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伊儿汗的继承人
推荐阅读:魔王姐姐和圣女妹妹都想拉我入伙、红尘尸仙、长生从领悟道经心法开始、同时穿越万界,成神全靠我自己!、辜负全世界后,你告诉我她们都是真的?、1977:开局相亲女儿国王、鳏夫的文娱、一身满级武魂,碾压全球很合理吧!、重回1982小渔村、亡灵之息、
第140章 伊儿汗的继承人
平日里,由於志费尼的习惯,所以哈桑宫仿佛永远都热闹至极,来往的文人、献艺的艺人、以及仿佛永远都醉醺醺的官僚,共同组成了它平日里的一部分。
但是现在,哈桑宫却变得分外安静。隨著志费尼让出这座宫殿,曾经喧闹的一切也隨著他而去。
至於宫殿的新主人,汗国的继承人阿八哈显然不是一个喜爱享乐的人。
在內侍的带领下,瓦西里穿越在这座庞大的宫殿,这一路上所见的除了僕人,便是蒙古军人与贵族。
这些蒙古人显然不同於瓦西里曾所接触的,无论是衣著打扮,还是身上气质,都散发著一种更加显贵的感觉。
他们看瓦西里的眼神就像是在打量某种物件,还有人用轻蔑的视线扫视著他。
这让瓦西里不由得想起侍从伊凡所提及的大不里士之行,那些蒙古人也是用这种姿態来对待每一个覲见者。
这样想著,瓦西里不由得把手摸向了腰间的钱袋,还没遇到有人要钱,看来这位殿下对他的宫廷管理颇严呢。
当然,也肯定和他提前把钱给人送去了有关。
不同於大汗宫廷里的直接索贿,阿八哈宫廷里显然要遮掩得多,有序得多,远不像是大汗宫廷那般赤裸裸。
毕竟,没看那內侍即便早就拿了他的钱,现在也摆著一副公事公办的態度。
看起来,平时来求这位汗国继承人的並不少。瓦西里得出了一个並不意外的结论。
瓦西里仔细注意著蒙古人的神態与反应,想要收集一些关於这场覲见的信息。但很遗憾的是,大多数人並没有在意他,最多只是扫了一眼就继续与身旁同伴进行谈话。
不过,他也倒是注意到,隨著越深入宫殿,蒙古大部族成员们就越多。
隨著这些蒙古人消失在身边,瓦西里知道,他马上就要见到阿八哈了。
其实对於面见阿八哈,他心里终究还是有些紧张。
不管怎么说,那都是汗国的继承人,也是自己最想要见到的汗国权贵。
得想个办法缓解这些情绪。而瓦西里告诉自己。
然后,他想到了逃出罗斯、冒险於君士坦丁堡、在大沼泽中与人廝杀、以及巴格达的这场叛乱。
隨著他每想到一件事,瓦西里就发现紧张也就消散一分,一路转战至此,比这都要凶险无数倍的事都经歷了不知多少,那为什么还要紧张呢?
