耽美书吧 > 玄幻小说 > 争雄十六国 > 第533章 二刘反目

第533章 二刘反目

推荐阅读:仙都无武江湖第五形态影视从海豹突击队开始我的公公叫康熙仙人消失之后拐个皇帝回现代集群重炮轰杀修仙者抗战之关山重重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

    第533章 二刘反目
    京口大营內的绿柳一如去年青翠,可营中气氛却截然不同。
    自刘牢之接替王恭出任南徐州刺史,都督青、充二州军事,成为北府兵统帅,坐镇京口的方伯军阀以来,营中士气竟是一日不如一日。
    起因是自打刘牢之上任,东海、晋陵、广陵、琅琊等郡的士族豪强便削减了供应京口大营的粮帛酒肉,以至兵士们后勤保障难以维繫,时间一长自然怨声载道。
    刘牢之战功多,威望高,可他显然不是治兵治民之才,成为一镇统帅不光要有威望,更要为磨下將士们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刘牢之上任前或许没有想到,带兵和养兵可不一样,之前他只需要考虑战场上的事,现在他要通盘考虑。
    刘牢之意识到,弄死了王恭,並不足以让他顺利接手北府兵。
    掌握京口大营的关键不在於南徐州刺史之位,而在於谁能联络江东士族,说服他们心甘情愿维持对北府兵的军需供应。
    北府兵士卒大多来源於北方流民,可军需保障却是江东士族一手操办。
    之前的北府统帅,不论是谢石、谢安又或是王恭,都是高姓门阀出身,本身就在江东士族里拥有巨大威望和號召力。
    短暂上任的譙王司马恬,背后也有司马道子支持,有司马道子做靠山,朝廷和江东士族也会尽心尽力输送军需。
    刘牢之虽然祖上阔绰过,可他的门第毕竟寒微,在江东士族眼中,他就是个依靠军功上位的寒门武人。
    刘牢之背叛王恭,將其擒获执送建康,更是触怒了一眾与王恭关係紧密的吴地士族群体。
    更微妙的是,司马道子、司马元显父子对刘牢之的態度也很暖味,对他上奏诉苦的章疏视而不见,对江东土族集团削减供应北府兵的军需也不闻不问。
    如此一来,刘牢之日子更难过。
    他终於明白,北府统帅这个烫屁股的位子,並不是谁都能做。
    王恭能凭藉此位置与建康朝廷对抗,甚至一度兵逼朝廷迫使王国宝奔逃大周,靠的不仅是先帝司马曜的支持,还有其本身太原王氏的门第背书。
    他刘牢之一介寒素武人,靠著背叛王恭获此高位,不服他的人明里暗里一大堆。
    单单是维係数万大军的日常用度开支,就是一件足以让他精疲力竭的难事。
    近日来,京口大营里的气氛突然紧张起来,
    月前发生的一营兵士哗乱之事尚未平息,又传出一件令整个大营不安的小道消息:使君刘牢之有投降梁周之意!
    傍晚时,孙无终、刘轨、兰谦之、诸葛侃一眾北府將领聚集在平虏將军刘裕帐內。
    “刘龙骤欲降梁周?此事断不可行!”扬威將军孙无终愤愤不平地喝道。
    作为北府兵中资格较老的將领,孙无终也算跟隨刘牢之多年。
    刘牢之背叛王恭,孙无终权衡之后选择支持。
    可如今刘牢之有意降周,孙无终无法接受“若降周,吾等被发左社矣!”刘轨忧心地长嘆一声。
    不过一眾將领对此倒是反应平淡,梁周立国多年,汉胡分治之法早已废黜,江北地界隨处可见周军游骑出没,那些个周军將士,除了衣甲旗帜和他们这些“南人”也没什么不同。
    也有一些胡人样貌明显的兵士,张嘴一口流利的关中口音。
    这些跡象都表明,如今大江对岸的周军,和此前的氏秦军队、慕容鲜卑军队都截然不同。
    被发左社不光在周军里见不到,就连徐州、彭城这些“敌占区”也极少看见。
    那些“沦丧”的土地之上,生活的依然是同一批百姓。
    只是如今,他们编上了大周民籍户簿,成为了“周人”。
    更添“分田”口號传遍大江南北,受此吸引渡江北归的百姓多不胜数。
    故而如今在江东,被发左社的宣传口號已经不足以让庶民百姓恐惧周军。
    诸葛侃沉声道:“刘龙骤误入歧途太深,若是执意降周,只怕我等难以劝服....
