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6章 应该改了
推荐阅读:我等你到三十岁gl、毒妃重生:腹黑王爷宠翻天、万界狂尊、次元工作室、睡醒的相府千金[重生]、联盟之离谱的设计师、穹天劫、最强骚操作、透视神医女婿、重生之硬核太子妃、
在政治嗅觉方面米哈伊尔公爵確实缺点意思,他还是更像个军人而不是政客。【无错章节小说阅读,google搜寻】
亚歷山大公爵和奥尔多夫公爵之所以对李驍的提议很感兴趣,原因就在於他们知道一旦这个建议被通过那么最难受的那个人一定是亚歷山大二世。
为什么这么说呢?
想一想亚歷山大二世凭什么不给米哈伊尔公爵授勋?原因还不就是因为他是沙皇他觉得米哈伊尔公爵有点功高盖主又没有帮助他贏得胜利。所以才故意噁心一下米哈伊尔公爵。
而李驍的办法就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你不是噁心我吗?那我也噁心你,看看究竟是你难受还是我难受,大不了大家一起难受,也算是出了口恶气唄!
试想一下,如果要严格检討克里米亚战爭的得失教训,尤其是还得从国家战略角度检討得失,那首先第一个绕不开的问题就是战略决策问题!
首当其衝的做出发动战爭决策的尼古拉一世,要不是因为他做出了错误的判断,误判形势最后能被英法联合起来欺负吗?
简而言之,要检討得失就首先要批判尼古拉一世。
嘿嘿,你再想一想,这么做是什么性质,哪怕是挨批的是尼古拉一世跟亚歷山大二世没有直接关係,但那毕竟是他爹,也毕竟是沙皇。
如果可以公开討论沙皇的决策问题,那对皇权威信的打击將无比沉重!
反正只要是亚歷山大二世脑子里不进水,肯定不愿意看见这么个结果。
什么?你说不愿意看见那就不答应阻止就好了?
没有那么简单!尼古拉一世对所有崇尚自由嚮往改革的俄国人来说那就是一座压在心头的大山。他活著的时候没人敢对他说什么,但他毕竟死了,而且在死之前还差点搞得俄国万劫不復。
如此一来,当年他的反动压制有多厉害现在对他的反弹就有多强烈。如果不是亚歷山大二世早早就答应要改革,否则那些心怀怒火的人绝对能掀翻天。
如果有人挑头对尼古拉一世开炮,要检討得失,一旦亚歷山大二世强势压制,那等於是將他父亲身上的仇恨全都拉到自己身上,可能一时半会儿还没什么事儿,可一旦他不马上兑现改革承诺,甚至改革措施並不是那么让人满意,那分分钟就会成为被攻击的目標。
愤怒的激进派改革人士会將矛头对准他,搞不好就是一系列的极端报復措施。
也就是说在这个问题上亚歷山大二世不强硬不行,但太强硬就会適得其反,反正就是一旦有人正式提出这个话题,那亚歷山大二世就会脑壳大。
当然啦,鑑於沙皇的权威还很大,亚歷山大二世还不至於被这个弄得下不来台,顶多就是非常狼狈。事后肯定会疯狂报復找出幕后黑手大切八块。
所以亚歷山大公爵才特別叮嘱李驍不要轻举妄动,毕竟他没打算跟亚歷山大二世撕破脸,毕竟他又不是要革命要翻天,他只是想为自己的兄弟討个公道以及稍微限制一下亚歷山大二世,让这位沙皇別把他当成提线木偶使唤。
亚歷山大公爵很不喜欢尼古拉一世对待臣子的方式,那种感觉实在糟糕透顶,根本就是主人和奴僕的关係甚至是主人和奴隶的关係。所以他寧愿一直窝在维也纳当大使也不愿意返回圣彼得堡受气。
现在总算是熬死了尼古拉一世,亚歷山大二世虽然並没有他父亲那么强势,但有些东西是潜移默化的,尼古拉一世统治了俄国接近三十年,让很多东西无形中都打上了他的烙印。
哪怕是他已经死了,这些烙印依然存在,依然在潜移默化地影响著周围的人。这使得后尼古拉一世时代依然是按照尼古拉一世制定那一套规则在运行。
这就让亚歷山大二世很难受了,所以他必须设法打破这个圈子然后重塑规则。
不过具体操作还是的特別小心,稍不留神就可能触怒亚歷山大二世,这可不是亚歷山大公爵想要的结果。他想要的是既要达成目的但又不能让亚歷山大二世发现。
“我去找人散布一点风声吧!”