对於將要覲见的这位汗国继承人,瓦西里听说过他的许多名声:出身高贵、待人宽厚、仁慈的对待身边每一个人。
可以说,匯聚在他身上的都是好名声。
瓦西里在大不里士的线人提到这位汗室子弟,都满是溢美之词,简直都要把他吹成汗国第一大圣人。
显然,这位黄金家族的子弟很注重为自己营造这方面的名声。
而当瓦西里走过蒙古卫兵打开的大门,看到汗国的继承人时,他看到的是一个与这些名声没有多少差距的形象。
与大部分蒙古权贵一样,阿八哈穿著一套绘有华丽云纹的袍服,只是其色彩与做工都肉眼可见的更加优秀。
不过,最吸引瓦西里的,还是他腰间那块硕大的白玉吊坠,他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大的白玉呢。
阿八哈有著一张很典型的蒙古人脸庞,一张被毡帐之民所推崇的月亮般脸庞。只不过他的双眼没有同族那般狭小,因此並不显得突兀。
头髮披散在后,在那髮辫之间,瓦西里看到了白色的珠宝也就是珍珠。
汗国的继承人正坐在一张简朴的木桌前,上面摆著一张写满了標识的敘利亚地图,他本人正把玩著一把镶嵌满各色宝石的弯刀,其身形壮硕,整个人看起来有些圆滚滚的,坐在那简朴的木桌前显得有点滑稽。
但是在他身上那种名门贵胄的气质下,那种滑稽也完全被掩盖。
而且还有一点是,瓦西里可是个懂行的人,阿八哈是看起来壮硕一或者更直接说就是胖—但是那下面肯定是脂包肌。
从这就可以看出,面前这位汗国继承人,绝不是什么躺在祖先功劳簿上的二世祖。
也正如瓦西里在鞠躬时扫视著面前的蒙古人,阿八哈也在看著瓦西里,那把弯刀也被他暂时放在了怀中。
而瓦西里从阿八哈眼里没有看到什么负面情绪,反而是浓厚的兴趣。
这让瓦西里有些诧异,为何面前之人对他如此有兴趣?不过,这终究是一件好事。
但是他也没有多想,也轮不到他多想,因为面前的阿八哈开口了。
“你就是瓦西里吧。”阿八哈一边说著,內侍一边在他的金杯里倒满纯白的马奶酒,“我在大不里士时,就已经听说过了你的名字。那时我还以为又是些夸张的吹嘘,但是就这场巴格达之战看来,你的名声名不虚传啊。”
“有些人对父汗如此看重一个海外而来的佣兵意见不小,天天都在父汗面前嘰嘰喳喳。在巴格达的叛乱爆发时,更是有人在说父汗给予错了信任,伊拉克肯定要糜烂下去。
甚至还有人质疑起父汗的权威,说些什么应该按照传统由眾贵联合统治,而非大汗独裁。”
听到此处,纵然事情已经得出结果,但瓦西里还是不可避免的感到了一丝心惊,原来大不里士还有那么多事吗?
而且,看来这是伊儿汗国最核心那群人之间的事,不然他收买的线人不至於什么都察觉不了。
那要是他搞砸了此事,那估计得麻烦不少吧。
好在,一切都没有走向那个方向。瓦西里感到了庆幸。
毕竟,大汗对他的態度,可是復国的关键。
“这个尼扎尔派確实是群奸贼,恶贼,逆贼,在父汗治下的伊朗,从未有人如同他们这般恶劣,若非其种种行为,这场叛乱绝不会发展成此般规模—连父汗派去巴格达的重要使者都愚蠢的被挑动加入叛乱——但是他们杀是杀不完的。”
阿八哈转变了话题,手掌里也把玩起了弯刀。瓦西里从他的语气里听到了一丝无力,他也能理解这无力从何而来—其波斯总部的核心人员可是几乎被旭烈兀屠戮殆尽,但依然无法阻止其在伊教社会中上下跳,四处勾连。
“还有沙漠里的贝都因人,这些看似恭顺的傢伙还是那么反覆无常,他们的加入也是所有人没想到的。要不是这一件件事综合起来,想来伊拉克之事绝不会如此难看。好在,你独立解决了这场叛乱,它闹得是有些大,但是解决了就好。”
听著阿八哈的话语,瓦西里反而彻底放心了下来,大汗之子已经给这件事定性,都是尼扎尔派与贝都因人的责任。
显然,面前这位汗国贵胄並不打算为难自己。
“阿八哈殿下,这都是我的问题,若非我的愚蠢措施,以及未能察觉到尼扎尔派的阴谋,局势绝不会发展成如今这样。”
虽说阿八哈已经给此事定性,但是他可不能就这样轻鬆应下,不然还怎么把游戏玩下去。
阿八哈对瓦西里的態度很是满意,他点了点头,“不过,既然已经镇压下去了,那这就不是重要的事情。瓦西里大人,你在这场叛乱中居功甚伟,若非你的努力,局势绝不可能像是现在这般风平浪静。”
听到“风平浪静”这个词时,瓦西里不由得感觉有些讽刺,就现在伊拉克这到处都鸡飞狗跳,杀戮不断的现状,这能叫风平浪静吗?
