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晋阳治政
推荐阅读:仙都、无武江湖、第五形态、影视从海豹突击队开始、我的公公叫康熙、仙人消失之后、拐个皇帝回现代、集群重炮轰杀修仙者、抗战之关山重重、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
第419章 晋阳治政
翌日,梁广开启书山会海模式,召集薛茂、姜让、杨膺三人,以及州郡县三级衙署上百名佐官,针对律令新置、官署腾退、官吏军將裁汰、营垒划分....这些繁琐庶务进行具体布置,听取相关主官具体匯报,
还有诸如废旗亭成立市易务,直接归属郡丞管辖,掌管全郡除盐铁和大宗粮食以外的民间贸易。
梁广控制的几个郡里,市易务已成常设机构,接受当地郡府和平阳大都督府下辖市易司的双重领导。
农耕是政权稳定的基石,商贸是市井繁荣的催化剂,百姓经过休养生息,家中剩余的粮布也需要兑换成其他生活用品。
稳定下来的手工从业者,较为富裕的官吏群体,也需要更具活力的娱乐消费场地。
以往战爭频繁时期,土民大多依附於城池坞堡生存,一座城、一处坞堡就是一方小天地,生產、交换、贸易多在內部循环完成,这就是南北大行其道的庄园经济。
平阳一郡除贾氏、柴氏还拥有较大型的坞堡,其余士族豪强大大小小的坞堡,有的遭弃置,有的地势险要,收归大都督府设立民团,转为半官半民的驻军屯所。
太原坞堡更多,规模较大的只有王氏、郭氏两家。
王俊出任弘农太守,已经主动表態要把王氏坞堡贡献出来,交由郡府作为屯兵所。
王氏在南渡后,留下来的小宗註定没落,归附於一方稳定政权,藉助国家势能才有希望振兴宗族。
对此,王俊看得很清楚。
郭氏、温氏、郝氏这几家没落门阀想来也不会拎不清。
梁广强势入主普阳,只需安抚好氏胡族民,清丈改革工作基本就能顺利推进。
针对每一项新政计划,梁广都给出明確的时间限制,限期完成初步整改,这也是他亲自坐镇敦促的意义。
原王腾魔下的并州刺史府陷入一个较为尷尬的局面。
梁广没有明確裁汰刺史府,只把原来隶属於刺史府的治中从事张显、別驾从事刘贵、
功曹从事鲜于宏等降臣,全部调入郡府帮忙。
原本他们都是王腾佐官,州府一级的官员,现在却成了郡守薛茂的下级。
刺史府归降官员降级使用,併入郡府,成了晋阳吏治整顿第一把火。
不过,梁广没有明確表態要撤销刺史府,也就表明,將来哪一日,或许会有一名新的并州刺史到任。
除了太原、晋阳事务,乐平(山西阳泉)战事也是梁广重点关注的。
乐平太守王充、东燕赵王慕容麟围绕井陘关的爭夺与守卫,已经麋战近三个月之久。
王充很是硬气,至今也没有派人前来归降,请求他出兵相助。
王充咬牙死扛,梁广却不能坐视不理,乐平若有失,太原也將受到震动。
这日,梁广召集皇甫毅、王懿、悉罗多、王镇恶前来商討出兵援助乐平之事。
“我要见梁公!”
衙堂外传来一阵阵喧譁声,梁广向堂外望去,似乎是寇遗不顾王睿劝阻,想要硬闯入內。
“请寇卿进来!”
得到梁广允许,王睿才挥手令两个亲卫城士退下。
寇遗怒气冲冲而来:“梁公自入普阳以来,减免赋税役,赏赐孤老,订户籍、正律法,太原民心安定土民归附,坊间皆称讚梁公乃圣明之主!
可梁公恩待了土民百姓,却为何独独不放过杨妃和济北公?”
寇遗一见面便是一通质问,梁广有些发憎。
悉罗多冷喝道:“大胆!敢对君侯无礼?”
寇遗却连看也不看他,只是紧盯著梁广,似乎非要討个说法。
“寇卿稍安勿躁,有何事坐下来慢慢说
寇遗仍旧不理会,厉声大喝道:“梁公欲逼死杨氏母子乎?”
梁广哭笑不得:“寇卿这是说得哪里话?杨氏和济北公昶,不是交由杨膺照顾吗?”
