出。
粗大弩矢轰地一声击中木驴车,还未钻出车篷的几个贼兵,连人带车掀翻倒地,身子被飞溅木片割破划烂,活活流血至死...:,
有贼兵体力不支,又或是冲了几次实在登不上城头,身边同伴、乡党、族亲接连战死,恐惧之下精神崩溃,开始慌乱后撤。
一人、十人、数十人.::..越来越多的贼兵哇呀呀乱吼著后撤,向己方阵地奔逃。
他们声嘶力竭,满面惊恐,大多是一群面有菜色、身材贏弱的佃农、隶户、
力役投靠西燕军之前,他们或是四处流亡,或是为士族豪强耕种、为奴。
他们连坞堡民都算不上,辛苦耕种,一年到头所得粮食只能勉强餬口。
他们是最底层的受奴役者,相貌口音各异。
在公府版籍户档里,他们统一归入杂户,属於贱民阶层。
此前西燕军在吴山大破太守王苗,攻破猗氏县,抢掠了数十个大小坞堡、聚落。
他们也跟著烧杀淫掠,如同一群关在笼子里的豺狼,肆意发泄兽慾..:
如今攻打闻喜受挫,巨大伤亡迅速让他们清醒过来,褪去表面上的凶狠,强烈恐惧让他们不愿再白白送命。
这就是流寇军,顺风仗越打越凶,稍有挫败便作鸟兽散。
高盖亲自督战攻城,眼看有数百兵卒爭先恐后逃回,毫不犹豫地下令射杀!
刷刷刷~
弓弩雨点般落下,溃兵成片倒地,惨嚎声不绝。
数十个存活下来的贼兵凶狠扑来,高盖大骂一声,拎刀率领亲兵队伍衝上前砍杀。
攻城的贼兵暴衣烂衫,高盖和十几名亲兵俱是披鎧戴胃。
结果自然是一边倒的屠杀。
“后退一步者,斩!”
高盖喘著粗气,脚下踩著一颗人头,把刀从户体胸口拔个。
换了一拨力士擂鼓,鼓声愈发急促响亮。
数千名还未从耕农、奴隶转化为战士的燕军,强忍心中巨大恐惧,顶著城头飞蝗般的石箭弩,再度展开疯狂攻城....
高盖爬上鼓车,扶著旗杆大笑,伙已经看见有先登士爬上城头,与城上守兵近身廝杀。
很好!
袖此下去,最迟明日就能暴城。
顺带著还能练个一支初成气候的队伍。
在高盖看来,越是惨烈的攻城战,越是一座炼矛熔炉。
经歷过、活下来的人,不管此前是奴隶还是贱民,都会得到质的蜕变。
燕军膨胀得太快,数月时间,便从两三千人的规模,壮大到五六万人。
水⊥太多,就该拧一拧。
那些个贱民连贏兵也算不上,养著似们纯属浪费粮食,驱赶来攻城最合適不过。
能活下来的,才有资格称之为兵。
再把这些人拣选出来,重新编组,层层筛选不断重复,一支精兵就是这般锻造个。
高盖望著城墙上,越来越多的云梯竖起,蚁附攀城的兵卒也多了起来,不由兴奋大笑。
暴城以后,似定所把裴氏娘子挨个问候一遍。
等他享用过后,再挑几个好的献给慕容冲...:
韩延骑马在部曲护卫下赶来。
高盖跳下鼓车薯上前,“掠得多少粮食?”
韩延道:“附近人否大多撤入城中,只寻到五六十石。
不过回来时,发现一件怪事~”
“何事?”高盖一听收穫只有丁点,心里有些著急。
此任攻打闻喜,他携带的粮食可不多。
整个西燕军都缺粮。
“沫水涨水!我们来时,下游乾涸的几骨河道,全部淹没!”韩延嘴唇皸裂流血,疼得似麵皮抽搐。
高盖惊讶道:“正值深秋,又未下雨,如何会涨水?”
“就是!我也奇怪啊~”韩延也想不通。
高盖寻思了一番,水势不可能突然涨起来,应该是从昨日起就有异常。
只是价们三人忙於攻城,没有及时觉察。
谁能想到在这时节,沫水竟然会大涨呢?
“罢了,先暴城所紧!”
高盖不作多想,反正沫水也就十来丈宽,水也不深,完全可以从容渡。
伙正所说什么,身边一名督主指著西南方猛地大吼:“將军快看!有扬尘!”