不过,对於已经杀戮成为习惯的蒙古权贵来说,可能这的確便是风平浪静吧。
而且,瓦西里更在意的是,阿八哈如此发言,显然正是要说其他事情。
那到底是什么呢?瓦西里內心突然涌起来一阵期待,眼前一切都发展得著实顺利。
阿八哈甚至连象徵性的斥责都没用,言语之间展现出的態度都是友善的。
虽然还弄不清楚面前之人的意图,但是这一桩桩一件件都是好兆头。
“父汗表示,他要增加你的封地,在我的力劝之下,整个巴格达以南的包税领地从此皆归於你手,你还可以享有巴斯拉贸易收入的二分之一。父汗还打算给予你种种特权,我在此就不说了,你下去之后慢慢看吧。”
瓦西里此刻的精力全匯集在了压抑內心的狂喜中,什么巴格达以南的包税领地,他都不是很在乎,他在意的是那个巴斯拉二分之一的贸易收入。
作为波斯湾上的重镇,此地乃是东西方贸易的重要节点。
哪怕是自大不里士兴起后,巴斯拉的贸易份额严重下降,但是那座城市里依旧流动著规模巨大的力量。
而这些现在可是都归了自己啊——此刻,为巴格达之战损失而產生的痛苦,都在瓦西里內心消散了不少。
不过,他在狂喜中也没有忘记阿八哈话语里关於他出力的部分,对此的注意使得瓦西里迅速从狂喜中冷静下来。
阿八哈在对他示好,这到底是为什么?他有什么需要这位汗国继承人爭取的吗?
哦,对,他的军队。
大沼泽里的战爭只是让瓦西里的名声响彻伊拉克,但是巴格达之战却使得他的名声响彻整个汗国,他可是在整个伊拉克大部分部落都加入叛乱的情况下,硬生生扭转了如此糟糕的局势,终结这场叛乱。
这就在拉拢有力力量了?但是他也没听到大汗的身体出问题啊?
虽然蒙古人喜欢狂饮滥醉导致他们容易暴毙,可这也是很隨机的事情,为此提前准备不是搞笑吗?
瓦西里心中开始了头脑风暴,突然,他想到了志费尼告诉他的一件事:比起叛乱,阿八哈殿下更在意的是伊拉克的具体情况。
突然,结合他所知的东方局势,瓦西里想到了一个可能。
毕竟,有外患才能勾结出来內乱。
而主导了这一切的那个外患,不正是盘踞在埃及的马穆鲁克们吗?
他感觉似乎抓到了接下来对话的关键。
“瓦西里大人。”阿八哈笑眯眯的看著瓦西里,“既然父汗的事说完了,那我就说说我的事吧。我想知道,对於现在汗国的局势,你是怎么看的?”