寇遗红了眼:“方才,杨氏欲带著济北公投井自尽,幸亏身边僕婢所阻!
我赶到时,杨氏又欲撞石而亡,万幸只是受伤昏迷,性命无碍!
梁公既然已纳杨氏为妾,却为何不好言抚慰,好生安顿杨氏与济北公?
任由她母子留在杨膺身边遭受欺辱,此举岂是有德人君所为?”
梁广惊:“我何时纳了杨氏为妾?”
皇甫毅、王懿、王镇恶三人眼观鼻、鼻观心,默默坐在一旁不声。
悉罗多一脸暖味地嘿嘿笑笑,也不再说话。
寇遗毫不掩饰自己的鄙夷之色:“梁公入宿王宫当日,召杨氏侍寢,此事早已传遍!”
“我...”
梁广半张口,猛然发现这种事自己怎么解释得清!
难道要告诉臣僚们,那夜他根本没碰杨惠风,那女人打了杨膺一巴掌自己跑了!
现在小道消息传开,以讹传讹之下,已经演变成“梁公入宿王宫当日,就迫不及待地召杨妃侍寢!”
这下子,梁公好色,尤其好人妇的名声只怕是坐实了...
梁广沉默了,很明智地选择闭嘴不言。
明明什么都没干,小道消息却满天飞,各种细节传得有鼻子有眼,想想还真是亏得慌。
寇遗脸色缓和了许多,双膝一弯跪倒,苦苦央求道:“杨氏能侍奉梁公,也是她的福分。
只是济北公荷昶乃齐王幼子,年纪尚小懵懂无知,恳请梁公宽恕,饶他性命!
梁公既纳杨氏,何不让她入宫贴身伺候,留在杨膺府上只会受人欺凌,连带著昶性命也不保!
杨膺两度背主忘义,此类小人绝不可轻信!
梁公欲成霸业,就不该亲近杨膺此贼!
臣请梁公及早诛之!”
梁广抬手示意他起身,笑道:“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还是寇卿第一次自称『臣”!
3
寇遗叩首落泪:“只要梁公宽救符昶,善待杨氏,臣寇遗愿诚心归降,上谷寇氏愿世代为梁氏之臣!”
“唉~寇卿当真是忠义之士啊!”
梁广赞了声,起身走到堂下,俯身將他起,“寇卿放心,符昶一小儿辈,我自会妥善安置。
至於杨氏.....咳咳~也一样~”
“臣叩谢君侯!”寇遗不顾阻拦再度下拜。
符不身边还是有忠臣的,只是不知善用。
可话又说回来,不管他再怎么用人,也抵不过天道大势。
洪安一战过后,符不集团就彻底丧失爭雄天下的资格,进入消亡倒计时....
寇遗刚要告退,梁广想起来一事,“听闻寇卿和乐平太守王充相交莫逆?”
“臣与王充確有私交....
,
梁广頜首:“慕容麟率领的东燕军逼近至昔阳城,王充正在与敌苦战。
我欲派遣兵马助战,又怕王充误会,可否劳烦寇卿代为出使,前往乐平沾县见王充,
说服他归降?
若他归降,仍不失太守之位。
符不已逃往燕京山,王充再以秦臣自居,坚守乐平也无意义。”
寇遗想了想,“臣愿尽力一试,说服王充来降!只是据臣对王充了解,若使他归降首要条件当是善待齐王子息.::::
?
“呵呵,寇卿放心好了,我还不至於为难一个孩童!”
“君侯仁慈!如此,臣有八成把握说服王充归降!”
寇遗告退,下去准备一番,等梁广定下出征乐平的人选,就让他隨军前往。
听到有仗打,皇甫毅四人立时来了精神,纷纷请缨出征。
“慕容麟攻打乐平,只是想抢占太行山道,形成从常山入寇并州的有利地位,並非是想与我全面开战。
东燕连年大战不休,国势衰颓,连一个翟魏政权都只能暂时姑息防御。
河內战事刚刚结束,慕容垂也不太可能再度发动大战。
得知我平阳军出动,慕容麟在占不到便宜的情况下,必定会主动撤去。
所以此次出征乐平,只是起到威作用,不太会发生大战。”
梁广呷口茶笑道。
王懿、王镇恶、悉罗多三人一听,立时闭上嘴巴。
没仗打,自然谁也不愿白跑一趟。
皇甫毅苦笑连连,年轻人都是些滑头,看来只能由他这位老將出马了。
皇甫毅刚要开口请缨,梁广一指王懿、王镇恶:“你二人率五千兵,王懿为帅,王镇恶副之,前往乐平援助王兗!”
