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 参合陂的冷
推荐阅读:仙都、无武江湖、第五形态、影视从海豹突击队开始、我的公公叫康熙、仙人消失之后、拐个皇帝回现代、集群重炮轰杀修仙者、抗战之关山重重、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
第518章 参合陂的冷
十一月中,燕军行至参合陂西南岸的蛮汗山下。
代北的冬风凛冽如刀,裹挟雪絮沿著陡峭光禿的褐色山崖汹涌灌下。
漫长臃肿的队伍沿著峭壁下的窄道缓缓前行,绕过这片山脚,很快就是辽阔无垠的参合陂水域。
东岸草甸有魏国提前赶到的两三千守军,有数万头牛羊在此放牧,这些都是魏国为盟友准备好的补给。
只要走到参合陂东岸,六七万燕军將士和上万沿途收降的部民就能饱食一顿,裹著羊皮褥子缩在毡帐里美美睡一觉。
燕军將士们就是靠著这点念想,长途行军三百余里,顶风冒雪趟过泥沼,从善无城耗费半个月走到参合陂。
这片地域对於慕容鲜卑而言是陌生的,对於河北军士同样陌生。
即便是在前燕慕容早期,国力最为鼎盛之时,这片黄土高原跨向內蒙高原的高山草原通道,也从来不曾为慕容鲜卑踏足过。
占据燕军中六七成之多的鲜卑部民,还是第一次来到这片属於索头鲜卑的陌生领地。
饥寒困顿加上前途不明,燕军士气很是低落,私下里的埋怨声越来越多。
这也是促使慕容垂放弃善无北撤的原因之一。
牛川陷落,军需给养通道被断,再不做出改变的话,等待他的將会是绝望和覆灭。
参合陂会师魏军,不光承载了慕容垂绝地反击,夺回牛川重新在代北站稳脚跟的希望,更承载了数万燕军將士早日返乡的迫切愿景。
“啊嚏一”
慕容麟骑马走在队伍里,道路泥泞坑洼极多,战马走得深一脚、浅一脚。
不时有体力不支的马匹摔翻在地,溅起大片泥雪。
战马倒在地上,四蹄无力地伸展著,鼻孔里喷吐白气,口唇间满是浓浓白沫。
太久缺乏给养,秋日里也没有很好的条件蓄养马力,导致燕军在行军途中损失大量战马。
【记住全网最快小説站1?1???.???】
每当这时,就有心情沉痛的兵士默默拔出短刀,走到倒地的战马旁跪下,轻轻拍打著马脖颈,然后一刀扎下割断喉颈.....
过於瘦弱的马匹,成为了燕军行军途中的口粮。
慕容麟裹紧冬衣,甲具沉重冰冷,早就被他脱下扔在辐重大车上。
他周围只有数百亲卫穿著冬衣,其余多数普通军士,只能裹著破损的旗帜、从死人身上扒下的破衣烂衫,不时往掌心呵气,一边走一边用力脚,不让僵硬的脚掌彻底板结。
咔一声,几辆辐重大车的轮轴在过坎儿时断裂,倾覆的大车上滚落麻包,掉落时被岩石划破,未脱壳的粟米哗啦啦流淌出。
慕容麟气急败坏地跃下马衝过去,住几个押粮部酋一顿马鞭抽打叱骂。
燕车收粮不易,每一袋粮食都是救命粮。
就算慕容麟没这份觉悟,慕容垂也早早下过严令,胆敢毁坏粮食升斗者斩。
好一会,辐重车队才重新出发,可惜车轮不时深陷积雪,拉车的役畜和部民也是疲惫不堪,兵土们不得不连推带拽,行进速度很是缓慢。
数日后,一片湖畔浅滩和枯黄草甸出现在燕军道路前方。