正戏来了。瓦西里打起了十二分精神,他清楚,这是阿八哈对自己的进一步考察。
而他为这一日,可是准备了很久很久,平日里他收集各方的资料与信息可不是白收集的。
所以,他没有踌躇太久,信心十足的开始发言。
“殿下,那就恕我直言,在我看来,如今汗国的一切仿佛是烈火烹油,但实际上已经危如累卵。”
瓦西里的话成功让阿八哈停止了对怀中弯刀的把玩,他也不由得產生一丝紧张,但旋即就被压制眼前这个机会,绝不能错过。
而且,没看阿八哈也无意阻止他继续说下去。
“殿下,自从蒙哥合罕暴毙之后,汗国內种种问题已经不可避免的浮上水面。旭烈兀大汗是被合罕委託前来征服西方,但是合罕没有给予旭烈兀大汗统治波斯的权力,摩下各蒙古军也来歷复杂,人心动盪不安。”
瓦西里的言论使得阿八哈收起了笑容,面前之人的回答比他预料得要刺激多了。
他也確定,这个罗斯人对汗国局势有著仔细的研究,而且还敢於把他看到的东西说出来。
“而在外部,目前最要紧的,乃是北方別尔哥汗的大军临近。若只是別尔哥一路,那汗国巍然不惧,无非是在战场上见真本事。但是,朮赤的后裔也在其他方向营造著对汗国的攻势。”
“在西方,虽然青帐暂时难以跨过君士坦丁堡,但是未来此地必然成为一个交锋的重点。而在敘利亚,金帐汗正在勾结马穆鲁克,別尔哥汗也自称伊教徒的保护者,其本人更是已经拜倒在新月之下。如果他们真的联合,汗国可能就三面受敌。目前,马穆鲁克的拜巴尔斯正在扫荡十字军势力,保不齐就是在执行这个战略,清理他们进军的阻碍。”
“最后,大都的內战如今形势不明,可要是得出结果,无论胜利者是谁,东方的压力都將会席捲而来,甚至还可能是战爭,那汗国可就多了又一个战略方向了。”
“因此,阿八哈殿下,我在此建议汗国无论面对北方何等压力,都必须消灭埃及的马穆鲁克政权。否则,时间一长,汗国的战略形势將会变得尤其恶劣,这正是我为何说汗国危如累卵。”
说了如此多的话语,瓦西里感觉口乾舌燥,但是他也顾不上这些反应,双眼一直看著阿八哈,等待著他的反应。
阿八哈这次把弯刀放在了一边,脸上是前所未有的凝重,一度让瓦西里怀疑,他是否做了错误的选择。
但阿八哈接下来的话语,打消了瓦西里的一切顾虑。
“瓦西里大人,你说得很正確。那么,我想要知道,既然你看得如此清晰,那你对拿下马穆鲁克,起码从他们手中夺取敘利亚有什么想法吗?
99
赌对了。这个想法在瓦西里脑海里炸响,但他没有来得及喜悦,大脑就开始了飞速运转。
阿八哈可是又提出了一个考题。
然后,敘利亚这几年来的歷史也自动从他的脑海里浮现出来。
首先,便是关於阿尤布王朝的歷史。
作为萨拉丁后裔所建立的王朝,阿尤布王朝隨著时间的流逝也日益衰颓,以至於让看家护院的军事奴隶夺取了埃及的权力,但是这並不代表萨拉丁的后裔就此失去了权力。
实际上,他们虽然失去了埃及,但是在敘利亚,这群人依然掌握著大权,乃是敘利亚最重要的一群王公。
敘利亚的阿尤布王公们自然对南方篡权夺位的马穆鲁克充满不满与蔑视,双方的关係也极度恶化,双方日常兵戎相见。
只是隨著大量隨萨拉丁入关埃及的库尔德將领与部落死於马穆鲁克之手,他们对埃及反攻的机会也越发渺茫,这些王公也认清了现实。
也是因此,在蒙古大军入侵敘利亚时,这些阿尤布王公面对游牧者的军势几乎是倒戈卸甲。
在为数不多的坚决者被消灭之后,更是或逃或死,剩下的也基本上对蒙古人效忠,敘利亚也在这段时间內落入了旭烈元大汗之手。