王懿暗自苦笑,不敢推辞,拱手领命。
王镇恶苦哈哈地道:“君侯~”
梁广摆手:“休要囉嗦!乐平乃并州门户所在,更是普阳东大门,绝不容有失!此次去,不光是为了给王充撑腰,嚇退慕容麟,更要详细考察山川地理,绘製军用舆图。
同时,也向乐平士民展示我平阳军力,安抚民心。
责任不轻,正好让你二人前去歷练,若敢轻慢懈怠,玩忽职守,一概严惩!”
二人一凛,急忙起身领命。
梁广板看脸文叮瞩了几句,才让二人先行退下。
这两位平阳军民津津乐道的小王將军,绝对是梁氏政权未来倚重的將帅之才。
多给机会让他们磨礪磨礪,將来才能堪当大用。
悉罗多正沾沾自喜,他只想打仗也只会打仗,去乐平搞接收工作这种事,他可不愿意做。
“你率三千骑沿汾水河谷北上,进逼燕京山,防止刘卫辰突然纵兵南下,深入太原腹地游掠!”
梁广研究了会地图,冷不丁说道。
悉罗多小心翼翼地道:“君侯不是说,刘卫辰是只无胆狐狸,只敢占小便宜,不敢真的与我军交手...::
就算他迎接符不前往五原,想来也不敢在燕京山徘徊太久...::
梁广沉声道:“刘卫辰若胆敢收留符不,我正好以此为藉口討伐他!你先去燕京山驻守,打打前哨,看看这廝后续有何动作!”
悉罗多大喜,二话不说拱手道:“臣领命!君侯一声令下,臣必將马踏代来城!”
悉罗多乐滋滋地下去调派兵马,梁广箕坐著,看著矮案上的地图陷入沉思。
刘卫辰號称控弦二十万,实则水分大得很,在他看来就是盘踞在河套的一头纸老虎,
別说现如今并州全域在手,形势一片大好,放在两年前,平阳两三万步骑的时候也不虚他。
刘卫辰作为河套诸部盟主,铁弗部固然占据主导地位,可大量杂胡民的存在,还是让这个看似强大的联盟內部鬆散混乱。
和鲜卑匈奴打交道多年,梁广太知道草原部落联盟那一套落后制度,在面对真正完成內部整顿的汉家制度面前,有多么不堪一击。
梁广不敢说平阳政权已经完全完成內部整合,但最起码发展到现在,在一定范围內做到了高度集权,治下士族豪强、坞堡帅的力量完全遭到压制。
以氏人、鲜卑为主,少量匈奴、羌人为辅的胡酋势力,通过去部曲化、府兵化一点点削弱,转化为由他直接掌握的武装力量。
发展经济、內部治理依靠吸纳大量土人,军事武装则在部族兵、部曲私兵、汉人军户的基础上形成府兵体系。
均田制的扩大,削弱地主豪强的同时,又为他带来最广大的民心基础,大量自耕农也是稳定赋税来源的关键。
在这套基本成型的框架下,对付一个铁弗匈奴不说是降维打击,那也是手拿把掐。
甚至不用调动太多力量,单凭太原、西河两个郡现有物资、人力就足以。
部落联盟是一种既不能共富贵、也不能同生死的原始政体,除非联盟中的主导部族能一直维持强盛地位,否则遭遇几次失败,土崩瓦解是必然的。
当年秦军灭代国,荷坚分散代国部眾,分別交由刘卫辰、刘库仁统领。
这种分而治之的策略,反倒使得拓拔部的主体力量避免遭到毁灭性打击,为今日拓跋掛的復国奠定基础。
今日梁广对付刘卫辰,唯一需要顾忌的是,一旦对刘卫辰动手,就意味著他將正式深度介入代北事务。
刘显这廝能不能扛住拓跋还是未知数,另一强大部族贺兰部与诸部之间的关係也非常微妙。
代北局势不明,刘显这位把兄弟、盟友、大舅子靠不靠谱,现在还不好说。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与刘卫辰保持表面和睦,对他而言相对更有利些,
太原、普阳的整合还需要时间,扩张太快,內部隱患也会越多,必须腾出手解决內部问题。
可如果刘卫辰非要支持符不反攻太原,也就只有开战一条路...
