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授职(下)
推荐阅读:空恋(骨科兄妹)、雕栏玉彻应犹在、为主而活,岂不应当?、【全职高手】成为黄少天的猫后、沼泽病(姐弟骨)、少爷家的小女仆(兄妹骨1v1 强制爱)、攻略那个病娇反派(1v1 H)、寇王(1vN)、青符(父女 古言)、黑玻璃、
第57章 授职(下)
这异象不只引得上界千真万圣关注,更惊动了一尊正在北隋京师大兴善寺下榻的活佛罗汉。
大兴善寺,大隋国寺,其大兴之名,为杨坚所赐,有大兴国运之意。
这尊活佛罗汉轻颂佛號,以慧眼观望北隋龙气,有杀破狼星力加持的龙气,
几若腾沸一般。龙气间,更有凶煞沉浮,兵戈交织之声四起。
“跃马东南射天狼,北国再出英雄,善哉,善哉,”身穿粗布麻衣的阁那崛多,在见到杀破狼三星与北隋龙气的异象后,佛心有感已知前因。
“师弟,有此异兆,天下格局將变矣!”
一旁的那连提黎耶舍,面露愁苦,轻声道。
那连提黎耶舍的修为,较比阁那崛多要逊色一些。所以在阁那崛多以慧眼,
烛照北隋龙气后,作为师兄的那连提黎耶舍,才察觉到异样。
这二人皆是从北天竺远渡而来的僧人,只是那连提黎耶舍年长,阁那崛多年纪较轻,故而阁那崛多称那连提黎耶舍为师兄,
他们二位佛法精深,与另一位南天竺来的僧人达摩笈多,一併被中土佛家称为三大士。
阁那崛多道:“师兄,此乃天数,天下变革,上界降下星命,或许天下一统之期,不远了!”
那连提黎耶舍微微嘆息:“变革,是英雄用武之时,却是黎民百姓之苦难。
希望天下一统后,佛心天子能与民休息,让世人重拾太平祥和。”
阁那崛多双手合十,赞道:“师兄慈悲,”
“师傅,帝师曇延大师在外求见,”
就在师兄弟谈话间,有沙弥来报。听是帝师曇延大师,阁那崛多和那连提黎耶舍相视而笑。
阁那崛多道:“这个时候,帝师曇延也该来了。”
那连提黎耶舍道:“曇延身为出家人,却被称为帝师,与北国气运干係甚重,北国天子气生变,他如何能坐得住呢?”
阁那崛多道:“他这是想拉上你我,一起帮他保扶中土的轮转圣王啊!”
在佛家的理念中,转轮圣王是拥有七宝,以正法治天下的理想帝王形象。
杨坚尊敬三宝,广建寺院,大兴佛法,这在很多中土僧人看来,这就是他们的转轮圣王。
就连被西魏权相宇文泰钦敬有加的曇延大师,都走出隱修的山林,成为了北隋杨坚的帝师。
阁那崛多对禪房外的沙弥道:“请曇延大师进来,”
沙弥应声后,快步走出禪房。
那连提黎耶舍见阁那崛多神態悠然,问道:“那,你又该如何答覆曇延大师呢?”
“你能在这大兴善寺安稳译经,不受打扰,確实是欠了曇延好大的人情,不能不还。”
阁那崛多笑道:“且看,曇延大师如何说吧,”
帝师曇延可不是简单人物,他与净影慧远、天台智、嘉祥吉藏並称中土四大圣僧,是中土佛家的领袖,地位崇高。
阁那崛多纵然佛法广大,也不能慢帝师曇延。
何况,正如那连提黎耶舍所说,阁那崛多確实也欠著这位帝师好大的人情。
当时阁那崛多见北周宇文邕毁佛,自感宏愿成空,所以他西归北天竺,最后在甘州北部,被当时的突厥佗钵大可汗留住。佗钵大可汗篤信佛法,崇敬三宝,
將阁那崛多奉为导师。
如此阁那崛多在突一呆就是十数载,后来佗钵大可汗病逝,突厥各部为爭夺大可汗之位分裂为东西突,阁那崛多正烦恼如何脱身而去时。
是帝师曇延携童真、洪义、通幽、觉朗、道逊、玄琬、法常等弟子上奏天子杨坚,遣使突厥请阁那崛多东来,至大兴善寺下榻译经,助阁那崛多在突厥脱身。
所以,那连提黎耶舍才说阁那崛多欠了帝师曇延好大的人情,这人情確实是大。
不多时,沙弥引领著曇延大师步入禪房。
帝师曇延一袭素色僧袍,衣袂飘飘,面容清瘤却难掩眼中的慈和。
他双手合十,向阁那崛多和那连提黎耶舍行礼:“二位大师,许久不见。”
阁那崛多与那连提黎耶舍还礼:“曇延大师,”
帝师曇延道:“以两位大师的修为,应知贫僧是为何而来,贫僧请二位大师助我中土佛宗一臂之力,完成转轮圣王的伟业。”
那连提黎耶舍转头,看阁那崛多如何回復曇延。虽然阁那崛多称那连提黎耶舍为师兄,但两人中做主,拿主意的还是阁那崛多。
“世尊曾言,南瞻部洲,贪淫乐祸,多杀多爭,正所谓口舌凶场,是非恶海。”
阁那崛多低声道:“我因此发慈悲心,渡汪洋大海,自西牛贺洲佛土,入南瞻部洲,希望能以佛法感化眾生,使南瞻部洲之人不杀不爭。”
“只是在这南瞻部洲,我屡屡碰壁,虽有慈悲,却只能看著宇文邕毁佛谤佛,看著崇佛信佛的佗钵大可汗死后,诸子刀兵相见,而无能为力。”
“曇延大师,你的轮转圣王,能让南瞻部洲的眾生脱离是非恶海吗?”