    高衡、兰谦之、刘轨等將领俱是沉默不语。
    刘裕把眾人神情收入眼底,轻咳一声道:“诸位资歷皆在我之上,按理说此等大事不应由我发起。
    可正如诸葛將军所言,刘龙骤自从转投会稽王魔下,上任刺史高位以来,便犹如魔证般不听人劝。
    刘龙骤眼中只有自己的身家利益,全无北府军眾將士。
    他叛王恭投会稽王,我等顾念大局生死追隨。
    如今,他若是为了一已私利而叛晋室,我等只能秉持大义与其划清界限!”
    刘裕地站起身,“诸位!我愿带头去见刘龙骤,晓以利害,爭取说服他放弃不该有的念头。
    若是他固执己见,执意要做背主贰臣,我等只能与他分道扬!”
    孙无终拍打案几:“正该如此!不论如何,我寧死不降周!”
    “德舆愿牵头行此事再好不过,军中將士多称讚德舆有刘龙骤年轻时的风范,我们这些老兄长可都比不上你啊”刘轨笑道。
    刘裕谦词了几句,当即与眾將定下明早联袂去见刘牢之。
    又商谈了一会,眾將起身离去。
    营帐內只剩刘裕和刘穆之。
    “刘龙骤若降周,必將大失人心,北府眾將这一次必定和他离心离德!”
    刘穆之看著刘裕,目光中升起难以言喻的兴奋:“倘若刘龙驤踏出这一步,那么北府军將不会再有他容身之处!
    北府军需要新的领袖,德舆,你的机会终於等到了!”
    刘裕摇摇头道:“论军功人望我比不上刘龙骤父子,北府眾將恐怕不会服气~”
    刘穆之道:“如今北府军函需获得江东士人支持,维持粮帛军械供应,这件事如果能由德舆解决,你在军中的威望將会大幅提升!
    之后,你需要获得朝廷认可,那么投效会稽王父子便是唯一选择!
    走完这两步,德舆至少可以拉拢到一半的人心,之后再观局势变化而定!”
    刘裕苦笑道:“那些个掌握土地人口的江东高姓大族,连刘龙骤的帐都不买,又怎会搭理我这个无名小辈?”
    刘穆之授须沉吟著,“驃骑参军王弘目下正在广陵,若是能爭取到他的支持,不管是联络士族还是朝廷,都有一条便捷途径可走.....”
    刘裕道:“王弘乃王瑜之子,称王恭为伯父,恨我北府眾將跟隨刘龙骤临阵倒戈,又岂会答应与我等共谋大事?”
    刘穆之正要说话,刘道规骑马赶来,一跃下马兴冲冲跑来:“大兄、刘先生!方才我打听到一桩要命之事!”
    刘裕急忙示意他声,拉著他快步走入营帐,“说吧,何事?”
    刘道规压低声道:“高雅之奉刘龙骤之命,正在秘密调遣兵马船只,似乎有袭取广陵的意图!
    刘裕二人面面相,刘穆之忙问:“何处得来的消息?”
    刘道规笑道:“高雅之魔下部將钱琦玩蒲输了我三匹帛,半年多还不上,今早我上门討要,
    他说漏嘴之下被我获悉。
    钱琦说,等攻下广陵得了赏赐再连本带利还给我.....”
    听完刘道规的话,刘穆之猛地拳掌相击:“刘龙骤袭击广陵,只怕是想献广陵投降梁周,以此作为普身之资!
