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6章 各方反应(中)
推荐阅读:兽黑狂妃:皇叔缠上瘾、仙界带头大哥、婚宠倒计时:前夫,夜夜见、红姐、重返1997、人间:谁是我(上卷)、地铁异事簿、万古妖尊、重生之箭伤、异界全能奇才、
远在维也纳的亚歷山大公爵心情比奥尔多夫公爵复杂得多,奥尔多夫公爵还只需要操心国內那点破事,而他既要担心国內还要操心国际关係,想方设法地位俄国爭取更宽鬆的国际环境。记住本站域名
讲实话,这很不容易,甚至可以说是亚歷山大公爵从政以来最艰难的挑战。
维也纳的情况太复杂了,他跟英法驻维也纳公使有过接触,那两边很不好讲话,话里话外都透露著强硬,一副吃定了俄国的架势。
当然他知道这种所谓的强硬並不能真的说明英法想要弄垮俄国,有可能是故作姿態逼迫俄国让步,也有可能是政治作秀。
伦敦和巴黎那边的情况亚歷山大公爵有所了解,虽然两国上层精英立场很坚定,一定要狠狠地教训俄国。但是中下层民眾的態度从开战之初的一边倒支持到现在开始不断地有反对的声浪了。
毕竟真正上战场的是这些中下层民眾的丈夫、儿子或者兄弟,他们在克里米亚的悲惨境况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尤其是当一批批缺胳膊断腿的伤兵乘船返回国內之后,这种呼声已经越来越强烈。
不少报纸都打出了“让孩子们回家”的口號,虽然下层民眾的朴素愿望很难真的左右那些上层精英的决策,但隨著战爭越拖越长尤其是塞瓦斯托波尔变成了纯粹的绞肉机之后,他们也不得不多掂量一二。
反正类似帕默斯顿勋爵那种铁桿反俄派,叫囂要肢解的俄国的战爭狂人是越来越没有市场。上层精英们开始认识到指望一两场胜利击垮俄国是不现实的,还是得做长远打算。
不过就算如此,亚歷山大公爵的工作还是非常艰难,因为放弃彻底肢解或者解决俄国不意味著英法精英会放鬆他们已经套在俄国脖子上的绞索。
他们依然想尽千方百计设法削弱俄国,各种苛刻条件看得亚歷山大公爵义愤填膺。如果不是形势比人强他真心想拂袖而去。
可惜的是自古以来弱国无外交,俄国虽然不能算弱,但俄国的敌人实在是太强了,所以留给他活动的空间实在是太小了,最让他烦躁的是还有一个搅屎棍子奥地利在里头搅风搅雨,让事情变得愈发地复杂了。
亚歷山大公爵自然知道奥地利人打得什么如意算盘,无非是想乘著俄国深陷被动乘机夺取巴尔干地区的利益唄!
倒不是说亚歷山大公爵觉得奥地利这么做不对,作为列强的一员弱肉强食是天经地义。他唯一不能接受的是奥地利的野心实在太大了。这帮孙子竟然想取代俄国在瓦拉几亚的地位,你说说这怎么可能!
要知道联军的百万大军都没能奈何米哈伊尔公爵,在瓦拉几亚是一点便宜都没有占到,你丫既不是联军一员又没有出过一分力,凭啥吃这块大蛋糕。
最关键的是奥地利人態度还很骄傲,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一想到几年前这帮孙子还哭著喊著让俄国帮他们亚歷山大公爵就气不打一处来。
在私下里给亚歷山大二世的信中他很愤慨地表示:奥地利就是一群白眼狼,这帮忘恩负义的混蛋根本就不是俄国的盟友,儘早跟奥地利撇清关係甚至必要的时候跟他们好好算一算帐才是最明智的做法。
当然啦,这些气话可以私下里说,甚至可以暗地里去做,但明面上还是必须跟奥地利人虚与委蛇的。
这一套作为老外交人亚歷山大公爵自然是懂的,不就是落魄的时候装孙子吗?谁不会啊!
想想当年奥地利人被拿破崙接连胖揍连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头衔都被打落了,不得不派公主去和亲,够不够惨?