听明白了亚歷山大公爵的诉求之后奥尔多夫公爵主动提议由他来操作。只不过亚歷山大公爵还没答应米哈伊尔公爵就紧张了。
他很是不安地问道:“这么做是不是风险太大了?一旦被陛下发现了,乐子可就大了……如果仅仅是为我出气,我觉得完全没有必要……”
奥尔多夫公爵和亚歷山大公爵又对视了一眼,很显然米哈伊尔公爵的“胆小怕事”也在他们的预料当中。
从某种意义上说米哈伊尔公爵也属於被尼古拉一世驯化了的官僚。他虽然有自己的想法,但在大环境下並不敢主动对抗既有规则,多数情况下寧愿委曲求全。
只不过这回李驍的建议並不仅仅只是为他出气,对亚歷山大公爵和奥尔多夫公爵来说更重要的是打破潜规则,摧毁尼古拉一世营造的政治氛围。
只有打破了这种政治氛围,他们才能活得更加滋润。这一点奥尔多夫公爵也是最近才认识到的。
你看看他,也算是为国家鞠躬尽瘁也算是兢兢业业为尼古拉一世和亚歷山大二世服务了,结果局势才刚刚稳定,就只能离开圣彼得堡去巴黎当大使。
虽然这里面有他主动请求的成份,但更多的其实是发配。就如同当年亚歷山大公爵跟涅谢尔罗叠尿不到一块乾脆去奥地利当大使一个性质。
所以他算是看穿了尼古拉一世和亚歷山大二世的把戏,对这两位来说哪怕是臣子鞠躬尽瘁那也是天经地义的,那是臣子应该做的,作为沙皇他们天然就居於统治地位,想怎么样都可以。
这就让奥尔多夫公爵不能接受了,虽然为国效力是义务,但臣子並不是奴隶,怎么能如此对待?如果不打破这个铁则,那以后沙皇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整个国家不就成了他们的玩物么?
国家变成沙皇私人玩物有什么危害克里米亚战爭已经表现得清清楚楚了,这让奥尔多夫公爵觉得很必要改变了!
【请记住我们的域名 ,如果喜欢本站请分享到facebook脸书】
亚歷山大公爵和奥尔多夫公爵之所以对李驍的提议很感兴趣,原因就在於他们知道一旦这个建议被通过那么最难受的那个人一定是亚歷山大二世。
为什么这么说呢?
想一想亚歷山大二世凭什么不给米哈伊尔公爵授勋?原因还不就是因为他是沙皇他觉得米哈伊尔公爵有点功高盖主又没有帮助他贏得胜利。所以才故意噁心一下米哈伊尔公爵。
而李驍的办法就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你不是噁心我吗?那我也噁心你,看看究竟是你难受还是我难受,大不了大家一起难受,也算是出了口恶气唄!
试想一下,如果要严格检討克里米亚战爭的得失教训,尤其是还得从国家战略角度检討得失,那首先第一个绕不开的问题就是战略决策问题!
首当其衝的做出发动战爭决策的尼古拉一世,要不是因为他做出了错误的判断,误判形势最后能被英法联合起来欺负吗?
简而言之,要检討得失就首先要批判尼古拉一世。
嘿嘿,你再想一想,这么做是什么性质,哪怕是挨批的是尼古拉一世跟亚歷山大二世没有直接关係,但那毕竟是他爹,也毕竟是沙皇。
如果可以公开討论沙皇的决策问题,那对皇权威信的打击將无比沉重!
反正只要是亚歷山大二世脑子里不进水,肯定不愿意看见这么个结果。
什么?你说不愿意看见那就不答应阻止就好了?
