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牛川大会,拓拔登位
推荐阅读:仙都、无武江湖、第五形态、影视从海豹突击队开始、我的公公叫康熙、仙人消失之后、拐个皇帝回现代、集群重炮轰杀修仙者、抗战之关山重重、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
第359章 牛川大会,拓拔登位
牛川。
晨雾未散的草原上,紫色首隨风起伏如浪。
北方远处,阴山余脉在天际勾勒出青黛色弧线。
河滩两岸平整广阔的草地上,来自代北诸部的穹帐鳞次櫛比,一根根代表诸部大人的白旋蠢旗在晨光照耀下隨风拂动。
居北地势较高处,立一顶鹰顶金冠装饰的鲜卑汗帐,周围以青毡铺地。
今日,拓跋在长孙嵩、贺兰訥、庾和辰、叔孙普洛四位大人的支持下,以嗣代王名义,召集诸部大会於牛川,正式举行即位大典。
汗帐內静悄悄,只有拓跋一人倚坐在王位上。
他手里拿著一块鹿纹金牌饰品,痴痴愜愜地看著,眼神迷离恍惚。
.....乌兰.....”拓跋喃喃低吟。
想到那个时常出现在睡梦中的人儿,拓跋悲从心起,忍不住掩面鸣咽起来去年他十五岁生辰,刘乌兰特地请西域匠人打造这面鹿纹金牌,当作掛在韁绳上的饰品送给他。
短短一年,物是人非,刘乌兰再也不可能回到他的身边。
更让他绝望悲痛的是,不久前流亡至贺兰部的刘罗辰告诉他,刘显准备把刘乌兰送给平阳郡公梁广做妾。
刘显希望和梁广结盟,故而送出妹妹以结姻亲之好。
一想到心爱的姑娘即將躺在別的男人身边,拓跋心如刀绞垂泪不止“涉?!”
安静的汗帐內,突然响起一个悦耳女声。
拓跋掛连忙扭过头擦拭眼角,看向来人:“姨母有何事?”
一名二十六七岁的匈奴族妇人走了过来,汗帐里舖著厚厚青毡,她走在上面毫无声响,像一只猫儿般轻盈。
她穿著较为传统的交领窄袖绣衣,下配长裤,耳垂上坠著玉石,模样与拓跋掛的母亲贺兰氏有几分相似。
她也姓贺兰,乃是拓跋的外公贺兰野干年纪最小的一个女儿。
她和贺兰氏,正是同父异母的姐妹,数年前嫁入丘敦氏。
丘敦氏是中部鲜卑八大部族之一,拓跋氏的重要盟友。
小贺兰氏眼尖,趁拓跋掛不注意,突然伸手从他手里抢过鹿纹金牌。
“这是刘乌兰送给你的?”
小贺兰氏咯咯笑了起来,“我的代王殿下,一个小女娃而已,至於让你日思夜想吗?”
“快还给我!”
被小姨撞破哭鼻子已经让他很难堪,又被当面道破心思,拓跋涨红脸,站起身扑上前抢夺。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101??????.??????】
“你~”
小贺兰氏刚要说什么,拓跋慌张之下用力过猛,竟脚下一绊扑在她身上。
不等小贺兰氏反应过来,两个人已经抱作一团滚倒在地。
厚厚的青毡躺上去软乎乎,压在身下的女人更软。
拓跋愣住了,脑子嗡嗡作鸣。
“涉!你!~”
这下反倒是小贺兰氏慌了,通红脸蛋,双手撑著想要用力推开他,却一点推不动。
年满十六已经是个成年人的拓跋,在长久的骑马射猎锻炼下,身子还算强壮。
“姨母.....”
拓跋看著身下女人通红脸颊,感受著那具包裹在衣裤之下的柔软身躯,喉咙深处咕咚滑动了下。
他也曾在草原月光下抱过刘乌兰,当时的感觉是羞涩且美好。
少女身子纤细,抱起来只觉得娇小纤弱。
小贺兰氏已嫁作人妇,也更年长些,身材成熟丰,感觉完全不一样。
拓跋直勾勾地盯著她,呼吸逐渐浓重起来。
小贺兰氏更加惊慌了,她从好外甥的眼晴里,看到了火热炽烈!
