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 蟠羊山之战
推荐阅读:仙都、无武江湖、第五形态、影视从海豹突击队开始、我的公公叫康熙、仙人消失之后、拐个皇帝回现代、集群重炮轰杀修仙者、抗战之关山重重、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
第510章 蟠羊山之战
蟠羊山形似臥羊,属於阴山东麓余脉山系,
相传,拓跋七世祖拓跋洁汾率领拓拔部南迁途中经过蟠羊山,曾在此短暂停留过几年。
期间,拓跋詰汾在山巔与一位天女相遇,交合之后天女消失不见。
第二年,拓跋詰汾再登上山巔,天女再度现身,把一个男婴交给他,告诉他这是拓拔部未来的大酋长,让他好好抚养长大。
这位男婴,就是拓拔部歷史上真正意义的第一位联盟首领、大单于,后世追封为神元皇帝的拓拔力微。
拓拔部的歷史总体分为两部分,真正有史料记载的“正史”便是从拓拔力微开始,再往上的部落古早时期称为传说时代。
所以蟠羊山对於拓拔部而言有非同一般的象徵意义,不仅是平城和牛川之间的一大放牧定居点,更是魏国拓跋氏的崛起象徵。
魏燕联军驻守蟠羊山的统帅是外朝大人叔孙建,长孙肥为佐副,
周军於白登山校阅三军后,为加强蟠羊山守卫,慕容垂同拓跋硅商量,紧急调派慕容麟领兵两万增援蟠羊山。
五月初九,蟠羊山大战正式打响。
先锋都督贺兰染乾亲率本部万人骑兵团,本欲从东南坡向驻守山上的魏军发起强攻,不想外朝大人叔孙建率魏军骑兵主动衝下山坡迎战。
贺兰染干见势主动后撤,將魏军引至山下空旷平坦的旷野里,双方骑兵採用传统的草原野战形式,在各部酋帅带领指挥下,或是引弓追逐骑射,或是高举马刀衝击格斗。
周军宣威將军慕舆盛驻足蟠羊山南麓岗地眺望了一阵,见贺兰部骑兵正面对阵魏军並不落下风,也就打消了派兵助战的打算。
贺兰染乾的战法还是典型的草原部落特点,採用分散包抄、多方游击的打法,全凭各部酋帅自由发挥。
这种作战方式灵活度较高,战事顺利时,能极大激发部落兵的战爭热情,大幅度提振全军土气。
缺点是组织性、纪律性较差,缺乏统一指挥,对上高组织度、训练有素的集团军队非常容易吃。
慕舆盛也是鲜卑族將领出身,自小接触的战爭都是採用这般形式。
以前他还不觉得有什么问题,可自从成为大周將领,参加过两次在长安举办的讲武集训后,他对战役战术的理解有了新高度。
如果让他来指挥,绝不会像贺兰染干一样,一开始就投入全部兵力,在山下南麓草甸上和叔孙建统率的魏军展开对攻。
(请记住????????????.??????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周军骑兵有轻重甲之分,轻甲骑兵擅长骑射抄掠,重甲骑兵配备一丈多长的马塑大枪,擅长正面衝击攻坚。
各军、幢、队、什指挥层层递进,最后决策大权匯集於主將一人。
武器装备的多样性和精良性,再加上集权指挥,让慕舆盛有更多可以发挥自己指挥才能的余地“曹璐!”慕舆盛低喝一声。
“將军?”
“分你五千步军,先攻西谷口,切断蟠羊山敌军连通牛川后路!若不能胜,军法从事!”
“末將得令!”曹璐抱拳大喝,满脸死志。
片刻后,几面牙旗率先开下南麓山冈,五千余周军步兵在曹璐率领下奔赴西谷口阵地,
慕舆盛站在高岗上眺望一阵,传令兵隨时往来坡下。
半个时辰后,传令兵来报,西谷口战事已经打响,曹璐亲率重甲步兵墙列推进,抢夺谷口阵位。
慕舆盛当机立断,留下五千兵驻守南麓山冈,亲率万余骑兵直奔北麓河谷。
北麓河谷是蟠羊山附近唯一稳定水源,占领这处要地便能迫使山上魏燕敌军主动出击。
很快,北麓河谷箭矢纷飞如雨,慕舆盛率领千余重鎧骑兵持塑衝击敌军阵地,双方骑兵在狭长河谷地內爆发惨烈血战.....
蟠羊山北峰高地上,燕军主帅,赵王慕容麟听到山下令兵传报,魏军主將叔孙建不敌贺兰染干,请求派兵救援时,气得破口大骂:“乙(叔孙建鲜卑名)枉称魏国驍將,竟然不懂得恃险而守的道理!
放弃已方有利阵位,主动下高地与敌纠缠,实在是愚蠢至极!”
