耽美书吧 > 玄幻小说 > 争雄十六国 > 第366章 大预言家:崔浩

第366章 大预言家:崔浩

推荐阅读:仙都无武江湖第五形态影视从海豹突击队开始我的公公叫康熙仙人消失之后拐个皇帝回现代集群重炮轰杀修仙者抗战之关山重重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

    第366章 大预言家:崔浩
    大都督府前衙灯火通明,官员军將、从属书吏来来往往。
    每个人脚下都如同踩了轮子,疾走如飞。
    每个人的神情都惊人的相似,拧紧眉头抿著嘴,神色凝重的同时,仍旧有条不素地履行著各自的职责。
    吏们抱著一文书,在各个吏房、曹房之间往来奔走。
    军將们三五成堆,低声议论著接下来的局势变化。
    各曹、各司主副官员坐值官房,按部就班地处理本衙署的公务。
    早在年初,大都督府上下就在为这一日的到来做准备。
    更曹、户曹、工曹.:::.各曹郎按照要求做出应急计划,此后每三个月做出修改和更新。
    一些事务性机构,譬如军器司、牧司、仓稟司.:::.该下发的军械物资早已下发各军幢队,储备数额每两月上报一次,还要配合大都督府不定期抽查。
    各军府、前后左右四军,各级军將..::.抽调哪些军府成军备战,哪些暂时作为预备役留驻,左司马王买德早已制定好徵调计划,经由梁广几次修改后形成预案。
    为了应对这一日,平阳政权从心理到行动都已经做好了准备。
    前衙大堂內人头攒动,灯烛如萤火般闪动。
    一旁的小屋內备有水食,与会之人如果腹中飢饿,可以隨时前去取用。
    梁广的说话声不时响起,多数是对某项决策做出最后拍板决定。
    韦洵、崔、王买德、屈突涛等高级別文武臣僚,提出补充性决策意见。
    其余参加议事的郡县主官、军府司马,多半是在默默聆听和记录,把分配到自己头上的任务牢牢记下。
    前军將军赵鹿、后军將军皇甫毅,会同汾西关守將呼延愷、公国府右中尉王懿..::.已在月前陆续抵达永安,分別驻守介休、汾西关、永安县城、鼠喉关....”
    梁广站在一幅悬掛的巨幅堪舆图前,指著平阳北边的西河郡、太原郡方向做出部署安排。
    六千余府兵、一万五千余名辅兵、夫役,已在最近两个月內,陆续开赴永安驻防,作为此次成卫平阳以北的主力军。
    主要指挥由赵鹿、皇甫毅负责,呼延愷、王懿、屈突涛、支为辅助。
    守御核心是介休、永安两座县城,汾西关、鼠喉关是阻敌关键,连同平阳以东的西沟关,形成整体防御体系。
    他们的任务,就是应对来自普阳符不的军事威胁。
    “.....据斥候探查,晋阳秦军已开始向祁县、京陵等地调动,不出所料的话,蒲坂、蒲津关战事会率先爆发!
    不出一月,荷不兵马必定会大举进犯,以配合长安中军形成夹攻之势..::,
    屈突涛押送五万石军粮抵达洪安,之后以洪安为中心,构建第二道防线,主要任务是防备敌军绕道蒲子,下谷稷山攻入平阳腹地.::::
    我走后,平阳军政交由韦洵、崔、王买德主理,防务御敌之事,以左司马王买德意见为主..:::
    若遇爭持不下之事,稟报两位夫人决断.....”
    “臣等谨遵君侯之令!”
    虽未明说,一眾臣僚们心里清楚,主上口中的两位夫人,自然是盈和慕容娥英二人,也只能是她们。
    梁广交代完最后的安排,心里一块石头也算落了地。
    兵力部署、粮秣调拨早已到位,赵鹿、皇甫毅俱是稳重擅守之人,辅以呼延愷、王懿两位年轻驍將,又有王买德、韦洵、崔三人坐镇平阳,只要內部不出大乱子,平阳安危可保无虞。
    支镇守西沟关,凭藉关隘险要,上党王亮就算调集一万兵马来攻也足以应对。
    本次防守的重点,还得是连通平阳、西河、太原三郡的雀鼠谷通道。
    而介休、永安就是这条通道上的北口、南口两处关卡。
    这也是他目前所能做出的最稳妥的部署安排,为了应对此次危机,也算是掏空了家底。
    左军將军苟平、右军將军慕舆盛,已经率六千府兵,八千辅兵开赴蒲坂,会同李方、河东军准备应对长安中军。
    此前大都督府定下的“北守南攻”战略计划,各项布置在今晚大会召开之前,就已全盘落实到位。
    “此役关乎孤与诸位身家性命,关係到数十万军民存亡,望诸位务必恪守本职,尽心用命,上下一心共度难关!”