翌日,梁广开启书山会海模式,召集薛茂、姜让、杨膺三人,以及州郡县三级衙署上百名佐官,针对律令新置、官署腾退、官吏军將裁汰、营垒划分....这些繁琐庶务进行具体布置,听取相关主官具体匯报,
还有诸如废旗亭成立市易务,直接归属郡丞管辖,掌管全郡除盐铁和大宗粮食以外的民间贸易。
梁广控制的几个郡里,市易务已成常设机构,接受当地郡府和平阳大都督府下辖市易司的双重领导。
农耕是政权稳定的基石,商贸是市井繁荣的催化剂,百姓经过休养生息,家中剩余的粮布也需要兑换成其他生活用品。
稳定下来的手工从业者,较为富裕的官吏群体,也需要更具活力的娱乐消费场地。
以往战爭频繁时期,土民大多依附於城池坞堡生存,一座城、一处坞堡就是一方小天地,生產、交换、贸易多在內部循环完成,这就是南北大行其道的庄园经济。
平阳一郡除贾氏、柴氏还拥有较大型的坞堡,其余士族豪强大大小小的坞堡,有的遭弃置,有的地势险要,收归大都督府设立民团,转为半官半民的驻军屯所。
太原坞堡更多,规模较大的只有王氏、郭氏两家。
王俊出任弘农太守,已经主动表態要把王氏坞堡贡献出来,交由郡府作为屯兵所。
王氏在南渡后,留下来的小宗註定没落,归附於一方稳定政权,藉助国家势能才有希望振兴宗族。
对此,王俊看得很清楚。
郭氏、温氏、郝氏这几家没落门阀想来也不会拎不清。
梁广强势入主普阳,只需安抚好氏胡族民,清丈改革工作基本就能顺利推进。
针对每一项新政计划,梁广都给出明確的时间限制,限期完成初步整改,这也是他亲自坐镇敦促的意义。
原王腾魔下的并州刺史府陷入一个较为尷尬的局面。
梁广没有明確裁汰刺史府,只把原来隶属於刺史府的治中从事张显、別驾从事刘贵、
功曹从事鲜于宏等降臣,全部调入郡府帮忙。
原本他们都是王腾佐官,州府一级的官员,现在却成了郡守薛茂的下级。
刺史府归降官员降级使用,併入郡府,成了晋阳吏治整顿第一把火。
不过,梁广没有明確表態要撤销刺史府,也就表明,將来哪一日,或许会有一名新的并州刺史到任。
除了太原、晋阳事务,乐平(山西阳泉)战事也是梁广重点关注的。
乐平太守王充、东燕赵王慕容麟围绕井陘关的爭夺与守卫,已经麋战近三个月之久。
王充很是硬气,至今也没有派人前来归降,请求他出兵相助。
王充咬牙死扛,梁广却不能坐视不理,乐平若有失,太原也將受到震动。
这日,梁广召集皇甫毅、王懿、悉罗多、王镇恶前来商討出兵援助乐平之事。
“我要见梁公!”
衙堂外传来一阵阵喧譁声,梁广向堂外望去,似乎是寇遗不顾王睿劝阻,想要硬闯入內。
“请寇卿进来!”
得到梁广允许,王睿才挥手令两个亲卫城士退下。
寇遗怒气冲冲而来:“梁公自入普阳以来,减免赋税役,赏赐孤老,订户籍、正律法,太原民心安定土民归附,坊间皆称讚梁公乃圣明之主!
可梁公恩待了土民百姓,却为何独独不放过杨妃和济北公?”
寇遗一见面便是一通质问,梁广有些发憎。
悉罗多冷喝道:“大胆!敢对君侯无礼?”
寇遗却连看也不看他,只是紧盯著梁广,似乎非要討个说法。
“寇卿稍安勿躁,有何事坐下来慢慢说
寇遗仍旧不理会,厉声大喝道:“梁公欲逼死杨氏母子乎?”
梁广哭笑不得:“寇卿这是说得哪里话?杨氏和济北公昶,不是交由杨膺照顾吗?”
寇遗红了眼:“方才,杨氏欲带著济北公投井自尽,幸亏身边僕婢所阻!
我赶到时,杨氏又欲撞石而亡,万幸只是受伤昏迷,性命无碍!
