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漫漫復国路
推荐阅读:仙都、无武江湖、第五形态、影视从海豹突击队开始、我的公公叫康熙、仙人消失之后、拐个皇帝回现代、集群重炮轰杀修仙者、抗战之关山重重、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
第381章 漫漫復国路
拓跋珪看著人头滚落,心情变好许多,不远处一眾部落头人看他的眼神充满畏惧。
他很享受这种感觉。
在他並不算长的人生里,寄人篱下、居无定所是常態,仰人鼻息更是他能活到现在的主要原因。
年幼时仰仗先王亲信燕凤,没有燕凤替他在天王符坚面前求情,他恐怕要在长安做一辈子留学生。
少年时仰仗刘库仁、刘眷庇护,还有长孙嵩、长孙肥一干忠臣百般护持。
他最大的仰仗是母亲贺兰氏,没有贺兰氏义无反顾地献身,早在牛川时他就已经葬身於刘显刀下。
没有贺兰氏求情,几个舅舅也不会搭理他虽然现在,他与贺兰部的关係相当微妙,可当初若无贺兰部支持,牛川大会不可能成功。
看人脸色生活的日子,拓跋过了十几年,如今即位復国,该轮到別人看他脸色活命了。
杀人,无疑是快速树立权威的一大捷径。
只要踏破平城,活剥了刘显,他的代王权威才能真正树立起来。
“贺兰毗!”
“大王?”
“去传令,命长孙嵩加紧攻城!北墙已砸出几个豁口,可还是没能攻下城头,刘显的兵,当真就比代国军强?”
贺兰毗听出大王语气很是不瞒,本想劝说一二,毕竟平城军民十几万,要想攻下本来就不容易。
可他看了眼地上人头,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算了,大王杀性越来越重,还是莫要自找没趣的好...
贺兰毗领命,驾马朝攻城联军阵前赶去。
十余骑从西边赶来,左长史张袞、右长史燕凤带领几位氏族头人前来拜见。
这些小部族大多在阴山以南活动,多数时候依附於各大部族,战时提供兵员,平时饲养牛羊马匹。
此前牛川大会,这些远处的小部族没来得及参加,也有的还处於观望状態。
如今见代国联军势大,又不远千里的赶来拜见,送上些牛羊奴隶,爭取战场上立功,也好为自己纳一份投名状。
拓跋掛来者不拒,好言抚慰一番,封赏一批空有名目的官职头衔,允许头人们带领部民加入联军。
头人们千恩方谢,双方皆大欢喜。
用燕凤的话来说,代国復建不久,他这位年轻代王还需要建立个人形象,走恩威並重的王霸之路。
屠平城杀刘显是立威,封赏小部族头人是施恩。
“张卿,孤身后旗,方才在大风吹拂下差点飘落,幸亏尔朱羽健跃马衝出,及时护旗才没有让蠢旗落地。
孤总觉得,此事像是预示著什么?”
拓跋指著身后蠢旗说道。
张袞略作沉吟,俯身拾起断成三截的旗穗带,抖落上边沾满的沙砾,“大王请看,此穗裂作乾卦之象,正应天意示警!”
拓跋一惊,瞪大眼看著张袞手里的穗带。
他倒看不出什么乾卦之象,只是张袞的话让他从这穗带上感受到了神秘。
“张卿快说,天意想要告诉孤什么?”
张袞又指著平城:“大王可见城上黑云翻涌?”
“不错!”拓跋点点头,平城上空的確黑云滚滚。
“大王可见到那云隙间隱现的三处光亮?”
拓跋努力眺望,“似乎......是有几处光亮,从黑云缝隙间透出...
张袞语气凿凿:“那便是参宿三星,代表代国此次征討平城,虽阴霾暂蔽天光,却终究要破云而出!”
拓跋恍然:“原来如此!听左长史一席话,令孤茅塞顿开!”
听完张袞的解释,拓跋心情又明朗起来。
正如攻打平城一样,过程虽小有波折,可结果一定是好的。
燕凤授授须,嘴角掛著若有若无的笑意。
张袞神情自若,似乎对自己刚才一番话深信不疑。
“对了,贺兰部有何消息?”拓跋想起了正事。
燕凤神情划过些许凝重:“贺兰訥还是不同意交出盛乐城,推说等大王攻下平城再商量。”
拓跋怒道:“狂妄!盛乐城乃代国旧都,贺兰部未经允许擅自攻取,眼里哪还有孤这个代王?”