    梁广起身环视眾人,缓缓拱手:“功成之后,孤必定不吝重赏!”
    “誓死追隨君侯!”眾臣僚齐声大喝。
    悉罗多突然大吼道:“君侯千秋万岁!”
    短暂的安静过后,衙堂內爆发出阵阵山呼“君侯千秋万岁!”
    声浪从前衙传开,所有官员军將、从属书吏都在齐声高呼,山呼声在黑夜里传出极远。
    没有什么能比这句话更加激励人心。
    所有人都明白,他们为之效忠的平阳郡公,能否真正蛟蛇化龙,就看这一次能否顺利渡过难关。
    此一役后,梁公之崛起,將无可阻挡而他们这些元从功臣,极有可能追隨梁公开创一个全新时代!
    梁广听著震耳欲聋的山呼声,不禁露出笑容,饶有深意地瞟了眼悉罗多。
    这廝怒目圆睁,声嘶力竭地挥拳大吼著。
    悉罗多搭档王懿夺下介休,回到平阳,梁广便让他復任右军副將一职。
    这胡蛮能力还是不错的,进步之心更是炽烈无比。
    许多时候,身边也的確需要这样带头喊口號的傢伙。
    天快亮时,大会结束,梁广单独留下韦洵、崔、王买德三人。
    “元庸紧抓农事不可鬆懈,今年冬小麦的播种扩大至五万亩,其余杂粮也儘可能多地播种些..:::
    复种、间作套种、肥由..::.这些农產制度、技术改良革新不可停下,要多尝试,不要怕失败.::
    ,
    梁广又著重叮嘱韦洵。
    他最关心的还是农事问题,事关明年能否吃上饭,几十万军民生死与之相关,再怎么重视也不为过。
    今年秋收算是顺利完成了,只是大量人丁的抽调,必然会影响明年夏粮播种府兵几乎抽调一空,每个府兵隨行至少两个部曲充作辅兵,成年劳力抽走,
    每户府兵家中农事必定受影响。
    明年,仅仅是保证府兵粮食供应,就是一项艰巨任务。
    如果战事能在腊冬之前结束,农事影响还算可控。
    只是大战一起,什么时候结束可不是他说了算。
    战事拖延越久,越不利於明年的农垦计划,进一步影响的就是民生稳定。
    这项沉甸甸的担子,几乎全都压在了韦洵肩上。
    “主公放心,仆已核算过,五万亩的冬小麦播种基本能够保证。
    另外,汾东去年新垦稻田,经过一年肥田后,新年或可增產不少。
    就算战事拖延至明年开春,也不至於动摇平阳之根本.....“
    顿了顿,韦洵又道:“当然,战事越早结束越好!”
    梁广看著他,不知从何时起,他黑介下的鬢髮已有根根斑白,眼袋略显乌青,脸上的疲惫似乎难以消除。
    “元庸劳心庶务,也得多多注意身体,不可过度劳累,以免伤身!”
    梁广认真地叮嘱他,“你若是病倒了,往后几十年谁来佐理这些繁杂庶政?”
    韦洵笑笑,眼底划过几分动容,“主公大业未成之前,仆可不敢病倒!等到主公克定天下,能人贤士多如过江之鯽,也不差仆一人~”
    梁广笑道:“纵使他日群贤毕至,你韦元庸也是我身边必不可缺的宰辅重臣!”
    韦洵躬身,神情一如既往地恭敬谦卑,並没有因刚才的话显露出任何骄傲自满之色。
    作为资歷仅次於李方的元老股东,韦洵的入伙之路更加崎嶇坎坷。
    正因为如此,他在梁广心目中的地位,也更加特殊些,
    更重要的是,他的能力、忠诚早已经受过考验,平阳政权两年来的发展壮大,离不开他没日没夜的劳心劳力。
    崔、王买德不禁向韦洵投去羡慕,君侯魔下臣僚,也只有李方、韦洵待遇属於独一份。
    “崔君,此役过后,能否再介绍几位清河崔氏的才千之士,到孤治下供职啊?”
    梁广看向崔,笑容似有玩味。
    崔面上闪过些许尷尬,忙拱手道:“主公放心,崔氏必定全力支持主公!
    只是..::.只是宗族子弟泰半远在关东,且相当部分受到东燕徵辟,一时半会也难以前来平阳覲见主公.....”