但是,世人都知道接下来发生的事,隨著蒙古人在艾因·贾鲁战败,阿尤布王公纷纷回到了他们的土地,並不得不默认马穆鲁克军队进入敘利亚,占领了阿勒颇与大马士革两座重要城市。
而在艾因·贾鲁之战前,有一件对整个战局都影响巨大的事情:
耶路撒冷王国面对杀气腾腾的蒙古人,选择默认了马穆鲁克军队通过其国境,还为其提供了补给。
他们如此选择的原因也很简单,比起自东方掀起一场巨大风暴而来的蒙古人,他们眼中还是马穆鲁克更加亲切。
隨著这些信息在瓦西里脑海里闪过,他的嘴角不由得上扬。
他已经知道应该怎么说了。
amp;amp;gt;
平日里,由於志费尼的习惯,所以哈桑宫仿佛永远都热闹至极,来往的文人、献艺的艺人、以及仿佛永远都醉醺醺的官僚,共同组成了它平日里的一部分。
但是现在,哈桑宫却变得分外安静。隨著志费尼让出这座宫殿,曾经喧闹的一切也隨著他而去。
至於宫殿的新主人,汗国的继承人阿八哈显然不是一个喜爱享乐的人。
在內侍的带领下,瓦西里穿越在这座庞大的宫殿,这一路上所见的除了僕人,便是蒙古军人与贵族。
这些蒙古人显然不同於瓦西里曾所接触的,无论是衣著打扮,还是身上气质,都散发著一种更加显贵的感觉。
他们看瓦西里的眼神就像是在打量某种物件,还有人用轻蔑的视线扫视著他。
这让瓦西里不由得想起侍从伊凡所提及的大不里士之行,那些蒙古人也是用这种姿態来对待每一个覲见者。
这样想著,瓦西里不由得把手摸向了腰间的钱袋,还没遇到有人要钱,看来这位殿下对他的宫廷管理颇严呢。
当然,也肯定和他提前把钱给人送去了有关。
不同於大汗宫廷里的直接索贿,阿八哈宫廷里显然要遮掩得多,有序得多,远不像是大汗宫廷那般赤裸裸。
毕竟,没看那內侍即便早就拿了他的钱,现在也摆著一副公事公办的態度。
看起来,平时来求这位汗国继承人的並不少。瓦西里得出了一个並不意外的结论。
瓦西里仔细注意著蒙古人的神態与反应,想要收集一些关於这场覲见的信息。但很遗憾的是,大多数人並没有在意他,最多只是扫了一眼就继续与身旁同伴进行谈话。
不过,他也倒是注意到,隨著越深入宫殿,蒙古大部族成员们就越多。
隨著这些蒙古人消失在身边,瓦西里知道,他马上就要见到阿八哈了。
其实对於面见阿八哈,他心里终究还是有些紧张。
不管怎么说,那都是汗国的继承人,也是自己最想要见到的汗国权贵。
得想个办法缓解这些情绪。而瓦西里告诉自己。
然后,他想到了逃出罗斯、冒险於君士坦丁堡、在大沼泽中与人廝杀、以及巴格达的这场叛乱。
隨著他每想到一件事,瓦西里就发现紧张也就消散一分,一路转战至此,比这都要凶险无数倍的事都经歷了不知多少,那为什么还要紧张呢?
对於將要覲见的这位汗国继承人,瓦西里听说过他的许多名声:出身高贵、待人宽厚、仁慈的对待身边每一个人。
可以说,匯聚在他身上的都是好名声。
瓦西里在大不里士的线人提到这位汗室子弟,都满是溢美之词,简直都要把他吹成汗国第一大圣人。
显然,这位黄金家族的子弟很注重为自己营造这方面的名声。
而当瓦西里走过蒙古卫兵打开的大门,看到汗国的继承人时,他看到的是一个与这些名声没有多少差距的形象。
与大部分蒙古权贵一样,阿八哈穿著一套绘有华丽云纹的袍服,只是其色彩与做工都肉眼可见的更加优秀。
不过,最吸引瓦西里的,还是他腰间那块硕大的白玉吊坠,他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大的白玉呢。