她对这种眼神並不陌生,许多放肆的部落男人都会这样看她!
小贺兰氏心跳得咚咚响,已经明显感受到好外甥身体上的变化!
强烈羞耻感让她进发出平时不具备的力量,猛地推开拓跋,爬起身惊慌失措地跑出汗帐。
拓跋掛仰面躺地,大口喘著粗气。
好一会,脑子才渐渐清醒过来。
他低声笑了起来,笑声逐渐加大,近乎於纵声大笑,听上去张扬、放肆、霸道!
他突然间明白了,以他的身份,註定不可能拥有焦仲卿和刘兰芝那样的悽美故事。
所谓“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別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只是那些年他在长安为质子时,太学博士讲述的美好意向而已。
他需要女人,但不需要男女情爱。
拓跋掛捡起鹿纹金牌翻看了下,起身走到煨著酪浆的炉子旁,揭开炉盖把金牌扔了进去。
他回到汗帐正中的王位坐下,坐得四平八稳,仍旧青涩的面庞,流露出与以往不同的深沉威严。
“刘显,孤必杀汝!”拓跋默默在心里重复著。
不为刘乌兰,只为单纯的復仇。
是刘显逼得他狼狐出奔,是刘显侮辱了他的母亲,更是刘显题他的代王大位。
重建代国的首要大事,就是剷除刘显!
一个时辰以后,即位大典正式开始。
河滩边,临时搭建的祭台之上,拓跋头戴金冠,身穿左社窄袖袍,外披假钟,脚踏高筒革靴,在万眾瞩目之下登上祭台。
南部大人长孙嵩,北部大人叔孙普洛,新任东部大人刘罗辰,左长史张袞,
右长史燕凤,左司马庾和辰,右司马许谦.....一眾部族大人,代郡、上谷等地的士族代表,跟隨拓跋登上祭台。
诸部民近万人之多,以各部为划分,黑压压地聚拢在祭台四周。
一个光赤全身的男子五大绑地押上祭台,他鸣鸣吼叫著,却张不开嘴巴。
仔细看就会发现,他的嘴已被烙铁灼伤,嘴唇完全粘在一块,根本张不开。
几名祭师在他身上涂满绿绿的图案,把他绑在一根立起的木桩上,固定头和手脚,让他完全动弹不得。
拓跋握一柄镶嵌宝石的短刀,缓缓朝著男子走去。
此人名叫侯引七突,是个羯人,也是今日祭祀大典的第一件祭品。
年初,拓跋母子寄居在贺兰部。
大舅舅贺兰訥待他母子还算不错,也答应支持他继任代王。
可小舅舅贺兰染干对他意见就比较大了。
贺兰染干此前和刘显交好,强烈反对拓跋接纳刘罗辰,更不赞同封刘罗辰为东部大人。
拓跋没有理他,在贺兰部接见刘罗辰,好言安抚,並且答应为他做主,除掉刘显为刘眷报仇。
贺兰染干很恼火。
有一日,一个名叫尉古真的鲜卑小帅偷偷告诉拓跋,有个名叫侯引七突的羯奴要杀他。
拓跋和长孙嵩、贺兰氏一商量,先一步派人把侯引七突抓起来。
贺兰染干反倒先沉不住气了,直接率本部兵马围攻拓跋掛。
幸亏长孙嵩和贺兰氏拼死保护,贺兰氏於两军阵前痛斥兄弟染干,贺兰訥也及时赶到,阻止了一场兵祸。
经过一番长谈,贺兰染干否认是他指派刺客刺杀拓跋掛,表態同意支持他即位。
拓跋与贺兰氏商量后,决定不再追究此事。
侯引七突,成了无人理会的牺牲品。
今日血祭,就用此人来祭告苍天!