恰好此时风雪停歇,天空难得放晴,久违的日光带来些许温暖,使得燕军將士们精神为之一振。
一支马队从东岸草甸驰来,慕容农派人上前询问,得知是左部大人来初真,奉魏王命率军驻守在参合陂东岸,专门等候燕军到来。
慕容垂召见来初真,略作寒暄后,请来初真作为嚮导,指引燕军前往东岸草甸驻扎地。
又过三日,燕军终於在参合陂东岸立下营地,慕容垂也终於住进了行营大帐。
饶是慕容垂一生征战无数,也从未遇到过像今年入冬以后这般复杂多变的天气环境。
从善无到参合陂东岸,三百余里的距离,让年迈的大燕皇帝几乎耗尽了精力。
“咳咳~”
汤沐后,慕容垂在宦寺扶下斜躺木榻,身上盖著厚厚裘褥仍旧觉得寒冷。
慕容农请来隨军医工,诊治后断定老皇帝有些发热。
慕容麟、慕容道成、慕容倭奴、高湖、支曇猛..:..一眾臣僚將领听闻老皇帝染病急忙赶来探望。
这不仅是表达臣子对陛下的关切,更是因为这个节骨眼上,慕容垂已经成了燕军上下的精神支柱。
如果不是他亲自领军,且一次次地向將士们保证,一定会带著他们平安返回中山,恐怕从善无到参合陂的三百里行军路途,足以让绝大多数人崩溃。
一路上的飢饿、风雪、严寒,每一日都有数十上百人冻毙於道旁,又或是陷入泥沼、
坠落陡崖.:::::
遥远的代北塞外之地,除了战爭和飢饿,还有太多可以要人命的险恶。
没有大燕皇帝慕容垂亲自领军,燕军不可能在经受武周川大败、牛川陷落之后,仍然能聚拢军心,维繫住一定士气。
只有慕容垂,有如此无上威望,
他率领燕军打了一辈子胜仗,所有人都相信在他的统领下,燕军所向披靡战无不胜。
数万燕军將士都把回家的希望和战胜周国的希望,放在下一次牛川大战上。
等到和魏军会师,等到魏王拓跋亲自送来军需给养,等到燕军在参合陂东岸休整几日,兵临牛川时,就能一鼓作气击破周军。
“.....將士们行军多日,疲不堪,且我军在此地也驻扎不了几日,就不必劳师动眾新建营寨,简单扎营,做好饮水和粮食的贮藏,多派游骑侦巡便好..:..”
慕容垂躺在木榻上,精神略有不济,却还是放心不下大军,唤来慕容麟、慕容农当面瞩託。
“陛下,西边参合口能直插我军身后,乃是平城通往盛乐的要道隘口,且从武周城出发,经参合口抵达参合陂只需七日,是否需要派遣一军前往守备?”僧人支曇猛提醒道。
坐在一旁的高湖心中一紧,目光有些闪烁,鬢角不自觉地渗出汗渍。
参合口,正是他在蜡丸密报里,看重向周主梁广提出的进兵路线..:::
慕容麟很是不满地瞪了眼支曇猛,“法师未免多虑了。参合口乃是商道,两侧高崖路窄,不適合大军行路。
此番我军从善无北上,不也放弃参合口改走河谷大道?
虽说路程绕远了些,可胜在道路宽散好走。
何况参合口在蛮汗山以南,就算周军出兵,也应该是走紫河谷地,又怎么会绕远路跑去参合口?”
支曇猛合掌嘆道:“大军行进在外,小心无大错~”
慕容农犹豫了下,这一次他也赞同慕容麟的看法,认为周军不太可能绕行参合口。
参合陂这么一大片水域,周军怎会知道魏燕联军选择在哪里会师?
何况前些天整个代北笼罩在疾风骤雪之下,天气冷得厉害,根本不適合大军出动。
周军没有选择在燕军离开善无城之初发动袭击,过了这么多日,又怎么会突然杀到?