    广陵乃江北重镇,朝廷布置四万余大军严密布防,周军两月来多次尝试进攻未果....
    若是突然遭刘龙驤反戈一击,只怕城池不保.....
    我们不如將计就计,以广陵诱刘龙骤上鉤,一举將其歼灭之!”
    经刘穆之提醒,刘裕这才反应过来:“广陵太守张法顺乃会稽王父子心腹,必定不会阴结刘龙骤降周。
    如果我们助张法顺守住广陵,就能藉此机会进入会稽王父子视野..:::
    刘裕呼吸都急促起来,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他就能按照刘穆之设计的两步走计划,踏出取代刘牢之成为北府统帅的第一步。
    刘穆之拱手道:“此诚天眷德舆,如此良机万不可错过!”
    刘裕紧拳头,神情满是坚定,还充斥著丝丝凶狠。
    刘牢之踩著王恭上位,如今轮到他踩著刘牢之上位。
    所不同的是,刘牢之背叛王恭失掉了整个江东士族的人心,而他背叛刘牢之,则会贏得朝廷和江东士族集团的支持.....
    深夜,刺史府內,刘牢之和刘敬宣只穿內衫对案而坐。
    ¥
    .....徐州都督向靖回信,若为父献上广陵城,他將亲自引我前往汝阴勤见周主...
    我父子能否入周立足,就全看这一次了.....
    刘牢之饮著酒,目光一片清明。
    刘敬宣把弄著酒盏沉默不语“万寿不赞成为父降周?”刘牢之声音低沉。
    刘敬宣嘆口气,“阿父此前叛王恭,孩儿自是赞同。
    王恭轻慢我父子,久在其帐下必定会被架空乃至取代。
    弃王恭而转投会稽王父子,也是不得已之举。
    如今阿父欲降周,孩儿以为是否应该慎重考量再做决定?”
    刘牢之看著他,“万寿认为,你我父子如今的处境,与此前在王恭魔下时有何不同?
    司马道子、司马元显父子满心期望著京口大营乱起来,好让他们重新选派北府军统帅,
    江东士族仍旧看不起我父子,就因为门第差別,我父子就只能一辈子替他们卖命?”
    地一声,刘牢之把手中酒盏狼狼摔在地上,“那徐州都督向靖,不过是个渔民出身,就因为周主跟隨符坚南征时与之结识,便有了今日高位。
    我父子也算將门之后,只因为南渡后门第不振,这才屈居人下受制於人。
    为父降周也是要为寒门武人爭一口气,等到周军渡江南下之日,就是这些尸位素餐的门阀士人之末日!”
    刘敬宣脸色一阵变幻,嘆了口气道:“孩儿明白阿父用心,愿追隨阿父了此心愿!
    只是,孩儿担心阿父会因为降而復叛落下骂名.....
    刘牢之摆摆手:“名声於我如浮云!王国宝在建康名声臭如蛇鼠,献襄阳入周后不照样获得周主重用?
    桓玄兵败江陵,正是因为王国宝多方联络说降桓石康。
    为父名声再臭,臭得过他王国宝?”
    刘敬宣苦笑了下,“既如此,阿父早些歇息,孩儿告退~”
    刘敬宣走后,刘牢之赤脚胸走到庭院下,仰头望著夜空明月,那如水月华洒满院中。
    他便这样独自在院中徘徊了一夜.....
    翌日,以刘裕为首的北府眾將登门造访,刘牢之早早出府视察军务,只留下刘敬宣应付诸將。
    面对诸將詰问,刘敬宣据理力爭,最终双方不欢而散。
    五月初七,刘牢之以高雅之为先锋,亲自率军秘密袭取广陵,却被刘裕、兰谦之等人暗中联合广陵太守张法顺困於城中。
    赶来接应的刘敬宣遭到孙无终、刘轨夹击,仅以身免逃往沛县而去。
    数日后传来消息,刘牢之深陷广陵城,死战不降最终为刘裕所杀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224964/6403661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