拓跋狠狠一刀捅进侯引七突的肚皮里,用力搅动斜向里一划刺,那活人肚皮就像柔软皮革一样被撕开,肚肠哗哗淌下,鲜血溅湿了拓跋的革靴。
他冷冷看著痛苦挣扎的侯引七突,想到了尉古真惨死的模样。
他找到尉古真时,人已经死了,且眼割鼻裂首,死状可怖。
虽无实证,可他知道是谁杀了尉古真。
拓跋扭头看向祭台下,贺兰訥、贺兰染干兄弟,和其他部族头人站在一起,注视著他在台上的一举一动。
贺兰染干和他目光相匯,不自觉地挪开。
拓跋冷冷一笑,转头猛地一刀捅进侯引七突的胸膛,搅碎了他的心臟。
几名祭师围著他跪倒,一脸虔诚地吟诵著神唱。
震耳欲聋的欢呼声从四面响起,无数部民为他们的新王吶喊欢呼。
世孙亲手血祭,代表他长大成人,能够继承代王大位,统领数十万部民重建代国。
贺兰染干脸色阴沉难看,拓跋最后那几刀,明显是衝著他来的。
第二道血祭是用白鹿做祭品。
祭师將一头白色雄鹿牵上祭台,按照《鲜卑石室祝文》规制,七名持弯刀的勇士以星象位站立,割鹿喉取血洒向九方。
鹿头供奉於代王旗下,象徵拓跋氏“天女驾青牛车遇神人“的族源神话。
即位大典第二项流程,拓跋掛带领数十名主要部落贵族首领,绕行圣树“其盖牟那”(鲜卑语神树),树干綑扎五色丝帛与兽骨,树梢悬掛歷代酋长衣甲。
此所谓“鲜卑旧俗,以季夏大会,绕树而祭”的传统。
所谓圣树,更像是多种树干枝叶綑扎而成,
第三项流程,拓跋身披缀满绿松石的犀皮甲,三次推辞王位后,由鲜卑八部大人各执耗牛尾鞭轻触其肩。
最后一鞭由长孙嵩挥动镶金马鞭完成。
最后一项流程,拓拔部族老献上银壶,取自牛川河源头泉水。
拓跋以嘉禾蘸水洒向四方,象徵“天地所生,日月所置”。
至此,代王即位大典宣告礼成,代国正式復建,改元登国,以今年为登国元年。
往后几日,牛川还会举行盛大的“秋日驰马试艺”活动,为代王即位所贺。
牛川大会之后,攻打平城刘显的计划,也就提上了日程....:
牛川。
晨雾未散的草原上,紫色首隨风起伏如浪。
北方远处,阴山余脉在天际勾勒出青黛色弧线。
河滩两岸平整广阔的草地上,来自代北诸部的穹帐鳞次櫛比,一根根代表诸部大人的白旋蠢旗在晨光照耀下隨风拂动。
居北地势较高处,立一顶鹰顶金冠装饰的鲜卑汗帐,周围以青毡铺地。
今日,拓跋在长孙嵩、贺兰訥、庾和辰、叔孙普洛四位大人的支持下,以嗣代王名义,召集诸部大会於牛川,正式举行即位大典。
汗帐內静悄悄,只有拓跋一人倚坐在王位上。
他手里拿著一块鹿纹金牌饰品,痴痴愜愜地看著,眼神迷离恍惚。
.....乌兰.....”拓跋喃喃低吟。
想到那个时常出现在睡梦中的人儿,拓跋悲从心起,忍不住掩面鸣咽起来去年他十五岁生辰,刘乌兰特地请西域匠人打造这面鹿纹金牌,当作掛在韁绳上的饰品送给他。
短短一年,物是人非,刘乌兰再也不可能回到他的身边。
更让他绝望悲痛的是,不久前流亡至贺兰部的刘罗辰告诉他,刘显准备把刘乌兰送给平阳郡公梁广做妾。
刘显希望和梁广结盟,故而送出妹妹以结姻亲之好。
一想到心爱的姑娘即將躺在別的男人身边,拓跋心如刀绞垂泪不止“涉?!”
安静的汗帐內,突然响起一个悦耳女声。
拓跋掛连忙扭过头擦拭眼角,看向来人:“姨母有何事?”