燕军选择在风雪之日行路,就是要藉助天气变化掩蔽行踪。
周军只是派出几支游骑小队侦察,在风雪下和燕军斥候纠缠几日后悉数撤走。
这恰恰说明,皇帝陛下选择在风雪湍急之际北撤的决定再正確不过。
慕容垂咳嗽两声,扶著额头思索片刻,他也不认为放任参合口不管,会对燕军有什么影响。
“..:..罢了,派一部兵马在参合口和东岸营地之间巡视,若有异象及时来报!”
慕容垂说话声显得低沉无力。
“陛下放心,臣来安排!”慕容麟恭敬领命。
他警了眼支曇猛,小声骂咧几句,责怪这傢伙多嘴,给自己平添麻烦。
“另外,趁著水面尚未冰冻,派兵士多多捕鱼,多贮存一些粮食....
慕容垂又叮嘱了一番,军中事无巨细,老皇帝都要亲自过问才放心。
“高卿...”
“臣在~”高湖急忙近身揖礼。
慕容垂低声道:“多催促来初真,让他派人儘快告知拓跋,朕和燕军已抵达参合陂东岸,请魏军火速前来会师,共同討伐牛川..:.”
高湖道:“陛下放心,臣待会就赶到魏军帐中见来初真!”
慕容垂这才放心地合拢眼皮,满脸睏倦地准备好好睡一觉。
一眾臣僚將领放轻脚步退出大帐。
“高君莫不是身子虚?怎么满脑门汗?”慕容麟还不忘取笑高湖。
“呵呵~赵王说笑了~”高湖寻了个藉口,告辞后匆匆赶往魏军驻地。
慕容麟嘲笑了几句,又对慕容农等人说道:“陛下从未踏足过参合陂,不知此地特殊。
参合陂这水有盐滷之效,往年极少结冰,寒冬时节也可以划船捕鱼..:::
慕容农瞪他眼:“陛下吩咐,老老实实照做就是了!”
慕容麟撇撇嘴,“你倒是个老实人~”
一眾王公大將各自离去,爬冰臥雪走了半个月,早就身心俱疲,好不容易风雪止息,
又抵达魏燕联军会师之地,可不得抓紧时间好好歇息几日。
等到魏军赶到,没两日又得再度启程奔赴牛川。
一场事关代北战事胜负的大战,还在前方等著他们。
慕容麟唤来慕舆嵩,“你安排人手赶往参合口,每日一报不得耽误!”
慕舆嵩笑道:“留在大营左右无事,不如末將亲自前往?”
他压低声道:“听闻这天气参合口一带有狐狼出没,末將带人游猎几日,也好给大王打打牙祭!”
慕容麟笑骂道:“就知道你三日不行猎手痒难耐!去吧,若是碰上白狐,可不要弄伤其皮毛,孤王带回去討高姬欢心!”
“哈哈~大王放心!”慕舆嵩拍著胸脯保证。
高姬是高句丽王高谈德进献给大燕皇帝慕容垂的宗女之一,慕容垂把高句丽女分给诸子,赵王慕容麟也分得一个,深得他的宠爱。
两人跨上马有说有笑地跑远了。
支曇猛独自佇立在水边,望著薄冰漂浮的湖面长嘆口气。
不知为何,他心里方分沉重。
他想不通为什么,因此希望佛能给他些指引...
参合口,地处晋蒙交界,呈现两山夹一河的典型隘口地形。
赵武灵王曾在此北逐匈奴,设立雁门郡。
到了明代,这里还有个更为人所知的名称,杀胡口。
就在燕军绕行蛮汗山前往参合陂东岸的同时,参合口东侧塘子山上,左驍卫將军悉罗多、左武卫將军向靖率领的两万轻骑正在牵马爬山道行军。
崎嶇陡峭的山路覆盖厚厚积雪,行进艰难不说,且湿滑泥泞非常容易脚滑。
周军將士脚下裹缠草绳、粗麻,连马蹄子也包裹上。
即便如此,下山路上还是有数十人坠落高崖。
“快!快!”
