耽美书吧 > 玄幻小说 > 食神1982 > 第12章 排队叫號

第12章 排队叫號

推荐阅读:木叶:三十岁的宇智波提不起劲重生八零:我在长白山猎野味发家大唐:一个厨子的府兵之旅揣崽流放,弃妃活成白月光超武入侵斗罗:蛊师雨浩,她们大有问题北朝争雄火影:从罗杰船上归来的漩涡鸣人夫君假死?预知未来后我不守寡了!我在印度当神牛

    天还墨黑时,高林提著东西站在码头等待著范二到来。
    远处传来“哗啦哗啦”的桨声,小船从雾里漂出来。
    “对不住二爷,起的有点迟。”范二的声音带著困意。
    高林借著月光扫了眼船舱,稻草被压出个人形,显然范二在船上睡了一晚。
    这小子肯定又和家里闹矛盾了。
    两人將东西搬上船,高林按住范二要接船桨的手:“去眯会儿,到鱼市口再叫你。”
    范二沉默了一会,轻轻点头,蜷在稻草堆上。
    当范二被阳光晃醒时,船已行到蟒蛇河中央
    他惊坐起身:“二爷,你怎么不叫我。”
    高林笑著擦拭著额头的汗珠:“不打紧,又不是没有划过船。昨晚上没回家睡?”
    范二一想到昨晚发生的事情,他心中就委屈。
    “二爷!我娘老子他们想弄你的钱!”
    他將昨晚的事一股脑倒出来,越说声音越小,最后闷头盯著船板上的水跡。
    高林听完后只是微微一笑:“多大点事,我回去跟你娘老子谈谈。”
    其实范二说的事情,他早有预料,迟早会发生。
    范二刚想说话,就听见岸边有人扯著嗓子喊:“来了来了!”
    循声望去,只见拎著帆布包的工人、挎著竹篮的主妇,呼啦啦聚到码头边。
    “可算来了,我上班都要迟到了!”
    “大家自觉排队啊,別挤!说你呢同志,你挤什么!”
    “妈妈,我想吃鸡蛋饼。”
    范二看著像一群麻雀围著穀仓打转的人群:“二爷,那些人是在等你吗?”
    “当然了。”
    木船“咚”地撞上码头。
    高林递给范二一叠纸条:“给排队的人发號,一张票换一个饼。”
    那纸条是用旧掛历纸裁的,边角还留著去年的日历印子。
    其实这就是后世一些饭店排队叫號的方式。
    范二似懂非懂的点点头,他走到排头递上纸条。
    那人茫然的看著纸条:“这是啥意思?”
    范二学著高林解释:“凭票购买。”
    顿时排队的人们笑了起来:“你们这票能去供销社和人民商场买东西吗?”
    此时高林已经生好了火,將鏊子放在炉子上开口说道:“这是为了节省大家的时间,今天只有150份鸡蛋饼。
    没有拿到票的同志,可以不用浪费时间排队了。”
    一听只有150个,人群里立刻炸开了锅:“小同志,你可以多带些蛋嘛,150份哪够啊。”
    “我也想啊,可惜母鸡不同意。”高林答道。
    眾人鬨笑起来。
    此时第一位顾客已经递上了纸条和两毛五分钱。
    忽然,他注意到一旁的铝锅中正放著一节琥珀色的莲藕。凑近还能闻到那清甜的味道。
    “咦,这不是国营饭店里卖的桂糯米藕吗?”那顾客颇为惊奇的说道。
    高林翻面的动作不停:“您真是识货,要来一份吗?”
    那人直摇头:“算了,五毛钱一份呢,太贵太贵。”
    桂糯米藕在80年代初期价格是偏高的,藕便宜,但是贵。尤其是国营饭店中,他们一般都是购买成品的桂浆和蜂蜜。
    別的不说,光一瓶蜂蜜的价格就要一块多钱,一瓶蜂蜜做不了一锅藕。
    成本摆在那,便宜不了。
    但高林不一样,桂自己采的,也就红多点钱,蜂蜜根本不用,虽说在甜味上不如国营饭店做的,但是胜在便宜实惠。
    高林揭开锅盖,桂香味四溢:“我这是家常做法,两毛一份!”
    闻到这香味,不少人都伸头看来。
    “两毛?”那顾客一听,瞬间心动。
    这可比国营饭店便宜了一大半啊!而且自从吃过国营饭店的桂糯米藕之后,家里的婆娘和孩子一直心心念想要再吃一次。
    可去一趟国营饭店总不能只点一道菜吧,去一趟起码得三块钱。
    多去几次他的钱包就要被掏空。
    他思索片刻,又掏出两毛钱递给高林。
    “来一份!”
    “好嘞!”
    高林用大一点的油纸裹起一节藕。
    “回家在锅头热一热就能吃。”
    “好好,谢谢小同志了。”
    看著第一位顾客左手饼、右手藕的背影,队伍里“嘖嘖”声不断。
    一位穿工装的男人大喊:“给我留两份藕!”
    扎羊角辫的小姑娘拽著妈妈的衣角:“我也要那个亮晶晶的藕!”
    ......
    姜邵伟把自行车锁在电线桿旁,撒腿就往鱼市口跑。
    远远看见码头上乌泱泱的人群,心里踏实了。
    卖鸡蛋饼的小伙子果然来了。
    他赶紧挤到末尾排队,刚站定,就瞧见一个瘦黑青年晃到跟前。
    “要几个饼?”
    姜邵伟一愣,排在前面的人为他解释:“一票换一个。”
    “哦哦,这么回事啊,我要一个...不对,两个。”
    他打算带一个给自家婆娘也尝一尝。
    姜邵伟捏著 77、78號票,忽然想起报社里排队领粮票的场景。
    队伍在缓慢前行,有人不停踮脚往前望,有人急得直抖腿。
    姜邵伟发现身后又聚了不少人,队伍像条长蛇。
    这时他听到那位瘦黑青年的声音在后方传来:“不好意思啊,今天鸡蛋饼卖光了。明天赶早来。”
    紧接著就是一对小年轻的吵架声,小伙抱怨道:“叫你早起,你不听!”
    姑娘则回懟:“怨我吗?不是你出门要上茅缸,能耽误这么久吗?”
    嗯,男人出门第一件事便是拉个屎。
    等待了一刻钟后,姜邵伟终於来到了最前方,他產生了一种面见领导时才有的紧张和激动。
    他注视著那俊朗的青年,大高个,浓眉大眼,健康的小麦肤色。
    作为跑社会新闻的记者,姜邵伟见过太多返城知青。
    那些人往往都是满脸愁云惨雾,眼神里儘是迷茫,就像雨打蔫的稻穗。
    但面前的青年不一样,往那一站,腰杆挺得笔直,手里的竹片划拉著鏊子,动作行云流水,浑身透著股子自信。
    尤其是那双眼睛中,仿佛看透了未来,没有丝毫迷茫。
    “同志?”高林忽然开口。
    姜邵伟这才发现自己盯著人家发呆,赶紧递上钱和纸条:“抱歉啊,走神了。”
    看青年熟练地打鸡蛋、撒葱,姜邵伟掏出记者证。
    “小同志,我是盐阜晚报的记者,等你收摊能聊聊吗?”
    高林手头顿了顿,抬头笑笑。
    “没问题,请你稍等一会。对了要来一份桂糯米藕吗?”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226792/6442447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