阿八哈有著一张很典型的蒙古人脸庞,一张被毡帐之民所推崇的月亮般脸庞。只不过他的双眼没有同族那般狭小,因此並不显得突兀。
头髮披散在后,在那髮辫之间,瓦西里看到了白色的珠宝也就是珍珠。
汗国的继承人正坐在一张简朴的木桌前,上面摆著一张写满了標识的敘利亚地图,他本人正把玩著一把镶嵌满各色宝石的弯刀,其身形壮硕,整个人看起来有些圆滚滚的,坐在那简朴的木桌前显得有点滑稽。
但是在他身上那种名门贵胄的气质下,那种滑稽也完全被掩盖。
而且还有一点是,瓦西里可是个懂行的人,阿八哈是看起来壮硕一或者更直接说就是胖—但是那下面肯定是脂包肌。
从这就可以看出,面前这位汗国继承人,绝不是什么躺在祖先功劳簿上的二世祖。
也正如瓦西里在鞠躬时扫视著面前的蒙古人,阿八哈也在看著瓦西里,那把弯刀也被他暂时放在了怀中。
而瓦西里从阿八哈眼里没有看到什么负面情绪,反而是浓厚的兴趣。
这让瓦西里有些诧异,为何面前之人对他如此有兴趣?不过,这终究是一件好事。
但是他也没有多想,也轮不到他多想,因为面前的阿八哈开口了。
“你就是瓦西里吧。”阿八哈一边说著,內侍一边在他的金杯里倒满纯白的马奶酒,“我在大不里士时,就已经听说过了你的名字。那时我还以为又是些夸张的吹嘘,但是就这场巴格达之战看来,你的名声名不虚传啊。”
“有些人对父汗如此看重一个海外而来的佣兵意见不小,天天都在父汗面前嘰嘰喳喳。在巴格达的叛乱爆发时,更是有人在说父汗给予错了信任,伊拉克肯定要糜烂下去。
甚至还有人质疑起父汗的权威,说些什么应该按照传统由眾贵联合统治,而非大汗独裁。”
听到此处,纵然事情已经得出结果,但瓦西里还是不可避免的感到了一丝心惊,原来大不里士还有那么多事吗?
而且,看来这是伊儿汗国最核心那群人之间的事,不然他收买的线人不至於什么都察觉不了。
那要是他搞砸了此事,那估计得麻烦不少吧。
好在,一切都没有走向那个方向。瓦西里感到了庆幸。
毕竟,大汗对他的態度,可是復国的关键。
“这个尼扎尔派確实是群奸贼,恶贼,逆贼,在父汗治下的伊朗,从未有人如同他们这般恶劣,若非其种种行为,这场叛乱绝不会发展成此般规模—连父汗派去巴格达的重要使者都愚蠢的被挑动加入叛乱——但是他们杀是杀不完的。”
阿八哈转变了话题,手掌里也把玩起了弯刀。瓦西里从他的语气里听到了一丝无力,他也能理解这无力从何而来—其波斯总部的核心人员可是几乎被旭烈兀屠戮殆尽,但依然无法阻止其在伊教社会中上下跳,四处勾连。
“还有沙漠里的贝都因人,这些看似恭顺的傢伙还是那么反覆无常,他们的加入也是所有人没想到的。要不是这一件件事综合起来,想来伊拉克之事绝不会如此难看。好在,你独立解决了这场叛乱,它闹得是有些大,但是解决了就好。”
听著阿八哈的话语,瓦西里反而彻底放心了下来,大汗之子已经给这件事定性,都是尼扎尔派与贝都因人的责任。
显然,面前这位汗国贵胄並不打算为难自己。
“阿八哈殿下,这都是我的问题,若非我的愚蠢措施,以及未能察觉到尼扎尔派的阴谋,局势绝不会发展成如今这样。”
虽说阿八哈已经给此事定性,但是他可不能就这样轻鬆应下,不然还怎么把游戏玩下去。
阿八哈对瓦西里的態度很是满意,他点了点头,“不过,既然已经镇压下去了,那这就不是重要的事情。瓦西里大人,你在这场叛乱中居功甚伟,若非你的努力,局势绝不可能像是现在这般风平浪静。”
听到“风平浪静”这个词时,瓦西里不由得感觉有些讽刺,就现在伊拉克这到处都鸡飞狗跳,杀戮不断的现状,这能叫风平浪静吗?