高盖被似嚇得一激灵,赶紧远眺望去。
果然,西南方一片草木枯黄的野地里,扬起大片尘土!
“尘高浓厚,滚滚而起,这是大队骑兵冲驰而来的跡象啊.....
高盖喃喃自语,还算丰富的战场经验告诉伙,这支骑兵人数不少!
九月十一,平阳军渡过水后,陡然加快行军速度。
慕容越所率单于护军四千骑,已先一步进入河东地界。
几乎同日,梁广接到前军斥候传报,西燕军一支万人规模的兵团,从安邑分兵后跨过水,正在围攻闻喜。
绵延二三里长的中军队伍还在行军,绕过前方一片土塬,向南豌前行。
土塬、丘陵、低矮山地是河东的常见地形,围在中间的平缓地带,通常成为县乡聚落所在。
梁广驻马道旁,捧著一份羊皮舆图查看地形方位,不时抬头指著南边方向,
同身边的王懿交谈几句。
薛强、裴延、柳端几人走下马车,裴延更是腿脚发软,在僕婢扶下才不至於跌倒。
“闻喜告急,请使君速援!”裴延长揖及地,满面悲呛。
“裴公勿忧,此距闻喜不到七十里,我军救援完全来得及“”
梁广起他,一脸和顏悦色。
闻喜县城肯定是要救的,不为別的,就为那十几个懂得灌钢法的铁匠。
略作沉吟,梁广看向王懿:“仲德可知,这沫水秋冬时节水情如何?
年王懿不假思索:“沫水源头在离此东北一百六十余里的山峪之內,往西南流经安邑、氏、解县,最后在蒲坂南二十里处匯入大河。
汛期过后,水中下游时常断流,上游多陂池,故而水量还算充沛....
“闻喜附近如何?”梁广又问。
裴延急忙回道:“县城附近多沟渠引水,故而主河道流出三五十里便经常断流!”
王懿明白些什么,“使君是说,西燕贼军正是从乾涸处过河,然后围城?”
梁广頜首:“三日前,裴公才和宗族联络过,若非如此,贼军不可能一日间就跨河围城。”
裴延满脸懊悔:“是我疏忽了,原以为有河流之险,守住北岸便可阻敌,忘却了秋冬枯水之期~”
柳端急吼吼地道:“梁使君既然探明敌情,还请儘快发兵解围!”
101看书1?1???.???全手打无错站
连闻喜附近的水河道都断流了,解县位於中下游地区,河道只会更加乾涸。
失去天然险塞,解县迟早暴露在西燕贼军兵锋之下。
柳老头心急如焚,担心解县也会遭到贼军围攻。
梁广笑道:“柳公莫急,只要我兵马一到,贼军必然惊走。
解围不难,若能趁此机会大败贼军,先声夺人,岂不更好?”
柳端哪懂营务战阵,在柳信劝慰下,声嘆气地在一旁步。
“我欲使贼军受困於闻喜城南,水以北,不知仲德可有妙法?”
梁广指著舆图一番比划,面带笑意地看著王懿。
王懿看出他是故意考校自己,不自觉地紧张起来。
“职下....”
王懿刚想说自己还未想出破敌之法,突然看见舆图上,位於沫水上游的几处陂池標记。
他脑中闪过灵光:“若能掘开陂池放水,三五日內,闻喜附近河道定能注满!
届时贼军退路受阻,定能一举破之!”
梁广抚掌大笑:“仲德所思,与我不谋而合!”
王懿拱手,碘地笑笑。
方才这梁使君让他介绍沫水水情,就是提醒他从中寻求破敌之法。
如此看来,梁使君早已先自己一步,想到了利用沫水上游陂池,放水阻敌的计策。
王懿心里佩服又惭愧,他隨父兄在安邑住了两三年,闻喜去过数次,对水汛枯也较为熟悉。
怎么到了关键时刻,却想不起来利用天时地利破敌?
梁使君不过是捧著舆图仔细询问了一通,就能想出破敌思路。
人家只比他年长一岁,却已坐领一方,成为当世公认的虎將、名將,不是没有道理的。
两相比较,差距可谓天堑。
王懿心里愈发敬佩,也像受到鼓舞般,暗暗给自己鼓劲。
此等雄略之人,自己或许终其一生,也难以望其项背。
不过,这並不影响他不断进步的信心。
“沫水上游山峪道路曲折,林木茂密,几处陂池皆掩於山谷浅洼之地,不易找寻。
职下对那一带地形还算熟悉,请使君拨给兵卒一千,职下定不负使君之望!