可一转眼乾翻拿破崙之后还不是又活灵活现地摆谱了。亚歷山大公爵认为奥地利人能做到的事情,俄国人没道理做不到,更何况俄国还远没有到当年奥地利人的窘境,暂时低头服软,暗地里积攒力量东山再起让你们看看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厉害!
不过说起这一点亚歷山大公爵又有点暗暗心焦,从奥尔多夫公爵的来信中他不难看出俄国国內是个什么状况。面对这场为没有落地的惨败,国內已经开始反思了,之前被压制已久的改革派如今像雨后春笋一般茁壮发展。
而之前掌控局势的保守派因为实力大损,尤其是鼎力支持他们的尼古拉一世暴死当场,给了他们沉重打击。一时半会儿肯定是缓不过劲来的。
改革几乎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克里米亚的惨败说明了大量炮灰一般的灰色牲口根本就没有战斗力,俄国指望像1814年那样耗死强大的敌人已经不可能了。
如今的强敌凭藉著科技的力量完全可以放干俄国最后一滴血,无论如何俄国都必须迎头追赶,否则国运难测。
但是偏偏在这个时候亚歷山大二世並不表明態度,含含糊糊的一直打太极。只要不傻就能看出来他准备糊弄事情,並不怎么情愿改革。
这就很要命了,如果连上层的意志都没办法统一,还改革个屁啊!
作为比较有名的自由派人士,亚歷山大公爵支持改革,认为俄国想要重新站起来,想要一雪前耻只有改革一条路走。
可现在沙皇这含糊態度著实让他感到不安,万一亚歷山大二世犯糊涂拒绝改革或者装糊涂维持现状,那怎么办?
上一次十二月党人虽然失败了,但某种意义上说也是虽败犹荣,让他们贏得了广泛的认同,从某种意义上传播了革命思想。
这一次要是再来一批暴躁的十二月党同情者,如果他们汲取教训在搞一次恐怕就不会像上次那么好收场了。
甚至一个不好就会让俄国陷入內乱,那么外有强敌內部不寧,这是要亡国的啊!
想到这里亚歷山大公爵心急如焚,恨不得立刻赶回圣彼得堡向亚歷山大二世进言,甚至都写好了一封长信,详细论述了改革的正確性和必要性,只不过在他即將漆封的时候却直接將信付之一炬……
【请记住我们的域名 ,如果喜欢本站请分享到facebook脸书】
讲实话,这很不容易,甚至可以说是亚歷山大公爵从政以来最艰难的挑战。
维也纳的情况太复杂了,他跟英法驻维也纳公使有过接触,那两边很不好讲话,话里话外都透露著强硬,一副吃定了俄国的架势。
当然他知道这种所谓的强硬並不能真的说明英法想要弄垮俄国,有可能是故作姿態逼迫俄国让步,也有可能是政治作秀。
伦敦和巴黎那边的情况亚歷山大公爵有所了解,虽然两国上层精英立场很坚定,一定要狠狠地教训俄国。但是中下层民眾的態度从开战之初的一边倒支持到现在开始不断地有反对的声浪了。
毕竟真正上战场的是这些中下层民眾的丈夫、儿子或者兄弟,他们在克里米亚的悲惨境况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尤其是当一批批缺胳膊断腿的伤兵乘船返回国內之后,这种呼声已经越来越强烈。
不少报纸都打出了“让孩子们回家”的口號,虽然下层民眾的朴素愿望很难真的左右那些上层精英的决策,但隨著战爭越拖越长尤其是塞瓦斯托波尔变成了纯粹的绞肉机之后,他们也不得不多掂量一二。
反正类似帕默斯顿勋爵那种铁桿反俄派,叫囂要肢解的俄国的战爭狂人是越来越没有市场。上层精英们开始认识到指望一两场胜利击垮俄国是不现实的,还是得做长远打算。
不过就算如此,亚歷山大公爵的工作还是非常艰难,因为放弃彻底肢解或者解决俄国不意味著英法精英会放鬆他们已经套在俄国脖子上的绞索。
他们依然想尽千方百计设法削弱俄国,各种苛刻条件看得亚歷山大公爵义愤填膺。如果不是形势比人强他真心想拂袖而去。
可惜的是自古以来弱国无外交,俄国虽然不能算弱,但俄国的敌人实在是太强了,所以留给他活动的空间实在是太小了,最让他烦躁的是还有一个搅屎棍子奥地利在里头搅风搅雨,让事情变得愈发地复杂了。
亚歷山大公爵自然知道奥地利人打得什么如意算盘,无非是想乘著俄国深陷被动乘机夺取巴尔干地区的利益唄!