帝师曇延沉思了片刻,道:“贫僧也不知道,轮转圣王能否让中土眾生不杀不爭。不过,想来也是不可能的,中土之人,爭为本性。”
“贫僧只盼著天子心怀苍生,早日结束这长久的战乱纷爭。彼时方民归心,
教化普及,南瞻部洲的眾生或许能远离是非恶海。”
“善哉,善哉,”
阁那崛多嘆道:“大师之境界,贫僧钦佩!”
帝师曇延道:“终一生渡世人,与终一世渡一人,在贫僧看来都是一样的,
二者没有分別。”
“贫僧不像阁那崛多大师一般,有著渡世人出苦海的宏愿,贫僧只希望世人知教化,就心满意足了。”
到了阁那崛多与帝师曇延这般的罗汉境地,彼此真心假意,一听就知,一看就明,所以阁那崛多在曇延说出,终一生渡世人与终一世渡一人时,才会有振聋发职之感。
因为这真的帝师曇延的感悟,阁那崛多才觉得钦佩。
“大师来此,是想向贫僧求教突厥之事吧,贫僧曾旅居突厥十三载,对突厥的一些神通者有些接触,大师若问,贫僧知无不言。
1
突之中,也是有神通者存在的。
突蕨最鼎盛时,弯弓数十万,別处於代、阴,南向以临周、齐,二国莫之能抗,爭请盟好。
北周是既与和亲,岁给增絮锦彩十万段,突厥在京师者,又待以优礼。衣锦食肉者,常以千数。北齐也惧怕突厥侵略,倾府藏以给之。
正是因为这些神通者,才给了突窥伺中原的底气。
这异象不只引得上界千真万圣关注,更惊动了一尊正在北隋京师大兴善寺下榻的活佛罗汉。
大兴善寺,大隋国寺,其大兴之名,为杨坚所赐,有大兴国运之意。
这尊活佛罗汉轻颂佛號,以慧眼观望北隋龙气,有杀破狼星力加持的龙气,
几若腾沸一般。龙气间,更有凶煞沉浮,兵戈交织之声四起。
“跃马东南射天狼,北国再出英雄,善哉,善哉,”身穿粗布麻衣的阁那崛多,在见到杀破狼三星与北隋龙气的异象后,佛心有感已知前因。
“师弟,有此异兆,天下格局將变矣!”
一旁的那连提黎耶舍,面露愁苦,轻声道。
那连提黎耶舍的修为,较比阁那崛多要逊色一些。所以在阁那崛多以慧眼,
烛照北隋龙气后,作为师兄的那连提黎耶舍,才察觉到异样。
这二人皆是从北天竺远渡而来的僧人,只是那连提黎耶舍年长,阁那崛多年纪较轻,故而阁那崛多称那连提黎耶舍为师兄,
他们二位佛法精深,与另一位南天竺来的僧人达摩笈多,一併被中土佛家称为三大士。
阁那崛多道:“师兄,此乃天数,天下变革,上界降下星命,或许天下一统之期,不远了!”
那连提黎耶舍微微嘆息:“变革,是英雄用武之时,却是黎民百姓之苦难。
希望天下一统后,佛心天子能与民休息,让世人重拾太平祥和。”
阁那崛多双手合十,赞道:“师兄慈悲,”
“师傅,帝师曇延大师在外求见,”
就在师兄弟谈话间,有沙弥来报。听是帝师曇延大师,阁那崛多和那连提黎耶舍相视而笑。
阁那崛多道:“这个时候,帝师曇延也该来了。”
那连提黎耶舍道:“曇延身为出家人,却被称为帝师,与北国气运干係甚重,北国天子气生变,他如何能坐得住呢?”
阁那崛多道:“他这是想拉上你我,一起帮他保扶中土的轮转圣王啊!”
