耽美书吧 > 其他小说 > 豪商 > 豪商 第98节

豪商 第98节

推荐阅读:烦人[综英美] 刺客竟是我自己我穿成了年代文女主的炮灰恶婆婆御兽,从养猪开始保护我方病美人小竹马!男朋友,谈一送十拯救系统[快穿]一拳打老实了神三群聊:三国娘子何日飞升

    伴着剧烈的喘息,众舞男齐齐叩头谢恩,又忍不住悄悄抬起眼,挺起不断起伏的流淌着汗珠的饱满胸膛,大着胆子朝上看去,渴望得到贵女的垂青。
    然而武阳郡主只扫了一眼便兴致缺缺地摆摆手,一旁的女官命他们下去。
    众人流水般褪去,眼底难掩失落。
    一个都没留下,看来郡主不大喜欢,赶明儿还得重新排演。
    见武阳郡主兴致不高,女官摆摆手,示意斟酒的男仆退下,“歌舞都看腻了,不如弄些新鲜玩意儿来,听说有个班子的皮影戏弄得极好……”
    武阳郡主摇头,“近期先不要从外面叫班子了,忒张扬。”
    她府上一直养着戏班子、舞班子,想看新花样也不难,只管叫他们折腾去。
    女官记下,“昨儿府里的供奉还问,那屏风还做不做呢?”
    之前武阳郡主匆匆入宫,虽说了先不做,可众人早习惯了她的雷厉风行,得了吩咐后已立刻丈量尺寸,将木料锯开,如今都摆在那儿,不好归为废料,却也不好重新入库。
    武阳郡主闻言,随手丢开夜光杯,“做,宫中不要刚好,我自留下赏玩。”
    见她肯接话,女官便松了口气,又有些迟疑,“昨日郡主在宫中……”
    她的话没说完,武阳郡主的目光便已斜斜扫来,女官立刻住了口。
    昨日武阳郡主入宫,就绣卷大谈底层百姓之辛苦,帝后震惊唏嘘之余,大赞她宽宏仁爱,“有慈悲之心”,欲多加赏赐。
    武阳郡主推辞不受,官家越发欢喜,又叫她多进宫说说宫外事,“朕知那满朝文武一味求太平,有意将那些民间疾苦隐去,难为你小小女子,竟有这般胸怀……”【注】
    皇帝的感慨犹回荡在耳边,武阳郡主盯着女官看了几息,倏忽一笑,“傻姑娘。放眼天下,士大夫何其之多!他们口口声声报效家国朝廷,尚且忙于敛财,更何况你我?我不过一个小小的郡主,如今的风光也只是伏低做小讨好得来的一点脸面罢了,难不成你以为,凭借这小小的恩宠便可颠倒乾坤吗?”
    女官若有所思。
    武阳郡主索性站起来,几步走出暖阁,缓慢而悠长地吸了口带着风雪的凉气,目光悠悠荡过湖边光秃秃的柳树,喃喃道:“上到皇亲国戚、公侯王爵,下到士族门阀、寒门学子,几人不想往上爬,却又有几个不醉心享乐……”
    她并无实权,又不是皇帝的亲生骨肉,讨好说些俏皮话儿、摆出为君分忧的姿态便罢了,若因此而猖狂,忘了自己几斤几两重,当真意欲挑起担子……便先同满朝文武做了敌人,只怕来日死无全尸。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人可以有想法,但也要看看有没有能挑起铁担子的钢肩膀。
    若有,便是朝廷之肱骨、家国之栋梁,若无,不过是蜉蝣撼树、跳梁小丑罢了。
    她身为郡主却敢于进言,能在年根儿底下,各处沉醉享乐之际勇敢地进宫,将世间真实残酷的一面撕破给皇帝看,已胜过无数人,可作忠言逆耳直言之谏臣,可名垂千古了!
    女官顺着想了一回,又试探着问:“倘或陛下真的委以您重任呢?”
    仿佛一颗石子砸入平静的湖面,武阳郡主眼底蓦地翻涌起名为野心的暗流。
    “那便去做!”