没有那么简单!尼古拉一世对所有崇尚自由嚮往改革的俄国人来说那就是一座压在心头的大山。他活著的时候没人敢对他说什么,但他毕竟死了,而且在死之前还差点搞得俄国万劫不復。
如此一来,当年他的反动压制有多厉害现在对他的反弹就有多强烈。如果不是亚歷山大二世早早就答应要改革,否则那些心怀怒火的人绝对能掀翻天。
如果有人挑头对尼古拉一世开炮,要检討得失,一旦亚歷山大二世强势压制,那等於是將他父亲身上的仇恨全都拉到自己身上,可能一时半会儿还没什么事儿,可一旦他不马上兑现改革承诺,甚至改革措施並不是那么让人满意,那分分钟就会成为被攻击的目標。
愤怒的激进派改革人士会將矛头对准他,搞不好就是一系列的极端报復措施。
也就是说在这个问题上亚歷山大二世不强硬不行,但太强硬就会適得其反,反正就是一旦有人正式提出这个话题,那亚歷山大二世就会脑壳大。
当然啦,鑑於沙皇的权威还很大,亚歷山大二世还不至於被这个弄得下不来台,顶多就是非常狼狈。事后肯定会疯狂报復找出幕后黑手大切八块。
所以亚歷山大公爵才特別叮嘱李驍不要轻举妄动,毕竟他没打算跟亚歷山大二世撕破脸,毕竟他又不是要革命要翻天,他只是想为自己的兄弟討个公道以及稍微限制一下亚歷山大二世,让这位沙皇別把他当成提线木偶使唤。
亚歷山大公爵很不喜欢尼古拉一世对待臣子的方式,那种感觉实在糟糕透顶,根本就是主人和奴僕的关係甚至是主人和奴隶的关係。所以他寧愿一直窝在维也纳当大使也不愿意返回圣彼得堡受气。
现在总算是熬死了尼古拉一世,亚歷山大二世虽然並没有他父亲那么强势,但有些东西是潜移默化的,尼古拉一世统治了俄国接近三十年,让很多东西无形中都打上了他的烙印。
哪怕是他已经死了,这些烙印依然存在,依然在潜移默化地影响著周围的人。这使得后尼古拉一世时代依然是按照尼古拉一世制定那一套规则在运行。
这就让亚歷山大二世很难受了,所以他必须设法打破这个圈子然后重塑规则。
不过具体操作还是的特別小心,稍不留神就可能触怒亚歷山大二世,这可不是亚歷山大公爵想要的结果。他想要的是既要达成目的但又不能让亚歷山大二世发现。
“我去找人散布一点风声吧!”
听明白了亚歷山大公爵的诉求之后奥尔多夫公爵主动提议由他来操作。只不过亚歷山大公爵还没答应米哈伊尔公爵就紧张了。
他很是不安地问道:“这么做是不是风险太大了?一旦被陛下发现了,乐子可就大了……如果仅仅是为我出气,我觉得完全没有必要……”
奥尔多夫公爵和亚歷山大公爵又对视了一眼,很显然米哈伊尔公爵的“胆小怕事”也在他们的预料当中。
从某种意义上说米哈伊尔公爵也属於被尼古拉一世驯化了的官僚。他虽然有自己的想法,但在大环境下並不敢主动对抗既有规则,多数情况下寧愿委曲求全。
只不过这回李驍的建议並不仅仅只是为他出气,对亚歷山大公爵和奥尔多夫公爵来说更重要的是打破潜规则,摧毁尼古拉一世营造的政治氛围。
只有打破了这种政治氛围,他们才能活得更加滋润。这一点奥尔多夫公爵也是最近才认识到的。
你看看他,也算是为国家鞠躬尽瘁也算是兢兢业业为尼古拉一世和亚歷山大二世服务了,结果局势才刚刚稳定,就只能离开圣彼得堡去巴黎当大使。
虽然这里面有他主动请求的成份,但更多的其实是发配。就如同当年亚歷山大公爵跟涅谢尔罗叠尿不到一块乾脆去奥地利当大使一个性质。
所以他算是看穿了尼古拉一世和亚歷山大二世的把戏,对这两位来说哪怕是臣子鞠躬尽瘁那也是天经地义的,那是臣子应该做的,作为沙皇他们天然就居於统治地位,想怎么样都可以。
这就让奥尔多夫公爵不能接受了,虽然为国效力是义务,但臣子並不是奴隶,怎么能如此对待?如果不打破这个铁则,那以后沙皇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整个国家不就成了他们的玩物么?
国家变成沙皇私人玩物有什么危害克里米亚战爭已经表现得清清楚楚了,这让奥尔多夫公爵觉得很必要改变了!
【请记住我们的域名 ,如果喜欢本站请分享到facebook脸书】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93224/5997516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