悉罗多爬上路旁一块凸出的岩石,挥舞魔旗大声喝令著,催促军士们加紧行军。
他一张嘴,雪絮呼呼往嘴里灌,呛得咳嗽连连。
摘下铁胃,他头顶直冒白气,汗水很快凝结成冰霜糊在脸上。
“攀过这座山,下到陘道就可以穿越参合口全速行进!
几万燕贼此刻就睡在参合陂东岸,等著我大周將士前去抹脖子!
去晚了,別说首级,连耳朵都抢不到一只!”
悉罗多的大嗓门在风雪呼吼下发挥出作用,军士们哈哈大笑起来,精神也得到些许振奋。
全军上下的目標都很一致,以轻骑突袭的极致速度赶到参合陂东岸,趁燕军不备发动致命一击!
將士们不知道皇帝陛下为燕贼们布下怎样的天罗地网,他们只知道,至少十万兵马参与此次围剿。
参合陂,將会是燕贼们的理骨场。
若是去晚了,他们这把尖刀將会失去奇袭之效,全军受罚不说,还会和接下来的大战大胜毫无干係。
所有军士都铆著一股劲,他们只用了不到三日时间就从武周城赶到参合陂附近,近三百里路的急行军,说不辛苦是假的。
可再多的辛苦,只要有军功作为回报,那都是值得的。
傍晚时,周军轻骑部队终於翻越塘子山,穿过参合口最难走的一段路,向著参合陂西南岸进发。
在全速行军之前,悉罗多和向靖率领军队驻扎在一片山坳背风处,距离陂池只有一里地。
周军將士们在此用些乾粮,烧火烘乾戎衣,检查战马军械,为接下来隨时可能爆发的大战做准备。
向靖命人用刁斗熬煮隨军携带的胡椒,再放一些姜块,熬煮热汤供军士们饮用。
这汤喝下后全身冒热发汗,可以帮助军士们驱赶浑身寒意。
篝火边,悉罗多大口喝著热汤,向靖听完斥候稟报,快步走了过来,
“斥候打探到,参合陂水域边缘冰层厚实,我想若是天气还是这般寒冷,只怕用不了几日,大半陂池都会冰封!”
向靖目光涌动著兴奋,“如果我军沿陂池冰面行军,抵达东岸马头山只需半日时间!
北悉罗多犹豫了下,“你的意思,暂且驻扎下来,等陂池冰面再冻结实些?”
“不错!”
向靖重重点头,“不过也不能耽误太久,至多停留两日,若是天气变化反覆,我们就得启程穿行石门峡谷通道。
可石门峡谷必定有燕军留守,一旦我军逼近,极有可能惊动东岸燕军主力!”
悉罗多仰头看看昏暗天色,喃喃道:“希望崔浩这小子没有观错天象,今年將会是极寒冬日.
希望菩萨保佑大周,来一场大暴雪彻底冰封参合陂.....
向靖打趣道:“悉罗將军何时改信释教了?”
悉罗多咧嘴:“这次若能顺利击溃燕军,回到长安我就往慈恩寺捐纳一百匹帛!”
向靖笑道:“以悉罗將军的身份,区区一百匹是不是少了些?一千匹还差不多~”
悉罗多笑骂:“一千匹?老子还不如买一百个凉州女奴当作比丘尼养在身边!”
