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章 晋室輓歌
推荐阅读:仙都、无武江湖、第五形态、影视从海豹突击队开始、我的公公叫康熙、仙人消失之后、拐个皇帝回现代、集群重炮轰杀修仙者、抗战之关山重重、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
第527章 晋室輓歌
大周天授六年,晋太元二十年,正月伊始,建康宫內发生了一桩震惊天下的大事。
晋帝司马曜,遭宠妃张贵人指使宫人於睡梦中捂死,
许是此事太过匪夷所思,又或是极大损伤天家顏面,总之执掌国事的会稽王司马道子得知后,
第一时间下令封锁消息,並且把失心疯的张贵人就地圈禁,对外谎称天子暴毙。
建康士民其实对司马曜之死心里都有数,私下里没少作为谈资。
只是司马道子对此事严防死守,抓捕了不少传扬者处以极刑。
镊於酷吏镇压,建康士民对此三其口,只敢回到家中与亲友私下笑谈。
司马道子拥立年仅十一岁的皇太子司马德宗即位,改元隆安。
正月十六,上元节过后头一日,司马德宗升太极殿,正式以大晋皇帝身份举行首场大朝会。
一早,建康宫內外列虎责郎三千,御道两侧皆是持戟荷甲的禁军卫士,还有羽林郎巡哨於云龙门至太极殿。
司马道子服絳纱袍、三梁冠,佩剑执圭立於大殿丹之侧。
他的身后侍立一名英武少年,正是会稽王世子,年仅十三岁的司马元显。
新帝司马德宗乘坐玉至太极殿前庭,礼官唱赞下,司马道子率领群臣下拜叩首。
两名黄门侍郎伺候司马德宗走下玉,登石阶入殿。
司马德宗身穿十二章袞服,戴通天冠佩十二白玉珠,在两名黄门侍郎扶下登上阶台。
他突然看见跪倒在群臣首位的司马道子、司马元显父子,不顾黄门侍郎阻拦,甩开二人快步走上前。
“叔父,五兄,你们这是作甚?为何跪拜不起?”
司马德宗想要弯腰换扶司马道子父子二人,略显憨痴的脸上带著急切。
司马道子赶紧眼神示意两名黄门侍郎摁住新帝,万不可让他在大庭广眾之下失掉礼数。
司马德宗挣扎了下,没能挣脱开,很是生气地看著左右两名侍从官:“你们为何抓著我不鬆手?”
两位黄门侍郎大汗,低著头啸不敢答话。
跪在司马道子身后的司马元显轻哼一声:“白痴~”
司马道子也没想到,这位憨侄子会突然搞这么一出,又是恼火又是狠厉地向礼讚官瞪眼。
礼讚官会意,急忙高声呼喊:“眾卿平身~天子詔令会稽王同趋入朝~”
司马道子顺势起身,正要揖礼,司马德宗又走到司马元显身边,一脸关切地道:“五兄,如今正是寒冬,天冷得厉害,你衣著单薄,难道不冷吗?”
司马元显下意识嘲笑道:“你个不辨寒暑的傻子.....”
“咳咳~”
司马道子急咳几声,严厉地瞪了眼司马元显,这让才他没有把话说完,强忍不耐烦地揖礼道:“臣不冷,多谢陛下过问~”
司马德宗原本一脸委屈,见司马元显语气缓和,脸上又露出憨笑。
他正要说什么,司马道子上前一步抓住他的手腕,不容抗拒地淡淡道:“陛下,吉时已到,该上朝了!”