牛川大会结束,拓跋掛忙著整顿联军,准备攻打平城,一举消灭刘显。
贺兰訥、贺兰染干兄弟找藉口返回阴山以北。
贺兰部虽然表態支持他復建代国,可在攻打平城战事上,既不派遣兵將,也不提供奴隶,只送来三千只羊搞军。
舅舅们的態度令拓跋很是恼火。
大舅舅贺兰訥嘴上支持他,落在实际行动上的寥寥无几。
二舅舅贺兰染干更是野心勃勃,之前他母子还在贺兰部暂居,就差点派兵对他下手。
两个舅舅趁著平城大战之际,出兵跨越阴山袭取盛乐城,足见贺兰部野心不比刘显差多少。
拓跋气归气,也知道贺兰部实力强大,暂时还不能撕破脸。
燕凤作为代表,前往贺兰部交涉,可惜两个舅舅並不买帐。
张袞道:“大王,贺兰部已成代国復兴之碍,等扫灭刘显,与贺兰部的和平也维繫不了多久,还应早作准备!”
拓跋深吸口气:“孤明白~”
燕凤又道:“另外,臣还探听到,平阳郡公梁广正与秦军战於河东,秦军似乎正在围攻蒲坂,战况暂时不明。
燕主慕容垂出兵河內,与符暉在孟津血战。
慕容永从伊闕攻入洛阳腹地,受到秦军阻截..:::
听到梁广二字,拓跋的心猛地一疼,无可避免地想起了刘乌兰,那个青梅竹马的姑娘..::
想到刘乌兰,拓跋对刘显的恨又加深了几分。
“如果刘显、梁广结盟属实,秦军出兵河东,反倒帮助孤牵制刘显盟友..”
拓跋掛冷笑,“这或许就是天意,天意欲灭亡刘显狗贼!”
燕凤刚想说什么,几骑快马从东南方赶来。
“是长孙道生?”拓跋看了会,认出来人。
“他不是率千余骑沿滤沱河西进,剿灭零星独孤部聚落,怎么突然赶回?
燕凤狐疑道。
说话间,长孙道生已赶到跟前,勒马大喊:“刘奴真率三万骑从定襄赶回,
距平城只有十五里,请大王速速回营防备!”
拓跋大吃一惊,刘显竟然还能从定襄召回三万兵马?
张袞急道:“刘奴真乃是刘显族弟,素来以勇猛著称。
如果刘显孤注一掷,弃守雁门、新兴两郡,调集兵马与我军死拼,那么三万骑之数只多不少!”
“贼军新来,锐气正盛,万不可小!”燕凤也忙道。
拓跋一咬牙:“传令长孙嵩,暂且收兵,固守大营!”
是日,代国联军围攻平城一个月以来,第一次主动撤离兵马。
三日后,刘显、刘奴真率骑军与长孙嵩、庾和辰战於平城北郊,大破代国联军。
拓跋暂退牛川驻守.....
拓跋珪看著人头滚落,心情变好许多,不远处一眾部落头人看他的眼神充满畏惧。
他很享受这种感觉。
在他並不算长的人生里,寄人篱下、居无定所是常態,仰人鼻息更是他能活到现在的主要原因。
年幼时仰仗先王亲信燕凤,没有燕凤替他在天王符坚面前求情,他恐怕要在长安做一辈子留学生。
少年时仰仗刘库仁、刘眷庇护,还有长孙嵩、长孙肥一干忠臣百般护持。
他最大的仰仗是母亲贺兰氏,没有贺兰氏义无反顾地献身,早在牛川时他就已经葬身於刘显刀下。
没有贺兰氏求情,几个舅舅也不会搭理他虽然现在,他与贺兰部的关係相当微妙,可当初若无贺兰部支持,牛川大会不可能成功。
看人脸色生活的日子,拓跋过了十几年,如今即位復国,该轮到別人看他脸色活命了。
杀人,无疑是快速树立权威的一大捷径。
只要踏破平城,活剥了刘显,他的代王权威才能真正树立起来。
“贺兰毗!”
“大王?”
“去传令,命长孙嵩加紧攻城!北墙已砸出几个豁口,可还是没能攻下城头,刘显的兵,当真就比代国军强?”
贺兰毗听出大王语气很是不瞒,本想劝说一二,毕竟平城军民十几万,要想攻下本来就不容易。
可他看了眼地上人头,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算了,大王杀性越来越重,还是莫要自找没趣的好...
贺兰毗领命,驾马朝攻城联军阵前赶去。
十余骑从西边赶来,左长史张袞、右长史燕凤带领几位氏族头人前来拜见。
这些小部族大多在阴山以南活动,多数时候依附於各大部族,战时提供兵员,平时饲养牛羊马匹。
此前牛川大会,这些远处的小部族没来得及参加,也有的还处於观望状態。
如今见代国联军势大,又不远千里的赶来拜见,送上些牛羊奴隶,爭取战场上立功,也好为自己纳一份投名状。
拓跋掛来者不拒,好言抚慰一番,封赏一批空有名目的官职头衔,允许头人们带领部民加入联军。
头人们千恩方谢,双方皆大欢喜。
用燕凤的话来说,代国復建不久,他这位年轻代王还需要建立个人形象,走恩威並重的王霸之路。
屠平城杀刘显是立威,封赏小部族头人是施恩。
“张卿,孤身后旗,方才在大风吹拂下差点飘落,幸亏尔朱羽健跃马衝出,及时护旗才没有让蠢旗落地。
孤总觉得,此事像是预示著什么?”