在佛家的理念中,转轮圣王是拥有七宝,以正法治天下的理想帝王形象。
杨坚尊敬三宝,广建寺院,大兴佛法,这在很多中土僧人看来,这就是他们的转轮圣王。
就连被西魏权相宇文泰钦敬有加的曇延大师,都走出隱修的山林,成为了北隋杨坚的帝师。
阁那崛多对禪房外的沙弥道:“请曇延大师进来,”
沙弥应声后,快步走出禪房。
那连提黎耶舍见阁那崛多神態悠然,问道:“那,你又该如何答覆曇延大师呢?”
“你能在这大兴善寺安稳译经,不受打扰,確实是欠了曇延好大的人情,不能不还。”
阁那崛多笑道:“且看,曇延大师如何说吧,”
帝师曇延可不是简单人物,他与净影慧远、天台智、嘉祥吉藏並称中土四大圣僧,是中土佛家的领袖,地位崇高。
阁那崛多纵然佛法广大,也不能慢帝师曇延。
何况,正如那连提黎耶舍所说,阁那崛多確实也欠著这位帝师好大的人情。
当时阁那崛多见北周宇文邕毁佛,自感宏愿成空,所以他西归北天竺,最后在甘州北部,被当时的突厥佗钵大可汗留住。佗钵大可汗篤信佛法,崇敬三宝,
將阁那崛多奉为导师。
如此阁那崛多在突一呆就是十数载,后来佗钵大可汗病逝,突厥各部为爭夺大可汗之位分裂为东西突,阁那崛多正烦恼如何脱身而去时。
是帝师曇延携童真、洪义、通幽、觉朗、道逊、玄琬、法常等弟子上奏天子杨坚,遣使突厥请阁那崛多东来,至大兴善寺下榻译经,助阁那崛多在突厥脱身。
所以,那连提黎耶舍才说阁那崛多欠了帝师曇延好大的人情,这人情確实是大。
不多时,沙弥引领著曇延大师步入禪房。
帝师曇延一袭素色僧袍,衣袂飘飘,面容清瘤却难掩眼中的慈和。
他双手合十,向阁那崛多和那连提黎耶舍行礼:“二位大师,许久不见。”
阁那崛多与那连提黎耶舍还礼:“曇延大师,”
帝师曇延道:“以两位大师的修为,应知贫僧是为何而来,贫僧请二位大师助我中土佛宗一臂之力,完成转轮圣王的伟业。”
那连提黎耶舍转头,看阁那崛多如何回復曇延。虽然阁那崛多称那连提黎耶舍为师兄,但两人中做主,拿主意的还是阁那崛多。
“世尊曾言,南瞻部洲,贪淫乐祸,多杀多爭,正所谓口舌凶场,是非恶海。”
阁那崛多低声道:“我因此发慈悲心,渡汪洋大海,自西牛贺洲佛土,入南瞻部洲,希望能以佛法感化眾生,使南瞻部洲之人不杀不爭。”
“只是在这南瞻部洲,我屡屡碰壁,虽有慈悲,却只能看著宇文邕毁佛谤佛,看著崇佛信佛的佗钵大可汗死后,诸子刀兵相见,而无能为力。”
“曇延大师,你的轮转圣王,能让南瞻部洲的眾生脱离是非恶海吗?”
帝师曇延沉思了片刻,道:“贫僧也不知道,轮转圣王能否让中土眾生不杀不爭。不过,想来也是不可能的,中土之人,爭为本性。”
“贫僧只盼著天子心怀苍生,早日结束这长久的战乱纷爭。彼时方民归心,
教化普及,南瞻部洲的眾生或许能远离是非恶海。”
“善哉,善哉,”
阁那崛多嘆道:“大师之境界,贫僧钦佩!”
帝师曇延道:“终一生渡世人,与终一世渡一人,在贫僧看来都是一样的,
二者没有分別。”
“贫僧不像阁那崛多大师一般,有著渡世人出苦海的宏愿,贫僧只希望世人知教化,就心满意足了。”
到了阁那崛多与帝师曇延这般的罗汉境地,彼此真心假意,一听就知,一看就明,所以阁那崛多在曇延说出,终一生渡世人与终一世渡一人时,才会有振聋发职之感。
因为这真的帝师曇延的感悟,阁那崛多才觉得钦佩。
“大师来此,是想向贫僧求教突厥之事吧,贫僧曾旅居突厥十三载,对突厥的一些神通者有些接触,大师若问,贫僧知无不言。
1
突之中,也是有神通者存在的。
突蕨最鼎盛时,弯弓数十万,別处於代、阴,南向以临周、齐,二国莫之能抗,爭请盟好。
北周是既与和亲,岁给增絮锦彩十万段,突厥在京师者,又待以优礼。衣锦食肉者,常以千数。北齐也惧怕突厥侵略,倾府藏以给之。
正是因为这些神通者,才给了突窥伺中原的底气。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224971/6399908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