梁公既然已纳杨氏为妾,却为何不好言抚慰,好生安顿杨氏与济北公?
任由她母子留在杨膺身边遭受欺辱,此举岂是有德人君所为?”
梁广惊:“我何时纳了杨氏为妾?”
皇甫毅、王懿、王镇恶三人眼观鼻、鼻观心,默默坐在一旁不声。
悉罗多一脸暖味地嘿嘿笑笑,也不再说话。
寇遗毫不掩饰自己的鄙夷之色:“梁公入宿王宫当日,召杨氏侍寢,此事早已传遍!”
“我...”
梁广半张口,猛然发现这种事自己怎么解释得清!
难道要告诉臣僚们,那夜他根本没碰杨惠风,那女人打了杨膺一巴掌自己跑了!
现在小道消息传开,以讹传讹之下,已经演变成“梁公入宿王宫当日,就迫不及待地召杨妃侍寢!”
这下子,梁公好色,尤其好人妇的名声只怕是坐实了...
梁广沉默了,很明智地选择闭嘴不言。
明明什么都没干,小道消息却满天飞,各种细节传得有鼻子有眼,想想还真是亏得慌。
寇遗脸色缓和了许多,双膝一弯跪倒,苦苦央求道:“杨氏能侍奉梁公,也是她的福分。
只是济北公荷昶乃齐王幼子,年纪尚小懵懂无知,恳请梁公宽恕,饶他性命!
梁公既纳杨氏,何不让她入宫贴身伺候,留在杨膺府上只会受人欺凌,连带著昶性命也不保!
杨膺两度背主忘义,此类小人绝不可轻信!
梁公欲成霸业,就不该亲近杨膺此贼!
臣请梁公及早诛之!”
梁广抬手示意他起身,笑道:“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还是寇卿第一次自称『臣”!
3
寇遗叩首落泪:“只要梁公宽救符昶,善待杨氏,臣寇遗愿诚心归降,上谷寇氏愿世代为梁氏之臣!”
“唉~寇卿当真是忠义之士啊!”
梁广赞了声,起身走到堂下,俯身將他起,“寇卿放心,符昶一小儿辈,我自会妥善安置。
至於杨氏.....咳咳~也一样~”
“臣叩谢君侯!”寇遗不顾阻拦再度下拜。
符不身边还是有忠臣的,只是不知善用。
可话又说回来,不管他再怎么用人,也抵不过天道大势。
洪安一战过后,符不集团就彻底丧失爭雄天下的资格,进入消亡倒计时....
寇遗刚要告退,梁广想起来一事,“听闻寇卿和乐平太守王充相交莫逆?”
“臣与王充確有私交....
,
梁广頜首:“慕容麟率领的东燕军逼近至昔阳城,王充正在与敌苦战。
我欲派遣兵马助战,又怕王充误会,可否劳烦寇卿代为出使,前往乐平沾县见王充,
说服他归降?
若他归降,仍不失太守之位。
符不已逃往燕京山,王充再以秦臣自居,坚守乐平也无意义。”
寇遗想了想,“臣愿尽力一试,说服王充来降!只是据臣对王充了解,若使他归降首要条件当是善待齐王子息.::::
?
“呵呵,寇卿放心好了,我还不至於为难一个孩童!”
“君侯仁慈!如此,臣有八成把握说服王充归降!”
寇遗告退,下去准备一番,等梁广定下出征乐平的人选,就让他隨军前往。
听到有仗打,皇甫毅四人立时来了精神,纷纷请缨出征。
“慕容麟攻打乐平,只是想抢占太行山道,形成从常山入寇并州的有利地位,並非是想与我全面开战。
东燕连年大战不休,国势衰颓,连一个翟魏政权都只能暂时姑息防御。
河內战事刚刚结束,慕容垂也不太可能再度发动大战。
得知我平阳军出动,慕容麟在占不到便宜的情况下,必定会主动撤去。
所以此次出征乐平,只是起到威作用,不太会发生大战。”
梁广呷口茶笑道。
王懿、王镇恶、悉罗多三人一听,立时闭上嘴巴。
没仗打,自然谁也不愿白跑一趟。
皇甫毅苦笑连连,年轻人都是些滑头,看来只能由他这位老將出马了。
皇甫毅刚要开口请缨,梁广一指王懿、王镇恶:“你二人率五千兵,王懿为帅,王镇恶副之,前往乐平援助王兗!”
