耽美书吧 > 都市小说 > 大耳贼刘备 > 第254章 谁祸乱天下?

第254章 谁祸乱天下?

推荐阅读:仙都无武江湖第五形态影视从海豹突击队开始我的公公叫康熙仙人消失之后拐个皇帝回现代集群重炮轰杀修仙者抗战之关山重重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

    第254章 谁祸乱天下?
    午时,德阳殿。
    德阳殿是北宫的前殿,是大朝会和举行重大礼仪活动的场所,位于南北两宫之间,在雒阳的中轴线上。
    这是大汉规格最高,面积最大的正殿,能容纳上万人,基台(陛)高达三丈,皆以文石作坛。
    台下引了洛水围绕整个大殿,殿外广场种有无数奇木异草,环境优雅,与后世那些光秃秃的砖石广场完全不一样。
    这天是七月十九,很寻常的日子,不是朝会日。
    大汉虽然不兴加班,但围观老板遗嘱是喜闻乐见的事儿,得到黄门署通告后,京中官员们基本都来到了德阳殿外。
    有些心细的官员来此后,看到殿前禁卫已经换成了一群玄甲兵士,又悄悄退走离开了。
    但大多数官员还是等在了殿前广场,闹哄哄的议论着。
    按理说,天子驾崩,雒阳应该广鸣丧钟,但南北两宫门阙的钟楼全都没动静。
    因为现在还没发丧。
    刘备让黄门署先给百官明发遗诏,等遗诏有了定论,自己‘奉诏靖难’以及‘托孤重臣’的身份得了认证之后,再正式发丧。
    毕竟先要尽可能的先把自己这边的人搞得多一点,不能一来就搞粗暴对立,要不然站自己这边的怕是没几个。
    也就是说,刘宏在百官眼中将仍然处于重病将死状态,名义上还没死……或者说没死透。
    这也是一种心理考量。
    对于百官而言,若是知道皇帝已经驾崩,那就很难认可皇帝死后才掏出来的遗诏。但若是皇帝‘还没死’,那这事的难度就会低得多。
    皇帝‘没死’的时候发的遗诏,那肯定比死了以后发的遗诏要管用得多。
    这其实是遗嘱有没有经过公证的区别。
    先让朝堂这个公证处认定遗嘱有效,才能避免其它亲戚跳出来争家产。
    若是往常,朝会到了午时,基本上也快要下班了。
    但今日情况特殊,朝会到现在都还没开始。
    因为董太后一直到午时才醒。
    持诏昭告百官之人必须得是董太后。
    刘宏的母亲持遗诏入殿才有最高合法性,赵忠或蹇硕这样的太监拿着遗诏可没有说服力。
    但董太后看了刘备新搞出来的遗诏,多少有点不乐意。
    董太后当然要让刘协登位,在这件事上她和刘备利益相同,她与何皇后之间矛盾已经无解,若是刘辩继位,董太后肯定死得很惨。
    可是,若要让刘备得掌重权,她心里不舒服……或者说是没安全感。
    董太后在偏殿捧着那份遗诏,却一直没挪动步子。
    “太后还在犹豫什么?是不想让董侯继位吗?”
    刘备当然看得出来太后在纠结什么,出言催促道。
    “刘将军,你打算披甲入朝吗?百官恐视你为劫持皇子之贼……”
    太后低声问道。
    刘备现在仍然穿着血糊糊的盔甲,身后还站着装备齐全的牵招和赵云。
    披甲入朝当然不合适,太后这说得倒也没错。
    但刘备是领军入宫的,又一直在宫里处理事务,真没地方换衣服。
    “怎么?宫里难道还有我能穿的衣服?”
    刘备的口气变得冷漠了许多:“还是别耍这种心眼了吧,分不清轻重缓急吗?若是我不在场,你以为就凭你自己,能让百官承认陛下遗诏?”
    赵忠低头喟叹,扶着太后的胳臂向殿中走去。
    太后转头看了看四周,所有的黄门都低着头,没人动弹。
    刘备和牵招一左一右,各持手戟,像护卫般走在了太后身侧。
    赵云留在偏殿护着刘协。
    “入朝……”
    午时两刻,德阳殿大门终于打开,黄门在殿前唱入,朝鼓响起。
    百官不再议论,鱼贯入殿。
    ……
    “朕以眇身承洪业,托万方于兆民,兢兢业业,夙夜忧勤,惧不克其负,以坠先祖明德。”
    “今遘疾弥留,恐不复起。天命有终,人之大期,虽圣贤不能免,况朕薄德乎?”
    “皇子协仁孝温恭,天资聪睿,当宜嗣大统,以奉宗庙之祀,抚临亿兆之民。”
    “左中郎将刘备忠勤体国,持诏辅政,靖安国难,匡扶社稷。”
    “内外文武,宜各尽乃职,勤修本业,无负朕命。”
    “丧礼务从俭约,毋妨民事。”
    “此诏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
    太后在殿内展着诏书,赵忠宣读着遗诏内容。
    朝堂百官人人震惊,但都守规矩,听诏令时没人出声,毕竟黄门署之前通知他们的时候就已经明示过有遗诏。
    但当刘备出来接诏的时候,朝堂上‘嗡’的一下闹腾开了。
    “长幼有序,陛下长子尚在,为何扶立幼子?辅政靖国,竟以区区左中郎将?”
    崔烈最先发难:“此诏不合法度,当封还!”
    崔烈之前因病免职,但并没有离京,眼下病愈,仍复为廷尉。
    他倒是没说什么伪诏,毕竟这是太后拿出来的诏令,只说不合法度。
    刘备没说话,但牵招出来站到了百官面前。
    “崔廷尉,你身为廷尉,难道不知纲纪?长子尚在?陛下重病弥留时,所谓的长子在哪儿?”
    牵招逼视着百官:“且唯有谏议大夫可封还诏令,但家师为救幼帝已身故……你是打算不尊诏令?”
    崔烈看到牵招铠甲上的血迹,犹豫了一下,又出言道:“披甲入殿,此乃谋逆之……”
    话没说完,牵招上前一步,崔烈立刻闭上了嘴,猛的后退几步,坐倒在地。
    “左中郎将奉诏靖难,国有奸贼,当以甲胄刀兵守护幼帝以防奸人再度谋刺……”
    牵招手戟指到了崔烈面前:“崔烈,你身为廷尉,却不查问昨日谋刺幼帝者,今又拒陛下诏令,必有大逆之心……来人!将此贼羁押查问!”
    殿外玄甲骑入内,走向崔烈。
    “且慢……”
    尚书令卢植皱着眉头出列:“此诏未入尚书台……”
    “果真未入吗?”
    赵忠反问道:“昨日卯时,遗诏便进了尚书台待印,卢尚书想必也是看到了的……可昨日遗诏刚出,便有贼子行刺幼帝!卢尚书,你最好给个解释……”
    “……大将军为何不在朝?”
    卢植沉默了片刻,没有正面回应赵忠:“此等大事,皇后与皇子辩为何不在?”
    “谋刺幼帝之贼,当然不敢来此。”
    刘备伸手从太后手中接过了诏令,拿到了卢植身前:“国有奸贼,欲谋大逆,不知卢尚书可有忠正辅国之心?”
    卢植看着刘备,皱起了眉头:“玄德,你欲祸乱天下吗?”
    “我祸乱天下?卢子干,你脑子进水了吗?你对着苍天再说一遍,祸乱天下的是谁?!”
    刘备这次没再给卢植面子:“或者说,你也和谋刺幼帝之人合谋了?!”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224986/6401351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