    女官的呼吸微微急促起来,“可是……”
    可是您之前从未理政。
    “傻子!”武阳郡主的眼睛却在闪闪发亮,脱口说出思虑过无数遍的答案,“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不会理政,你还不会治理会理政的人吗?”
    所谓理政,其实和理家也没什么分别,不过是从上到下,给所有人他们所想要的:
    官家想四海升平,官员想升官发财,百姓们最简单,只想吃饱穿暖。
    那么就让想办实事的去办实事,让想升官的借此升官,然后再让办实事的、升了官的和吃饱了饭的老百姓一起对陛下大唱颂歌!大赞圣明!
    如此,人人遂心顺意,家国亦可延续。
    说到兴起,武阳郡主面泛潮红,似是方才吃下的美酒醺醺然,又恍若从皮/肉之中绽开最艳丽的桃花,双眸也闪动着别样光辉。
    比起这些,俊男美女如何?美酒佳肴又如何?不过游戏罢了,着实乏味。
    她看着那几个瞠目结舌又蠢蠢欲动的女官,安静片刻,复又大笑,“你们是不是想说我异想天开?”
    众人整齐地摇头,如秋后稻田中待割的稻穗。
    武阳郡主渐渐平复呼吸,收敛笑意,眼底也泛起难以名状的愤怒。
    便如陛下之言,满朝文武当真个个都是情愿为国家大事披肝利胆、呕心沥血的千古忠臣吗?
    他们的所作所为,当真问心无愧,配得上那身官袍吗?
    未必!
    朝中几位皇子也好,那几个堂表兄弟也罢,真的都比她优秀,比她能干吗?
    不见得吧!
    都是龙子凤孙,她的爵位甚至在大多数人之上,可只因她是女子,便不可随意参政议政,只能眼巴巴看着那些所谓的兄弟们躺在家中,伸出手便接到了皇帝赐下的官职,然后尸位素餐,浑噩一生……
    若不曾望见权势也就罢了,可她偏偏出生于帝王之家,伴着权势长大,乃至身边的一切、世人的尊崇,无一不是因权势而来,这让她怎么舍得了、放得下!
    机会,但凡给我一个机会,我一定不会比他们差的。t
    不,陛下已经给我机会了!
    他让我多进宫讲述宫外事,便是赐予我“体察民情、上达天听”之权!
    正在此时,外面忽有人来报说郡马爷求见。
    武阳郡主顿时粉面寒煞,冷冷道:“让他滚!”
    好扫兴的狗东西!
    亲卫当即领命而下,“是!”
    武阳郡主这才觉得气儿顺了些,抬手礼一礼不曾散乱的鬓发,神色慵懒地对女官说:“肩膀有些酸,让今天打鼓的那个进来给我捏一捏。”
    ****
    京城很好,明月也很喜欢,但每次来都会很累,身心俱疲的那种累。
    就连苏小郎都在踏出京城的那一刻狠狠吐了口气,整个人如同挣脱了束缚的兽,瞬间活泛起来。
    “太憋屈了,”他一针见血地说,“说话、做事,甚至连走路迈哪只脚都得小心提防着……”
    不像是一座繁华的城池,更像一具囚笼。
    他甚至怀疑这里的人是不是都活不长啊?
    “那是我有心向上,自讨苦吃,若甘心为一乞丐四处游荡,吃饱了今天不管明日,自然没有烦恼。”明月被自己说的逗笑了。
    人便是如此,要么甘于现状,自得其乐,要么奋力向前。
    “行了,少贫嘴,”明月搓了搓冷冰冰的脸,“路上走快点儿,没准儿还能赶在固县过年呢。”
    已是腊月十二,此番没有锦鸿的人作陪,外河道上了冻,只好走陆路,走民道。
    去岁常夫人便挽留过,不过当时明月忙着做买卖,没留在这里过年。这一次虽然不急着送货了,但她还要往固县各处走动,也不好留下。
    况且……明月想着,人家过年往来的,要么是亲朋好友,要么就是达官显贵,说不得还要在家里摆宴待客,到时候自己一个外人怎么安排呢?
    尤其自己又是商贾出身,更上不到台面,世人未必人人如常夫人和煦,何苦叫她难做?