王懿暗自苦笑,不敢推辞,拱手领命。
王镇恶苦哈哈地道:“君侯~”
梁广摆手:“休要囉嗦!乐平乃并州门户所在,更是普阳东大门,绝不容有失!此次去,不光是为了给王充撑腰,嚇退慕容麟,更要详细考察山川地理,绘製军用舆图。
同时,也向乐平士民展示我平阳军力,安抚民心。
责任不轻,正好让你二人前去歷练,若敢轻慢懈怠,玩忽职守,一概严惩!”
二人一凛,急忙起身领命。
梁广板看脸文叮瞩了几句,才让二人先行退下。
这两位平阳军民津津乐道的小王將军,绝对是梁氏政权未来倚重的將帅之才。
多给机会让他们磨礪磨礪,將来才能堪当大用。
悉罗多正沾沾自喜,他只想打仗也只会打仗,去乐平搞接收工作这种事,他可不愿意做。
“你率三千骑沿汾水河谷北上,进逼燕京山,防止刘卫辰突然纵兵南下,深入太原腹地游掠!”
梁广研究了会地图,冷不丁说道。
悉罗多小心翼翼地道:“君侯不是说,刘卫辰是只无胆狐狸,只敢占小便宜,不敢真的与我军交手...::
就算他迎接符不前往五原,想来也不敢在燕京山徘徊太久...::
梁广沉声道:“刘卫辰若胆敢收留符不,我正好以此为藉口討伐他!你先去燕京山驻守,打打前哨,看看这廝后续有何动作!”
悉罗多大喜,二话不说拱手道:“臣领命!君侯一声令下,臣必將马踏代来城!”
悉罗多乐滋滋地下去调派兵马,梁广箕坐著,看著矮案上的地图陷入沉思。
刘卫辰號称控弦二十万,实则水分大得很,在他看来就是盘踞在河套的一头纸老虎,
別说现如今并州全域在手,形势一片大好,放在两年前,平阳两三万步骑的时候也不虚他。
刘卫辰作为河套诸部盟主,铁弗部固然占据主导地位,可大量杂胡民的存在,还是让这个看似强大的联盟內部鬆散混乱。
和鲜卑匈奴打交道多年,梁广太知道草原部落联盟那一套落后制度,在面对真正完成內部整顿的汉家制度面前,有多么不堪一击。
梁广不敢说平阳政权已经完全完成內部整合,但最起码发展到现在,在一定范围內做到了高度集权,治下士族豪强、坞堡帅的力量完全遭到压制。
以氏人、鲜卑为主,少量匈奴、羌人为辅的胡酋势力,通过去部曲化、府兵化一点点削弱,转化为由他直接掌握的武装力量。
发展经济、內部治理依靠吸纳大量土人,军事武装则在部族兵、部曲私兵、汉人军户的基础上形成府兵体系。
均田制的扩大,削弱地主豪强的同时,又为他带来最广大的民心基础,大量自耕农也是稳定赋税来源的关键。
在这套基本成型的框架下,对付一个铁弗匈奴不说是降维打击,那也是手拿把掐。
甚至不用调动太多力量,单凭太原、西河两个郡现有物资、人力就足以。
部落联盟是一种既不能共富贵、也不能同生死的原始政体,除非联盟中的主导部族能一直维持强盛地位,否则遭遇几次失败,土崩瓦解是必然的。
当年秦军灭代国,荷坚分散代国部眾,分別交由刘卫辰、刘库仁统领。
这种分而治之的策略,反倒使得拓拔部的主体力量避免遭到毁灭性打击,为今日拓跋掛的復国奠定基础。
今日梁广对付刘卫辰,唯一需要顾忌的是,一旦对刘卫辰动手,就意味著他將正式深度介入代北事务。
刘显这廝能不能扛住拓跋还是未知数,另一强大部族贺兰部与诸部之间的关係也非常微妙。
代北局势不明,刘显这位把兄弟、盟友、大舅子靠不靠谱,现在还不好说。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与刘卫辰保持表面和睦,对他而言相对更有利些,
太原、普阳的整合还需要时间,扩张太快,內部隱患也会越多,必须腾出手解决內部问题。
可如果刘卫辰非要支持符不反攻太原,也就只有开战一条路...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224964/6401786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