拓跋指著身后蠢旗说道。
张袞略作沉吟,俯身拾起断成三截的旗穗带,抖落上边沾满的沙砾,“大王请看,此穗裂作乾卦之象,正应天意示警!”
拓跋一惊,瞪大眼看著张袞手里的穗带。
他倒看不出什么乾卦之象,只是张袞的话让他从这穗带上感受到了神秘。
“张卿快说,天意想要告诉孤什么?”
张袞又指著平城:“大王可见城上黑云翻涌?”
“不错!”拓跋点点头,平城上空的確黑云滚滚。
“大王可见到那云隙间隱现的三处光亮?”
拓跋努力眺望,“似乎......是有几处光亮,从黑云缝隙间透出...
张袞语气凿凿:“那便是参宿三星,代表代国此次征討平城,虽阴霾暂蔽天光,却终究要破云而出!”
拓跋恍然:“原来如此!听左长史一席话,令孤茅塞顿开!”
听完张袞的解释,拓跋心情又明朗起来。
正如攻打平城一样,过程虽小有波折,可结果一定是好的。
燕凤授授须,嘴角掛著若有若无的笑意。
张袞神情自若,似乎对自己刚才一番话深信不疑。
“对了,贺兰部有何消息?”拓跋想起了正事。
燕凤神情划过些许凝重:“贺兰訥还是不同意交出盛乐城,推说等大王攻下平城再商量。”
拓跋怒道:“狂妄!盛乐城乃代国旧都,贺兰部未经允许擅自攻取,眼里哪还有孤这个代王?”
牛川大会结束,拓跋掛忙著整顿联军,准备攻打平城,一举消灭刘显。
贺兰訥、贺兰染干兄弟找藉口返回阴山以北。
贺兰部虽然表態支持他復建代国,可在攻打平城战事上,既不派遣兵將,也不提供奴隶,只送来三千只羊搞军。
舅舅们的態度令拓跋很是恼火。
大舅舅贺兰訥嘴上支持他,落在实际行动上的寥寥无几。
二舅舅贺兰染干更是野心勃勃,之前他母子还在贺兰部暂居,就差点派兵对他下手。
两个舅舅趁著平城大战之际,出兵跨越阴山袭取盛乐城,足见贺兰部野心不比刘显差多少。
拓跋气归气,也知道贺兰部实力强大,暂时还不能撕破脸。
燕凤作为代表,前往贺兰部交涉,可惜两个舅舅並不买帐。
张袞道:“大王,贺兰部已成代国復兴之碍,等扫灭刘显,与贺兰部的和平也维繫不了多久,还应早作准备!”
拓跋深吸口气:“孤明白~”
燕凤又道:“另外,臣还探听到,平阳郡公梁广正与秦军战於河东,秦军似乎正在围攻蒲坂,战况暂时不明。
燕主慕容垂出兵河內,与符暉在孟津血战。
慕容永从伊闕攻入洛阳腹地,受到秦军阻截..:::
听到梁广二字,拓跋的心猛地一疼,无可避免地想起了刘乌兰,那个青梅竹马的姑娘..::
想到刘乌兰,拓跋对刘显的恨又加深了几分。
“如果刘显、梁广结盟属实,秦军出兵河东,反倒帮助孤牵制刘显盟友..”
拓跋掛冷笑,“这或许就是天意,天意欲灭亡刘显狗贼!”
燕凤刚想说什么,几骑快马从东南方赶来。
“是长孙道生?”拓跋看了会,认出来人。
“他不是率千余骑沿滤沱河西进,剿灭零星独孤部聚落,怎么突然赶回?
燕凤狐疑道。
说话间,长孙道生已赶到跟前,勒马大喊:“刘奴真率三万骑从定襄赶回,
距平城只有十五里,请大王速速回营防备!”
拓跋大吃一惊,刘显竟然还能从定襄召回三万兵马?
张袞急道:“刘奴真乃是刘显族弟,素来以勇猛著称。
如果刘显孤注一掷,弃守雁门、新兴两郡,调集兵马与我军死拼,那么三万骑之数只多不少!”
“贼军新来,锐气正盛,万不可小!”燕凤也忙道。
拓跋一咬牙:“传令长孙嵩,暂且收兵,固守大营!”
是日,代国联军围攻平城一个月以来,第一次主动撤离兵马。
三日后,刘显、刘奴真率骑军与长孙嵩、庾和辰战於平城北郊,大破代国联军。
拓跋暂退牛川驻守.....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224964/6401775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