慕容麟当著长孙肥和一眾魏国將领面,把叔孙建臭骂一通。
长孙肥等人脸色不太好看,却自知理亏无从辩驳。
长孙肥也不支持叔孙建放弃东南岗地,下山与贺兰部野战。
奈何贺兰染干遣人一通臭骂,直把叔孙建父母祖辈问候一通,激將之下叔孙建盛怒不已,主动下山野战,正中贺兰部圈套。
西谷口遭遇周军猛烈进攻,周军强弩著实厉害,配合重甲步兵形成盾阵,凭魏军骑兵根本冲不动。
北麓河谷同样难守,周军具装碾压式击碎魏燕骑兵,集团衝锋作战根本不是周军对手。
“周军野战厉害,步军在狭窄地形以重甲、大盾、战车作为掩护,步步为营根本难以撼动!
原本我军只能占据有利地势,与敌慢慢周旋消耗,现在可好,叔孙建不听我言,反倒落入贺兰部重重包围!
若是分兵去救,南麓山冈上的周军必定会趁机抄截后路....
慕容麟大骂了一通,越想越恼恨。
长孙肥硬著头皮拱手道:“末將等人率魏军前去救援,烦请赵王务必增援西谷口和北麓河谷!
慕容麟阴沉脸色不作表態。
慕容麟魔下將领慕舆嵩、悦寿相视无奈,他们也不想去救援叔孙建,可若是不救,叔孙建只怕难以衝破包围。
叔孙建是魏王拓跋亲信,更是叔孙部下一任首领酋帅的有力人选,如果放任其兵败身死,魏燕联盟只怕要出现裂痕。
在魏燕携手討伐周国的大背景下,联盟裂痕一旦出现,势必影响后续大计。
回到牛川,老父亲慕容垂一定会重重责备他。
慕容麟面沉如水,在心里大骂叔孙建索头虏贼一百遍。
“慕舆盛统步骑五千,即刻去救叔孙建!”慕容麟大喝。
慕舆嵩大声领命,在长孙肥等人簇拥下骑马奔出营地,
西谷口和北麓河谷的大战最终以周军全面获胜而告终,后续几日,慕容麟多次组织兵马反攻,
却始终未能突破周军利用战车、鹿角、土垒形成的防御线。
大周府兵步军展现出高度组织性,占据有利地势后构筑防御工事,凭藉强弓硬弩一次次打退魏燕联军反攻。
战七日后,魏燕联军伤亡惨重,加之西谷口被断,后勤补给难以输送,最终只得放弃蟠羊山大营。
负伤的叔孙建和慕容麟,率领万余败军走北麓陘道撤离返回牛川。
此一战,周军以近五千余伤亡的代价,俘斩两万余敌军,械仗、牛羊马匹十数万...:
蟠羊山形似臥羊,属於阴山东麓余脉山系,
相传,拓跋七世祖拓跋洁汾率领拓拔部南迁途中经过蟠羊山,曾在此短暂停留过几年。
期间,拓跋詰汾在山巔与一位天女相遇,交合之后天女消失不见。
第二年,拓跋詰汾再登上山巔,天女再度现身,把一个男婴交给他,告诉他这是拓拔部未来的大酋长,让他好好抚养长大。
这位男婴,就是拓拔部歷史上真正意义的第一位联盟首领、大单于,后世追封为神元皇帝的拓拔力微。
拓拔部的歷史总体分为两部分,真正有史料记载的“正史”便是从拓拔力微开始,再往上的部落古早时期称为传说时代。
所以蟠羊山对於拓拔部而言有非同一般的象徵意义,不仅是平城和牛川之间的一大放牧定居点,更是魏国拓跋氏的崛起象徵。
魏燕联军驻守蟠羊山的统帅是外朝大人叔孙建,长孙肥为佐副,
周军於白登山校阅三军后,为加强蟠羊山守卫,慕容垂同拓跋硅商量,紧急调派慕容麟领兵两万增援蟠羊山。
五月初九,蟠羊山大战正式打响。
先锋都督贺兰染乾亲率本部万人骑兵团,本欲从东南坡向驻守山上的魏军发起强攻,不想外朝大人叔孙建率魏军骑兵主动衝下山坡迎战。
贺兰染干见势主动后撤,將魏军引至山下空旷平坦的旷野里,双方骑兵採用传统的草原野战形式,在各部酋帅带领指挥下,或是引弓追逐骑射,或是高举马刀衝击格斗。
周军宣威將军慕舆盛驻足蟠羊山南麓岗地眺望了一阵,见贺兰部骑兵正面对阵魏军並不落下风,也就打消了派兵助战的打算。
贺兰染乾的战法还是典型的草原部落特点,採用分散包抄、多方游击的打法,全凭各部酋帅自由发挥。
这种作战方式灵活度较高,战事顺利时,能极大激发部落兵的战爭热情,大幅度提振全军土气。
缺点是组织性、纪律性较差,缺乏统一指挥,对上高组织度、训练有素的集团军队非常容易吃。
慕舆盛也是鲜卑族將领出身,自小接触的战爭都是採用这般形式。
以前他还不觉得有什么问题,可自从成为大周將领,参加过两次在长安举办的讲武集训后,他对战役战术的理解有了新高度。
如果让他来指挥,绝不会像贺兰染干一样,一开始就投入全部兵力,在山下南麓草甸上和叔孙建统率的魏军展开对攻。
(请记住????????????.??????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周军骑兵有轻重甲之分,轻甲骑兵擅长骑射抄掠,重甲骑兵配备一丈多长的马塑大枪,擅长正面衝击攻坚。
各军、幢、队、什指挥层层递进,最后决策大权匯集於主將一人。
武器装备的多样性和精良性,再加上集权指挥,让慕舆盛有更多可以发挥自己指挥才能的余地“曹璐!”慕舆盛低喝一声。
“將军?”