不过,对於已经杀戮成为习惯的蒙古权贵来说,可能这的確便是风平浪静吧。
而且,瓦西里更在意的是,阿八哈如此发言,显然正是要说其他事情。
那到底是什么呢?瓦西里內心突然涌起来一阵期待,眼前一切都发展得著实顺利。
阿八哈甚至连象徵性的斥责都没用,言语之间展现出的態度都是友善的。
虽然还弄不清楚面前之人的意图,但是这一桩桩一件件都是好兆头。
“父汗表示,他要增加你的封地,在我的力劝之下,整个巴格达以南的包税领地从此皆归於你手,你还可以享有巴斯拉贸易收入的二分之一。父汗还打算给予你种种特权,我在此就不说了,你下去之后慢慢看吧。”
瓦西里此刻的精力全匯集在了压抑內心的狂喜中,什么巴格达以南的包税领地,他都不是很在乎,他在意的是那个巴斯拉二分之一的贸易收入。
作为波斯湾上的重镇,此地乃是东西方贸易的重要节点。
哪怕是自大不里士兴起后,巴斯拉的贸易份额严重下降,但是那座城市里依旧流动著规模巨大的力量。
而这些现在可是都归了自己啊——此刻,为巴格达之战损失而產生的痛苦,都在瓦西里內心消散了不少。
不过,他在狂喜中也没有忘记阿八哈话语里关於他出力的部分,对此的注意使得瓦西里迅速从狂喜中冷静下来。
阿八哈在对他示好,这到底是为什么?他有什么需要这位汗国继承人爭取的吗?
哦,对,他的军队。
大沼泽里的战爭只是让瓦西里的名声响彻伊拉克,但是巴格达之战却使得他的名声响彻整个汗国,他可是在整个伊拉克大部分部落都加入叛乱的情况下,硬生生扭转了如此糟糕的局势,终结这场叛乱。
这就在拉拢有力力量了?但是他也没听到大汗的身体出问题啊?
虽然蒙古人喜欢狂饮滥醉导致他们容易暴毙,可这也是很隨机的事情,为此提前准备不是搞笑吗?
瓦西里心中开始了头脑风暴,突然,他想到了志费尼告诉他的一件事:比起叛乱,阿八哈殿下更在意的是伊拉克的具体情况。
突然,结合他所知的东方局势,瓦西里想到了一个可能。
毕竟,有外患才能勾结出来內乱。
而主导了这一切的那个外患,不正是盘踞在埃及的马穆鲁克们吗?
他感觉似乎抓到了接下来对话的关键。
“瓦西里大人。”阿八哈笑眯眯的看著瓦西里,“既然父汗的事说完了,那我就说说我的事吧。我想知道,对於现在汗国的局势,你是怎么看的?”