向靖麵皮颤颤,急忙念叨:“罪过罪过~不敬之言非出我之口~”
悉罗多哈哈大笑,裹上羊皮褥子往草窠子里一躺,很快就鼾声如雷...:
翌日天亮,风雪突然变小了许多,甚至天空有放晴跡象。
向靖和悉罗多望著天色暗暗焦急起来,如果风雪就此打住,他们只能放弃穿行参合陂冰面的计划。
向靖劝说悉罗多再多等半日。
不想当日下午,天气陡变,彤云密布的天穹下风雪愈发汹涌。
参合陂水域边缘地带冰封冻死,且每日冰面都有扩大跡象。
往后几日,天气时晴时雪,唯一不变的是严寒。
三日后,养足精神的两万周军轻骑,人马蹄足裹上粗布草绳,沿参合陂冰面径直赶往东岸马头山.::.:
十一月中,燕军行至参合陂西南岸的蛮汗山下。
代北的冬风凛冽如刀,裹挟雪絮沿著陡峭光禿的褐色山崖汹涌灌下。
漫长臃肿的队伍沿著峭壁下的窄道缓缓前行,绕过这片山脚,很快就是辽阔无垠的参合陂水域。
东岸草甸有魏国提前赶到的两三千守军,有数万头牛羊在此放牧,这些都是魏国为盟友准备好的补给。
只要走到参合陂东岸,六七万燕军將士和上万沿途收降的部民就能饱食一顿,裹著羊皮褥子缩在毡帐里美美睡一觉。
燕军將士们就是靠著这点念想,长途行军三百余里,顶风冒雪趟过泥沼,从善无城耗费半个月走到参合陂。
这片地域对於慕容鲜卑而言是陌生的,对於河北军士同样陌生。
即便是在前燕慕容早期,国力最为鼎盛之时,这片黄土高原跨向內蒙高原的高山草原通道,也从来不曾为慕容鲜卑踏足过。
占据燕军中六七成之多的鲜卑部民,还是第一次来到这片属於索头鲜卑的陌生领地。
饥寒困顿加上前途不明,燕军士气很是低落,私下里的埋怨声越来越多。
这也是促使慕容垂放弃善无北撤的原因之一。
牛川陷落,军需给养通道被断,再不做出改变的话,等待他的將会是绝望和覆灭。
参合陂会师魏军,不光承载了慕容垂绝地反击,夺回牛川重新在代北站稳脚跟的希望,更承载了数万燕军將士早日返乡的迫切愿景。
“啊嚏一”
慕容麟骑马走在队伍里,道路泥泞坑洼极多,战马走得深一脚、浅一脚。
不时有体力不支的马匹摔翻在地,溅起大片泥雪。
战马倒在地上,四蹄无力地伸展著,鼻孔里喷吐白气,口唇间满是浓浓白沫。
太久缺乏给养,秋日里也没有很好的条件蓄养马力,导致燕军在行军途中损失大量战马。
【记住全网最快小説站1?1???.???】
每当这时,就有心情沉痛的兵士默默拔出短刀,走到倒地的战马旁跪下,轻轻拍打著马脖颈,然后一刀扎下割断喉颈.....
过於瘦弱的马匹,成为了燕军行军途中的口粮。
慕容麟裹紧冬衣,甲具沉重冰冷,早就被他脱下扔在辐重大车上。
他周围只有数百亲卫穿著冬衣,其余多数普通军士,只能裹著破损的旗帜、从死人身上扒下的破衣烂衫,不时往掌心呵气,一边走一边用力脚,不让僵硬的脚掌彻底板结。
咔一声,几辆辐重大车的轮轴在过坎儿时断裂,倾覆的大车上滚落麻包,掉落时被岩石划破,未脱壳的粟米哗啦啦流淌出。
慕容麟气急败坏地跃下马衝过去,住几个押粮部酋一顿马鞭抽打叱骂。
燕车收粮不易,每一袋粮食都是救命粮。
就算慕容麟没这份觉悟,慕容垂也早早下过严令,胆敢毁坏粮食升斗者斩。
好一会,辐重车队才重新出发,可惜车轮不时深陷积雪,拉车的役畜和部民也是疲惫不堪,兵土们不得不连推带拽,行进速度很是缓慢。
数日后,一片湖畔浅滩和枯黄草甸出现在燕军道路前方。
恰好此时风雪停歇,天空难得放晴,久违的日光带来些许温暖,使得燕军將士们精神为之一振。