一名二十六七岁的匈奴族妇人走了过来,汗帐里舖著厚厚青毡,她走在上面毫无声响,像一只猫儿般轻盈。
她穿著较为传统的交领窄袖绣衣,下配长裤,耳垂上坠著玉石,模样与拓跋掛的母亲贺兰氏有几分相似。
她也姓贺兰,乃是拓跋的外公贺兰野干年纪最小的一个女儿。
她和贺兰氏,正是同父异母的姐妹,数年前嫁入丘敦氏。
丘敦氏是中部鲜卑八大部族之一,拓跋氏的重要盟友。
小贺兰氏眼尖,趁拓跋掛不注意,突然伸手从他手里抢过鹿纹金牌。
“这是刘乌兰送给你的?”
小贺兰氏咯咯笑了起来,“我的代王殿下,一个小女娃而已,至於让你日思夜想吗?”
“快还给我!”
被小姨撞破哭鼻子已经让他很难堪,又被当面道破心思,拓跋涨红脸,站起身扑上前抢夺。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101??????.??????】
“你~”
小贺兰氏刚要说什么,拓跋慌张之下用力过猛,竟脚下一绊扑在她身上。
不等小贺兰氏反应过来,两个人已经抱作一团滚倒在地。
厚厚的青毡躺上去软乎乎,压在身下的女人更软。
拓跋愣住了,脑子嗡嗡作鸣。
“涉!你!~”
这下反倒是小贺兰氏慌了,通红脸蛋,双手撑著想要用力推开他,却一点推不动。
年满十六已经是个成年人的拓跋,在长久的骑马射猎锻炼下,身子还算强壮。
“姨母.....”
拓跋看著身下女人通红脸颊,感受著那具包裹在衣裤之下的柔软身躯,喉咙深处咕咚滑动了下。
他也曾在草原月光下抱过刘乌兰,当时的感觉是羞涩且美好。
少女身子纤细,抱起来只觉得娇小纤弱。
小贺兰氏已嫁作人妇,也更年长些,身材成熟丰,感觉完全不一样。
拓跋直勾勾地盯著她,呼吸逐渐浓重起来。
小贺兰氏更加惊慌了,她从好外甥的眼晴里,看到了火热炽烈!
她对这种眼神並不陌生,许多放肆的部落男人都会这样看她!
小贺兰氏心跳得咚咚响,已经明显感受到好外甥身体上的变化!
强烈羞耻感让她进发出平时不具备的力量,猛地推开拓跋,爬起身惊慌失措地跑出汗帐。
拓跋掛仰面躺地,大口喘著粗气。
好一会,脑子才渐渐清醒过来。
他低声笑了起来,笑声逐渐加大,近乎於纵声大笑,听上去张扬、放肆、霸道!
他突然间明白了,以他的身份,註定不可能拥有焦仲卿和刘兰芝那样的悽美故事。
所谓“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別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只是那些年他在长安为质子时,太学博士讲述的美好意向而已。
他需要女人,但不需要男女情爱。
拓跋掛捡起鹿纹金牌翻看了下,起身走到煨著酪浆的炉子旁,揭开炉盖把金牌扔了进去。
他回到汗帐正中的王位坐下,坐得四平八稳,仍旧青涩的面庞,流露出与以往不同的深沉威严。
“刘显,孤必杀汝!”拓跋默默在心里重复著。
不为刘乌兰,只为单纯的復仇。
是刘显逼得他狼狐出奔,是刘显侮辱了他的母亲,更是刘显题他的代王大位。
重建代国的首要大事,就是剷除刘显!