    梁广莞尔一笑,打断道:“崔君且宽心,我不过是跟你开个玩笑。
    之前你介绍的几位崔氏子弟,还有关东土人,才学都不错,我很满意。
    清河崔氏泰半族人已成东燕治下之民,选择效忠谁自然不能强求。
    我只是希望,崔君能代我多多安抚关东士民之心。
    毕竟,他们来到平阳还不足半年.....
    崔心头微凛,郑重道:“主公放心,若有差池,仆以死谢罪!”
    “崔君言重了“”梁广摆摆手。
    自从拿下河东,收服以薛柳裴为首的河东士族以来,崔算是彻底认可了他,也对平阳政权越来越有信心。
    大半年来,崔动用一切人脉关係,延揽了不少关东士人拖家带口迁徙至平阳。
    其中崔氏子弟大概有十几人,才学令梁广满意的也有四五人。
    其余多是些关东小姓士族,又或是大宗南渡之后留下的小宗人土。
    如今,这些关东土人算上家口,大约有千余人,过半数供职於各司曹、各郡县府衙,成为平阳治理的基层部分。
    梁广调侃崔,同时也是敲打他,让他约束好这部分关东士民,免得在大战爆发之际贰心生乱。
    清河崔如今分作三个分支,崔宏在长安,崔显在平阳,剩下的几个叔伯兄弟留在中山,已经成为东燕国的公卿臣僚,
    这也是士族门阀在天下割据分裂之际的必然现状。
    崔的忠心不成问题,近三年来的相处,梁广对他还是有信心的。
    只是关东土民迁来不久,还需要打好预防针。
    梁广又看向王买德,这家万成婚两月,肉眼可见地发福许多。
    “”来王司马新婚生活很是乱高呀~”梁广打趣道。
    王买德老脸一红,连忙拱手做求饶状。
    梁广”著三人,肃然道:“孤南下后,君三人务必齐心合作,共保平阳!”
    三人下廊,齐声应诺。
    贏带著个小童走进衙堂。
    小童睡眼,不停打哈欠。
    崔见到他大吃一惊:“崔浩?你怎么—
    “叔父~”
    小崔浩揖礼,斜眼瞟了瞟梁广,很是不高地小声咕嘧。
    “是我让贏中尉带他来的。”
    梁广笑道,隨即一指崔浩:“前番平定慕容冲,你小子说我吞併河东,必將招致兵祸,以至落入四面受敌亢境。
    现在一切如你所料,孤倒要再问问你,此番出征吉凶福祸如何?”
    崔浩抱怨道:“我非巫祝方士,更不会占下经卦—
    梁广似笑非笑:“不在这里说,就到黑狱住几日,想来会有些想法——
    崔浩瞪了瞪眼,一脸委屈地向崔颤投去求助目光。
    “主公,这——”
    崔哭笑不得,不明白主公为什么很喜欢捉弄自家小侄儿。
    梁广摆摆手,示意他莫管。
    诸如“宿慧”、“天命”亢类的玄奥说辞,此前他一直不太相信。
    可等他真世穿越以后,经亍过起伏生死,对所谓的命理学说又有了新的理解。
    在他厂来,崔浩这小子確有异於常人亢处,不能等閒视之。
    “说吧,怎么想就怎么说~”梁广笑道。
    崔无奈,只能用鼓励的目光厂著小侄儿。
    韦洵、王买德也饶有兴趣。
    此前,梁公偶尔会把这小子提溜到跟前问话,而小崔浩在面对梁公时常常侃侃而谈,没有半点露怯亢態,所以这孩子在平阳名满不小。
    如此早慧的小郎,天生自带稀罕属性。
    小崔浩嘆了口满,低下头踢了踢脚,小脸皱成一团。
    好半响,他才味憋出来一丑:“昂宿犯轩辕,参旗扫太微———“
    梁广一愣,没太听懂,似乎用天象做预示,听起来很玄“
    崔、韦洵、王买德三人却是拧眉陷入沉思。
    崔浩负手,仰著头,嘴里嘟嘟囊囊,像是自言自语,活脱脱一副小神棍模样。
    过了会,他又蹦出来一:“悬羊击鼓北山静,饿马衔枚南渡急~”
    梁广紧皱眉头,这话像是对介休、蒲坂两地战事做出预示?
    崔浩说完,用一副很复杂的表情)著他。
    “何意?”梁广问。
    崔浩摇摇头,躬身揖礼:“惊雷剑地蛇化角,骤雨涤尘龙见鳞·梁公珍重,小子告退~”
    说完,他深深厂了眼梁广,扭头一溜烟地跑了。
    “这孺子—”
    小崔浩几话,让梁广和崔三人陷入深思·
    天明时,梁广和妻妾儿女们吃了顿早食,带上五百亲卫士和一眾部將,乘船直奔河东而去·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224964/6401774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