一支马队从东岸草甸驰来,慕容农派人上前询问,得知是左部大人来初真,奉魏王命率军驻守在参合陂东岸,专门等候燕军到来。
慕容垂召见来初真,略作寒暄后,请来初真作为嚮导,指引燕军前往东岸草甸驻扎地。
又过三日,燕军终於在参合陂东岸立下营地,慕容垂也终於住进了行营大帐。
饶是慕容垂一生征战无数,也从未遇到过像今年入冬以后这般复杂多变的天气环境。
从善无到参合陂东岸,三百余里的距离,让年迈的大燕皇帝几乎耗尽了精力。
“咳咳~”
汤沐后,慕容垂在宦寺扶下斜躺木榻,身上盖著厚厚裘褥仍旧觉得寒冷。
慕容农请来隨军医工,诊治后断定老皇帝有些发热。
慕容麟、慕容道成、慕容倭奴、高湖、支曇猛..:..一眾臣僚將领听闻老皇帝染病急忙赶来探望。
这不仅是表达臣子对陛下的关切,更是因为这个节骨眼上,慕容垂已经成了燕军上下的精神支柱。
如果不是他亲自领军,且一次次地向將士们保证,一定会带著他们平安返回中山,恐怕从善无到参合陂的三百里行军路途,足以让绝大多数人崩溃。
一路上的飢饿、风雪、严寒,每一日都有数十上百人冻毙於道旁,又或是陷入泥沼、
坠落陡崖.:::::
遥远的代北塞外之地,除了战爭和飢饿,还有太多可以要人命的险恶。
没有大燕皇帝慕容垂亲自领军,燕军不可能在经受武周川大败、牛川陷落之后,仍然能聚拢军心,维繫住一定士气。
只有慕容垂,有如此无上威望,
他率领燕军打了一辈子胜仗,所有人都相信在他的统领下,燕军所向披靡战无不胜。
数万燕军將士都把回家的希望和战胜周国的希望,放在下一次牛川大战上。
等到和魏军会师,等到魏王拓跋亲自送来军需给养,等到燕军在参合陂东岸休整几日,兵临牛川时,就能一鼓作气击破周军。
“.....將士们行军多日,疲不堪,且我军在此地也驻扎不了几日,就不必劳师动眾新建营寨,简单扎营,做好饮水和粮食的贮藏,多派游骑侦巡便好..:..”
慕容垂躺在木榻上,精神略有不济,却还是放心不下大军,唤来慕容麟、慕容农当面瞩託。
“陛下,西边参合口能直插我军身后,乃是平城通往盛乐的要道隘口,且从武周城出发,经参合口抵达参合陂只需七日,是否需要派遣一军前往守备?”僧人支曇猛提醒道。
坐在一旁的高湖心中一紧,目光有些闪烁,鬢角不自觉地渗出汗渍。
参合口,正是他在蜡丸密报里,看重向周主梁广提出的进兵路线..:::
慕容麟很是不满地瞪了眼支曇猛,“法师未免多虑了。参合口乃是商道,两侧高崖路窄,不適合大军行路。
此番我军从善无北上,不也放弃参合口改走河谷大道?
虽说路程绕远了些,可胜在道路宽散好走。
何况参合口在蛮汗山以南,就算周军出兵,也应该是走紫河谷地,又怎么会绕远路跑去参合口?”
支曇猛合掌嘆道:“大军行进在外,小心无大错~”
慕容农犹豫了下,这一次他也赞同慕容麟的看法,认为周军不太可能绕行参合口。
参合陂这么一大片水域,周军怎会知道魏燕联军选择在哪里会师?
何况前些天整个代北笼罩在疾风骤雪之下,天气冷得厉害,根本不適合大军出动。
周军没有选择在燕军离开善无城之初发动袭击,过了这么多日,又怎么会突然杀到?
燕军选择在风雪之日行路,就是要藉助天气变化掩蔽行踪。
周军只是派出几支游骑小队侦察,在风雪下和燕军斥候纠缠几日后悉数撤走。
这恰恰说明,皇帝陛下选择在风雪湍急之际北撤的决定再正確不过。
慕容垂咳嗽两声,扶著额头思索片刻,他也不认为放任参合口不管,会对燕军有什么影响。
“..:..罢了,派一部兵马在参合口和东岸营地之间巡视,若有异象及时来报!”
