耽美书吧 > 玄幻小说 > 争雄十六国 > 第493章 出兵汉水

第493章 出兵汉水

推荐阅读:仙都无武江湖第五形态影视从海豹突击队开始我的公公叫康熙仙人消失之后拐个皇帝回现代集群重炮轰杀修仙者抗战之关山重重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

    第493章 出兵汉水
    梁广从蓝田回到长安王宫,第一件事便是召集臣僚议事。
    “上洛郡太守樊彬快马稟报,南乡郡大乱,郡人陈勇聚拢乡民,自称梁王杀丹水令造反!
    晋室襄阳太守赵统乃桓石虔部曲,如今正和西燕大將慕容逸豆归战於博望。
    荆州刺史桓石民派出两路兵马,一路入南乡郡平乱,一路支援赵统。
    镇守魏兴郡的杨亮沿汉水西进巴西,与閬中譙氏战於汉昌....:
    13
    梁广在一幅悬掛的巨型天下形胜图前来回走动,慕容越、苟平、韦洵、王买德一眾王国旧臣都知道,这是大王发现战机之前的兴奋表现。
    廷议节奏很快,且事前没有任何里胡哨的寒暄措辞,连山呼叩首都省去了,直接进入正题。
    王永、崔宏、毛长乐、赵钧..:..这些第一次参加廷议的“新人”神经绷得很紧,面色严肃丝毫不敢懈怠。
    “国书已经派快马送到普使手中,普使一行走商洛道出关中,现在刚过洛县..:
    孤打算派遣一军,沿商洛道轻装简行奔赴南乡郡,先占南乡,然后沿均水(汉水支流)设防,阻止晋军跨均水进入南乡!
    同时,汉中太守孟超出兵,沿汉水东下直奔魏兴郡(陕西安康),断杨亮归路!”
    梁广指著形胜图上秦岭南麓位置,在汉中、巴东、魏兴、南阳几处州郡来回示意。
    “如果杨亮足够聪明,就会放弃魏兴辗转至上庸驻扎!
    如果他敢试图收復魏兴,则汉中、南乡两路兵马东西夹击!
    如此,魏兴、南乡二郡復归我手!”
    梁广语气凿凿,双目精芒熠熠,熟悉他脾性的臣僚都知道,这是大王做出战爭决策时特有的果断和坚定。
    一眾臣僚低声议论起来。
    战略层面的决断,无人敢质疑梁广的眼光和嗅觉。
    毕竟自从出镇平阳以来,几乎所有的重大战略决策都是他一人拍板决定。
    论战略高度和局势判断,天下无人能出大王之右。
    臣僚们討论的是此次出兵的利弊得失,以及可能引发的后果。
    “大王?”王永拱手说道。
    “王卿请讲!”梁广回到主位坐下。
    王永道:“大王出兵时机选择之绝佳,眼光布局之深远,令臣无比敬佩~”
    王永先习惯性地来几句奉承,见梁广燮起眉头,急忙改口道:“臣担心的是,大王和晋室议定联姻不久,周普两国正处於初步接触的友好阶段,突然出兵攻取南乡、魏兴,是否会损害两国邦交关係?於大王名声也有不利?”
    尚书右丞王买德当即反驳道:“我大周与普室並非结盟关係,连正式的国书都尚未签订,何谈友好?
    南乡郡內乱,襄阳赵统与西燕交兵,杨亮率领普军在巴西被譙氏所阻,整个秦岭南麓几乎处於不设防之態。
    此时不取更待何时?
    何况梁州之地原本就是大秦治下,我大周承袭秦庙,收復旧土有何不可?”
    王永有些无奈,摇头道:“王右丞这就有些强词夺理了!
    我论的是出兵对於两国交往的影响,你却口口声声说什么收復旧土?”
    王买德笑道:“不敢和王公爭执,只是在下认为,此次出兵夺取魏兴、南乡二郡易如反掌,且利大於弊,根本无须考虑什么后果影响!
    大不了晋室恼怒之下,暂罢联姻之议。
    难道我大周还稀罕司马家的一个公主?还有桓氏的一个女君?”
    王永哭笑不得:“话不能这么说,议亲是大王先行提出,晋室同意,且有意与我大周交好。
    如果此时背负上一个毁约之名,难免叫晋人轻视我大周!”
    王永又对梁广揖礼:“大王今后欲图江南之地,就应当早日树立大周上朝形象,不可做出尔反尔之举!”
    殿堂內议论声一片,支持王永者有之,支持王买德者有之,一时间两派竟难分高下。
    梁广轻抚额头,没想到一次看似寻常的军事行动,竟然在臣僚里引发剧烈反应。
    支持王永的不在少数,主要理由是此举会让晋室误以为大周毫无信义,不利於两国今后邦交。
    且正值周普联姻的节骨眼上,大周突然出兵夺取魏兴、南乡两郡,有种谈婚论嫁之时,男方突然拔刀捅了女方亲家的感觉....
    支持王买德的亦不在少数,理由很简单,此战在军事上难度较低,成功以后,周军將在秦岭南麓保持战略主动性,且为关中的安全多提供一层保护壳。
    王买德和王永爭得面红耳赤,谁也说服不了谁。
    梁广正头疼时,余光警见殿外廊下,有一个洒扫之人探头探脑,正要恼火呵斥,待看清楚那小子嘴脸,不由一笑。
    梁广冲刘苓招招手,示意他把外边偷听的小子带进来。
    过了会,在一眾臣僚异目光注视下,头查脑的崔浩跪倒在殿中。
    崔、崔宏大惊失色,急忙起身离席跪倒在崔浩身边。
    “崔浩无状搅扰廷议,乃臣教导无方,请大王责罚!”
    两位崔氏重臣很是紧张,廷议气氛宽鬆,却不代表没有规矩。
    相反,梁广一直秉持的理念是,廷议之上只说大事要事,不得阿识奉承,不得顾左右而言他。
    廷议更是机密,连寻常宦寺都不得靠近,洒扫活计都是交给中书令史下辖的士人僚吏来做。
    少年崔浩就是供职於中书的一名无品低级吏。
    “崔浩,方才可是你在殿外偷听廷议內容?”梁广故意板著脸喝道,
    崔浩虽是做坏事被抓住的之態,却並没有过多慌张,施施然揖礼道:“启稟大王,小臣並未偷听~”
    “那你为何在殿外举止鬼崇?”
    崔浩不慌不忙:“小臣今日轮值洒扫,方才正好路过。殿內爭吵声太过嘈杂,小臣的耳朵又无法闭合,故而听到些许爭论~”
    一眾臣僚忍俊不禁,这崔家后生颇有意思,难不成这天底下,还有人的耳朵可以主动闭合的?
    梁广笑骂道:“少跟孤狡辩,罚你洒扫这宣室殿半个月,你可服气?”
    崔浩一脸严肃地摇头:“小臣不服!”
    梁广刚要说话,崔浩又道:“小臣无罪却有错,错在不该举止轻桃,以至让大王误以为小臣故意窃听!
    小臣有一计,可解决方才诸公之爭!”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224964/6403653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