说罢,他拽住司马德宗的手腕自顾自地往大殿走去。
司马德宗似乎有些畏惧这位强势叔父,缩缩脖子一句话不敢多说,亦步亦趋地乖乖跟在后。
尚书令陆纳、尚书右僕射王珣、中书侍郎褚爽等臣僚看在眼里,暗自嘆气摇头。
尚书左僕射王国宝、御史大夫王绪等会稽王党大臣,则是一副趾高气昂、志得意满之態。
大殿上,謁者唱班,群臣次第入列,各自手持板站在班列队伍里,山呼叩首后,大晋第十四位皇帝司马德宗,正式开启了他的天子生涯。
大朝会第一件事,自然是为先帝议定庙號、諡號。
最终,在司马道子的拍板下,三十五岁遭宠妃和宫人联手弒杀的先帝司马曜,得到一个烈宗的庙號,定諡为孝武皇帝,梓宫送入隆平陵安葬。
接下来便是一系列升赏詔敕的颁行,也是新帝即位后,建康朝廷的权力进行新一轮洗牌。
会稽王司马道子以皇叔之尊,继续行使辅政大权,录尚书事总百。
王国宝、王绪两兄弟不出意外地获得重用,一个执掌尚书省,一个担任御史大夫掌握监察百官之权。
一系列封赏普升名录里,最受人瞩目的无疑是会稽王世子司马元显,以虚岁十五之龄拜为侍中、授征虏將军之號。
司马元显虽无具体执掌,可群臣心里清楚,从今往后,司马元显说的话,就代表其父司马道子。
大普朝政,毫无悬念地落入父子手中。
王国宝抖抖公服,手持板从班列里走出,
会稽王掌权,朝廷大局已定,是时候让他筹谋许久的“改革”提上檯面。
“启奏陛下,如今强周在邻,对我江左虎视耽耽。
朝廷应该儘早编练军队,打造一支能征惯战之军,好为將来的北朝局势变化做准备!”
天子司马德宗高坐御位,百无聊赖地打看哈欠。
一名宦寺近身低语几句,司马德宗才转头看向司马道子:“会稽王是何意见?”
司马道子趁机说道:“梁周在北方几成一统之势,曾经雄踞关东的东燕国,也在慕容垂病逝后四分五裂。
如今,慕容宝、慕容麟、慕容德叔侄兄弟三人各自占据州县,关东六成土地尽入周土,冀州大都督李方坐镇鄴城,传闻已编练十余万所谓『府兵』,正厉兵马隨时准备进取淮北!”
司马道子看了眼王珣、陆纳等人,又道:“臣以为,朝廷在江北设置太多方镇,应该收缴一部分兵权归朝廷所有,裁汰诸如南徐州、京口、荆州等地都督之职。
这些地方皆是朝廷命脉所在,岂能长久掌握在地方守臣手中?
长此以往,各镇兵將只知方伯,而不知有朝廷,迟早成尾大不掉之势.....
2
司马道子一脸痛心疾首,仿佛长江沿岸方伯军镇的存在,已经成为大晋社稷的一颗毒瘤。
群臣面面相,听王国宝和会稽王这一唱一和,是打算对南徐州刺史、都督青充诸州军事的王恭,以及荆州刺史殷仲堪动手?
先帝新丧,幼主冲龄即位,本该是朝廷和各地方伯携手稳定局势之时,会稽王竟想在这个时候收缴北府兵和荆州兵权?
司马德宗一脸痴证,完全不明白殿上群臣议论些什么。
方才传话的宦寺再度上前低语儿句。
司马德宗才说道:“会稽王所言甚是,就依会稽王所请,此事由皇叔全权做主!”
“多谢陛下!”
司马道子面上划过一丝喜色,和王国宝相视一眼,二人俱是一笑。
如今司马道子以皇叔之尊辅政,建康朝廷之內再无敌手。
唯一能制衡他的,就是各地方伯都督。
其中,又以南徐州刺史王恭、荆州刺史殷仲堪威胁最大。
只要拿掉这二人,长江中下游兵权尽在掌握,虽无皇帝之名,可大普江山便真正为他所有。
司马道子看了眼御位上高坐的司马德宗,傻侄儿一脸傻乎乎地看著他笑。
司马道子也还以亲和微笑。
傻侄儿啊,你也別怪叔父我欺负你。
这大晋朝的天下,可不能葬送在你一个傻子手里.....