“分你五千步军,先攻西谷口,切断蟠羊山敌军连通牛川后路!若不能胜,军法从事!”
“末將得令!”曹璐抱拳大喝,满脸死志。
片刻后,几面牙旗率先开下南麓山冈,五千余周军步兵在曹璐率领下奔赴西谷口阵地,
慕舆盛站在高岗上眺望一阵,传令兵隨时往来坡下。
半个时辰后,传令兵来报,西谷口战事已经打响,曹璐亲率重甲步兵墙列推进,抢夺谷口阵位。
慕舆盛当机立断,留下五千兵驻守南麓山冈,亲率万余骑兵直奔北麓河谷。
北麓河谷是蟠羊山附近唯一稳定水源,占领这处要地便能迫使山上魏燕敌军主动出击。
很快,北麓河谷箭矢纷飞如雨,慕舆盛率领千余重鎧骑兵持塑衝击敌军阵地,双方骑兵在狭长河谷地內爆发惨烈血战.....
蟠羊山北峰高地上,燕军主帅,赵王慕容麟听到山下令兵传报,魏军主將叔孙建不敌贺兰染干,请求派兵救援时,气得破口大骂:“乙(叔孙建鲜卑名)枉称魏国驍將,竟然不懂得恃险而守的道理!
放弃已方有利阵位,主动下高地与敌纠缠,实在是愚蠢至极!”
慕容麟当著长孙肥和一眾魏国將领面,把叔孙建臭骂一通。
长孙肥等人脸色不太好看,却自知理亏无从辩驳。
长孙肥也不支持叔孙建放弃东南岗地,下山与贺兰部野战。
奈何贺兰染干遣人一通臭骂,直把叔孙建父母祖辈问候一通,激將之下叔孙建盛怒不已,主动下山野战,正中贺兰部圈套。
西谷口遭遇周军猛烈进攻,周军强弩著实厉害,配合重甲步兵形成盾阵,凭魏军骑兵根本冲不动。
北麓河谷同样难守,周军具装碾压式击碎魏燕骑兵,集团衝锋作战根本不是周军对手。
“周军野战厉害,步军在狭窄地形以重甲、大盾、战车作为掩护,步步为营根本难以撼动!
原本我军只能占据有利地势,与敌慢慢周旋消耗,现在可好,叔孙建不听我言,反倒落入贺兰部重重包围!
若是分兵去救,南麓山冈上的周军必定会趁机抄截后路....
慕容麟大骂了一通,越想越恼恨。
长孙肥硬著头皮拱手道:“末將等人率魏军前去救援,烦请赵王务必增援西谷口和北麓河谷!
慕容麟阴沉脸色不作表態。
慕容麟魔下將领慕舆嵩、悦寿相视无奈,他们也不想去救援叔孙建,可若是不救,叔孙建只怕难以衝破包围。
叔孙建是魏王拓跋亲信,更是叔孙部下一任首领酋帅的有力人选,如果放任其兵败身死,魏燕联盟只怕要出现裂痕。
在魏燕携手討伐周国的大背景下,联盟裂痕一旦出现,势必影响后续大计。
回到牛川,老父亲慕容垂一定会重重责备他。
慕容麟面沉如水,在心里大骂叔孙建索头虏贼一百遍。
“慕舆盛统步骑五千,即刻去救叔孙建!”慕容麟大喝。
慕舆嵩大声领命,在长孙肥等人簇拥下骑马奔出营地,
西谷口和北麓河谷的大战最终以周军全面获胜而告终,后续几日,慕容麟多次组织兵马反攻,
却始终未能突破周军利用战车、鹿角、土垒形成的防御线。
大周府兵步军展现出高度组织性,占据有利地势后构筑防御工事,凭藉强弓硬弩一次次打退魏燕联军反攻。
战七日后,魏燕联军伤亡惨重,加之西谷口被断,后勤补给难以输送,最终只得放弃蟠羊山大营。
负伤的叔孙建和慕容麟,率领万余败军走北麓陘道撤离返回牛川。
此一战,周军以近五千余伤亡的代价,俘斩两万余敌军,械仗、牛羊马匹十数万...: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224964/6403657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