正戏来了。瓦西里打起了十二分精神,他清楚,这是阿八哈对自己的进一步考察。
而他为这一日,可是准备了很久很久,平日里他收集各方的资料与信息可不是白收集的。
所以,他没有踌躇太久,信心十足的开始发言。
“殿下,那就恕我直言,在我看来,如今汗国的一切仿佛是烈火烹油,但实际上已经危如累卵。”
瓦西里的话成功让阿八哈停止了对怀中弯刀的把玩,他也不由得產生一丝紧张,但旋即就被压制眼前这个机会,绝不能错过。
而且,没看阿八哈也无意阻止他继续说下去。
“殿下,自从蒙哥合罕暴毙之后,汗国內种种问题已经不可避免的浮上水面。旭烈兀大汗是被合罕委託前来征服西方,但是合罕没有给予旭烈兀大汗统治波斯的权力,摩下各蒙古军也来歷复杂,人心动盪不安。”
瓦西里的言论使得阿八哈收起了笑容,面前之人的回答比他预料得要刺激多了。
他也確定,这个罗斯人对汗国局势有著仔细的研究,而且还敢於把他看到的东西说出来。
“而在外部,目前最要紧的,乃是北方別尔哥汗的大军临近。若只是別尔哥一路,那汗国巍然不惧,无非是在战场上见真本事。但是,朮赤的后裔也在其他方向营造著对汗国的攻势。”
“在西方,虽然青帐暂时难以跨过君士坦丁堡,但是未来此地必然成为一个交锋的重点。而在敘利亚,金帐汗正在勾结马穆鲁克,別尔哥汗也自称伊教徒的保护者,其本人更是已经拜倒在新月之下。如果他们真的联合,汗国可能就三面受敌。目前,马穆鲁克的拜巴尔斯正在扫荡十字军势力,保不齐就是在执行这个战略,清理他们进军的阻碍。”
“最后,大都的內战如今形势不明,可要是得出结果,无论胜利者是谁,东方的压力都將会席捲而来,甚至还可能是战爭,那汗国可就多了又一个战略方向了。”
“因此,阿八哈殿下,我在此建议汗国无论面对北方何等压力,都必须消灭埃及的马穆鲁克政权。否则,时间一长,汗国的战略形势將会变得尤其恶劣,这正是我为何说汗国危如累卵。”
说了如此多的话语,瓦西里感觉口乾舌燥,但是他也顾不上这些反应,双眼一直看著阿八哈,等待著他的反应。
阿八哈这次把弯刀放在了一边,脸上是前所未有的凝重,一度让瓦西里怀疑,他是否做了错误的选择。
但阿八哈接下来的话语,打消了瓦西里的一切顾虑。
“瓦西里大人,你说得很正確。那么,我想要知道,既然你看得如此清晰,那你对拿下马穆鲁克,起码从他们手中夺取敘利亚有什么想法吗?
99
赌对了。这个想法在瓦西里脑海里炸响,但他没有来得及喜悦,大脑就开始了飞速运转。
阿八哈可是又提出了一个考题。
然后,敘利亚这几年来的歷史也自动从他的脑海里浮现出来。
首先,便是关於阿尤布王朝的歷史。
作为萨拉丁后裔所建立的王朝,阿尤布王朝隨著时间的流逝也日益衰颓,以至於让看家护院的军事奴隶夺取了埃及的权力,但是这並不代表萨拉丁的后裔就此失去了权力。
实际上,他们虽然失去了埃及,但是在敘利亚,这群人依然掌握著大权,乃是敘利亚最重要的一群王公。
敘利亚的阿尤布王公们自然对南方篡权夺位的马穆鲁克充满不满与蔑视,双方的关係也极度恶化,双方日常兵戎相见。
只是隨著大量隨萨拉丁入关埃及的库尔德將领与部落死於马穆鲁克之手,他们对埃及反攻的机会也越发渺茫,这些王公也认清了现实。
也是因此,在蒙古大军入侵敘利亚时,这些阿尤布王公面对游牧者的军势几乎是倒戈卸甲。
在为数不多的坚决者被消灭之后,更是或逃或死,剩下的也基本上对蒙古人效忠,敘利亚也在这段时间內落入了旭烈元大汗之手。
但是,世人都知道接下来发生的事,隨著蒙古人在艾因·贾鲁战败,阿尤布王公纷纷回到了他们的土地,並不得不默认马穆鲁克军队进入敘利亚,占领了阿勒颇与大马士革两座重要城市。
而在艾因·贾鲁之战前,有一件对整个战局都影响巨大的事情:
耶路撒冷王国面对杀气腾腾的蒙古人,选择默认了马穆鲁克军队通过其国境,还为其提供了补给。
他们如此选择的原因也很简单,比起自东方掀起一场巨大风暴而来的蒙古人,他们眼中还是马穆鲁克更加亲切。
隨著这些信息在瓦西里脑海里闪过,他的嘴角不由得上扬。
他已经知道应该怎么说了。
amp;amp;gt;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227023/6447421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