    两人都穿得厚厚的,沿主干大道一路南下,先去徐州访吴状师。
    临近年底,各处都有官员升降,又要十分走动,吴状师反倒更忙,明月到的第二天晚上才有空匆匆见了一面,略说了几句话。
    近两个月来,吴状师要的霞染格外多,粗粗算来足有一百多匹,大部分是卖出去了,另有一部分被他当做礼品转赠出去,做了人情走动。
    如今霞染在京城“销声匿迹”,在别的州府却正是如火如荼的时候,因曾皇亲国戚们追捧,又被言官弹劾、皇帝亲自下令禁止,世人反倒越加好奇,非要看看究竟是个什么东西,竟能引得各方如此重视……
    如果没有更好的染品压它下去,再卖个十年八年不成问题,明月那一大帮子靠它养老都行。
    分别之前,吴状师还向明月提前透露了个消息:“十月朝廷往固县派了新县令,只怕这会儿正在交割呢,最迟二月,方大人就要进京述职了。”
    正应了当初他说的“方知县待不久”的话。
    明月忙问:“是方大人升官了?”
    吴状师摇头,说得比较含蓄,“还不确定,只说是回京述职,再等吏部的新调令。”
    明月去过两次京城,也得常夫人教导,几次三番下来,对官场上的事也略有耳闻,知道“进京述职”四个字意味着什么:
    吏部根本没想好让方知县去哪儿,不然直接就把人调过去,再不济也该提前接到调令。
    这么一来,可有的等了。
    若走运,等几个月;不走运的,等几年、甚至十几年的都有!
    见明月心领神会,吴状师也不多讲,“地方官任免是朝廷的事,新知县如何我也不清楚,需得你自己慢慢摸索。”
    “能知道这些已极好了。”明月心道,这就是官场上有自己人的好处了,各处消息都比旁人快些。
    紧赶慢赶,日夜兼程,明月和苏小郎终于在腊月二十七抵达固县。
    说起故乡,第一个当然是明月出生地的通镇,然后就是杭州,第三个么,便是固县。
    在这里,她挣到了第一笔银子,交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可托生死的生意伙伴,也遇到了人生中第一次真正的劫难……这座小小的县城曾带给她太多太多新奇的体验,哪怕杭州那边日进斗金、繁花似锦,恐怕也永远无法弥磨灭固县在她心中的特殊地位。
    怀揣着种种复杂的心情,明月照例先带苏小郎入住了王家酒楼。
    结果两人前脚才住下,后脚林太太便得了信儿,立刻派丫头给她传话,“太太说了,也不拦着您先去拜访孙典吏,但一定要在家里过年,客院都预备好了。朋友一场,到家门口了再走,叫人家戳脊梁骨呢!”
    小丫头口齿清楚,声音也清脆,叫明月说不出拒绝的话。
    “罢了,”明月笑道,“就依你们太太的!”
    “哎!”小丫头难掩欢喜之情,朝她行了个大礼,“不怕您笑话,这是太太头回使唤我跑腿儿呢,多谢您成全!”
    明月失笑,“我猜也是。”
    这么小,看着跟她当年刚来固县时差不多。
    明月和苏小郎虽只有两个人,但算上武阳郡主的赏赐、常夫人给的年礼,以及明月自己从京城采买的染料并各色土仪,也有结结实实一大车。
    这会儿铺盖和衣裳都搬到酒楼客房去了,收拾起来正经挺麻烦。
    住进王家后再外出终究不便,明月就想趁着还没过去,先去拜访孙三夫妻,后面能少出入就尽量少出入。可单留下苏小郎吧,到底男女有别,也不好叫他碰自己的私人物品。
    那小丫头便主动请缨,“若您信得过我,我帮您收拾,叫这位小爷远远看着就成。”
    “这有什么信不过的?”明月喜出望外。
    这安排不错,正好空出自己来,先去探望英秀夫妻。
    苏小郎不放心,眼巴巴目光追随,“您自己去啊?”
    咋不带我么!
    “青/天白/日的,”明月啼笑皆非,“难不成还有人未卜先知,专门跑到典吏家里劫杀了我?”
    苏小郎说不出反驳的话,只能嘟囔几句,“大过年的,说什么晦气话,呸呸呸!”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225648/6417334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