若有差池,愿受军法!”
当即,王懿主动请缨。
梁广本就打算派他去,只有他熟悉水上游地形。
“赵鹿乃我部曲將出身,行事稳重,善走山川险道,就让他与仲德同去!”
梁广派人去后军唤来赵鹿,命他率一千氏兵携二十匹快马,十日乾粮,轻装简行火速赶往上游陂池。
一刻钟后,王懿和赵鹿率部出发,脱离主队往东北方向而去。
此次计划难点在於两地协同,所以需要派遣传令兵频繁往来,及时沟通,確保上游放水和闻喜战事同步进行。
“令慕容越总辖前军,负责临战指挥调度!
中军加速行进,传令李方,后军务必五日內赶上!”
梁广又下了一连串军令。
“贼军主力围攻安邑,解围闻喜后,我军背倚沫水下寨,粮草辐重屯於县城,开闢粮道安排夫役转运.....”
梁广又对薛强、柳端、裴延几人道:“请诸公调集夫役,押解粮秣、军械,
十日內赶到闻喜匯集!”
裴延自然满口答应,薛强估算行程,此前他已派薛泽赶回薛氏堡徵调人丁物资,加快脚程倒也能赶得上。
柳端叫苦道:“解县离得远,十日內定然赶不及。”
梁广笑道:“柳氏可以缓一缓,等闻喜解围,贼军听闻援兵来到,定然会收缩兵力与我决战。
吴山、氏几处据点,贼军必定会死守一番。
到时候再请柳氏出力相助!”
柳端拱手:“多谢使君体谅~”
老头心里腹誹不已,此番请梁广南下助战,他们几家岂止是出力,分明是出血才对,还是大出血....
不过自平阳出发,一路上走来,亲眼看见梁广魔下万余精兵,军容之严整,
士气之高昂,號令之严明,柳老头彻底收起了轻视之心。
难怪贾氏、曲氏、柴氏乖乖归附,人家平阳的確称得上兵强马壮。
邓氏不自量力,结果碰得头破血流,现在举族灰溜溜迁往永和去了,彻底远离平阳腹地。
河东太守王苗若有这一万精锐,薛柳裴三家也不至於跑去平阳搬救兵。
一路上,柳端坐在马车里,不停对柳信嘟囊。
自己大意失察,没想到梁广这伙关中迁徙民,从一开始饭都吃不饱,到现在仓储丰足,只用了十个月时间。
更没想到,这伙人吃饱饭以后,立马从细狗化身为猛男,开始对左邻右舍重拳出击。
结果到现在,河东安危还要靠人家来维护。
柳端现在犯愁的是,该如何修补和梁广夫妇的关係.::
九月十四,围攻闻喜县城的战事已进行到第三日。
西燕军一方的主將是高盖、韩延、段隨三人。
虽然统领的是一群流寇农民军,却一点不影响燕军將领高得嚇人的官职头衔。
高盖为车骑將军、尚书令,韩延为左將军,段隨为中抚將军。
梁广奋斗三年,立下诸多传奇功勋,至今也不过是个辅国將军,做到了杂號將军的顶峰,距离重號將军还有半步门槛。
高盖三人隨便拎出来一个,品衔都比他高。
这也侧面证明,越是无组织、无纪律的流亡势力,越喜欢给自己安一堆高级头衔。
似乎只有这样才能安抚人心,最起码底下人称呼的时候可以爽一下。
实物奖励却是半点拿不出,连抢来的女人都得按照品衔高低分配。
隆隆隆~~~
鼓声急促,一波波西燕军扛著新赶製的云梯,嘶吼喊杀著冲向城下。
城上弓弩齐射,不断有兵卒倒地,若是躲闪不及,很容易被后续跟上的队伍踩踏。
拋车、衝车、撞车这些较为高级的攻城器械一件没有,流寇水平的西燕军,
暂时还造不出高级货。
就连较为简单的木驴车,都是在高盖亲自指导下,才造出来几件样品。
结果装了七八人,衝到距离城墙还有十几丈远时突然散架。
城上布置好的一架千钧弩,瞄准半道拋锚的木驴车就是一发弩炮射出。
粗大弩矢轰地一声击中木驴车,还未钻出车篷的几个贼兵,连人带车掀翻倒地,身子被飞溅木片割破划烂,活活流血至死...:,
有贼兵体力不支,又或是冲了几次实在登不上城头,身边同伴、乡党、族亲接连战死,恐惧之下精神崩溃,开始慌乱后撤。
一人、十人、数十人.::..越来越多的贼兵哇呀呀乱吼著后撤,向己方阵地奔逃。
他们声嘶力竭,满面惊恐,大多是一群面有菜色、身材贏弱的佃农、隶户、
力役投靠西燕军之前,他们或是四处流亡,或是为士族豪强耕种、为奴。
他们连坞堡民都算不上,辛苦耕种,一年到头所得粮食只能勉强餬口。
他们是最底层的受奴役者,相貌口音各异。
在公府版籍户档里,他们统一归入杂户,属於贱民阶层。
此前西燕军在吴山大破太守王苗,攻破猗氏县,抢掠了数十个大小坞堡、聚落。
他们也跟著烧杀淫掠,如同一群关在笼子里的豺狼,肆意发泄兽慾..:
如今攻打闻喜受挫,巨大伤亡迅速让他们清醒过来,褪去表面上的凶狠,强烈恐惧让他们不愿再白白送命。
这就是流寇军,顺风仗越打越凶,稍有挫败便作鸟兽散。
高盖亲自督战攻城,眼看有数百兵卒爭先恐后逃回,毫不犹豫地下令射杀!