倒不是说亚歷山大公爵觉得奥地利这么做不对,作为列强的一员弱肉强食是天经地义。他唯一不能接受的是奥地利的野心实在太大了。这帮孙子竟然想取代俄国在瓦拉几亚的地位,你说说这怎么可能!
要知道联军的百万大军都没能奈何米哈伊尔公爵,在瓦拉几亚是一点便宜都没有占到,你丫既不是联军一员又没有出过一分力,凭啥吃这块大蛋糕。
最关键的是奥地利人態度还很骄傲,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一想到几年前这帮孙子还哭著喊著让俄国帮他们亚歷山大公爵就气不打一处来。
在私下里给亚歷山大二世的信中他很愤慨地表示:奥地利就是一群白眼狼,这帮忘恩负义的混蛋根本就不是俄国的盟友,儘早跟奥地利撇清关係甚至必要的时候跟他们好好算一算帐才是最明智的做法。
当然啦,这些气话可以私下里说,甚至可以暗地里去做,但明面上还是必须跟奥地利人虚与委蛇的。
这一套作为老外交人亚歷山大公爵自然是懂的,不就是落魄的时候装孙子吗?谁不会啊!
想想当年奥地利人被拿破崙接连胖揍连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头衔都被打落了,不得不派公主去和亲,够不够惨?
可一转眼乾翻拿破崙之后还不是又活灵活现地摆谱了。亚歷山大公爵认为奥地利人能做到的事情,俄国人没道理做不到,更何况俄国还远没有到当年奥地利人的窘境,暂时低头服软,暗地里积攒力量东山再起让你们看看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厉害!
不过说起这一点亚歷山大公爵又有点暗暗心焦,从奥尔多夫公爵的来信中他不难看出俄国国內是个什么状况。面对这场为没有落地的惨败,国內已经开始反思了,之前被压制已久的改革派如今像雨后春笋一般茁壮发展。
而之前掌控局势的保守派因为实力大损,尤其是鼎力支持他们的尼古拉一世暴死当场,给了他们沉重打击。一时半会儿肯定是缓不过劲来的。
改革几乎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克里米亚的惨败说明了大量炮灰一般的灰色牲口根本就没有战斗力,俄国指望像1814年那样耗死强大的敌人已经不可能了。
如今的强敌凭藉著科技的力量完全可以放干俄国最后一滴血,无论如何俄国都必须迎头追赶,否则国运难测。
但是偏偏在这个时候亚歷山大二世並不表明態度,含含糊糊的一直打太极。只要不傻就能看出来他准备糊弄事情,並不怎么情愿改革。
这就很要命了,如果连上层的意志都没办法统一,还改革个屁啊!
作为比较有名的自由派人士,亚歷山大公爵支持改革,认为俄国想要重新站起来,想要一雪前耻只有改革一条路走。
可现在沙皇这含糊態度著实让他感到不安,万一亚歷山大二世犯糊涂拒绝改革或者装糊涂维持现状,那怎么办?
上一次十二月党人虽然失败了,但某种意义上说也是虽败犹荣,让他们贏得了广泛的认同,从某种意义上传播了革命思想。
这一次要是再来一批暴躁的十二月党同情者,如果他们汲取教训在搞一次恐怕就不会像上次那么好收场了。
甚至一个不好就会让俄国陷入內乱,那么外有强敌內部不寧,这是要亡国的啊!
想到这里亚歷山大公爵心急如焚,恨不得立刻赶回圣彼得堡向亚歷山大二世进言,甚至都写好了一封长信,详细论述了改革的正確性和必要性,只不过在他即將漆封的时候却直接將信付之一炬……
【请记住我们的域名 ,如果喜欢本站请分享到facebook脸书】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93224/5997503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