大周天授六年,晋太元二十年,正月伊始,建康宫內发生了一桩震惊天下的大事。
晋帝司马曜,遭宠妃张贵人指使宫人於睡梦中捂死,
许是此事太过匪夷所思,又或是极大损伤天家顏面,总之执掌国事的会稽王司马道子得知后,
第一时间下令封锁消息,並且把失心疯的张贵人就地圈禁,对外谎称天子暴毙。
建康士民其实对司马曜之死心里都有数,私下里没少作为谈资。
只是司马道子对此事严防死守,抓捕了不少传扬者处以极刑。
镊於酷吏镇压,建康士民对此三其口,只敢回到家中与亲友私下笑谈。
司马道子拥立年仅十一岁的皇太子司马德宗即位,改元隆安。
正月十六,上元节过后头一日,司马德宗升太极殿,正式以大晋皇帝身份举行首场大朝会。
一早,建康宫內外列虎责郎三千,御道两侧皆是持戟荷甲的禁军卫士,还有羽林郎巡哨於云龙门至太极殿。
司马道子服絳纱袍、三梁冠,佩剑执圭立於大殿丹之侧。
他的身后侍立一名英武少年,正是会稽王世子,年仅十三岁的司马元显。
新帝司马德宗乘坐玉至太极殿前庭,礼官唱赞下,司马道子率领群臣下拜叩首。
两名黄门侍郎伺候司马德宗走下玉,登石阶入殿。
司马德宗身穿十二章袞服,戴通天冠佩十二白玉珠,在两名黄门侍郎扶下登上阶台。
他突然看见跪倒在群臣首位的司马道子、司马元显父子,不顾黄门侍郎阻拦,甩开二人快步走上前。
“叔父,五兄,你们这是作甚?为何跪拜不起?”
司马德宗想要弯腰换扶司马道子父子二人,略显憨痴的脸上带著急切。
司马道子赶紧眼神示意两名黄门侍郎摁住新帝,万不可让他在大庭广眾之下失掉礼数。
司马德宗挣扎了下,没能挣脱开,很是生气地看著左右两名侍从官:“你们为何抓著我不鬆手?”
两位黄门侍郎大汗,低著头啸不敢答话。
跪在司马道子身后的司马元显轻哼一声:“白痴~”
司马道子也没想到,这位憨侄子会突然搞这么一出,又是恼火又是狠厉地向礼讚官瞪眼。
礼讚官会意,急忙高声呼喊:“眾卿平身~天子詔令会稽王同趋入朝~”
司马道子顺势起身,正要揖礼,司马德宗又走到司马元显身边,一脸关切地道:“五兄,如今正是寒冬,天冷得厉害,你衣著单薄,难道不冷吗?”
司马元显下意识嘲笑道:“你个不辨寒暑的傻子.....”
“咳咳~”
司马道子急咳几声,严厉地瞪了眼司马元显,这让才他没有把话说完,强忍不耐烦地揖礼道:“臣不冷,多谢陛下过问~”
司马德宗原本一脸委屈,见司马元显语气缓和,脸上又露出憨笑。
他正要说什么,司马道子上前一步抓住他的手腕,不容抗拒地淡淡道:“陛下,吉时已到,该上朝了!”