刷刷刷~
弓弩雨点般落下,溃兵成片倒地,惨嚎声不绝。
数十个存活下来的贼兵凶狠扑来,高盖大骂一声,拎刀率领亲兵队伍衝上前砍杀。
攻城的贼兵暴衣烂衫,高盖和十几名亲兵俱是披鎧戴胃。
结果自然是一边倒的屠杀。
“后退一步者,斩!”
高盖喘著粗气,脚下踩著一颗人头,把刀从户体胸口拔个。
换了一拨力士擂鼓,鼓声愈发急促响亮。
数千名还未从耕农、奴隶转化为战士的燕军,强忍心中巨大恐惧,顶著城头飞蝗般的石箭弩,再度展开疯狂攻城....
高盖爬上鼓车,扶著旗杆大笑,伙已经看见有先登士爬上城头,与城上守兵近身廝杀。
很好!
袖此下去,最迟明日就能暴城。
顺带著还能练个一支初成气候的队伍。
在高盖看来,越是惨烈的攻城战,越是一座炼矛熔炉。
经歷过、活下来的人,不管此前是奴隶还是贱民,都会得到质的蜕变。
燕军膨胀得太快,数月时间,便从两三千人的规模,壮大到五六万人。
水⊥太多,就该拧一拧。
那些个贱民连贏兵也算不上,养著似们纯属浪费粮食,驱赶来攻城最合適不过。
能活下来的,才有资格称之为兵。
再把这些人拣选出来,重新编组,层层筛选不断重复,一支精兵就是这般锻造个。
高盖望著城墙上,越来越多的云梯竖起,蚁附攀城的兵卒也多了起来,不由兴奋大笑。
暴城以后,似定所把裴氏娘子挨个问候一遍。
等他享用过后,再挑几个好的献给慕容冲...:
韩延骑马在部曲护卫下赶来。
高盖跳下鼓车薯上前,“掠得多少粮食?”
韩延道:“附近人否大多撤入城中,只寻到五六十石。
不过回来时,发现一件怪事~”
“何事?”高盖一听收穫只有丁点,心里有些著急。
此任攻打闻喜,他携带的粮食可不多。
整个西燕军都缺粮。
“沫水涨水!我们来时,下游乾涸的几骨河道,全部淹没!”韩延嘴唇皸裂流血,疼得似麵皮抽搐。
高盖惊讶道:“正值深秋,又未下雨,如何会涨水?”
“就是!我也奇怪啊~”韩延也想不通。
高盖寻思了一番,水势不可能突然涨起来,应该是从昨日起就有异常。
只是价们三人忙於攻城,没有及时觉察。
谁能想到在这时节,沫水竟然会大涨呢?
“罢了,先暴城所紧!”
高盖不作多想,反正沫水也就十来丈宽,水也不深,完全可以从容渡。
伙正所说什么,身边一名督主指著西南方猛地大吼:“將军快看!有扬尘!”
高盖被似嚇得一激灵,赶紧远眺望去。
果然,西南方一片草木枯黄的野地里,扬起大片尘土!
“尘高浓厚,滚滚而起,这是大队骑兵冲驰而来的跡象啊.....
高盖喃喃自语,还算丰富的战场经验告诉伙,这支骑兵人数不少!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224964/6401768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