慕容垂说话声显得低沉无力。
“陛下放心,臣来安排!”慕容麟恭敬领命。
他警了眼支曇猛,小声骂咧几句,责怪这傢伙多嘴,给自己平添麻烦。
“另外,趁著水面尚未冰冻,派兵士多多捕鱼,多贮存一些粮食....
慕容垂又叮嘱了一番,军中事无巨细,老皇帝都要亲自过问才放心。
“高卿...”
“臣在~”高湖急忙近身揖礼。
慕容垂低声道:“多催促来初真,让他派人儘快告知拓跋,朕和燕军已抵达参合陂东岸,请魏军火速前来会师,共同討伐牛川..:.”
高湖道:“陛下放心,臣待会就赶到魏军帐中见来初真!”
慕容垂这才放心地合拢眼皮,满脸睏倦地准备好好睡一觉。
一眾臣僚將领放轻脚步退出大帐。
“高君莫不是身子虚?怎么满脑门汗?”慕容麟还不忘取笑高湖。
“呵呵~赵王说笑了~”高湖寻了个藉口,告辞后匆匆赶往魏军驻地。
慕容麟嘲笑了几句,又对慕容农等人说道:“陛下从未踏足过参合陂,不知此地特殊。
参合陂这水有盐滷之效,往年极少结冰,寒冬时节也可以划船捕鱼..:::
慕容农瞪他眼:“陛下吩咐,老老实实照做就是了!”
慕容麟撇撇嘴,“你倒是个老实人~”
一眾王公大將各自离去,爬冰臥雪走了半个月,早就身心俱疲,好不容易风雪止息,
又抵达魏燕联军会师之地,可不得抓紧时间好好歇息几日。
等到魏军赶到,没两日又得再度启程奔赴牛川。
一场事关代北战事胜负的大战,还在前方等著他们。
慕容麟唤来慕舆嵩,“你安排人手赶往参合口,每日一报不得耽误!”
慕舆嵩笑道:“留在大营左右无事,不如末將亲自前往?”
他压低声道:“听闻这天气参合口一带有狐狼出没,末將带人游猎几日,也好给大王打打牙祭!”
慕容麟笑骂道:“就知道你三日不行猎手痒难耐!去吧,若是碰上白狐,可不要弄伤其皮毛,孤王带回去討高姬欢心!”
“哈哈~大王放心!”慕舆嵩拍著胸脯保证。
高姬是高句丽王高谈德进献给大燕皇帝慕容垂的宗女之一,慕容垂把高句丽女分给诸子,赵王慕容麟也分得一个,深得他的宠爱。
两人跨上马有说有笑地跑远了。
支曇猛独自佇立在水边,望著薄冰漂浮的湖面长嘆口气。
不知为何,他心里方分沉重。
他想不通为什么,因此希望佛能给他些指引...
参合口,地处晋蒙交界,呈现两山夹一河的典型隘口地形。
赵武灵王曾在此北逐匈奴,设立雁门郡。
到了明代,这里还有个更为人所知的名称,杀胡口。
就在燕军绕行蛮汗山前往参合陂东岸的同时,参合口东侧塘子山上,左驍卫將军悉罗多、左武卫將军向靖率领的两万轻骑正在牵马爬山道行军。
崎嶇陡峭的山路覆盖厚厚积雪,行进艰难不说,且湿滑泥泞非常容易脚滑。
周军將士脚下裹缠草绳、粗麻,连马蹄子也包裹上。
即便如此,下山路上还是有数十人坠落高崖。
“快!快!”
悉罗多爬上路旁一块凸出的岩石,挥舞魔旗大声喝令著,催促军士们加紧行军。
他一张嘴,雪絮呼呼往嘴里灌,呛得咳嗽连连。
摘下铁胃,他头顶直冒白气,汗水很快凝结成冰霜糊在脸上。
“攀过这座山,下到陘道就可以穿越参合口全速行进!