说罢,他拽住司马德宗的手腕自顾自地往大殿走去。
司马德宗似乎有些畏惧这位强势叔父,缩缩脖子一句话不敢多说,亦步亦趋地乖乖跟在后。
尚书令陆纳、尚书右僕射王珣、中书侍郎褚爽等臣僚看在眼里,暗自嘆气摇头。
尚书左僕射王国宝、御史大夫王绪等会稽王党大臣,则是一副趾高气昂、志得意满之態。
大殿上,謁者唱班,群臣次第入列,各自手持板站在班列队伍里,山呼叩首后,大晋第十四位皇帝司马德宗,正式开启了他的天子生涯。
大朝会第一件事,自然是为先帝议定庙號、諡號。
最终,在司马道子的拍板下,三十五岁遭宠妃和宫人联手弒杀的先帝司马曜,得到一个烈宗的庙號,定諡为孝武皇帝,梓宫送入隆平陵安葬。
接下来便是一系列升赏詔敕的颁行,也是新帝即位后,建康朝廷的权力进行新一轮洗牌。
会稽王司马道子以皇叔之尊,继续行使辅政大权,录尚书事总百。
王国宝、王绪两兄弟不出意外地获得重用,一个执掌尚书省,一个担任御史大夫掌握监察百官之权。
一系列封赏普升名录里,最受人瞩目的无疑是会稽王世子司马元显,以虚岁十五之龄拜为侍中、授征虏將军之號。
司马元显虽无具体执掌,可群臣心里清楚,从今往后,司马元显说的话,就代表其父司马道子。
大普朝政,毫无悬念地落入父子手中。
王国宝抖抖公服,手持板从班列里走出,
会稽王掌权,朝廷大局已定,是时候让他筹谋许久的“改革”提上檯面。
“启奏陛下,如今强周在邻,对我江左虎视耽耽。
朝廷应该儘早编练军队,打造一支能征惯战之军,好为將来的北朝局势变化做准备!”
天子司马德宗高坐御位,百无聊赖地打看哈欠。
一名宦寺近身低语几句,司马德宗才转头看向司马道子:“会稽王是何意见?”
司马道子趁机说道:“梁周在北方几成一统之势,曾经雄踞关东的东燕国,也在慕容垂病逝后四分五裂。
如今,慕容宝、慕容麟、慕容德叔侄兄弟三人各自占据州县,关东六成土地尽入周土,冀州大都督李方坐镇鄴城,传闻已编练十余万所谓『府兵』,正厉兵马隨时准备进取淮北!”
司马道子看了眼王珣、陆纳等人,又道:“臣以为,朝廷在江北设置太多方镇,应该收缴一部分兵权归朝廷所有,裁汰诸如南徐州、京口、荆州等地都督之职。
这些地方皆是朝廷命脉所在,岂能长久掌握在地方守臣手中?
长此以往,各镇兵將只知方伯,而不知有朝廷,迟早成尾大不掉之势.....
2
司马道子一脸痛心疾首,仿佛长江沿岸方伯军镇的存在,已经成为大晋社稷的一颗毒瘤。
群臣面面相,听王国宝和会稽王这一唱一和,是打算对南徐州刺史、都督青充诸州军事的王恭,以及荆州刺史殷仲堪动手?
先帝新丧,幼主冲龄即位,本该是朝廷和各地方伯携手稳定局势之时,会稽王竟想在这个时候收缴北府兵和荆州兵权?
司马德宗一脸痴证,完全不明白殿上群臣议论些什么。
方才传话的宦寺再度上前低语儿句。
司马德宗才说道:“会稽王所言甚是,就依会稽王所请,此事由皇叔全权做主!”
“多谢陛下!”
司马道子面上划过一丝喜色,和王国宝相视一眼,二人俱是一笑。
如今司马道子以皇叔之尊辅政,建康朝廷之內再无敌手。
唯一能制衡他的,就是各地方伯都督。
其中,又以南徐州刺史王恭、荆州刺史殷仲堪威胁最大。
只要拿掉这二人,长江中下游兵权尽在掌握,虽无皇帝之名,可大普江山便真正为他所有。
司马道子看了眼御位上高坐的司马德宗,傻侄儿一脸傻乎乎地看著他笑。
司马道子也还以亲和微笑。
傻侄儿啊,你也別怪叔父我欺负你。
这大晋朝的天下,可不能葬送在你一个傻子手里.....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224964/6403660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