一个时辰以后,即位大典正式开始。
河滩边,临时搭建的祭台之上,拓跋头戴金冠,身穿左社窄袖袍,外披假钟,脚踏高筒革靴,在万眾瞩目之下登上祭台。
南部大人长孙嵩,北部大人叔孙普洛,新任东部大人刘罗辰,左长史张袞,
右长史燕凤,左司马庾和辰,右司马许谦.....一眾部族大人,代郡、上谷等地的士族代表,跟隨拓跋登上祭台。
诸部民近万人之多,以各部为划分,黑压压地聚拢在祭台四周。
一个光赤全身的男子五大绑地押上祭台,他鸣鸣吼叫著,却张不开嘴巴。
仔细看就会发现,他的嘴已被烙铁灼伤,嘴唇完全粘在一块,根本张不开。
几名祭师在他身上涂满绿绿的图案,把他绑在一根立起的木桩上,固定头和手脚,让他完全动弹不得。
拓跋握一柄镶嵌宝石的短刀,缓缓朝著男子走去。
此人名叫侯引七突,是个羯人,也是今日祭祀大典的第一件祭品。
年初,拓跋母子寄居在贺兰部。
大舅舅贺兰訥待他母子还算不错,也答应支持他继任代王。
可小舅舅贺兰染干对他意见就比较大了。
贺兰染干此前和刘显交好,强烈反对拓跋接纳刘罗辰,更不赞同封刘罗辰为东部大人。
拓跋没有理他,在贺兰部接见刘罗辰,好言安抚,並且答应为他做主,除掉刘显为刘眷报仇。
贺兰染干很恼火。
有一日,一个名叫尉古真的鲜卑小帅偷偷告诉拓跋,有个名叫侯引七突的羯奴要杀他。
拓跋和长孙嵩、贺兰氏一商量,先一步派人把侯引七突抓起来。
贺兰染干反倒先沉不住气了,直接率本部兵马围攻拓跋掛。
幸亏长孙嵩和贺兰氏拼死保护,贺兰氏於两军阵前痛斥兄弟染干,贺兰訥也及时赶到,阻止了一场兵祸。
经过一番长谈,贺兰染干否认是他指派刺客刺杀拓跋掛,表態同意支持他即位。
拓跋与贺兰氏商量后,决定不再追究此事。
侯引七突,成了无人理会的牺牲品。
今日血祭,就用此人来祭告苍天!
拓跋狠狠一刀捅进侯引七突的肚皮里,用力搅动斜向里一划刺,那活人肚皮就像柔软皮革一样被撕开,肚肠哗哗淌下,鲜血溅湿了拓跋的革靴。
他冷冷看著痛苦挣扎的侯引七突,想到了尉古真惨死的模样。
他找到尉古真时,人已经死了,且眼割鼻裂首,死状可怖。
虽无实证,可他知道是谁杀了尉古真。
拓跋扭头看向祭台下,贺兰訥、贺兰染干兄弟,和其他部族头人站在一起,注视著他在台上的一举一动。
贺兰染干和他目光相匯,不自觉地挪开。
拓跋冷冷一笑,转头猛地一刀捅进侯引七突的胸膛,搅碎了他的心臟。
几名祭师围著他跪倒,一脸虔诚地吟诵著神唱。
震耳欲聋的欢呼声从四面响起,无数部民为他们的新王吶喊欢呼。
世孙亲手血祭,代表他长大成人,能够继承代王大位,统领数十万部民重建代国。
贺兰染干脸色阴沉难看,拓跋最后那几刀,明显是衝著他来的。
第二道血祭是用白鹿做祭品。
祭师將一头白色雄鹿牵上祭台,按照《鲜卑石室祝文》规制,七名持弯刀的勇士以星象位站立,割鹿喉取血洒向九方。
鹿头供奉於代王旗下,象徵拓跋氏“天女驾青牛车遇神人“的族源神话。
即位大典第二项流程,拓跋掛带领数十名主要部落贵族首领,绕行圣树“其盖牟那”(鲜卑语神树),树干綑扎五色丝帛与兽骨,树梢悬掛歷代酋长衣甲。
此所谓“鲜卑旧俗,以季夏大会,绕树而祭”的传统。
所谓圣树,更像是多种树干枝叶綑扎而成,
第三项流程,拓跋身披缀满绿松石的犀皮甲,三次推辞王位后,由鲜卑八部大人各执耗牛尾鞭轻触其肩。
最后一鞭由长孙嵩挥动镶金马鞭完成。
最后一项流程,拓拔部族老献上银壶,取自牛川河源头泉水。
拓跋以嘉禾蘸水洒向四方,象徵“天地所生,日月所置”。
至此,代王即位大典宣告礼成,代国正式復建,改元登国,以今年为登国元年。
往后几日,牛川还会举行盛大的“秋日驰马试艺”活动,为代王即位所贺。
牛川大会之后,攻打平城刘显的计划,也就提上了日程....: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224964/6401773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