几万燕贼此刻就睡在参合陂东岸,等著我大周將士前去抹脖子!
去晚了,別说首级,连耳朵都抢不到一只!”
悉罗多的大嗓门在风雪呼吼下发挥出作用,军士们哈哈大笑起来,精神也得到些许振奋。
全军上下的目標都很一致,以轻骑突袭的极致速度赶到参合陂东岸,趁燕军不备发动致命一击!
將士们不知道皇帝陛下为燕贼们布下怎样的天罗地网,他们只知道,至少十万兵马参与此次围剿。
参合陂,將会是燕贼们的理骨场。
若是去晚了,他们这把尖刀將会失去奇袭之效,全军受罚不说,还会和接下来的大战大胜毫无干係。
所有军士都铆著一股劲,他们只用了不到三日时间就从武周城赶到参合陂附近,近三百里路的急行军,说不辛苦是假的。
可再多的辛苦,只要有军功作为回报,那都是值得的。
傍晚时,周军轻骑部队终於翻越塘子山,穿过参合口最难走的一段路,向著参合陂西南岸进发。
在全速行军之前,悉罗多和向靖率领军队驻扎在一片山坳背风处,距离陂池只有一里地。
周军將士们在此用些乾粮,烧火烘乾戎衣,检查战马军械,为接下来隨时可能爆发的大战做准备。
向靖命人用刁斗熬煮隨军携带的胡椒,再放一些姜块,熬煮热汤供军士们饮用。
这汤喝下后全身冒热发汗,可以帮助军士们驱赶浑身寒意。
篝火边,悉罗多大口喝著热汤,向靖听完斥候稟报,快步走了过来,
“斥候打探到,参合陂水域边缘冰层厚实,我想若是天气还是这般寒冷,只怕用不了几日,大半陂池都会冰封!”
向靖目光涌动著兴奋,“如果我军沿陂池冰面行军,抵达东岸马头山只需半日时间!
北悉罗多犹豫了下,“你的意思,暂且驻扎下来,等陂池冰面再冻结实些?”
“不错!”
向靖重重点头,“不过也不能耽误太久,至多停留两日,若是天气变化反覆,我们就得启程穿行石门峡谷通道。
可石门峡谷必定有燕军留守,一旦我军逼近,极有可能惊动东岸燕军主力!”
悉罗多仰头看看昏暗天色,喃喃道:“希望崔浩这小子没有观错天象,今年將会是极寒冬日.
希望菩萨保佑大周,来一场大暴雪彻底冰封参合陂.....
向靖打趣道:“悉罗將军何时改信释教了?”
悉罗多咧嘴:“这次若能顺利击溃燕军,回到长安我就往慈恩寺捐纳一百匹帛!”
向靖笑道:“以悉罗將军的身份,区区一百匹是不是少了些?一千匹还差不多~”
悉罗多笑骂:“一千匹?老子还不如买一百个凉州女奴当作比丘尼养在身边!”
向靖麵皮颤颤,急忙念叨:“罪过罪过~不敬之言非出我之口~”
悉罗多哈哈大笑,裹上羊皮褥子往草窠子里一躺,很快就鼾声如雷...:
翌日天亮,风雪突然变小了许多,甚至天空有放晴跡象。
向靖和悉罗多望著天色暗暗焦急起来,如果风雪就此打住,他们只能放弃穿行参合陂冰面的计划。
向靖劝说悉罗多再多等半日。
不想当日下午,天气陡变,彤云密布的天穹下风雪愈发汹涌。
参合陂水域边缘地带冰封冻死,且每日冰面都有扩大跡象。
往后几日,天气时晴时雪,唯一不变的是严寒。
三日后,养足精神的两万周军轻骑,人马蹄足裹上粗布草绳,沿参合陂冰面径直赶往东岸马头山.::.: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224964/6403658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